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体外实验系统中维生素C在拮抗六价铬[Cr(Ⅵ)]诱导L-02肝细胞毒性的时序效应。方法实验设对照组、Cr(Ⅵ)组、维生素C组及二者不同时序联合作用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L-02肝细胞活力,通过回归方程求出各组细胞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维生素C组IC50为354.21μmol/L;Cr(Ⅵ)组IC50为35.65μmol/L;维生素C与Cr(Ⅵ)同时加入时,IC50为5 111.79μmol/L;Cr(Ⅵ)染毒后再用维生素C处理时,IC50为1 392.51μmol/L;维生素C处理后再用Cr(Ⅵ)染毒时,IC50为3 247.79μmol/L。维生素C与Cr(Ⅵ)联合作用组IC50均明显高于Cr(Ⅵ)单独染毒组,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维生素C与Cr(Ⅵ)对L-02肝细胞的IC50值顺序为:两者同时加入试验组>维生素C处理后再用Cr(Ⅵ)染毒组>Cr(Ⅵ)染毒后再用维生素C处理组。结论无论哪一种顺序加入维生素C对Cr(Ⅵ)所致的细胞毒性均具有拮抗作用,如果与Cr(Ⅵ)同时加入,维生素C对Cr(Ⅵ)诱导的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Hep G2细胞中性红染色法检测化合物毒性的可行性,为建立化合物急性毒性快速筛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肝癌Hep G2细胞中性红染色法检测秋水仙碱、环磷酰胺、吡蚜酮等30种化合物的细胞毒性IC50、IC45、IC40、IC35和IC30值。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ICx值对大鼠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的回归方程,利用回归方程预测LD50值。采用LD50实际值和预测值对化合物毒性进行分级,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lg(IC50)、lg(IC45)、lg(IC40)、lg(IC35)、lg(IC30)与lg(LD50)均有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r)为0.779~0.815;lg(IC50)与lg(LD50)的相关性最高,lg(LD50)=0.887×lg(IC50)+0.414。LD50实际值将30种化合物划分为高毒、中等毒和低毒各10种,LD50预测值划分出高毒12种、中等毒10种、低毒8种;两种方法的划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率为86.7%。结论人肝癌Hep G2细胞中性红染色法可作为快速检测化合物急性毒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O细胞在连续时间点所产生的细胞毒性效应进行研究,得到准确数据,为进一步毒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RTCA(real-time cell analysis)对不同密度的CHO细胞进行长时间连续测定,绘制不同密度CHO细胞的完整生长曲线。对不同剂量的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O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进行实时监测,得到不同作用时间的准确IC50值,绘制连续时间点IC50变化曲线,以判定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O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结果 4种不同密度细胞接种后对数生长期时间有所不同,其中5×10^3个/孔密度最适合进行毒性效应试验。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铜染毒后,毒性作用起始时间约4~5 h,作用12、24、36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0.249、0.207、0.236和0.412 mg/m L。结论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O细胞,毒性作用起始时间约为染毒后3 h开始,作用6 h后,IC50值明显下降,且随着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作用时间达到18 h后,IC50值持续在低于0.2 mg/m L以下,且数值接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醋酸铅染毒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情况。方法不同浓度醋酸铅染毒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CK-8试验检测细胞活力;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醋酸铅染毒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作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NA双链断裂损伤生物标志物组蛋白H2AX的磷酸化(γ-H2AX)表达情况。结果醋酸铅染毒抑制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力,其24 h的IC50值为168.5μmol/L;醋酸铅染毒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程度和γ-H2AX焦点表达水平随醋酸铅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结论醋酸铅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有潜在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5.
香烟烟雾对A549与A549-R细胞的氧化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OGG1基因低表达对香烟烟雾作用下细胞氧化损伤效应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香烟烟雾暴露A549细胞和hOGG1基因低表达的A549-R细胞,MTT实验检测两种细胞存活率,彗星实验观察两种细胞DNA损伤,荧光法测定两种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细胞基因组DNA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结果随着香烟烟雾暴露浓度的增加,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均下降,且A549-R细胞IC50显著小于A549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细胞ROS生成量与香烟烟雾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当香烟烟雾浓度≥1.25支/升时,A549-R细胞ROS含量显著高于A549细胞(P<0.05);不同香烟烟雾浓度下,A549-R细胞拖尾率、尾长、OTM值均大于A549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549细胞与A549-R细胞基因组DNA8-OHdG含量随香烟烟雾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香烟烟雾浓度为2.5支/升和5支/升时,A549-R细胞8-OHdG含量显著高于A549细胞(P<0.05)。