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为控制云南省旋毛虫病的暴发提供可行性的干预措施。 方法  1997~ 2 0 0 0年 ,在两现场实施人群干预措施 (群体健康教育、不良饮食行为的监督、培训乡村医生 )及传染源干预措施 (加强生猪屠宰检疫及市场肉类检疫、开展猪旋毛虫病的防治、大力提倡灭鼠 )。 结果 两研究现场 3年多未发生过旋毛虫病的暴发 ,人群个人行为及对旋毛虫病的认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食生肉者从干预前的 72 .74 %降至 4 7.4 3% (P<0 .0 1) ,具备旋毛虫病常识者从干预前的15 .4 7%增至 73.6 2 % (P<0 .0 1)。干预前后旋毛虫血清抗体阳性率 :人群分别为 1.91%、1.0 7% (P>0 .0 5 ) ,猪分别为8.6 6 %、0 (P<0 .0 1)。生猪检疫 1340 9头 ,未检出旋毛虫病猪。 结论 在旋毛虫病疫区实施人群及传染源的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地控制旋毛虫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社区综合干预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心病效果。方法 1992年进行基线调查,并开始对干预人群进行社区综合干预试验,2000年5月对所有基线人群进行入户调查,基线高危人群随机抽取50%,COPD和肺心病患者100%进行复查。结果 应查3739名,应答3316名,应答率为88.7%,应答者数据完整率为92.7%。随机抽查814名,干预区接受到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率、接受到预防COPD知识的宣传率、定期受到医生主动治疗和咨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区(P<0.01)。干预区戒烟率为28.2%,对照区为23%(P=0.004)。干预区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肺活量(FVC)降低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干预区与对照区COPD患病率分别比基线增加5.6%和8.0%(P=0.03);干预区与对照区肺心病患病率分别比基线增加3.5%和6.7%(P=0.02)。1995-1999年干预区、对照区肺心病年均死亡率分别为72/10万和95/10万(P=0.0044)。结论 干预区人群干预措施到位率高于对照区,提高了戒烟率,延缓了肺功能下降速度,减少了COPD和肺心病患病率的增幅及肺心病死亡率,提示社区综合干预是一种有效延缓COPD发生和肺心病死亡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高危人群艾滋病、梅毒、肝炎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了解辽宁省高危人群艾滋病,梅毒和肝炎的感染现状。方法:应用固相酶免疫测定(ELISA)法或间接血凝法分别检测了488名吸毒者,暗娼和STD门诊患者及2000例普通患者血清中HIV抗体,HBsAg,抗-HBs,抗-HCV,抗梅毒抗体。结果:吸毒者丙型肝炎感染率为47.5%,显著高于暗娼(6.8%)和STD门诊患者(1.4%),(P<0.01),吸毒者,暗娼,STD门诊患者梅毒感染率均高于普通患者,且STD门诊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吸毒者(P<0.01),吸毒者,暗娼,STD人群和普通患者各组间抗-HBs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调查未发现AIDS患者/HIV感染者,结论:辽宁省高危人群梅毒、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应加强高危人群管理,防止艾滋病在辽宁省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了38例老年及21例青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表明:青年组吸烟者占66.7%,饮酒占52.4%,明显高于老年组(P<0.025)。青年组AMI有典型胸痛者占85.7%,有明显诱因者占66.7%,以AMI为首发症状者占61.7%,均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和青年组AMI并发症分别为73.7%和33.3%(P<0.01),病死率分别为31.6%和143%(P<0.05)。冠状动脉造影表明,老年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占56.5%,青年组则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占667%。两组室壁瘤形成率无显著差别。影响室壁瘤形成的主要因素为高血压病、梗塞面积和侧支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分析我国人群血压水平分类、高血压患病率和正常高值的比例,为进一步调查提供可比性资料。方法:使用1991年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依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对高血压水平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资料中组间率的检验使用X^2检验。结果:1991年调查正常血压者(包括理想血压)在15岁及以上人群中占77.21%,其中理想血压在正常血压中占75.07%和在人群中占57.96%,血压在正常高值的人数占9.59%,1级(轻度)、2级(中度)和3级(重度)高血压部患病率是13.19%,其中1级是8.47%、2级3级分别是3.1%和1.62%,1级高血压中亚组患病率是7.48%,其占1级高血压患者的88.3%,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的患病率是5.17%,其中亚组占52.03%,1级高血压和2级高血压合计患病率是11.57%,占高血压总患病率的87.7%,女性正常血压所占百分率高于男性(P<0.01),而正常高值和1级高血压百分率则低于男性(P<0.01),人群中女性ISH的患病率也较男性偏高(P<0.01),而正常高值和1级高血压百分率则低于男性(P<0.01),人群中女性ISH的患病率也较男性偏高(P<0.01)。结论: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轻、中度高血压最常见,占高血压患者的87.7%,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是卫生健康事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1998年间9509例胃镜检查及2278例病理活检资料,结合手术记录。结果:有症状患者胃癌的检出率为6.77%(644/9509例),其中≥40岁者(9.97%)明显高于<40岁者(1.08%)(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1)。