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HPLC-DAD同时测定白花蛇舌草中2个活性蒽醌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DAD测定白花蛇舌草药材中2个蒽醌类成分2-甲基-3-甲氧基蒽醌(蒽醌Ⅰ)、2,3-二甲氧基-6-甲基蒽醌(蒽醌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溶液(48∶52),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蒽醌Ⅰ在0.998~9.98μg(r=0.999 6)、蒽醌Ⅱ在0.675~6.75μ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7%(RSD 1.13%)和99.51%(RSD 0.69%)。不同批次的白花蛇舌草药材中蒽醌Ⅰ和蒽醌Ⅱ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蒽醌Ⅰ和蒽醌Ⅱ的比例也无明显规律。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白花蛇舌草药材中2-甲基-3-甲氧基蒽醌和2,3-二甲氧基-6-甲基蒽醌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熊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小键 《中草药》1996,27(7):408-408
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diffusa(Willd.)Roxb.中有效成分之一的熊果酸具有抗炎,提高机体免疫等功效,运用HPLC法测定熊果酸含量,可作为白花蛇舌草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依据。1仪器与试药1.1仪器:岛津LC-9A液相色谱仪;SPD-6AV型紫外检测器;C-R4A色谱数据处理机;CQ-250型超声波清洗器。1.2试药:熊果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为742-8902);试剂均为色谱纯和分析纯;重蒸水。2方法与结果2.1色谱条件:色谱柱为Nova-PakC18,4μm,3.9mm(id)×15c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0.02mol/L,用磷…  相似文献   

3.
白花蛇舌草黄酮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张海娟  陈业高  黄荣 《中药材》2005,28(5):385-387
从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出5个黄酮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山柰酚(Ⅰ),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山柰酚-3-O-(6"-O-α-L-鼠李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Ⅲ),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和槲皮素-3-O-(2"-O-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Ⅴ).其中Ⅰ~Ⅲ和Ⅴ系首次自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HPLC同时测定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5种成分的含量。这5种成分包括环烯醚萜苷类(10-乙酰鸡矢藤苷、鸡矢藤苷甲酯、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和黄酮苷类{槲皮素-3-O-[2-O-(6-O-E-阿魏酰基)-D-吡喃葡糖基]-β-D-吡喃半乳糖苷、山柰酚-3-O-[2-O-(6-O-E-阿魏酰基)-β-D-吡喃葡糖基]-β-D-吡喃半乳糖苷}。方法:采用Sun FireTM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 L·min-1。结果:各对照品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 5;加样回收率为98.1%~101.2%,RSD均≤3.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白花蛇舌草注射液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及其协同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临床应用表明该中草药对恶性肿瘤和炎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论文,本文从活性成分以及抗肿瘤作用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显示其抗肿瘤作用确切,抗肿瘤机制可能与多种分子机制相关,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HPLC测定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中槲皮素和山奈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中槲皮素和山奈素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用HPLC测定白花蛇舌配方颗粒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45∶55),检测波长36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槲皮素在0.09~0.72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山奈素在0.034 3~0.274 4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槲皮素、山奈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0%(RSD 1.79%),101.75%(RSD 1.7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抗肿瘤药物白花蛇舌草及其活性成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白花蛇舌草(以下简称本品)Hedyotis diffusa Willd是一年生披散草本,属茜草科(Rubiaceae)耳草植物.本品见于<广西中药志>一书,别名蛇舌草,蛇刺草,羊须草等.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相似文献   

8.
白花蛇舌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的黄酮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对黄酮成分进行分离,应用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出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quercetin-3-O-[2-O-(6-O-E-sinapoyl)-β-D-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1);kaempferol-3-O-[2-O-(6-O-E-feruloyl)-β-D-glucopyranosyl]-β-D-galactopyranoside(2);quereetin-3-O-[2-O-(6-O-E-feruloyl)-β-D-glucopv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3);quereetin-3-O-seambubioside(4);quercetin(5);kaempferol(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白花蛇舌草中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ODS柱(200mm&#215;4.6mm,5μm),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15:85,V/V)为流动相,在254nm波长处检测。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浓度在2.5~50μg&#183;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样品的加样回收率为100.4%(n=9);结果精密度及重复性良好,RSD均不大于2.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以作为对白花蛇舌草药材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定量。  相似文献   

10.
HPLC-DAD测定厚朴中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以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评价厚朴商品的质量。方法:建立了HPLC-DAD对厚朴样品中4种极性成分木兰花碱、紫丁香苷、木兰苷A及木兰苷B的含量测定方法,流动相醋酸水(p H 3.0)-甲醇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65,328 nm,柱温35℃。参照本课题组前期报道的方法测定了脂溶性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所建立4种极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加样回收率范围97.63%~103.84%,RSD 2.41%~4.55%。厚朴中各类成分的含量由高至低顺序为厚朴酚类、木兰苷类、木兰花碱和紫丁香苷。筒皮极性成分中除紫丁香苷外,其他成分含量均高于饮片(P<0.05);部分药材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未达到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所建立的厚朴样品中4种极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不同等级厚朴商品质量不同,总体来说,"选货"中活性成分的含量较"统货"高。  相似文献   

