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扩张皮瓣法外耳再造术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张皮瓣法联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扩张皮瓣法联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治疗25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6~30岁,平均12岁。术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小耳畸形。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25例患者均获随访6月~1年。平均随访8月。患者术后再造耳解剖结构清晰,位置、大小、形态与健侧基本一致。结论扩张皮瓣法联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易于操作,是修复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 应用自体肋软骨支架, 采用分期法全耳再造术观察和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41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行Tanzer- Brent分期法全耳再造术。一期取肋软骨支架成型埋于患侧乳突皮下;同时行耳垂转移。二期立耳、耳颅角再造。三期耳甲腔及其他修整。结果 41例中3例耳后移植皮片小面积水泡,两周后自行愈合。1例耳颅角因瘢痕增生变小,后期做瘢痕松解局部皮瓣转移修复。2例再造耳小于对侧正常耳,半年后在上臂内侧作管型皮瓣,将皮管转移至外耳轮,扩大耳廓。其余病例效果均满意。术后随访1-3年。再造耳廓细微结构逐渐清晰,外型较为满意。结论 应用自体肋软骨支架全耳再造术,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外形逼真,承受压力好,是先天性小耳畸形理想的再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7.
8.
先天性小耳畸形简称小耳症,是常见的颜面部发育畸形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唇腭裂占第二位,流行病学的统计发现发病率总体在0.83/10 000~17.4/10 000,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关于小耳畸形病因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近些年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作者对近些年在小耳畸形的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个阶段性的小结。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应用耳后超薄皮瓣和皮下组织筋膜瓣进行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廓一期再造术12例,再造耳术后形态良好、外观满意。此方法优于其它皮瓣法一期全耳廓再造术。本文还着重讨论了再造耳席位置的确定及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黄进军肖乐强卢颖洁文辉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60(1):57
目的分析改良Nagata法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用改良Nagata法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患者20例。一期手术切取自体肋软骨、雕刻肋软骨耳支架,并将支架埋置于耳后乳突区皮瓣下;二期手术掀起再造耳,重建颅耳沟。结果 20例患者随访3个月~1年,均顺利完成分期手术,术后效果良好。结论改良Nagata法耳再造术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Nagata法全耳再造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和探讨Nagata全耳再造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7例(120耳)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采用Nagata全耳再造法,实施全耳再造手术。结果:经6个月~5年随访,平均随访1年,120只再造耳轮廓均得到满意再现;其中,早期5例患者在期耳再造术后位于对耳屏处的皮肤发生坏死,通过局部皮瓣的转移成功覆盖;1例患者在期手术后再造耳的背侧发生移植皮片的部分坏死和软骨外露,经局部皮瓣的转移后成功覆盖。结论:精致的软骨支架雕刻和保留皮下蒂的再造耳区皮瓣分离方法是Nagata法耳再造成功的关键。Nagata法全耳再造具有并发症少,再造耳解剖结构清晰和手术次数少等优点,是一种适合东方人种的全耳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