病理活检中胃癌的检出率达28.27%(644/2278例),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病理检出总的阳性率高达70.85%(1614/2278例),其中<40岁患者的阳性率为43.47%,而≥40岁者则高达75.86%(P<0.01)。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平均年龄均高于炎症组(P<0.01)。胃癌高发年龄为50-69岁之间,占68.2%。各病变中男性均多于女性,但40岁以前胃癌中女性多于男性(P<0.05)。胃体及贲门部位的恶性病变多于良性病变(P<0.01)。结论:40岁以上有症状者应常规行胃镜检查,尤其是50岁以上男性有癌前病变者以及胃体、贲门部位病变应常规行胃镜下病理活检,以及定理复查胃镜。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经结肠镜检出的158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120例进行1-6年(平均4.5年)的结肠镜随访,并与青中年组的437例患者相对照。结果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检出率、癌变率分别为30.0%及23.4%,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的10.2%及6.9%(P<0.01),随年龄增长检出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分布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但升结肠的癌变率(37.5%)明显高于左半结肠(14.3%,P<0.05),且直肠、降结肠、横结肠及升结肠的癌变率也显著高于青中年组的同一部位(P<0.01);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多,占77.6%,也明显高于青中年组的同一病理类型(P<0.01)。37例癌变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其中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56.9%)显著高于管状腺瘤(3.4%,P<0.01)。息肉体积大(>2cm)、基底宽、数量多,癌变率高。腺瘤性息肉经内镜下摘除者其癌变率明显低于未摘除者(P<0.01)。结论 老年人大肠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及病理类型是其癌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人应尽量行全结肠检查,检出大肠息肉者应尽可能首选肠镜下摘除,定期随访,减少癌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对29例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和38例未合并室壁瘤病人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和临床心功能的对照分析结果表明:(1)室壁瘤组与无室壁瘤组,临床心功能≥Ⅱ级者分别占90%与55%,EF值分别为43±12%与65±11%(P<0.01),表明心功能不全是室壁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2)EF值与QRS记分、壁瘤范围均呈负相关,r分别=-0。42及-0/59(P分别<0.01及P<0.005),且壁瘤范围又与QRS记分呈正相关,r=-0.33(P<0.05),说明梗塞面积大,壁瘤范围亦大,而心功能则差;(3)EF值与抬高的ST段≥2mm的导联数或∑ST未显示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A)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有随访资料的101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PDGF-A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在101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PDGF-A阳性表达者43例(42.57%)。有淋巴结转移者(65.1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0.61%)(P<0.05);脉管内有癌栓者(64.52%)明显高于无癌栓者(32.86%)(P<0.01);癌组织浸及粘及粘膜下,肌层、浆膜下及浆膜者分别为13.04%、37.04%、58.82%,三者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DGF-A阳性表达者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60.34%和47.28%,低于阴性表达者5年及10年生存率(73.55%,56.19%)。说明PDGF-A阳性表达者预后较差,阴性表达者预后较好。癌组织PDGF-A阳性表达的病例,间质中浆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4.81%和74.40%,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36.30%、29.74%),(说明PDGF-A在浆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阳性表达者预后后经阴性者好。PDGF-AmRNA表达(61.54%)与PDGF-A蛋白表达(42.57%)一致)。结论:PDGF-A阳性的胃癌恶性度高、易转移、预后差,而胃癌间质中浆细胞和树突状细胞PDGF-A阳性表达者的胃癌预后较好。PDGF-A参与肿瘤免疫调节,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对肝硬变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进一步认识,总结了近3a157例肝硬变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57例及其并发症.方法根据诊断标准,经统计学卡方验证,将出血者(57例)与无出血者(100例)合并脾功能亢进、消化性溃疡、自发性腹膜炎、肝昏迷及肾功能减退进行对照.结果出血组的肾功能减退(68.4%)及肝昏迷(26.3%)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者(19.0%和7.0%,P<0.01).结论肝硬变腹水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再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未出血者高为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及时进行急诊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1.
