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上海市区学龄期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龄期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 按照受教育程度分组分层抽样,选取上海市4个区11所小学共2 446名儿童,使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对其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评定。结果 上海市7~12岁学龄期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阳性检出率为4.7%~25.9%,其中困难总分检出率为9.6%,男生注意多动不能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女生(P<0.05),女生同伴交往问题的检出率高于男生(P<0.05),不同年级儿童在SDQ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和总的困难问题上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在PSQ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上得分均高于女生(P<0.001)。除焦虑和身心障碍,各年级儿童在SDQ和PSQ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与其他家人关系密切、与父亲关系密切、过分溺爱和粗暴打骂的教养方式。结论 不同性别、年级的儿童存在不同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不同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预防和干预时应加以区别和侧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湖南省城乡学生常见病检出情况,为制订相关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随机抽取湖南省3个城区和3 个郊县共39所学校,调查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初中、高中和大学一至三年级学生,每个年级随机选择1~3个班共80名学生,分别检测学生的视力、身高、体重、牙齿患病情况。 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6.58%,城区(68.67%)高于郊县(63.21%),女生(71.84%)高于男生(60.92%),高年级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龋患检出率为49.26%,城区与郊县没有差异,但女生(53.26%)高于男生(44.97%),低年级高于高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龋失检出率为7.24%,龋补检出率为5.29%,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营养不良、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29%、8.47%,均是男生高于女生,郊区高于城区(均P<0.05);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2.50%,男生高于女生,城区高于郊县(均P<0.05)。 结论 湖南省学生常见病仍处于较高水平,学校卫生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社交焦虑儿童进行短程结构式游戏治疗的疗效,为社交焦虑儿童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23名社交焦虑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1),对实验组儿童给予10次短程结构式游戏治疗进行干预,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 ,MHT)、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nventory of Subjective Life Quality,ISLQ)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儿童在SASC量表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1);在MHT量表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在ISLQ的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焦虑体验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 结论 短程结构式游戏治疗对社交焦虑儿童的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以贵阳、昆明两地336名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流动儿童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得分为2.06±0.67, 社交焦虑得分为6.90±3.84, 害怕否定评价分量表得分为4.55±2.70, 社会回避苦恼分量表为2.37±1.87, 核心自我评价得分为3.42±0.69。流动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均具有显著负相关(P<0.01);孤独感与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P<0.01), 与父亲偏爱呈显著负相关(P<0.05), 与父亲和母亲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交焦虑与父亲和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呈显著正相关(P<0.01), 与父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人格特征和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提高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初中生性教育现状,了解初中生的性心理及其对性生理、性病等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济南市历城区和市中区各一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利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 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平均得分为5.82分(总分为16分),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且得分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不同年龄的中学生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病的知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心理各方面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结论 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初中性教育水平较低,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为不同性别年龄学生制定相应性教育方案并积极落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柳州市学龄期儿童进行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家长版)调查,分析柳州市学龄期儿童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7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柳州市27所小学11 205名学生进行长处和困难问卷(家长版)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性别和年级差异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 柳州市学龄期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阳性检出率为4.1%~36.9%,其中困难总分阳性检出率为11.8%,女生情绪问题(9.1%)检出率高于男生(7.6%)(χ2=7.358,P<0.05)。不同性别儿童的SDQ困难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情绪症状和亲社会行为得分高于男生,男生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和困难总分得分高于女生(P<0.05)。各年级儿童在SDQ各因子及困难总分得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年级儿童多动注意不能问题得分高于高年级儿童,而儿童品行、同伴交往及困难总分得分低于高年级儿童(P<0.05)。