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产科登记的高危新生儿180例建"跟踪服务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同时选取8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一并转至儿童早期发展中心,由儿科医师定期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对可疑脑损伤儿重点监测并干预指导。结果各组均在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智能发育测试,其结果显示6个月时高危干预组5方面的DQ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危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能和应人能4 个能区的DQ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危干预组的应物能DQ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1岁时高危干预组5方面的DQ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P<0.01);高危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5个能区的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对照组5个能区的DQ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智能的发育,从产科入手,生后做好随访筛查管理是改善高危儿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围生医学和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过去病死率很高的围产期高危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存活儿常有不同程度的脑功能障碍存在,主要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脑性瘫痪、癫痫和视听功能障碍等,远期随访对学龄儿童学习能力的影响范围更广[1,2]。  相似文献   

3.
傅燕青  覃肖丽 《中国医药科学》2014,(14):128-129,14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行为发育的效果。方法分析预防保健所和西乡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危儿86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进行分组,对照组(非早期干预组)36例和观察组(早期干预组)50例。结果观察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MDI和PD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在高危儿应用可以明显的提高行为发育商,改善其智力水平和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 70例高危儿分为干预组 40例和未干预组 3 0例 ,干预组接受早期干预 ,两组患儿定期随访 ,以《Bayley智能发育量表》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结果  6月龄开始干预组各年龄段患儿智力发育指数 (MDI)和运动发育指数 (PDI)均显著高于未干预组 (P <0 .0 1) ;2岁时Gesell智能检查 ,干预组除大运动能区与未干预组存在差异外 (P <0 .0 5 ) ,其他四大能区差异均非常显著 (P <0 .0 1) ;干预组康复率明显优于未干预组 (χ2 =7.4,P <0 .0 1)。结论 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张家港全市6月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后续的高危儿随访工作质量,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早期干预的方法。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检查量表对6月龄儿童进行智能发育筛查,筛查结果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68例受检高危儿童,正常228例,占85.07%,偏低40例,占14.92%。结论儿童的早期智能发育与带养人、出生季节等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早期家庭干预对改善高危儿认知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干预对高危儿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80例高危儿分为干预组40例和未干预组40例,参照鲍秀兰早期教育资料制定的干预计划.采用家庭式干预模式对干预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两组患儿定期随访,以进行发育评估.结果6月龄始干预组各年龄段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未干预组(P<0.01);1岁时Gesell智能检查,干预组五大能区发育均先于未干预组,尤以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及个人-社会交往更明显.结论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家庭干预,系统管理,可促进其认知发育,减少伤残发生.  相似文献   

7.
高危儿就是存在危重疾病发生风险或者已经发生高危疾病且必须实施监护才能确保生命安全的新生儿,高危儿极易引发脑损伤,最终发展成为脑瘫,3岁之前人脑正处于快速发育时期,无论是可塑性还是代偿能力都是其他年龄阶段无可比拟的,非严重损伤基本可以自行修复。随访期间对新生儿做好身体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避免因神经发育异常发生不良预后,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本文对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早期识别的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8.
黄雅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142-144
目的探讨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后对其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在海丰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26例高危儿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80例)和未干预组(46例),并随机选取同期50例非高危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早期干预组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智能发育测试。结果早期干预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均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干预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以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与正常儿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是以家庭为中心,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易于为家长所接受。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可明显促进高危儿智能发育,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未干预组,随机分为高危儿干预组60例,高危儿对照组60例,对干预组实施干预,定期体检及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组经过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后遗症明显少于未干预组。结论早期干预可促使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180例高危儿按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常规育儿组各90例,对干预组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常规组按家庭常规育儿。2组均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 Ge-sell 发育量表评定,用发育商(DQ)来评估智能发育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常规育儿组5大能区行为发育商(D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脑损伤高危儿的临床效果,以降低脑性脑瘫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损伤高危儿146例,根据家长是否愿意进行早期干预分为观察组(家长愿意)75例和对照组(家长不愿意)7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两组患儿发育商以及整体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75例患儿经过早期干预后正常率达69.33%,各智能区发育及发育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脑瘫及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减轻脑功能损害,明显改善预后,并且早期干预越早,其临床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高危儿神经运动发育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NBNA评分异常(数值<37分)的160例高危儿的一般资料,并根据实际有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在患儿4、8、12、18月龄时进行Gesel评估随访,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中的 t 或χ2检验对两组患儿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性别构成比、高危因素构成比、NBNA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家庭环境构成比、Gesel 评估随访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3~5月后神经运动发育赶上正常同龄儿,对照组有持续较长时间的神经运动发育落后,在对照组中有2例后期诊断为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以下简称脑瘫)。结论:早期干预治疗对促进高危儿神经运动发育及预防其发展成为脑痪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预防及早期发现高危儿的大脑发育异常,以便早期得到治疗.方法 对811例高危儿进行干预,包括早期治疗干预,随访,监测体格和精神心理发育水平,指导康复训练.结果 未发现发育异常.结论 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使高危因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状况得到改善,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体会。方法取自我院收治的240例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不采用干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药物以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定期对患儿进行体检、神经运动检查以及智力水平测试,评估患儿的身体情况、运动状况以及智力水平。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会、适应行为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发育落后情况少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危儿实施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高危儿健康成长发育,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危儿越来越多,早期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概述、机制、原则、模式及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高危儿有效的可行的早期干预方法。方法把高危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参照鲍氏早期教育资料制定干预计划,采用家庭式干预模式对干预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定期随访,以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发育商,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指导干预。对照组按儿保常规进行系统管理,1岁时对两组小儿进行智力发育评估、体格发育测量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小儿的体重、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发育商和总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大动作、语言发育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生长发育,本研究设计的早期干预方法是可行的,早期干预能否有利于促进高危儿的智力恢复与提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和定期评估,通过发育量表来评价早期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的100例高危儿50例(男23例,女27例)为干预组,设立同期的高危儿50例(男21例,女29例)为对照组,通过量表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儿的高危因素:孕妇年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胎位、妊娠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干预组神经心理发育商和运动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对孕妇年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胎位、妊娠并发症分析发现对照组、治疗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并能防治神经系统后遗症;以医院、康复室、家庭为联合的干预模式,能客观、准确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脑瘫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在改善高危脑瘫儿精神运动发育水平,降低脑瘫病残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8例存在脑瘫高危因素,在笔者所在科室初诊但尚未确诊的脑瘫患儿作为干预组,筛选同期已确诊的60例脑瘫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施与Vojita及Bobath的神经促通治疗手法、常规药物、脑电循环等治疗,同时进行集体游戏和家长培训指导。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6、12个月后采用标准化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分别评定其智能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结果两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有提高(P<0.05),干预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差异越明显,但MDI指数提高水平低于PDI指数提高水平。结论对脑瘫高危因素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其智力及运动发育水平,尤其是运动发育指数,从而可以降低脑瘫发生率、减轻致残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9.
陈小冰 《安徽医药》2014,(8):1519-1520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早期干预方案在高危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高危早产儿,并随机分为神经发育早期干预组(n=40)和常规处理的对照组(n=40),干预组的新生儿接受神经发育疗法干预治疗,而对照组接受家庭常规干预,评价结果采用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智力发育指数(MDI)及两组患儿12个月中脑瘫儿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PDI和MDI评分在矫正年龄3、6、9、12个月时均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干预组在12个月中脑瘫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发育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高危早产儿的运动和感知能力,对临床应用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管理在脑瘫高危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脑瘫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纸片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神经发育评分、发育评分、贝利评估结果、丹佛模式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