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某催化剂厂马来酸酐催化剂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相应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采用定量分级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操作工人接触的磷酸、五氧化二钒、异丁醇和粉尘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相关标准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工人接触的8h等效声级为67.8dB(A),未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限值。该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完善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识别和分析某公司年产20万t环氧乙烷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环氧乙烷、乙二醇、乙醇胺、氨、工频电场和噪声。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空气岗位工人接触噪声的40 h等效声级为94.2 dB(A),高于80 dB(A),属于噪声岗位;其余岗位巡视点噪声值均低于80 dB(A),不属于噪声岗位。其他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程度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在职业卫生方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及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相关要求,该建设项目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某半导体有限公司SMD事业部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与措施及其效果等做出综合评价,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障劳动者健康。方法依据现行的法律、规范、标准及企业提供的基础性资料,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通过检查表分析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建设项目生产工艺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等符合相关要求;生产过程产生的化学毒物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因素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噪声强度检测结果最大值为82.8 dB(A)。结论建设项目属于电器制造业,综合分析其为职业病危害一般项目,评价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达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识别、分析某实验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价。 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检查表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 结果 项目的总体布局、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等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项目实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醇、异丙醇、乙腈、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锑及其化合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全部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结论 该建设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生产试运行期间,根据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该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环氧乙烷、乙二醇、乙醇胺、氨和噪声。经检测,环氧乙烷短时间接触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小于其最低检出浓度1 mg/m3;乙二醇短时间接触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小于其最低检出浓度14 mg/m3;乙醇胺短时间接触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小于其最低检出浓度2×10-4mg/m3;氨短时间接触浓度最高为2.84 mg/m3;氨时间加权平均浓度0.11 mg/m3;噪声周等效A声级最高为83.2 dB(A)。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各岗位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不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程度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职业卫生方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范和标准要求,该建设项目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岗位和合理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检验、检查表法及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结果除行车车间铆工岗位8 h加权连续A声级超限外,其余检测岗位接触的噪声、苯系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值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在正常生产状态下的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设施基本可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某化工公司碳四综合利用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出补充措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甲醇、丁烯、液化石油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噪声、高温等。各检测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有效,但在相关措施和管理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识别某刹车片生产厂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以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运行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点控制和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现场检测与实验室分析、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空气毒物、噪声、粉尘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100.0%、85.7%、100.0%。根据对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防护设施检测结果可知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均能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防护措施正常运转,隔声、通风、除尘设计效果良好。结论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给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依照相关法规、标准进行。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现场检测结果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措施合理。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怀柔区工业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掌握全区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为相关部门进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怀柔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共有241家,存在的职业危病害因素21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有8496人;所有工业企业均未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单位覆盖率均只有20.3%,体检人员覆盖率只有28.9%;个体防护用品配备率为57.7%,防护设施配备率为40.1%,警示标识配备率为32.8%.结论 怀柔区工业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体制有待健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亟待加强,提高所有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及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势在必行,要让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都应使用有效的防护设施.相关部门要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监管体制及协调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某化工集团热力车间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相应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采用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装车岗除灰间和除渣间呼尘TWA分别为3.9、1.4mg/m^3,超过国家接触限值;储运岗位工人实际接触的噪声为85.74dB(A),超过国家卫生限值;其他各检测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新建2×600 MW火电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职业健康检查作定性、定量评价,采用检查表法评价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结果该项目选址、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辅助用室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高温和工频电场,经检测有2个粉尘作业点STEL超限值,4个粉尘作业点CTWAPC-TWA的2倍,6个岗位噪声8 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开关站工频电场强度超过5 kV/m。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粉尘和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某甲烷氯化物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其控制效果。方法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采取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方法。结果该建设项目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工艺、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使用的防护用品等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装卸岗位盐酸不符合标准,最高浓度达8.2mg/m^3,其它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控制在国家现行标准之内。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建议设气体防护站、加强装卸车辆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识别某焦化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控制效果。方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建设项目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工艺、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使用的防护用品等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炼焦车间焦炉逸散物、捣固机作业岗位噪声、高温作业场所的温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分别为1.00~1.95mg/m^3、88.8dB(A)、31.0~37.6℃。其它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控制在国家现行标准之内。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某公司蓄电池扩建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铅尘、硫酸、噪声,硫酸为0.13~0.37mg/m^3,铅尘为0.004~0.009mg/m^3,噪声为4.4~84.9dB(A),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某甲烷氯化物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用定量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和职业卫生管理等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噪声、有毒化学物质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为62~76dB(A),符合国家卫生限值;化学物质共9种,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属于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的建设项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识别、分析某公司丁苯橡胶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法律法规,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及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基本符合有关要求。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噪声强度最大值为100.2 dB(A),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疑似职业病及职业病病例,但发现了3例职业禁忌证。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在相关的措施制度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焦炜  厚丽华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085-1086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某公司污水处理系统改造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类比调查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采用类比法和检查表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改造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措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卫生辅助用室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类比企业检测结果显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结论该改造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某连续油管生产线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用定量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和职业卫生管理等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金属尘、电焊尘、砂轮磨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生产性噪声、电离辐射(X射线)、工频电场、高频电磁场、高温、振动等,除个别作业点噪声强度超标外,绝大多数作业点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