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军  师建平  段迎喜 《河南中医》2020,40(3):344-347
脾胃之气的充足和清气的正常升发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决定意义,饮食、劳倦、情志、外感对脾胃的损伤往往影响中焦脾胃清阳的生成及升发,脾胃病以本虚为主,多由虚致实,虚实兼有,病机关键为升降失常,脾气不升。肝对人体气机具有升宣调畅作用,脾气的升清有赖于肝气升发促进。在补中益气的同时,要补肝益气。同时,肾精气充盈,元气方能充沛,肾阳又主气化,肾精不封、肾气不固者必致肾气下陷。治疗须温肾壮阳、升阳举陷。脾胃中气不足,气机郁滞而化火,并脾之清气下流而生泄泻,相火乘其土位更加耗伤中焦清阳之气。段老师特别注重脾气生长、升发,只有清阳升发,脾气上升,元气才能充沛,阴火才会收敛潜藏。治疗时运用辛甘之药以补益中气,借升阳风药以助肝胆之用,补其中而升其阳,升浮变通,使生长之气健旺。段老师善于运用甘温之品,温补中气,升发清阳。  相似文献   

2.
李东垣升脾阳诸法运用钩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汉庆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1881-1883
著名医家李东垣著《脾胃论》,发展了《内经》有关脾阳以及升降论说内容,重视脾阳升发和生长的特性,认为只有脾阳升发,清气、谷气才能上升,元气才能充沛,内外邪才不致为患或虽病也易治疗。对脾胃损伤,补脾升阳益气法为根本治疗大法。重视升发阳气在脾胃病治疗中的作用,东垣创立了升脾阳法和系列升发脾阳的有效方剂。升脾阳法的用药特点是升发、辛散之药应用较多以达到升举清阳、通畅气机的目的。东垣升脾阳诸法应用广泛,各法代表方历经检验,是治疗脾胃病的良方。升脾阳法为临床治疗脾胃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对其精微之处值得探究和发挥。  相似文献   

3.
金元医家李东垣为补土派之先驱,对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脾胃病的治疗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其提出的“胃气主升”“胃气平而上行也”等观点被学者们归纳为“胃气升发”论。后世医家常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升胃降”“胃主通降”,并以此解释李东垣脾胃学说,然而有些结论非李东垣本意。该文借助《黄帝内经》及李东垣著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深入探讨李东垣所言之胃气、胃气升发的生理特性,胃气升发在脾胃功能中的意义,胃气下溜对脾胃病理变化的影响,以及风药在治疗脾胃之气下溜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脾主升清”溯源澄流 ,指出萌芽于《黄帝内经》 ,初步发展于金元 ,临床丰富于明清 ,系统归纳于现代。“脾主升清”源于阳气升发与脾气散精之论。东垣详述其理 ,明清医家繁衍于临床 ,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认为 ,金元时 ,张元素开“补脾气佐风药”之先河 ;李东桓创“补中气升清阳”之大法。明清时 ,医家颇有发挥 ,喻嘉言详病机阐发升清 ,张景岳治重危力主升举 ,黄元御阐经旨纵论升降 ,叶天士重胃阴不忘升脾 ,张锡纯论大气巧升拟升陷  相似文献   

5.
肝主升发在五脏中的作用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中医的基本理论,从肝在五脏中具有升发功能的特性出发,阐述它辅助心主神明,协助肺降,资脾胃运化,助肾元气,详细讨论了肝与心、肺、脾和肾的关系。并且详述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探讨了肝主升发在五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脾主升清”源澄流,指出萌芽于《黄内经》,初步发展于金元,临床丰富于明清,系统归纳于现代。“脾主升清”源于阳气升发与脾气散精之论。东垣详述其理,明清医家繁衍于临床,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认为,金元时,张元素开“补脾气佐风药”之先河;东东醒创“补中气升清阳”之大法,明清时,医家颇有发挥,喻嘉言详病机阐发升清,张景岳治重危力主升举,黄元御经旨纵论升降,叶天士重胃阴不育升脾、张纯论大气巧升拟升陷。  相似文献   

7.
裘叶忠 《河南中医》2003,23(4):21-21
东垣名著《脾胃论》十分强调脾胃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为我们研究饮食保健和脾胃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脾主运化 ,胃主受纳 ,一升一降 ,相互依赖 ,饮食水谷全由脾胃之功能 ,才能完成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运化与吸收。《内经》云 :“食入于胃 ,散精于肝 ,浊气归心”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脾胃为饮食转化之枢纽 ,气血津液生化之器。故饮食与脾胃有着必然的生理和病理联系。饮食调和 ,脾胃健旺 ,则元气充沛 ,生机蓬勃 ;饮食不调 ,脾胃损伤 ,则元气衰减 ,生机不足。元气根于脾胃 ,与饮食息息相关。故东垣在研究《内经》有…  相似文献   