结论香烟烟雾可导致A549细胞与A549-R细胞的氧化损伤,hOGG1基因低表达可增加A549-R细胞对香烟烟雾引起的氧化损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粒径纳米Fe2O3的细胞毒性及氧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从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so和氧化作用的角度探讨不同粒径Fe2O3纳米粒子细胞毒性的差异。方法 将8,13和37nm3个不同尺寸的Fe2O3纳米粒子以不同剂量、时间作用于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用活细胞计数法求得不同尺寸粒子的IC50并绘制细胞生长抑制曲线。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1)3种尺寸的纳米粒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剂量与细胞抑制率呈现剂量-反应关系,而超过这一范围后,量效关系消失。(2)在量效相关的浓度范围内,3种尺寸纳米粒子的IC50分别为IC50(8nm)=279.585μg/ml,IC50(13nm)=254.739μg/ml,IC50(37nm)=561.237μg/ml。(3)Fe2O3纳米粒子可引起CHL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且与作用时间有关。但MDA、SOD值变化与纳米粒子尺才、作用剂量之间无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不同粒径的Fe2O3纳米粒子在细胞毒性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Fe2O3纳米粒子可引起CHL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从时效性分析推论其细胞毒性与氧化性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顺铂对大鼠肝细胞毒性及谷胱甘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顺铂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肝细胞的毒性及谷胱甘肽对其影响.方法从大鼠的肝脏分离培养肝实质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培养3h后加入一系列浓度的顺铂,或在加入顺铂前16和4h,分别加入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合成抑制剂DL-buthionine-(S,R)-sulfoximine(BSO)和GSH的前体物半胱氨酸,继续培养,分别在8,24和48 h 3个时间点用噻唑蓝(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顺铂对大鼠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在不同的时间点有各自的剂量-反应关系,顺铂对大鼠肝细胞在8,24和48 h 3个时间点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13,0.21和0.15 mmol/L;BSO能使3组IC50均降低,分别为0.017,0.011和0.013 mmol/L,而半胱氨酸则可使3组IC50均升高,均大于5mmol/L.结论顺铂对大鼠肝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BSO可增强顺铂的肝细胞毒性,而半胱氨酸对顺铂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有保护作用,提示细胞内GSH对顺铂所致肝细胞毒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芥子气对人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探讨氧化损伤在芥子气所致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人皮肤真皮层成纤维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芥子气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采用DCFH-DA荧光染色法检测芥子气对细胞内ROS的影响;采用Annexin-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不同浓度芥子气作用于成纤维细胞24 h,对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15μmol/L;随着芥子气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内ROS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芥子气导致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并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细胞在芥子气和ROS清除剂的双重作用下存活率显著高于芥子气组。结论芥子气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可导致ROS的产生,活性氧清除剂NAC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芥子气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苯联合细胞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2种主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甲醛、苯对中国仓鼠肺(CHL)细胞的联合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将CHL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甲醛、苯及两者的混合溶液中。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甲醛和苯对CHL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评价其联合细胞毒性作用。结果作用48h后,苯对CHL的IC50为48.35μg/ml,甲醛处理组的IC50为75.10μg/ml。两者联合作用的类型为协同作用。结论甲醛和苯可引起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两者混合作用的细胞毒性远远大于两者单独作用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醋酸铅及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醋酸铅0、12.5、25、50、100、200、400、800和1600μmol/L,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检测IC50值。用脂质体将pNF-κB-Luc报告基因质粒转染入PC12细胞,转染后的PC12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醋酸铅(100、200和400μmol/L)及不同浓度醋酸铅加PDTC100μmol/L,24小时后采用萤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检测萤光素酶活性。