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患者显微手术修复后的瞳孔及视功能改善状况。方法对20例虹膜根部离断患者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及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结果术后瞳孔完全恢复圆形14例,近圆形6例;消除了双瞳孔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视力的不良因素,视力明显提高。结论对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患者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及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可有效地恢复瞳孔,提高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广泛性虹膜根部离断,改善和恢复视功能的情况。方法对虹膜根部离断及伴有多种并发症45例患者,以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结果术前D型瞳孔、不规则瞳孔或瞳孔不存在者,术后瞳孔完全恢复圆形31例,近圆形14例,清除了双瞳孔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视力的不良因素,视力显著提高。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能修复广泛性虹膜根部离断,改善和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33例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选自2001~2003年春节期间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及伴有多种并发症33例,以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结果:①33例中瞳孔基本恢复圆形26例,7例欠圆,消除了双瞳.②在视力<0.1组术后有轻度改善.结论: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伤情严重,严重影响视功能,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眼虹膜根部离断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爆竹管理,以减少对视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针法修复广泛性虹膜根部离断,改善和恢复视功能的情况.方法:对虹膜根部离断及伴有多种并发症患者16例,以单针法进行修复.结果:术前D型瞳孔、不规则瞳孔,术后瞳孔完全恢复圆形12例,近圆形4例,消除了双瞳孔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视力的不良因素,视力显著提高.结论:单针能修复虹膜根部离断,改善和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5.
邓卫东 《中原医刊》2009,(10):37-38
目的观察外伤性虹膜根部断离修复术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31例(31眼)用虹膜钩经角膜缘切口将断离的虹膜钩至切口处并间断缝合,进行虹膜根部断离修复术。结果31例离断的虹膜均得到较为满意的修复,基本恢复了虹膜的位置和瞳孔形态,使视力及外观明显改善。结论虹膜根部断离修复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骆君  陈欣华  李平  黄鹤龄 《重庆医学》2018,(20):2740-2741
目的 探讨改良1 mL的针头对虹膜根部离断行闭合式单针连续缝合修复的效果.方法 对该院虹膜根部离断19例患者在眼球密闭状态下使用改良1 mL针头进行单针往复式连续缝合修复,观察虹膜复位情况、瞳孔形状、视力及炎性反应等.结果 19例虹膜损伤患者术后伤眼虹膜全部复位,瞳孔居中,基本恢复圆形14例,椭圆形5例,全部复视消除,视力提高,眼压正常.结论 改良1 mL针头行闭合式单针连续缝合术对虹膜等眼球结构损伤小,能重建虹膜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虹膜损伤个性化修复方式的设计思路及手术技巧.方法:对13例(15眼)虹膜损伤的患者根据虹膜根部离断范围大小,酌情采用巩膜夹持法、双弯针聚丙烯缝线缝合法、注射针引线法、改良McCannal式、Siepser式虹膜缝合法修补虹膜.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瞳孔形状、视力、眼压和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有否单眼复视、畏光、眩光等不适症状.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优于0.5者11眼,0.1 ~0.4者4眼.患眼瞳孔呈圆形或类圆形,眼压正常,除Siepser式虹膜缝合法外,其余4种手术方法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在5.16%~2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无单眼复视、畏光、眩光等不适.结论:个性化虹膜损伤修复术,在提高视力的同时,能消除单眼复视、畏光、眩光等症状,提高视觉质量,达到损伤最小、视功能恢复最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虹膜根部断离患者显微手术治疗后的瞳孔及视功能恢复状况。方法:2002-2008年对虹膜根部断离患者9例,采用显微手术修复。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不同程度的提高,瞳孔变形及双瞳孔基本消失,消除了由此而引起的影响视功能的不良因素。结论:对虹膜根部断离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可有效地恢复瞳孔,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9.