8.
足三阴肝脾肾中肾为一身阳气之根,肝主升发,脾主升清,三脏皆主升。从人身左右而言阳左升则必有阴随,阴右降则必有阳随,如此方能阴阳协调。肝脾肾三脏中阳气升发无碍,人身阳气振奋,则人体左右阴阳升降顺畅,自然百病不生。以此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又可灵活变化出多种治法和用药方式,左右阴阳互为其用,以治疗不同种类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刘朋  滕晶 《中医杂志》2022,(23):2297-2300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的核心机制普遍被认为是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对中医古籍中“胆气春升”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后发现,人体全身气机的升发、通畅与充足取决于四季之中春季所对应的信息和能量,这与抑郁症发病理论的核心机制即气机不畅直接相关。在解析“胆气春升”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阐述“胆气春升”在人体的生理作用表现为机体阳气升发之源、脾胃气机升降之枢、情志的间接调控之主三个方面。提出“胆气春升”异常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即“胆气”的升发和通畅决定着情志的舒展,同时为阳气育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胆气升发的异常可为抑郁症发生的关键;胆气升发异常可致机体阳气不能升发、气机升降逆乱和情志不舒,其升发程度亦直接决定着抑郁症病机演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人参配代赭石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一个经典药对,在治疗喘证的过程中有其独特效果。结合历代中医本草著作、经典条文及医案,探讨人参、代赭石治疗喘证的机理,认为人参可大补元气,补益肺脾肾气,使肺气宣降协调,肾正常纳气,脾气正常运化则喘证自止,主要应用于肺脾气虚之喘证;代赭石重镇降逆,重坠之性,驱浊下冲,主降肺胃之逆气,主要应用于胃气上冲犯肺之喘证。人参大补元气,补益太过可导致元气上逆,易加重喘咳;代赭石降逆配伍人参,可避免人参迫气上升太过。二药并用,一升一降,宣降相宜,以成安肺之功。通过探讨其性味及临床运用,发现二药配合对阴阳两虚型喘证的治疗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1.
李东垣在其代表作《脾胃论》提出了较完整的脾胃学说的理论 ,创立了一系列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剂 ,被后世称为“补土派”。李氏创立的升阳益胃法为内伤杂病的证治开辟了新的途径。升阳益胃法理论基础脾胃元气论是东垣脾胃学说的一个中心内容。他认为元气是人体健康之根本 ,而元气之升发又源于脾胃之气。《内外伤辨惑论》说 :“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升发诸阳上升之气 ,此六者 ,皆饮食入胃 ,谷气上行 ,胃气之异名 ,其实一也。”因此 ,东垣提出的元气包括真气、胃气、谷气、卫气、荣气、清气、阳气、三焦之气等。分而言之 ,则成为各自…  相似文献   

12.
李东垣作为补土派的代表人物,在《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中力倡甘温除热、益气升阳,为后世医家治疗内伤病奉为圭皋。其思想对当今医师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又说“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由此可以看出他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健康之源。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在李氏看来是人体气机升  相似文献   

13.
痹证虽因风寒湿三气而致,亦因元气之虚,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本虚为主。“脾为之卫”理论是指脾具有防病祛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是脾功能的综合体现。古有正虚本在脾之言,痹证的主要病机乃“脾失之卫”,故在治疗上可运用补脾培元、益气养血,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健脾利湿、化痰祛瘀等治法以“健脾复卫”,为痹证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东垣运用升麻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垣临证擅用升麻,仅《脾胃论》方中就有22方运用了升麻,可见李氏对升麻运用的灵活性,今就其配方用药,分析升麻的用法如下: (一)升发阳气。升麻为风药,性升散,李东垣多以柴胡、防风、羌活、藁本、葛根等风药,再合人参、黄芪等甘温之品,以升发脾胃阳气,从而达到升阳泻火,升阳止泻,升阳通窍、升阳摄血等功能。 1.升阳泻火:李东垣在《脾胃论》中着重论述了“益元气,泻阳火”的观点,认为胃气一虚五脏受病就会产生“阳气下陷、阴火上乘”的病理状态,“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所以在治疗上提出以“益元气”为主的观点,从而使阳气升则阴火自降,达到升阳泻火的目的,即所谓“甘温除热”,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方中取升  相似文献   

