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观察酸敏感离子通道亚基3(ASIC3,又名ACCN3)基因敲除ASIC3-/-小鼠、香草酸瞬时受体亚型Ⅰ(TRPV1)基因敲除TRPV1-/-小鼠的繁殖性能,并对其基础痛阈值进行测定和比较.方法 选用成熟的未交配过的ASIC3-/-和TRPV1-/-纯合子小鼠分别进行繁殖交配,统计两种小鼠的妊娠率、窝产仔数、离乳率、头胎产仔数等,并对两种小鼠的基础痛阈值进行测定比较,对照组为同源野生C57BL/6小鼠.结果 ASIC3-/-小鼠的妊娠率、窝产仔数、离乳率较TRPV1-/-小鼠偏低,而TRPV1-/-小鼠妊娠率、窝产仔数、离乳率相对稳定;ASIC3-/-组的基础机械痛阈值与C57BL/6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 <0.001),而热痛阈值没有明显改变;TRPV1-/-组的基础热痛阈值与C57 BL/6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 ASIC3-/-小鼠的繁殖能力较TRPV1-/-小鼠弱;ASIC3-/-小鼠的机械痛敏感性下降,TRPV1-/-小鼠的热痛敏感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Presenilin-1/Presenilin-2双基因敲除小鼠(dKO mice)的生存曲线,为进一步繁殖及使用该模型对阿尔茨海默病(AD)进行研究提供实验设计等提供参考。方法将dKO mice雌性50只,雄性30只,及野生型同系小鼠雌、雄各20只分为4组,观察正常喂养情况下4组间小鼠2年以内各自的生存情况及寿命,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dKO mice随着时间的延长,雌、雄性生存概率分别低于野生型雌、雄性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P0.001);dKO mice雌、雄性之间的生存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条件性敲除presenilin-1与presenilin-2双基因可能会缩短小鼠的寿命,其生存概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而dKO mice雌、雄性之间的生存概率则无统计学差异。本实验结果可为借助此模型的实验设计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饲养并繁殖酸敏感离子通道1(ASIC1)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提取小鼠尾部组织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鉴定子代小鼠基因型. ASIC1 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和鉴定均获得成功,子代小鼠基因型分别为杂合子( ASIC1+/-)、纯合子( ASIC1-/ -)和野生型( ASIC1+/ +).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 )基因敲除对小鼠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 7 只OPN 基因敲除小鼠和7 只C57BL/6J 普通小鼠致石饮食喂养8 周,分别作为敲除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 小鼠胆结石形成率,检测胆汁胆固醇含量、ATP 结合盒转运子G 亚家族成员5(ABCG5)、ABCG8 mRNA 和蛋白在胆囊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敲除组小鼠结石形成率(14.29%)低于对照组(85.71%)(P <0.05)。敲 除组小鼠胆汁胆固醇含量(5.35±1.08)低于对照组(9.34+0.85)(P <0.05)。敲除组小鼠ABCG5、ABCG8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OPN 基因敲除小鼠胆结石形成率较普通小鼠低,可能 与OPN 敲除后胆囊胆固醇转运蛋白ABCG5、ABCG8 表达受抑制,导致胆囊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和CDK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肾功能等因素的相关性,探讨CXCL16在CKD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在临床研究方面,收集200例CKD患者[按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CKD 1-2期组、CKD 3-4期组和CKD 5期组]和40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血脂、eGFR等各项指标,并检测血清中CXCL16的含量。在动物实验方面,取雄性C57BL/6小鼠14只,随机分为普通对照组及普通模型组(各7只),雄性CXCL16基因敲除小鼠7只,随机分为基因敲除对照组(3只)及基因敲除模型组(4只)。4周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尿素氮、肌酐、CXCL16等指标,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健康对照组和CKD各期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 5期组患者血清CXCL1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CKD 1-2期组、CKD 3-4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CKD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后,eGFR、C-反应蛋白(CRP)和脂联素与血浆CXCL-16独立相关。在动物实验中,CXCL基因敲除模型组与普通模型组相比,其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尿酸升高幅度偏低;肾脏病理提示基因敲除模型组小鼠肾脏损伤程度轻于普通模型组。结论:随着CKD的进展,血浆中CXCL-16的水平显著升高,并与肾功能的变化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miR-125a-5p基因敲除小鼠并进行基因鉴定,并探讨基因敲除小鼠体内miR-125a-5p对靶基因Foxp3的调控。