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心房纤颤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房颤的患者常出现心悸、胸闷、自觉心跳不规则,可伴有心功能不全,阵发性房颤可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房颤发生数小时,已有心房电重构,心房内可能已经形成血栓,并发体循环衰竭的危险性很大。  相似文献   

2.
刘颖  齐月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3):411-412
目的: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心衰患者102例,记录分析每例患者常规12导心电图.结果:心衰时心律失常发生率60.8%,以房性尤其房颤为多见,占48.3%,心律失常与心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心衰程度越重.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结论:绝大多数心衰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并发心律失常时,房颤、室早、室内传导阻滞发生率最高,心电图可用于指导心衰的病情评估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3.
胺碘酮地高辛治疗心力衰竭并发房颤3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用地高辛对心力衰竭(心衰)并发房颤患者的心功能、心室率的影响及转复窦性心律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随机、安慰药对照方法,运用彩色超声心动描述术、24h动态心电图、12导心电图观察心功能、心室率。结果:胺碘酮联用地高辛对心衰并发房颤患者的心功能有很大改善,心室率明显下降(P<0.05),转复率27.8%,高于对照组8.3%(P<0.01)。结论:胺碘酮联用地高辛能使部分心衰并发房颤复律,减慢心室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并脑卒中抗凝治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心房纤颤并脑卒中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住院房颤患者312例,其中风湿性瓣膜病并发房颤74例,非风湿性瓣膜病并发房颤238例,房颤并脑卒中51例。分析合并的疾病及临床抗凝应用情况。结果房颤合并脑卒中发病率16.3%,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非风湿性瓣膜病并发房颤中以高血压、冠心病居多;均口服抗凝治疗,卒中前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25~75mg/d159例,有36例脑卒中,口服阿司匹林100~300mg/d 82例,有9例脑卒中,口服华法林71例,有6例脑卒中。结论房颤患者的合理抗凝治疗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阿司匹林剂量应在100—300mg/d之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老年房颤并心力衰竭的发病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总结本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老年房颤并心力衰竭住院患者51例的病历特点及治疗方落。结果老年房颤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以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为主要病因。患者多种症状并存,总体胸闷、心悸多见。通过以改善血流动力学、阻断神经内分泌异常的综合治疗,显效28例(54.9%),有效21例(41.2%),无效1例(1.95%)(自动出院或转院治疗),死亡1例(1.95%)。结论对于老年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应以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室重构,阻断神经体液分泌异常的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6.
蒋正华 《黑龙江医药》2021,34(4):838-840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房颤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为我院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共计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观察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应用缬沙坦与胺碘酮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以及NT-proBNP、ALD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LVESD、LVEDD水平治疗后均降低,LVEF、SV水平均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SD、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T-proBNP及ALD水平经过治疗后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房颤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ALD水平.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一旦并发房颤,常引起较为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使原有的心力衰竭(心衰)加重,增加病死率和栓塞的发生率.因此,对这类患者迅速进行复律治疗或控制心室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自2001年10月~2004年5月观察了静脉负荷量胺碘酮转复伴发心功能不全房颤42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一旦并发房颤,常引起较为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使原有的心力衰竭(心衰)加重,增加病死率和栓塞的发生率。因此,对这类患迅速进行复律治疗或控制心室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自2001年10月~2004年5月观察了静脉负荷量胺碘酮转复伴发心功能不全房颤42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聂娟  韩勇 《医药导报》2013,32(10):1370-1372
以1例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并发心房颤动(房颤)治疗过程为例,药师根据相关防治指南,分析患者具体病理生理特点,与临床医师共同商讨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实施全程的药学监护. 探讨临床药师在难治性心衰并房颤患者治疗中进行药学服务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旨在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设计与分析及用药监护,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与有效.  相似文献   

10.
罗华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9):17-18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 3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患者 ,观察其P波离散度 ,P波最大时限 (Pmax)。选 80例单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作对照分析。 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Pd、Pmax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1)。 结论 P波离散度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房颤的一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其发作时患者出现心悸等症状,大大降低影响生活质量。更加严重的是,房颤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增加血栓栓塞的并发症5~7倍,显著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多个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均表明,房颤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病死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发生房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高血压、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风湿性心脏病。因此,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心肌梗死后和慢性心力衰竭生存率的改善,房颤正在成为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房颤并发脑栓塞的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记录并观察护理对患者的作用效果。结果在90例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有81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且有效的缓解,6例患者的病情加重、3例患者因救治无效而死亡。其中81例病情得到缓解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较高。结论对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快速心房颤动(房颤)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快速房颤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静脉应用胺碘酮,先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后,继以静脉滴注维持,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及不良反应。结果26例患者用药后15min、1h、2h、24h心室率分别为(140.1±18.3)、(127.7±16.8)、(104.9±15.4)、(82.1±20.5)次/min,较用药前(149.6±19.7)次/min明显下降(P〈0.01)。其中15例患者(58.5%)在24h内转为窦性心律,3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停药或减药后恢复,2例出现症状性低血压,无心力衰竭加重表现。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快速房颤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快速心室率,尤其适合并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预激综合征是心房的激动沿正常传导系统下传尚未到心室肌之前附加房室传导,旁路预先地激动心室肌的一种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患者约11%~39%可并发心房颤动。其附加通道没有生理性延迟传导的保护作用,其不应期不随心率增快而变化,使心室率达180~300次/min,R—R〈180ms,易诱发房颤。同时,心室激动经房室旁道逆传入心房,恰逢心房肌的易损期,而引起房颤或折返性心动过速,演变为房颤。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心率失常,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更为心血管病急症。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的诊断主要靠心电图,治疗要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房颤患者,给予胺碘酮150mg,15~20min后无效再给予75mg,之后以0.5~1.0mg/min静脉滴注24h(24h总量<1200mg)。结果平均负荷量为150~300(170±38)mg,38例转为窦性心律,转复率67.9%,18例仍为房颤,但心室率下降为100次/min以下,不良反应发生率10.7%,无1例心功能恶化。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地高辛注射液与西地兰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1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房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使用地高辛注射液,对照组使用西...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房颤患者千万,中风危险在增加房颤并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五”抗凝治疗:华法林优于阿司匹林国内首项心房颤动流行病学、房颤中风危险评估和抗栓治疗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成果显示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它容易促发心力衰竭,引发血栓栓塞导致中风甚至死亡。由于临床部分患者因症状不明显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也被称作“无形的杀手”。国际上早对心房颤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治疗控制,但中国对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和诊治状况一直是空白:同时国际上多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证  相似文献   

18.
郑鑫  宿克昌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108-110
房颤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心率失常,而甲亢是阵发性和潜在的房颤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外较多报道P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PWD)可以作为房颤的预测因子,PWD增大与发生房颤紧密相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可以引起很多临床问题,包括死亡、心力衰竭、血栓事件以及其他一些并发症。现将目前PWD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为甲亢并发房颤的理论研究、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震  沐露霞  汪斌 《安徽医药》2012,16(12):1875-187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4)与对照组(n=32),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20 mg·d-1),随访12个月。结果治疗12个月后,辛伐他汀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房颤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陈发性房颤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减少阵发性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1至2003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给予阿司匹林100mg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并与同期未服用阿司匹林同类患者比较。结果阿司匹林100mg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并发血栓栓塞与同期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比较,有明显效果。结论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并发血栓栓塞患者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