15.
周仲瑛教授治疗痿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痿证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多发性肌炎和运动神经元病均属中医之痿证范畴,西医学之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多数学者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故治疗上除急性期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控制外,尚无特殊疗法。中医对痿证的治疗早在《内经》就有论述,如“治痿独取阳明”;朱丹溪又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痿原则等,为中医治疗痿证提供了理论基础。周老师长期丰富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中医治疗痿证是有广阔的前景的。兹将跟师学习心得介绍如下。1主因脾肾亏虚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脾肾亏虚是其发病本源,脾…  相似文献   

16.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见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这一理论告诫我们,临床治疗肝病时,无论肝脏虚实,时时要兼顾脾胃,应用“实脾”法。这是治疗肝病的1条重要原则,为临床治疗肝病所遵循。然而,由于对“实脾”之法,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许多医家认为,“实脾”就是补脾,即用甘味之药补益脾胃之意,所以,多把它用于慢性肝病的治疗中,限制了“实脾”法在急性肝炎(简称急肝)的应用。笔者认为,中医脾的正常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为胃行其津液。所谓“实脾”就是使脾的这些功能恢复正常,即脾的正常功能为实。脾若…  相似文献   

17.
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腐熟,主受纳水谷,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位置居中,为气体升降枢纽,升则上输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因而脾胃健运才能升清降浊,五脏六腑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若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则在内五脏六腑、在外四肢九窍都会发生种种病证。故李杲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由此李杲创制补中益气汤,其用法及方义正如其所云:“《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而立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重用之以补脾肺之气,益皮毛而固腠理,不使自汗以损元气,又可助人参以益脾胃之气。…  相似文献   

18.
阐释了吕英教授运用重剂黄芪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基础及临床配伍用药。吕英教授认为黄芪禀赋了春升之少阳火气和土地的平和性味,重剂黄芪可从中气直达下焦;黄芪体现了中医“火生土、土伏火”的治病大法,大剂量黄芪(黄芪用量为100~500g之间的凡5的倍数均可)能够发挥其大补元气之效,元气充盛,外达肌表,则正气旺盛,邪气自去。重剂黄芪配伍乌梅可使生生之源充足而促进厥阴风木之气和缓有序地升发,重剂黄芪配伍山茱萸可补乙癸(肝肾)之体,发挥乙癸同源之效。神经系统疾病总的病机为三阴本气不足,痰、湿、瘀、血、寒、热之邪胶着阻滞经络。临症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重用黄芪,可使元气充盛;重剂黄芪辅以养血益阴和祛瘀通络之药,可使气旺血生,湿痰死血得化,而经络得以畅通。  相似文献   

19.
按照传统的中医藏象理论,脾有"主升清、主运化、主统血"三大生理功能。其中,脾统血被描述为具有统摄血液于经脉之中循行,并防止其溢于脉外的功能。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针对脾统血理论提出了以下见解:1)脾脏功能具有内在关联性:脾主运化有赖以脾气的推动;主升清有赖于脾气的升发;主统血有赖于脾气的固摄,并指出运化是升清的前提、升清是统血的基础、统血是升清运化的结局。2)主统血理论具有独立性:脾统血生理功能可用"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常态运行,而不溢出脉外"描述;与之对应的"脾不统血"病理特性是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候。主要表现应当描述为:"在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脾气虚基础上,并见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肌衄、齿衄,妇女可见月经过多、崩漏等"。3)脾主统血理论具有拓展性:狭义的脾统血是指脾脏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循行,而不溢出脉外的生理功能;广义的脾统血应当包括生血、行血、止血、裹血四种生理与病理变化过程。拓展的脾统血理论认为,生血为统血之本,行血为统血之道,裹血为统血之枢,止血为统血之果。  相似文献   

20.
甘温除热法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固性口腔溃疡 ,在祖国医学属于“口疮”的范畴 ,其主症是口腔粘膜溃疡 ,反复发作 ,迁延日久。临床多以心脾积热论治 ,实火者清热泻火 ,虚火者滋阴清火而收效。但对中气不足 ,虚火上炎之症则效果欠佳。廖志峰老师遵李东垣脾胃论 :“脾胃气衰 ,元气不足 ,而心火独盛。心火者 ,阴火也 ,起于下焦 ,其系系于心 ,心不主令 ,相火代之 ;相火 ,下焦包络之火 ,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 ,一胜则一负”理论为依据 ,施甘温除热法 ,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 ,补益胃气 ,升发脾阳 ;辅以清热之品 ,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黎某 ,男 ,63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