结果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处理细胞24小时,其生长增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呈现出剂量-反应关系,其IC50值为(533.966±100.830)μmol/L。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处理转染后的PC12细胞24小时,结果显示:PDTC对照组萤光素酶活性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1);铅处理组萤光素酶活性较空白对照组高(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铅 PDTC联合作用组与PDTC对照组相比,PC12细胞内萤光素酶活性增高(P<0.01)。结论醋酸铅可诱导PC12细胞的NF-κB转录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和常规TiO2对细胞的毒性及DNA损伤有无差异。[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实验)比较25、50、100、200μg/mL质量浓度(以下简称“浓度”)的nano-TiO2(5-10nm)和常规TiO2的细胞毒性与DNA损伤作用。[结果]nano-TiO2对A549细胞的毒性与常规TiO2的变化趋势相近,nano-TiO2毒性大于常规TiO2,200gg/mL浓度时作用12h以上两者细胞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nano-TiO2各剂量组尾DNA含量、Olive尾距、彗星尾长均明显增加(P〈0.05);常规TiO2在受试剂量下尾DNA含量、Olive尾距、彗星尾长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增加。[结论]nano-TiO2对A549细胞的毒性高于常规TiO2,且nano-TiO2可诱导DNA损伤,而常规TiO2未观察到DNA损伤作用。表明nano-TiO2与常规TiO2在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无患子皂苷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无患子皂苷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无患子皂苷的日常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无患子皂苷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基因水平和染色体水平的诱变性。结果无患子皂苷的雌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均为4640 mg/kg,可见流涎和黏液便等中毒体征。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mes试验在加或不加S9各剂量组及菌株条件下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阴性对照)的2倍以上,未观察到剂量-效应关系;染色体畸变试验无患子皂苷对CHL的IC50为75μg/mL,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上述各试验中,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无患子皂苷不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四溴双酚A对HepG2细胞的毒性并评估其剂量-反应关系。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的TBBPA染毒HepG2细胞,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LDH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LDH漏出率,NOAEL和BMD法评估其剂量-反应关系。结果TBBPA能引起HepG2细胞形态变化和存活率降低,24hTBBPA处理的HepG2细胞形态随TBBPA质量浓度升高,逐渐萎缩变圆;HepG2细胞存活率与TBBPA处理呈质量浓度-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其12、24和48h的IC50分别为33.82、27.36和17.73μmol/L;TBBPA能导致HepG2细胞的细胞膜损伤,12、24和48hTBBPA处理的HepG2细胞LDH漏出率与TBBPA有质量浓度-效应关系;选择TBBPA暴露24h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为健康效应终点,其NOAEL、LOAEL、BMDL10和BMD10分别为10、15、9.45和10.34μmol/L。结论TBBPA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其基准剂量值为9.45μmol/L。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8种增溶剂/溶剂对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活性的影响,推断其用于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时的适用浓度。方法以增溶剂/溶剂作用3 h(+S9,-S9)和24 h(-S9)对CHO细胞进行染毒;刃天青法测定染毒细胞活性;Logit法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5%抑制浓度IC5。结果各增溶剂/溶剂在作用3 h(+S9,-S9)和24 h(-S9)后,对CHO细胞的IC50和IC5影响各异,其中非离子型增溶剂吐温-20的IC50小于0.5 mg/mL(24 h作用组<0.05 mg/mL);-S9条件下3 h和24 h的IC5分别为1.0和0.1(丙酮)、1.1和0.3(DMSO)、0.1和<0.01(吐温-20)、0.1和<0.01(吐温-60)、1.1和0.4(甲醇)、0.5和0.6(95%乙醇)、0.5和0.3(乙酸乙酯)和0.5和1.5 mg/mL(丙三醇)。结论 8种增溶剂/溶剂能够不同程度影响CHO细胞的活性,日常检测工作中可参考其IC50和IC5以确定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对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VAF)的毒性作用,为SWCNTs的毒理学及生物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将SWCNTs制成颗粒悬液,设9个剂量组(0.80、1.60、3.20、6.25、12.50、25.00、50.00、100.00、200.00μg/ml)对原代培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铝对PC12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位点裂解酶-1(beta-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cleaving enzyme-1,BACE1)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PC12细胞进行培养及麦芽酚铝[Al(mal)3]染毒,将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200μmol/L生理盐水组;0、50、100、200和400μmol/L Al(mal)3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qRT-PCR)于染毒12、24和48 h后测定BACE1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结果]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细胞活力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l(mal)3染毒PC12细胞,可使其细胞活力呈现随染毒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的趋势。