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C57BL/6J小鼠为背景,对miR-125a-5p基因位点进行基因敲除,培育纯合miR-125a-5p基因敲除小鼠。采用裂解法提取鼠尾组织基因组DNA,进行PCR反应检测亲代纯合miR-125a-5p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并选用雌、雄均为纯合子的基因敲除鼠作为亲代种鼠进行配种繁殖。通过全自动蛋白表达分析系统检测小鼠脾脏组织Foxp3的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miR-125a-5p基因敲除小鼠,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PCR产物为240 bp或0 bp单条带的为纯合型基因敲除(KO)小鼠,鉴定获得668 bp或428 bp单条带的为野生型(WT)小鼠,与预期的目的基因片段分子量大小一致,成功鉴定了miR-125a-5p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型。选用雌、雄均为纯合子的基因敲除鼠进行配种繁育,获得了一批miR-125a-5p敲除纯合子基因型小鼠。与WT小鼠相比,miR-125a-5p基因敲除小鼠的脾脏组织中Foxp3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Sirt3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内实验以C57BL/6野生型小鼠和Sirt3基因敲除小鼠为对象,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联合脑定位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0建立AD小鼠模型。莫里斯(Morris)水迷宫实验、自发活动开场实验和悬尾实验观察造模前后小鼠学习记忆和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脑内海马区域Aβ沉积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体外实验选小鼠皮层原代细胞作为对象,给予Aβ1-40建立AD体外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野生型小鼠诱发AD后平台潜伏期延长(P < 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均P < 0.05),提示造模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而Sirt3敲除能够缓解AD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均P < 0.05)。相较于野生型小鼠,Sirt3基因敲除小鼠脑内海马区域的Aβ沉积减少(P < 0.05),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 3表达减少(P < 0.05)。另外,野生型小鼠诱发AD后LC3-Ⅱ和P62蛋白表达增加(均P < 0.05),提示自噬流受阻;而Sirt3基因敲除小鼠诱发AD后LC3-Ⅱ蛋白表达增加,P62蛋白表达减少(均P < 0.05),提示自噬被激活。小鼠皮层原代细胞AD模型中,Sirt3基因敲除的细胞较野生型细胞死亡减少(P < 0.05);加用自噬抑制剂氯喹后,Sirt3基因敲除的保护作用消失(P < 0.05)。结论: Sirt3敲除对于D-半乳糖联合Aβ1-40诱发的AD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自噬流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15a/16-1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与子代鼠的鉴定,及其脾脏免疫细胞频率?方法:从子鼠鼠尾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miR-15a/16-1基因敲除小鼠眼眶取血,用动物血液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iR-15a/16-1基因敲除小鼠脾脏中免疫细胞频率?结果:miR-15a/16-1+/+?miR-15a/16-1+/-?miR-15a/16-1-/- 各表型小鼠互交繁殖结果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流式结果显示,miR-15a/16-1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CD19+?NKG2D+ 细胞增多,其余无明显差异?全血细胞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增多?结论:实验所用PCR方法可以鉴定miR-15a/16-1-/-小鼠;miR-15a/16-1-/-小鼠的获得为进一步探究miR-15a/16-1的作用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敲除miR-15a/16-1基因,小鼠脾脏CD19+?NKG2D+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病质小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小鼠营养状况的关系,寻找外源性生长激素(GH)干预时间。方法小鼠结肠腺癌CT26细胞株皮下接种肝脏特异性IGF-1基因缺失鼠(LID鼠)20只和非IGF-1基因缺失鼠20只,建立癌性恶病质模型。两组分别又随机分成两个亚组:对照组10只、LID组10只接受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1mg/kg,其余各10只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结果所有接种动物均出现恶病质,接受GH注射的两组与盐水注射两组比较,血清IGF-1明显升高(P〈0.01),肿瘤大小和肿瘤重量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对处于肿瘤生长期但尚未进入恶病质状态的小鼠进行GH注射可引起IGF-1明显升高,并明显促进肿瘤生长,但不能改善恶病质机体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Cre-loxP基因敲除系统特异性敲除髓系SOCS3基因,构建早期髓系来源抑制细胞(eMDSCs)高浸润荷瘤鼠模型。