结论 柳州市学龄期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应针对不同年级、性别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小学高年级性教育现状,了解小学生对性生理,卫生保健等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方式。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济南市历城区两所小学和市中区1所小学的四、五年级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利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 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平均得分为4.20分(总分为12分),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生的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尽早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为学校提供相关人力物力资源,开展有效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陕西关中农村两贫困县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家庭影响因素,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5月选取陕西关中两贫困县在校小学生1 000名,用Conners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完整的836例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不同年级儿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及焦虑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四、五年级儿童在品行问题和焦虑两因子得分上,四、六年级儿童在学习问题和冲动-多动两因子得分上,五、六年级儿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焦虑因子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男童在心身问题和焦虑两因子得分上高于女童(P<0.01)。3)不同经济状况儿童在学习问题和冲动-多动因子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学习问题因子上贫困家庭儿童得分较家庭经济一般和较好的儿童均高,冲动-多动因子上家庭贫困儿童得分高于家庭较好儿童。4)母亲不同文化程度儿童在焦虑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1,P<0.05)。其中,母亲小学文化程度的儿童焦虑得分高于母亲大学文化程度儿童。结论 陕西关中农村贫困学龄儿童存在一定的行为问题,家庭影响因素不可忽视,应该引起学龄儿童家长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甘肃省庆阳市学生常见病发病状况,为控制学生常见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依据《2020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对甘肃省庆阳市17所学校5 456名学生开展学生肥胖、营养不良、龋患及脊柱弯曲等常见病监测分析。 结果 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庆阳市学生总体肥胖率为6.30%,营养不良率1.03%,龋患率为31.47%,脊柱弯曲异常率为0.21%。不同年级龋患率比较,小学最高(4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57,P<0.001);女生龋患率(33.85%)高于男生(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P<0.001)。肥胖率男生(7.38%)高于女生(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P<0.001);肥胖率总体上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3,P<0.001);营养不良率女生(1.50%)高于男生(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P<0.05)。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率随年龄呈升高趋势,各学段的脊柱弯曲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P<0.05)。 结论 甘肃省庆阳市学生常见病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城市地区的户籍与流动学龄前儿童焦虑症状的现况及相关因素,为学龄前儿童的焦虑问题防治以及改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6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法,从3所户籍儿童幼儿园和3所流动儿童幼儿园,抽取3~6岁在园儿童1 513名。使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评估焦虑症状,养育环境评价量表评估养育行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学龄前儿童焦虑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流动儿童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和分离焦虑得分以及总焦虑得分均显著高于户籍儿童。总体焦虑症状的阳性检出率为2.77%(42/1 513),流动儿童高于户籍儿童(χ2=7.95,P<0.01)。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和分离性焦虑的症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6%、3.82%和3.89%。其中,分离性焦虑症状的阳性检出率,流动儿童高于户籍儿童(χ2=6.82,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日常陪伴(β=-0.14,P<0.05)、育儿支持(β=-0.08,P<0.05)可减少学龄前儿童的焦虑症状,而惩罚(β=0.49,P<0.01)可增加儿童焦虑症状。儿童类型与家长养育行为的交互作用也与儿童焦虑水平密切相关(β=0.11,-0.12,P<0.05)。结论 高质量的日常陪伴、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育儿支持,减少惩罚,可降低学龄前儿童焦虑的症状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城市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房树人投射绘画上表现的差异。方法采用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方法对78例流动儿童和87名非流动儿童进行测试,并根据一定的编码对绘画作品进行评定,对两组被试在各单一条目及各维度上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儿童在攻击(t=3.39)、自卑退缩(t=6.23)、抑郁(t=6.86)和焦虑(t=5.50)各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各心理维度之间相关显著(r=0.28~0.59,P0.05)。结论流动儿童在攻击、自卑退缩、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指标上得分高于非流动儿童,需加强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沈阳市4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和2所公立学校的1 88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V,FES-CV),对研究对象进行家庭环境测定。结果 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家庭环境不同,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家庭的低亲密度、低知识性、高矛盾性(P<0.01)。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类型一的比率高于常住儿童(P<0.05)。 结论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较常住儿童差,流动儿童家庭环境有待于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自尊的关系,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沈阳市4所学校的858名流动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ental health test,MHT) 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应用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测定研究对象的自尊水平。结果 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最常见,发生率为48.50%。健康组与不健康组的自尊水平不同,不健康组儿童低于健康组(P<0.01)。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P<0.01)。 结论 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自责倾向为主,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自尊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段云  赵琳  陈高帅  高晓凤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0):1182-1186