11.
白花蛇舌草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种子的质量检验方法,为制定白花蛇舌草种子检验规程和质量分级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参考《国际植物种子检验规程》和《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种子的质量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采用风选法对白花蛇舌草种子进行清选;种子千粒重测定宜选用千粒法,水分测定用低恒温烘干法,烘干时间为2 h,发芽温度25℃配合8 000 lx光照,发芽床选沙纸床,生活力测定用电导率法。  相似文献   

12.
白花蛇舌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制定白花蛇舌草种子质量标准.方法:对所收集的30份不同产地和不同年份的白花蛇舌草种子进行发芽率、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和生活力等指标的测定,使用SPSS 11.0软件,利用K类系统聚类方法制定分级标准.结果与结论:以发芽率作为主要指标,净度、千粒重和含水量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初步制订了白花蛇舌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白花蛇舌草种子的引发条件,提高白花蛇舌草种子和幼苗的抗旱性,采用均匀设计优化GA3,KNO3,PEG等引发剂的引发浓度和引发时间,引发处理后种子置于15%PEG干旱胁迫下发芽并在1/4 Hoagland培养液中培养30 d。结果表明,366 mg·kg-1 GA3引发1 h显著促进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提高干旱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并促进幼苗的生长;3.0% KNO3引发1 h显著促进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但对白花蛇舌草幼苗期的抗旱性没有显著影响;PEG对白花蛇舌草种子发芽没有显著的引发效果。适宜浓度的GA3引发处理,可以促进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并增强其幼苗阶段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优选白花蛇舌草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为该药材的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及提取时间为自变量,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提取量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通过Design-Expert 8.0软件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利用效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采用 HPLC-DAD测定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含量,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乙腈(A)-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4倍量73%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平均提取量分别为2.529,0.435,0.215 mg·g-1,总评"归一值"实测值0.922 7与预测值偏差-1.24%。结论: 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预测准确度高,为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鉴定白花蛇舌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快速液相色谱仪与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UFLC-Q-TOF/MS)对白花蛇舌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和鉴别。 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Column(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以0.1%甲酸-乙腈和0.1%甲酸-水的流动相进行快速的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40℃,进样量1 μL。质谱定性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的飞行时间质谱,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质量扫描范围m/z 100~1 500。 结果: 共鉴别出白花蛇舌草中的13个黄酮类成分、1个三萜类成分和1个蒽醌类成分。 结论: UFLC-Q-TOF/MS方法能快速鉴别白花蛇舌草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为白花蛇舌草的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定白花蛇舌草药材质量标准,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或收集22批白花蛇舌草药材,对这些样品的性状、检查、鉴别、指标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薄层色谱(TLC)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的含量。结果:对白花蛇舌草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根据22个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测定结果,确定白花蛇舌草水分不得超过6%,总灰分不得超过1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5%,浸出物以水为溶剂,热浸法测定,不得低于10%;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的进样量在0.019~2.44μg(r=1.000 0)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8%,RSD 2.73%,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含量不得少于0.1 mg·g-1。结论:该标准可用于白花蛇舌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全面总结近几十年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白花蛇舌草临床应用及合理开发提供比较全面的参考依据。系统查阅中国知网、万方、PubMed、SpringerLink等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集白花蛇舌草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的文献,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整理,形成综述。目前为止,该植物中已经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黄酮类、蒽醌类、甾醇类等,其中萜类主要有三萜类和环烯醚萜类。药理研究结果显示白花蛇舌草最主要的活性是抗癌、抗氧化和抗炎等作用。白花蛇舌草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尤其对食道癌,乳腺疾病作用明显,其主要活性部位为水提物和醇提物,主要有效成分为萜类等成分。本论文数据全面详实可靠,为进一步开展该植物的研究提供了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白花蛇舌草(HD)总黄酮的纯度,筛选适宜HD总黄酮纯化的大孔树脂,确定HD总黄酮纯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附方法对HD总黄酮进行纯化,以吸附率与洗脱率等指标优化工艺,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HD总黄酮的含量。结果:HPD-826型大孔树脂纯化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为上样流速2 BV.h-1,上样液pH 5,上样浓度1.5 g.L-1,洗脱剂pH 7,乙醇浓度80%与洗脱速度2 BV.h-1;纯化后总黄酮含量高达91.24%。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重复性好,适合HD总黄酮纯化。  相似文献   

19.
借助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DAD/ESI-Q-TOF-MS)联用技术,对两面针中的生物碱进行初步分析.采用汉邦C18色谱柱,以0.1%甲酸-乙腈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柱后分流分别经DAD检测器及ESI-Q-TOF-MS正离子模式采集.根据获得的母离子和碎片离子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信息,结合文献,从两面针中鉴定分析了48个成分,其中,6个成分为新化合物.该方法分离度良好、灵敏度高,可用于两面针药材的定性分析,并有助于对该药材的质量控制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柘树与构棘根及茎中花旗松素、柑桔素、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为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色谱柱为Agilent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 ~ 15 min,35% ~50% A;15 ~30 min,50% ~65%A),检测波长290 nm(花旗松素、柑桔素)和365 nm(槲皮素、山柰酚),柱温30℃.结果:花旗松素、槲皮素的含量柘树根明显高于构棘根,柘树茎明显高于构棘茎,种间含量差异大;柑桔素、山柰酚的含量构棘根高于柘树根,柘树茎与构棘茎含量相当,种间含量差异小,同种药用部位间含量差异大.结论:4种成分的含量在柘树和构棘及其药用部位根和茎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临床上不可混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