方法:通过将SOCS3fl/-小鼠与Lyz2-Cre小鼠杂交繁育,获得髓系特异性SOCS3基因敲除小鼠,PCR法鉴定小鼠基因型,Western印迹验证基因敲除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髓系特异性SOCS3基因敲除小鼠骨髓中eMDSCs比例及其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在该小鼠基础上分别构建乳腺癌、肺癌和黑色素瘤3种eMDSCs高浸润荷瘤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eMDSCs浸润情况。结果:PCR鉴定和Western印迹检测证实髓系特异性SOCS3基因敲除小鼠构建成功,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髓系SOCS3基因敲除小鼠骨髓中eMDSCs比例显著升高(t=17.94,P<0.001),且该群eMDSCs抑制T细胞增殖(t=14.21,P<0.001)、促进T细胞凋亡(t=13.53,P<0.001)。在黑色素瘤、乳腺癌、肺癌3种髓系特异性SOCS3基因敲除荷瘤鼠的肿瘤组织中eMDSCs数量显著增加(t=24.14、24.56、14.93,均P<0.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与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 24只apoE-/-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阿伐他汀干预组。12周后实验结束,检测动物血脂、颈总动脉斑块面积和血管狭窄率,评价AS病变严重程度。最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斑块内fractalkine和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脂饮食组颈总动脉AS斑块面积和血管狭窄率分别是普通饮食组的近4倍和3倍多;而药物干预组二者均降低,但只有血管狭窄率减少有统计学差异[(35.27±3.84)vs.(27.02±2.69), P<0.05];斑块处fractalkine、TLR4的表达在高脂饮食组升高[(3.24±0.96)vs. (10.69±2.11)、(1.29±0.57) vs (9.32±1.02)],经阿伐他汀干预后表达均下降[(10.69±2.11) vs (5.73±1.30)、(9.32±1.02) vs (3.32±0.51),(P<0.05)] 结论 在apoE-/-小鼠AS斑块内,fractalkine和TLR4呈协同性表达,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分子机制,并在A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ApoE-/-小鼠血脂及主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6周龄ApoE-/-雄性小鼠经普通饲料饲养4周,髙脂饲料饲养12周后,随机分为ApoE-/-模型组及芍药苷60 mg/kg、30 mg/kg剂量组,相同遗传背景的同龄正常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后,检测血脂的变化,并测量主动脉弓部、胸段、腹段斑块面积。[结果]ApoE-/-模型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着高于C57BL/6J组(P<0.01),芍药苷60 mg/kg、30 mg/kg组的血脂水平显着低于ApoE-/-模型组(P>0.05,P<0.01),并且不同程度减小主动脉各段斑块的面积。[结论]芍药苷具有降脂和抑制主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表明芍药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对Apo E-/-小鼠血脂的影响。方法 44只Apo E-/-小鼠以高脂饲喂养4周构建AS小鼠模型,分别用辛伐他汀、加味二陈汤对小鼠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小鼠,酶法检测血清血脂;每周称取并记录小鼠体重;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管腔内粥样斑块;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管腔内粥样斑块沉积及肝细胞形态。结果加味二陈汤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CHOL、LDL-C水平(P<0.01);各组小鼠体重均有所增加,但模型组小鼠体重略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加味二陈汤组;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加味二陈汤可显著减少Apo E-/-小鼠主动脉管腔内粥样斑块的面积;小鼠主动脉HE染色示加味二陈汤组小鼠主动脉内有脂质沉积斑块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肝细胞切片HE染色发现加味二陈汤组小鼠肝细胞的病变程度较轻,肝小叶结构较清晰。结论加味二陈汤能有效降低Apo E-/-小鼠血清中有关脂质的含量,调节小鼠脂质代谢,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ac-1缺失对黑色素瘤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Mac-1基因敲除(Mac-1-/-)小鼠扩群获得实验所需数量小鼠。设立对照组C57BL/6J小鼠和实验组Mac-1-/-小鼠,分别皮下注射B16-F10细胞,统计小鼠生存率、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及巨噬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Mac-1缺失后的黑色素瘤小鼠存活率较对照组C57BL/6J小鼠有显著性差异(P﹤0.001),肿瘤体积和重量较对照组C57BL/6J小鼠有显著性差异(P﹤0.001),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数目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减少。结论 Mac-1基因缺失显著抑制黑色素瘤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调肝导浊方对apoE-/-小鼠血脂及主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apoE-/-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调肝导浊组并予以高脂饮食12周,C57BL/6L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12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油红O染色评估主动脉斑块的范围;小动物超声仪检测主动脉的斑块面积及狭窄程度。