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门诊呼吸内科和儿科抗菌药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及临床药师采用主动干预医师处方行为的策略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运用前后自身对照的试验方法,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中的抗菌药指标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并分成干预前、1次干预后、2次干预后、3次干预后共4个组别。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主动干预后,呼吸内科抗菌药使用率从干预前61.6%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30%(P〈0.01);抗菌药注射剂使用率从干预前19.2%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10%;抗菌药平均费用从干预前28.2元降至3次干预后的11.8元。儿科抗菌药使用率从干预前48.4%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27%;抗菌药注射剂使用率从干预前25.6%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14%;抗菌药平均费用从干预前31.5元降至3次干预后的12.3元;干预后门诊呼吸内科与儿科抗菌药联用现象均不存在。结论:临床药师采取的主动干预门诊处方策略对改善临床处方实践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2012年9月~2013年2月)和干预后(2013年3~8月)各139例住院患者的抗菌药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的方式和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抗菌药使用率为33.1%,低于干预前的78.4%(P<0.05);干预后各科室用药率均低于干预前,尤以呼吸科降低最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室用药强度均≤40;临床药师干预后用法用量不合理率(6.5%)和用药疗程不合理率(6.5%),均低于干预前(P<0.05);标本送检率(47.8%)高于干预前的24.8%(P<0.05).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对抗菌药使用进行干预,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许群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4):196-198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儿抗菌药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3月出院的儿科住院患者使用抗菌物的品种、用药频度、联合用药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 188例出院患儿中有1 099例应用抗菌药,使用率达92.5%,使用强度为每百人天66.6DDDs(按成人规定日剂量标准计算),涉及5大类19种,其中单用1 040例(94.6%),二联59例(5.4%),无三联及以上用药,药物敏感度试验及病原学送检率为76.3%。结论:抗菌药使用率过高,使用强度偏大,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抗菌药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4.
邓体瑛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84-86
目的:分析比较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我院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情况。方法:分别统计我院2012年5月(干预前)57例和7月(干预后)56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干预后,选择药物合理性从33.3%上升至83.9%(P<0.01),联合用药率从26.3%下降至10.7%(P<0.05),预防用药疗程从4.3 d下降至3.4 d(P<0.01),用法用量合理性也有了明显改善(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药学干预,促进剖宫产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临床抗菌药使用现状,加强用药管理。方法:查阅某医院260例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按照设定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使用率65.00%(≥2种56.80%);联用率47.93%;注射剂使用率85.80%;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率100.00%;无指征用药29.58%;菌检及药敏率仅为4.75%。使用频率高的多为价格昂贵的新型抗菌药。结论: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应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处方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6.
302例住院患者抗菌药应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让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1,(3):145-147
目的:评价住院患者抗菌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0年1~6月出院患者病历302份,对其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使用率为85.43%(258/302),共涉及10类32.种抗菌药,预防性用药占64.73%,治疗性用药占34.11%。以第二代头孢菌素为主,用药以二联为主;围手术期不合理预防用药问题最为严重。结论:多数科室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抗菌药不合理应用现象,应加强抗菌药使用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生用药行为,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临床药师干预对门诊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对门诊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 分别抽取干预前(2005年)和干预后(2007年)同时段门诊儿科处方1 000张,比较抗菌药物使用指标,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从84.20%降至77.70%(P<0.01)。一线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增加,从33.26%增加到42.82%,二线、三线用药比例减少,分别从61.70%和5.56%减少到54.44%和2.73%(均P<0.01)。抗菌药物单独使用率从82.50%升高至87.12%(P<0.01),二联用药从16.25%下降到12.74%(P<0.05),三联用药从1.25%降到0.12%(P<0.01)。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黄丽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8):78-79
目的探讨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以及治疗效果的积极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2—3月骨科围术期患者7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试验组予药师干预临床用药指导,对照组行一般治疗,药师对其用药情况不予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合计费用、总药费、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情况(使用时间、使用种类、抗菌药物费)及患者治愈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总费用以及总医药费分别为19421.63元、3956.3元,对照组分别为27981.65元、6987.35元,抗菌药物使用的数量以及天数、费用均减少(P〈0.05)。结论药师干预对患者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作用显著,有效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不合理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现象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调查干预前(2016年7月15日、8月15日和9月15日)、干预后(2017年7月15日、8月15日和9月15日)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所有使用PPI的住院患者相关信息。以药品说明书和《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为指南制定用药标准,按标准对干预前后PPI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调查总住院患者1693例,PPI使用率为27.05%(458例),用药合理率为52.40%(240/458)。干预后,调查总住院患者2095例,PPI使用率为8.54%(179例),用药合理率为68.16%(122/179)。