宜宾市肺结核对矽肺晋级和病死率影响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宜宾市矽肺患者合并肺结核后,肺结核对矽肺患者晋级率、平均晋级时间及病死率影响的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法,对宜宾市职业病诊断组1973-1998年检出的315例矽肺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处理。结果:Ⅰ期单纯矽肺与Ⅰ T比较:晋级率分别为32.1%、56.3%(P<0.01);平均晋级时间分别为5.8年、4.3年(P<0.05);病死率分别为27.5%、66.7%(P<0.01);Ⅱ期单纯硝肺与Ⅱ+T比较;晋级率分别为19.6%、41.2%(P<0.01);平均晋级时间分别为4.9年、3.4年(P<0.05);病死率分别为51.1%、54.6%(P>0.05)。结论:矽肺患者合并肺结核后,使矽肺晋级率升高、平均晋级时间缩短,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HAART药物依从性对CD4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依从性(停药、漏服)对艾滋病(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CD4细胞增长率)的影响,为制定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观察研究,收集2省6县88例成人艾滋病患者6个月免费抗病毒治疗随访资料,应用SPSS 12.0软件分析。结果 CD4细胞增长率属偏态分布(u偏=13.81,u蜂=30.29,P偏<0.01,P峰<0.01),而且在不同疗程(0~3月、3~6月、0~6月)上的增长幅度有统计学差异(H检验,x^2=17.12,P<0.01),0~6月间总体增长幅度四分位数分别为5.87、38.30、129.60。CD4细胞增长率与年龄分组(rs=-0.01,P<0.05)、停药次数(rs=-0.39,P<0.01)、漏服次数(rs=-0.47,P<0.01)、治疗前CD4细胞水平(rs=-0.51,P<0.01)分别为负相关,与治疗模式(rs=0.54,P<0.01呈正相关,而与性别(rs=-0.01,P>0.05)、文化程度(rs=-0.10,P>0.05)、要求监督次数(rs=-0.07.P>0.05)无相关。漏服对CD4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比无漏服大,OR为11.89[95%CI2.66~53.25];间断停药对CD4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比无间断停药大,OR为10.96[95%CI2.87~41.85]。结论 CD4细胞增长率是反映HAART效果的较好指标,停药和漏服是影响CD4增长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张毅  潘铁成  李军  陈涛  魏翔  胡敏 《山东医药》2006,46(33):35-36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小细胞肺癌(NSCLC)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48例NSCLC的HIF-2α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和75%,与正常肺组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2α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721,P<0.01);HIF-2α或VEGF阳性NSCLC组织中MVD明显高于阴性组织;NSCLC转移者与未转移者的HIF-2α和VEGF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IF-2α参与丁济导VEGF表达,促进NSCLC血管生成及转移的过程.可能在NSCLC早期形成和发展阶段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血清学检测了解我国旋毛虫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旋毛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受检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ELISA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在河南等省10个省(市、区)调查93239人,阳性3149人,阳性率3.38%。各地人群旋毛虫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X^2=1699.28,P〈0.0001),以云南省最高(8.45%),辽宁省最低(0.26%)。不同年龄组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以30岁~组最高(3.81%),0~岁组最低(1.97%)(X^2=98.96,P〈0.0001)。血清抗体阳性率无性别差异(X^2=1.23,P〉0.05)。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生食猪肉及使用不洁砧板是主要流行因素。结论旋毛虫病的流行形势依然严峻,其感染与生活及饮食习惯有关,应加强卫生检疫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消渴灵1号治疗2型糖尿病人100例(治疗组),同时与单独西药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治疗2个月,观察二种治疗方法对糖尿病人血糖,胰岛B细胞功能(胰岛素,C肽),血脂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二组治疗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人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P<0.01),但治疗组血糖下降幅度更大(P<0.01),降低空腹,餐后血糖的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7%和90%,对照组分别为70%和84%,二组均能升高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P<0.01),治疗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而对照组治疗后仅有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P<0.01),二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低血糖及其他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消渴灵1号结