[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TC、TG、HDL-C、LDL-C均升高(P<0.05或P<0.01);调肝导浊组与模型组相比,LDL-C水平降低(P<0.05),TC、TG、HDL-C无明显差异。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的斑块范围最大,其次是调肝导浊组,最后是对照组。B超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的斑块面积及狭窄程度明显增大(P<0.01);调肝导浊方干预后,斑块面积减小(P<0.05),狭窄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 调肝导浊方可以降低apoE-/-小鼠的血清LDL-C水平,减少主动脉的斑块面积,并改善血管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正常动物体内的2-18F-氟丙酸分布情况,为动物肿瘤显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C57BL/J正常小鼠尾静脉注射(3.7~7.4)MBq经辛醇-水分布系数测定的2-18F-氟丙酸,注射后45、120min测量心、肝、脾、肺、肾、血液、大脑、肌肉、骨骼、膀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直肠的放射性计数,推算各器官组织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ID/g)。并在同一时间点进行microPET显像。结果 尾静脉注射2-18F-氟丙酸后45min,放射性主要分布于盲肠和结直肠、高于血液、心脏、膀胱、肺、肝脏、脾、骨骼、十二指肠空肠、大脑、肾、肌肉、回肠、胃。120min后,各脏器放射性分布下降,盲肠和结直肠摄取仍然较高。结论 尾静脉注射2-18F-氟丙酸后其在盲肠的摄取较高,肾脏的摄取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hkbp1缺失小鼠(Shkbp-1~(-/-))的血液、骨髓、脾脏中血液细胞分类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Shkbp-1~(-/-)转基因小鼠,经PCR鉴定基因型;利用全自动血液检测仪测定血液细胞分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hkbp-1~(-/-)和对照组小鼠血液、骨髓、和脾脏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血常规结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有增高趋势,且有显著差异。淋巴细胞未见显著差异。流式结果显示:对照组血液中CD4~+CD8~+双阳性细胞降低,骨髓中CD3~+、CD4~+升高。但脾脏组织中,其CD3~+、CD4~+、CD8~+、CD4~+CD8~+双阳性细胞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Shkbp1参与血液细胞的成熟分化,影响了免疫细胞数量,本研究为探索Shkbp1如何参与血液细胞的分化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鼠模型,以模拟心肌缺血复合动脉粥样硬化(AS)病理特征,从而达到模拟小鼠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理变化。[方法]健康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血瘀组、痰浊组、痰瘀互结组。痰浊组和痰瘀互结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其余各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在8周末时,对血瘀组和痰瘀互结组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假手术组行穿线不结扎。[结果]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超声心动图,对小鼠血清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心脏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主动脉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进而评价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鼠模型建立。[结论]ApoE-/-小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联合高脂饲料喂养12周,明显出现心肌缺血及AS病理特征,提示本实验方法可成功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小鼠骨髓Lin-细胞增殖、分化、迁移、黏附关键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小鼠骨髓Lin-细胞,采用CD117作为标志进行细胞鉴定。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芯片技术研究汉黄芩素对小鼠骨髓Lin-细胞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Lin-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小鼠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分选后CD117的阳性率为93.7%;芯片结果发现汉黄芩素明显上调Lin-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基因表达;黏附能力测定实验结果可见汉黄芩素增强Lin-细胞的黏附能力。[结论]免疫磁珠法分离小鼠骨髓Lin-细胞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离方法;汉黄芩素可能通过上调小鼠骨髓Lin-细胞Pecam1基因表达,从而增加Lin-细胞的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