瞳孔成形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正辉  洪扬  金玲艳 《浙江医学》2008,30(5):506-508
严重的眼部爆炸伤、钝挫伤或穿孔伤除造成外伤性白内障外,常同时伴有虹膜根部离断、虹膜撕裂及虹膜部分缺损。如果虹膜缺损或裂口较大、根部断离范围较大或位于睑裂区的根部断离,可导致瞳孔变形移位明显、双瞳孔,严重影响视功能的恢复,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因人工晶状体边缘或人工晶状体襻暴露可导致眩光、复视、畏光等症状。我院对伴有虹膜损伤患者行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瞳孔成形术,达到了良好的术后视功能,现将手术方法及患者术后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姜洪臣 《吉林医学》2011,32(16):3299-3299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合并虹膜根部离断及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6例患者进行病情分析,实行手术治疗的方式、方法及药物控制。结果:术后患者观察3~5周,6例虹膜根部离断及部分虹膜缺损的患者术后虹膜恢复近原状,瞳孔光反应(+)并达到较好外观。术后未见明显眼内炎性反应,眼压正常,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外伤性白内障合并虹膜根部离断及缺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及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严重钝性眼外伤行前后节联合手术时对大范围虹膜根部离断修复简便有效方法.方法 对≥90°虹膜根部离断严重钝性眼外伤21例21眼,在联合行玻璃体切割术前行闭合式单针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术,先切除脱入前房内的玻璃体,用粘弹剂将卷曲虹膜回复至原位,将预先穿入10-0尼龙线1 ml注射器针头自角膜缘1 mm 切口进针,将离...  相似文献   

12.
虹膜缝合术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虹膜损伤修复在外伤性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例虹膜根部离断 ,4例虹膜缺损 ,6例瞳孔缘撕裂的眼外伤患者在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的同时用 10 -0聚丙烯缝线行虹膜缝合复位术。结果  12例术后虹膜位置接近正常 ,占 80 %。术后视力 0 .0 8~ 0 .2 4例 ,0 .2~ 0 .5 8例 ,0 .5以上 2例。结论 在复合性眼外伤中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植入人工晶体的同时修复损伤的虹膜可起到改善瞳孔外观和提高视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超声乳化术治疗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 钝化分离瞳孔后粘连及剪除机化膜,牵拉扩张瞳孔后,采用原位碎核技术对19例(21只眼)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结果 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16只眼(76.2%),≥0.2者18只眼(85.7%);手术并发症为虹膜损伤,角膜水肿,未见后囊膜破裂及角膜失代偿;术后19只眼(90.5%)恢复圆瞳孔;2只眼(9.5%)瞳孔不规则。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具有对虹膜损伤小,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轻,视力早期恢复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瞳孔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应用虹膜拉钩的手术技巧、手术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 3 1例 (3 1眼 )小瞳孔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中均使用虹膜拉钩扩大瞳孔 ,术后随访 3~ 1 2月。结果 :术后 3 0眼 (96.7% )瞳孔恢复圆形 ,1眼 (3 .3 % )呈不规则圆形 ;2 9眼 (94% ) ,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瞳孔下白内障采用虹膜拉钩手术方法 ,术后可获得良好视力和圆瞳孔 ,而无严重并发症 ,是一种较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眼球穿通伤角巩膜伤口修补的同时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患角巩膜伤口修补水密后,根据后囊膜情况选择不同的人工晶体及植入方式。结果:术后角膜水肿及前房炎症后应轻,裸眼视力0.5以上19眼。结论:隧道切口虹膜不易脱出,术后前房安静。在伤口修补同时行超乳手术使恢复视力快,民出光状态稳定,大大缩短了患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57例白内障病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46例,术后Ⅱ期植入11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结果:术后视力达0.5以上43例(占75.4%),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一过性眼压高,前房内玻璃体残留,瞳孔轻度上移,人工晶状体夹持。结论:对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者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方法简洁,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传梅 《医学综述》2009,15(11):1750-1751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时机及方法。方法对71例外伤性白内障根据外伤情况及晶体损伤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及时处理术中、术后的并发症,使得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仍能获得较好的视力。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05者,9眼。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为0.05~0.25者,19眼。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为0.3~0.5者,18眼。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6者,25眼。结论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时机及方式。  相似文献   

18.
儿童白内障手术疗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探讨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收治儿童白内障67例71眼,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9眼,外伤性白内障51眼,并发性白内障1眼,行晶体囊外摘除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67眼,术后随访观察1-12月,结果:术后58眼(81.7%)脱盲(视力>0.05),44眼(62%)视力0.1-0.3,15眼(21.1%)视力大于0.4。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葡萄膜炎,瞳孔夹持,继发性青光眼,后囊混浊,弱视和斜视,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或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可有效提高患眼的视功能,而术后的弱视治疗对术后患儿视功能的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