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贵州省兴仁县实验幼儿园、城东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的原因,探讨防止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的控制措施,为今后科学开展手足口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两所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所幼儿园共发病55例,罹患率5.97%;罹患率实验幼儿园为4.97%、城东幼儿园为8.08%,两所幼儿园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7,P〈0.05);城东幼儿园的首例病例由实验幼儿园的首例病例传染,两所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有关联性;传染源未完全隔离治疗,造成暴发。结论加强常规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传染源、开展宣传教育、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是预防控制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临床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70.4%、39.3%,,不同分期间比较,P均<0.01;接受手术与未接受手术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1%、40.5%,两者比较,P<0.01;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20.4%、84.1%,两者比较,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手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P<0.05或<0.01)。结论临床分期、手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宫颈癌的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口服奎尼丁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口服奎尼丁转复心房颤动(AF)393例次,评价其效果、安全性、血药浓度的意义及相关因素对转复的影响。奎尼了用量第1日每次0.2g,每2h1次,共5次。如未能转复逐日每次递增0.1g,至第3日仍未转复逐停药。有47例测了血药浓度。393例次AF中324例次(82.4%)转复成功,平均转复时间为13.7±5.1(2~42)h。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及孤立性AF的转复率较风湿性心脏病者为高(93.8%、88.9%、88.9%、95.7%vs76.4%,P<0.05)。AF持续时间<6个月者转复率高于6~12及>12个月者(88.2%vs69.2%、56.3%,P<0.01)。左房内径<50mm者转复率高于≥50mm者(89.7%vs72.0%,P<0.05)。有效见药浓度为1.5~6.0ng/ml。未发现与奎尼丁有关的严重副作用。表明口服奎尼丁转复AF的成功率高,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其仍不失为治疗AF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日本血吸虫对西昌邛海周边地区人群肝脏损害的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该地区4个乡20个村民小组5-60岁村民1060例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 经超声检查肝纤维化异常率为26.89%,日本血吸虫感染率与肝纤维化异常率存在正相关(P<0.002),虫卵负荷量与肝脏的损害有直接的关系(P<0.001);不同性别感染血吸虫者Ⅱ级以上肝损害与未感染者差异有显著性(P<0.025);肝纤维化随年龄增长明显呈上升趋势;有血吸虫病诊断依据者肝纤维化异常率明显高于无依据者(P<0.005);未接受治疗的患者肝纤维化异常率与接受治疗者差异有显著性(P<0.025)。结论 人群肝纤维化与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感染率、感染率、接触疫水及治疗等因素有关,超声检测能直接评价人群血吸虫病病情。  相似文献   

20.
晚期血吸虫病对患者体能和劳动力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晚期血吸虫病对患者体能和劳动力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安徽省宿松县2个乡40-70岁无其它严重慢性疾病的血吸虫病患者48例,在非流行区相对应年龄、性别人群随机抽取健康对照者56名,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清学检查;并用B超检查肝实质损害情况,以台阶试验进行体能测度。结果:病例组48人和对照组56人的生活、劳动、社会经济和居住环境因素差异均无显著性。病例组的平均身高(156.29cm)和体重(50.72k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9.41cm和53.92kg,均P<0.05);病例组劳动力有中等下降或完全丧失的13例(28.3%);而对照组有中等下降的7例(12.7%),无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P<0.01)。过去1年中病例组因病不能工作平均4.11d,对照组为0.86d(P<0.01);病例组出现腹痛、腹泻和乏力等症状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肝实质损害Ⅱ级者21例(占43.75%),Ⅲ级者8例(占16.67%),对照组Ⅱ级者7例(占12.73%,P<0.01);病例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111.06g/L)、握力(303.83N)和台阶指数(61.09)与对照组(分别为122.27g/L、344.20N、71.84)的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均P<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体能平均相差15.0%。结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劳动力和体能受到明显损害,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虽多数可达临床治愈,但其劳动力和体能仍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