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振秋  王琦  袁晔 《天津药学》2007,19(3):20-21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是公众用药安全的保障,是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的重要依据。基层医疗单位是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频发的地方之一,其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及监测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是药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作为基层医疗单位应如何更好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如何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体系,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浅谈药师在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药师在医院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和问题,呼吁临床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结果药师在监测工作中应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水平。结论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04年3月4日正式颁布实施。这对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笔者作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人员,对基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现状提出个人的一些想法,与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自2011年原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后,本院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工作。为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警示,指导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分析了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上报的13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对13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病人的基本情况、药品分类、给药途经、临床表现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本院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有43例(占30.71%);注射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途径给药;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50~70岁人群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发人群,大多转归良好。结论:定期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可以提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临床工作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报告在医院安全用药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更好地提高医院安全用药决策成为各家医院的共同做法。通过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报告在医院安全用药决策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加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性,为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方法根据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填写的要求,分析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与结论药品经营企业应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水平,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束芳 《中国药业》2005,14(9):7-7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对人体有害的反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对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我国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主体是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可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是医疗机构的一项法定工作任务,绝非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8.
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2):1172-1173
目的:探讨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加深对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目的的认识,结合药师工作的核心和宗旨,提供药学服务.结果:充分发挥药师专业特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水平.结论: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增加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不断加强,促进药品监管工作走上了可持续发展轨道.<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明确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职责,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在此基础上,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牵头组织,建立了各级各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机构,形成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网络,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质量明显提高.笔者是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管人员,对此深有感触.但同时也感到,我们目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不论在质量上、数量上、应用上,同发达国家相比,与合理用药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药剂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明晰药剂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工作中的任务,分析其作用。结果药剂师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的主力军,可以全面了解药品的使用信息及发展趋势,及时与医师、护士、患者进行沟通,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作出判断和评价,收集相关信息,监测新引进药物的应用情况,能够有效减少药源性损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合理用药咨询服务。结论明晰药剂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的主体责任,能够有效降低临床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国家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办法》规定: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为了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是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它不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各级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相应的报告制度,指定相应的负责人,切实把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2.
张鑫 《安徽医药》2009,13(10):1295-1296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2004年3月4日国家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强调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要求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用药情况的关系。结果:203例药品不良反应中,男性多于女性;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是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强化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积极做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2011年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情况,介绍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及我院报告和监测的应对措施,明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关联性评价原则和要点。结果通过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统计分析,明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重要性。结论通过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学习,明确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齐鲁药事》2004,23(9):8-12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和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第三条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医疗卫生机构中与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有关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保证公众用药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卫生部、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于年2004年3月联合颁布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药品食品监督局于2004年8月联合颁布了“云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实施细则”。各级卫生部门已将此项工作的开展纳入医院质量管理考核的内容之一。本文对我院ADR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总结2005年河南省武陟县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分析全年不良反应的报告途径、报告单位、报告人岗位、涉及品种及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分布规律等数据,归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旨在体现当前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规律性的可操作办法,为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提出积极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众多,但作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主体,报送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却少之又少。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不良反应监测有利于新药的开发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对生产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都存在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按照<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的主体机构,应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本单位生产、经营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基层报告单位,应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及时发现上市后药品的安全性问题,更好地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