qRT-PCR结果显示,100μmol/L Al(mal)3组在染毒48 h后BACE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0μmol/L Al(ma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400μmol/L Al(mal)3组染毒12、24、48 h后BACE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0μmol/L Al(mal)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测定结果显示,染毒12 h后400μmol/L Al(mal)3组BACE1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0μmol/L Al(mal)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24 h后200、400μmol/L Al(mal)3组BACE1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0μmol/L Al(ma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48h后400μmol/L Al(mal)3组的BACE1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0μmol/L Al(ma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mal)3对PC12细胞具有明显毒性作用,该作用可能与麦芽酚铝致PC12细胞BACE1蛋白和基因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i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对小鼠成神经瘤细胞(N2a)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SWCNTs悬液(0、12.5、25、50ug·ml-1)对N2a细胞进行24h染毒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随着N2a染毒浓度的增加,N2a细胞活力下降,ROS含量增加,GSH含量下降。在维生素C(Vitc)存在的情况下,最高浓度组(50ug·ml-1)产生的细胞损伤最大程度上得到缓解。结论SWCNTs的暴露在某种程度上可对N2a细胞产生一定的细胞毒性,并且VitC可以通过降低氧化损伤对N2a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s,LTRA) 及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前后深吸气量的变化。方法:选取 60 例重度 COPD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30) 及对照组 (n=30),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 (500 μg/50 μg) 早晚各一次吸入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10 mg) 上午口服一次,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沙美特罗替卡松 (500μg/50μg) 早晚各一次吸入,两组治疗 6 个月。在治疗前、治疗 3 个月、6 个月后行肺功能检测、IC(inspiratory capacity,IC) 检测 ;同时采用 6 min 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呼吸困难指数 mmRC 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在治疗 3 个月及 6 个月观察组 IC 优于对照组 (P〈0.05) ;在各治疗阶段呼吸困难指数 mmRC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重度COPD 较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对IC 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更明显,早期改善 COPD 的运动耐量,延缓肺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烤烟和白肋烟的致突变作用和细胞毒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易懿  栾洋  郑赛晶  金永明  任进 《职业与健康》2012,28(16):1937-1940
目的比较纯粹烤烟和白肋烟的致突变作用和细胞毒性,为开发低危害卷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种纯粹烤烟(F1,F2)和2种纯粹白肋烟(B1,B2)为研究对象,应用鼠伤寒沙门杆菌TA98和TA100菌株,分别在代谢活化和非活化条件下进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应用人淋巴母细胞TK6细胞进行TK基因突变试验,并通过测定相对悬浮生长率和平板效率考察细胞毒性,应用中国仓鼠成纤维细胞(CHL)细胞进行中性红试验。结果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表明,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4个样品均未检测出致突变作用;在代谢活化条件下,只有白肋烟样品被检测出具有较弱致突变作用。TK基因突变试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白肋烟样品(B2)显著诱导突变频率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K6细胞细胞毒性试验和CHL细胞中性红试验结果表明,未见烤烟和白肋烟的细胞毒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认为白肋烟的致突变作用强于烤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k基因分子突变的类型,对不同剂量乙基亚硝基脲(ENU)诱导小鼠淋巴瘤L5178Y3.2.7c-tk^+/-细胞tk基因突变的杂合性缺失(LOH)进行分析,为环境致突变剂检测和突变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乙基亚硝基脲10μg/mL和100μg/mL剂量对L5178Y细胞进行梯度染毒,分别测定细胞毒性、细胞接种效率、相对存活率、相对悬浮生长率和突变频率等。挑选经ENU诱导的tk基因突变子(tk^-/-)和自发突变体,提取基因组DNA,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杂合性缺失分析等技术,分析其杂合性缺失的发生。结果低剂量和高剂量诱导突变体的tk基因LOH发生率分别为73.5%和69.1%。LOH分析结果显示,诱导突变体的LOH在大集落与小集落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功能性等位基因缺失是ENU诱导tk基因分子突变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同剂量可能具有不同的突变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