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建立嗜麦芽假单胞菌hCG受体酶联测定法,先将L-赖氨酸加入酶标板中温育,再加入戊二醛以产生多聚赖酸,通过多聚赖氨酸将完整细菌吸附于酶标板上,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酶联受体测定法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使细胞稳固、均匀地吸附于酶标板上。竞争性抑制曲线显示未标记的hCG能与细菌上的hCG受体发生竞争性结合,并呈现良好的定量关系。该方法简单、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用于hCG受体初步的结构分析及配体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胆囊收缩素酶联免疫测定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索多肽类物质的酶联免疫测定方法,采用紫外线照射及戊二醛活化酶标板包补八肽胆囊收缩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使CCK-8稳固地结合于酶标板上;竞争性抑制实验中游离的CCK-8与固相CCK-8可与抗体发生竞争结合,并呈良好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多肽类物质的酶联免疫测定方法,采用紫外线照射及戊二醛活化酶标板包被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使CCK8稳固地结合于酶标板上;竞争性抑制实验中游离的CCK8与固相CCK8可与抗体发生竞争结合,并呈良好的定量关系。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及稳定性好(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75%及780%),可用于CCK相关肽初步的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4.
卵巢癌3AO细胞株hCG受体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酶受体分析法 (enzymereceptorassay ,ERA) ,并研究卵巢癌 3AO细胞hCG受体的结合特性。方法采用ERA ,通过竞争结合实验、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实验、饱和结合实验测定 3AO细胞膜上hCG受体的特异性、饱和性 ,计算其最大结合容量 (Bmax)和亲和力 (Kd)。结果ERA测得 3AO细胞LH/hCG受体的Bmax为 14 2 .4ng/mg蛋白 ,亲和力Kd值为 16 .14 2ng/ml,未标记配体hCG抑制hCG受体对HRP—hCG特异结合的IC50 为 3.5 84 μg/ml。 结论hCG可能通过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影响着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非特异性反应的形成原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固相载体、封闭剂、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配伍、洗液离子强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进口微孔板的吸附性好于国产板 ,但非特异吸附也高于国产板 ;国产BSA作封闭剂非特异性反应高于进口BSA ;合适的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配伍可提高反应的特异性 ;NaCl浓度为 0 15mol/L的PBS Tween作洗液可满足本系统要求。结论 固相载体、封闭剂的选择 ,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的配伍 ,洗液离子强度均与非特异性反应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糖化修饰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纳米粒(Alg-Lac PLLNP)的制备及其作为肝脏靶向性药物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合成乳糖化多聚赖氨酸(Lac-PLL),并以乳糖化多聚赖氨酸为原料改性修饰海藻酸钠纳米粒.通过半乳糖修饰纳米粒建立配体-受体生物特异性介导来实现肝主动靶向,并分别与非糖化组比较肝靶向效果,对纳米-DNA复合物鼠体内时间、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 电子显微镜的检测结果 ,Alg-LacPLL纳米粒粒径在250nm左右,近似球形,大小分布均匀;纳米粒未聚集.AlgNP纳米粒PEGFPC-1质粒掺入比为6.15-4.21/6.25=68.给药30 min鼠体生物分布显示,Alg-Lac PLLNP以肝为第一靶向器官.结论 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纳米粒的制备与栽体海藻酸钠的浓度及最佳凝聚剂氯化钙的浓度密切相关,且多聚赖氨酸和氯化钙加入海藻酸钠溶液的先后顺序对粒径的影响至关重要.该制备工艺简便,药物包封率高.Alg Lac PLL-DNA具有一定肝靶向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化多聚赖氨酸介导质粒pCMVβ-Gal对A549细胞的转染效率;观察氯喹对葡萄糖酸化多聚赖氨酸转基因效率的影响.方法:合成葡萄糖酸化多聚赖氨酸,将其独自和在不同浓度的氨喹作用下,分别介导质粒pCMVβ-Gal转染A549细胞,用酶联免疫法定量分析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水平.结果:葡萄糖酸化多聚赖氨酸单独使用未能有效介导质粒pCMVβ-Gal转染A549细胞,但在氯喹作用下能显著提高其介导的转基因效率.结论:葡萄糖酸化多聚赖氨酸单独作用未能有效介导质粒pCMVβ-Gal对A549细胞的转染,当加入50μM、10(μM氯喹时,其转染效率则明显提高.但当其浓度为200 μM时,其转染效率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谢毅  宋琳 《洛阳医专学报》2002,20(3):185-18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非特异性反应的形成原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固相载体,封闭剂,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配伍,洗液离子强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进口微孔板的吸附性好于国产板,但非特异吸附也高于国产板;军产BSA作封闭剂非特异性反应高于进口BSA;合适的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配伍可提高反应的特异性;NaCl浓度为0.15mol/L的PBS-Tween作洗液可满足本系统要求。结论 固相载体,封闭剂的选择,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的配伍,洗液离子强度均与非特异性反应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嗜麦芽假单胞菌(简称细菌)hCG结合蛋白抗体为探针,对比研究细菌hCG结合蛋白和大鼠睾丸细胞膜LH/CG受体的免疫特性。结果前者特异沉淀[~(125)I]hCG与hCG结合蛋白结合复合物;后者亦获得相同的结果。以上结果表明,细菌hCG结合蛋白与大鼠睾丸LH/CG受体蛋白有相同抗原决定簇,抗体识别该受体hCG结合位点以外的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受体介导基因转移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靶向性和表达效率.方法人转铁蛋白同多聚赖氨酸共价交联,盐键合成交联蛋白和外源基因质粒的超分子复合物,对表达转铁蛋白受体的肿瘤细胞株进行β-半乳糖苷酶和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移.结果检测到外源基因表达;转染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后细胞上清液检测到一过性人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升高.结论受体介导基因转移肯有良好的靶向性,但表达效率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正常人、增生无症状和前列腺增生症的前列腺雌、雄激素受体进行了测定。雌激素受体(ER)分布在间质和上皮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分布在上皮细胞中(P<0.005),内外区无区别(P>0.05)。ER在增生无症状组最高(66.6%),正常组最低(25%);AR正常组高于其它两组,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12.