目的 了解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四川省凉山州地区860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分析该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民族地区44.19%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居前五位的心理问题分别是学习压力(48.37%)、情绪波动(47.67%)、焦虑(46.98%)、强迫症状(45.42%)、抑郁(43.3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好、与父母联系频率高对中学生多个维度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P<0.05);汉族学生相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易出现适应不良问题(P<0.05);男生相对于女生易出现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初中生相对于高中生易出现偏执、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独生子女的情绪不稳定问题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父亲学历较高的中学生相对容易出现强迫症状、焦虑及情绪不稳定问题(P<0.05)。结论 四川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学习压力问题居首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多个因素影响,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三地区城市流动儿童的忽视现况及主要原因,为有效减少其发生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经济及教育水平等因素,2020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昆明市、大理州和临沧市3个地区为调查点,采用《中国城市儿童青少年忽视评价常模量表》,对1 193名学生进行相关调查。结果 云南省三地区6~11岁城市流动儿童总忽视率40.7%(486/1 193),其中城市流动儿童忽视率为40.80%(393/963);非城市流动儿童忽视率为40.4%(93/230)。城市流动儿童男童各层面忽视率大于女童,其中安全层面有统计学意义(χ2=4.417,P<0.05)。不同民族中除医疗层面外,汉族忽视率都高于少数民族,其中身体(χ2=6.963,P<0.05)和情感(χ2=6.8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云南省农村儿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全国儿童相应指标比较,云南省城市流动儿童忽视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岁t=20.281、19.153、13.616,P<0.001;9~11岁t=7.075、13.101、8.047,P<0.001)。结论 云南省三州(市)6~11岁城市流动儿童忽视情况较十年前有所缓解,针对流动儿童实施的相关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家庭教育模式有所转变,“父母教育卷入”使“子女随父母进城务工”逐渐被“父母随子女进城读书”所替代,但是针对低龄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和适应相关问题应持续关注;民族教育层面下儿童忽视率性别差异更小,学校与家庭教育应因地制宜,注重亲子参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社会性、母亲养育效能、母亲社会经济地位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以上三个因素对“二孩”接纳程度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市两所幼儿园和两所小学(1~3年级)880名学生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调查主要内容有儿童社会性、母亲养育效能、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对“二孩”的接纳程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儿童对“二孩”接纳程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不同年级与是否独生对儿童接纳“二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母亲角色满意度和效能感与同伴交往问题呈正相关,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对低龄儿童“二孩”接纳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童社会性中,同伴交往问题对儿童“二孩”接纳程度有负向预测作用(P<0.05),亲社会行为对低龄儿童“二孩”接纳程度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 结论 良好的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提高儿童对“二孩”的接纳程度,家庭和学校应当重视儿童的社会发展,为儿童接纳“二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宜昌市城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家庭功能和应激感受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21年9月抽取宜昌市城区5所中学4 674名学生,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家庭关怀度指数、应激感受量表(PS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宜昌市城区青少年心理问题检出率24.22%(1 132/4 674),女生MSSMHS除心理不平衡外,其他各因子分(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1),高中生总评分及各因子分(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心理不平衡)均显著高于初中生(P<0.01),非独生子女的学习压力感和情绪波动因子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t=2.13、2.21,P<0.05)。单亲家庭、非父母抚养学生的总评分及各因子分亦均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父母抚养者(P<0.01)。Pearson分析显示,MSSMHS总评分及各因子分(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武汉市洪山区流动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促进流动儿童体格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洪山区两所小学9~12岁学生,收集752名流动儿童的体质监测资料,对生长发育水平进行分析并与全国体质调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各年龄组流动儿童身高均低于全国同龄儿童的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9岁组、10岁组和女童9岁组的体重均低于相应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瘦检出率男童高于全国城乡水平,而女童低于全国城乡水平;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男童与全国城市水平接近,女童高于全国城市水平。男童的消瘦、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与女童相比均较高,11岁年龄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市流动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低于全国城乡儿童均值,流动男童营养不良的状况与女童相比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