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住院患者PPI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用药合理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按照PPI用药标准,严格执行处方专项点评制度等项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PPI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院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情况。方法收集厂矿医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案例229例,对干预的方式和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的临床用药的干预案例229例中,有关抗菌消炎药的临床应用指证合理性的91例,占39.74%;药物的给药途径以及给药剂量合理性的50例,占21.83%;联合用药合理性的39例,占16.59%;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用药合理性30例,占13.1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用药合理性10例,占4.37%;注射剂溶剂的选择合理性2例,占0.87%;药物不良反应应对7例,占3.06%。结论更好的发挥临床药师的职业职能,不但可以让临床用药更具有合理性,同时也可以为临床新技术的顺利开展以及危重、疑难病例给予正确的临床用药指导,可以更为显著的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影响,为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由临床药师对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收集干预前(2012年4-6月)、后(2013年4-6月)各1 000份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析两组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合理性、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和ADR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的选择、溶媒用量、配伍等方面的合理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可使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更为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临床药师干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改善情况。方法: 调取2014年1月我院住院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及使用情况详细数据进行点评,干预后采用相同方式调取2014年7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后,盐酸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有所下降(20.6%),各个科室用药剂量有所下调、疗程缩短,该药物的使用费用下降,疼痛评估情况也有所改善,部分外科科室已经建立了根据患者疼痛评估结果调整药物使用的意识。结论: 通过临床药师干预,我院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现象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药师干预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路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规范合理用药,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水平。方法:抽取呼吸科2013年(干预前)和2014年(干预后)进入临床路径的CAP患者各100例,比较两组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指标。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药师参与CAP临床路径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审核干预后,规范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低了抗菌药物人均使用费用,缩短了住院天数等,提升了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叶银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6):572-574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通过对处方和病历作回顾性调查,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实施相应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与干预后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及结论: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有显著性提高,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对肿瘤科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临床药师对肿瘤科医嘱审核干预记录共96例次,按用法用量、溶媒品种及用量、联合用药、药物选择等进行整理并分析。结果干预较多的类别有溶媒品种不适宜(21.9%)、用法用量超说明书(18.8%)及联合用药不适宜(12.5%)等。其中,对溶媒用量及药物选择不适宜的干预建议采纳率高(100.0%),而联合用药不适宜的干预建议采纳率较低(58.3%)。结论临床药师在医嘱审核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应加强学习,对干预内容应有充分依据和理由,才能提高医师的接受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团队,对医嘱用药合理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12月高血压及高血压伴发1~3种疾病的782份病历作为干预前组;2012年9月~2013年8月高血压及高血压伴发1~3种疾病的1061份病历作为干预后组。将两组病历均划分为8个疾病亚组,临床药师对干预后组病历医嘱进行及时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病历的医嘱用药合理率数据。结果:高血压、高血压伴发冠心病、高血压伴发心力衰竭、高血压伴发糖尿病疾病亚组,干预前后的医嘱用药合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伴发冠心病及心力衰竭、高血压伴发冠心病及糖尿病、高血压伴发心力衰竭及糖尿病疾病亚组,干预前后的医嘱用药合理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伴发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及糖尿病疾病亚组干预前后的医嘱用药合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个疾病亚组病历汇总后比较干预前后医嘱合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通过对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干预,可提高临床医师的医嘱合理性,尽可能地规避医疗风险,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会诊提供药学监护,提高过敏性紫癜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方法: 药师在1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临床表现提出调整用药方案的建议,并从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护、相关检验指标的监测等方面提供药学服务。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制订用药方案,加强用药的针对性及用药过程的监护,使患者得到有效缓解。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过敏性紫癜治疗用药会诊,体现了临床药师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提高了救治的有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团队,对药物使用合理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12月高血压及高血压伴发13种疾病的782份病历作为对照组;2012年9月-2013年8月高血压及高血压伴发13种疾病的782份病历作为对照组;2012年9月-2013年8月高血压及高血压伴发13种疾病的1 061份病历作为观察组。把2组病例均划分为8个疾病组,临床药师对观察组进行干预后,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病例的药物使用合理率数据。结果:高血压、高血压伴发冠心病、高血压伴发心力衰竭、高血压伴发糖尿病、高血压伴发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伴发冠心病及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伴发心力衰竭及糖尿病组,高血压伴发冠心病、心力衰竭及糖尿病组,因样本量太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组疾病组病例数汇总后比较药物使用不合理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药师在药学查房期间,通过对护士和患者的宣教以及药物在临床不合理使用的干预,可显著提高药物使用合理性,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达到医患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