脑受体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福 《当代医学》2001,7(9):49-53,55
脑受体显像是21世纪神经核医学研究的一个开拓性的新领域。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分子医学水平上探讨受体功能及其生物学作用,并用于诊断治疗与受体有关的疾病,是国际上医学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人脑受体显像,是分子生物学和核医学结合产生的新的医学示踪技术的分子医学,即分子核医学将用于神经核医学研究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一个神经元同时受到免疫,神经内分泌物质调节的可能性,在大鼠舌下神经核的两张相邻切片上一张切片用PAP法与SABC法相结合,显示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0和孕激素受体(PR),另一张用SABC法显示代谢型谷氨酸5亚型受体(mGluR5)。结果表明,在舌下神经核的IL-2R/PR双标切片上,可见3类阳性反应细胞,IL-2R免疫反应单标细胞,PR免疫反应单标细胞,IL-2R/PR免疫反应双标细胞,后者约占舌下神经核阳性反应细胞的45%,在另一张相邻的显示mGluR5的切片上,有较多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将两张相邻切片的照片进行对合检查证明,在大鼠舌下神经核存在IL-2R/PR/mGluR5三类物质受体共存的神经元,它们约占IL-2R/PR双标细胞总数的25%,提示免疫,神经,内分泌物质可能通过共存于同一神经元上的相应受体共同调节神经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用葡聚糖—活性炭单点饱和放射分析法测定了正常宫颈组织225例(86例子宫颈内膜、79例子宫颈鳞状上皮、60例子宫颈肌)和子宫颈癌87例的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含量。结果显示:ER和PR含量在正常宫颈组织高于宫颈癌组织;ER和PR阳性率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高于宫颈鳞癌。相关系数分析表明:癌变组织的ER和PR的含量变化不同步,提示癌变后受体的产生或/和作用机理的某个环节可能受损。宜颈癌组织的ER阳性率在临床各期别无规律性变化,PR阳性率有随临床期别增加而下降的趋势。部分宫颈癌患者PR含量较高且少数ER和PR同时阳性。  相似文献   

15.
孕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方法采集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对照组)的子宫内膜为在位内膜,并种植于裸鼠腹腔为内异症组和对照组的异位内膜。采用Western印迹杂交方法检测PRA与PRB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内异症组和对照组的在位和异位内膜PRA蛋白均呈阳性表达;内异症组的在位和异位内膜PRB蛋白呈阴性表达,而对照组在位和异位内膜PRB蛋白呈阳性表达。对照组与内异症组的在位和异位内膜的PRA蛋白相对表达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B蛋白相对表达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PRB的阴性表达可能与内异症有关。  相似文献   

16.
雌激素受体与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杜宁 《医学综述》2008,14(1):33-35
雌激素受体在正常及关节炎关节软骨中均有表达,其基因多态性引起的蛋白活性及构象差异可能引起雌激素对关节软骨的作用差异。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骨性关节炎发病率较男性明显增加。雌激素替代疗法可能降低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发病率改善关节炎症状。现就目前有关雌激素及其受体对骨关节炎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雌激素及其受体与骨性关节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应用链菌素亲生物-过氧化物酶法检测44例乳腺癌的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观察它们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表明;两种受体的阳性率均随组织分级的增高而降低;患者淋巴结受累数目越少,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阳性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雄激素受体(AR)在40例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组织中的定位。结果显示:40例中27例(67.5%)为EGF-R强阳性表达,EGF-R主要位于增生的前列腺上皮的基底层和鳞化上皮。并且,大部分分布在细胞膜上,仅少量在细胞浆内;40例中24例(60%)AR为强阳性表达。AR限定于前列腺基底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细胞核内;EGF-R和AR在同一病例中的免疫反应相一致。结果提示:EGF-R和AR可能涉及到前列腺组织增生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ST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SSTR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STR各亚型及ER、PR的表达情况,分析SSTR各亚型的表达与ER、PR表达的关系.结果 在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STR各亚型(SSTR1、SSTR2、SSTR3、SSTR4及SSTR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15%,21.7%,23.3%及18.3%;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70%.SSTR3、SSTR4在中高分化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组(P<0.05);SSTR各亚型表达与患者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P>0.05);SSTR2、SSTR4的表达与ER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SSTR3、SSTR5的表达与PR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中存在着SSTR各亚型的表达,一些亚型的表达与ER或PR的表达相关,相应的生长抑素类似物(SSTA)可能为SSTR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的诊治及预后判定提供新的靶点,对孕激素有效的子宫内膜癌,SSTA也可能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DNA甲基化是人类基因组发生的最为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事件,在乳腺癌发生相关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激素受体阳性和阴性的乳腺癌中DNA甲基化的模式和频率不同。DN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三苯氧胺耐药的发生,也是提示预后的因素之一。研究乳腺癌相关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其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指导诊断和临床预后,也有助于阐明内分泌治疗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