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对郑州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2008年3~4月期间对郑州市中原区7个娱乐场所与10个服务行业场所的外来务工人员共723人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之后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后再次调查他们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干预前,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2.6%,干预后知晓率为9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5,P〈0.001);各条目的回答正确率提高幅度均在10%以上;干预后,有31.1%的研究对象认为艾滋病患者的身份应该保密,88.0%的研究对象表示不会断绝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来往,82.7%的人表示可以接受与艾滋病患者共餐;干预前性生活时安全套使用率为68.1%,干预后有75.8%的研究对象愿意坚持每次性生活均使用安全套,正确求医行为形成率达到99.7%。结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对安全套的使用方法缺乏正确认识,综合干预是提高他们知、信、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京市建筑工地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评价其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对改变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效果,探索对建筑工地农民工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6个建筑工地的337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后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用EpiData3.02录入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农民工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52.2%,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不高,对艾滋病患者存在歧视现象;性生活安全套使用率不高,每次都用的仅6.1%。健康教育后,农民工对艾滋病多项知识的知晓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提高到84.5%(P<0.01);对艾滋病人的态度也有转变,如朋友得了艾滋病会像以前一样继续和他来往的比率提高到66.2%(P=0.008)。干预后,有85.8%的人愿意在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来预防性病/艾滋病。结论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依托民工学校、在建筑工地农民工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该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他们的态度及相关行为,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鞍山市流动人群2008、2009年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情况,评估项目地区干预工作效果,为进一步开展流动人群的艾滋病宣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各级建筑工地中的流动人群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2008年调查900名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ungass指标)为36.0%;2009年调查830名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5.3%;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不歧视率分别为28.9%、41.0%;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比例为8.4%,9.7%,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3.8%,77.1%,最近1年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比例为40.8%、48.6%。结论该市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对感染者和病人的不歧视率有所提高,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没有明显变化,表明在流动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宣传干预活动在改变知识态度方面取得成效,在行为改变方面作用尚不明显,仍需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宣传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流动人口艾滋病KAP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城市"流入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成华区建筑工人、工厂工人、个体经营者、住宿餐饮从业人员、家政从业人员、临时雇佣劳动力、娱乐场所从业人员7类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2.9%,不同人群之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64,P<0.001);80.0%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持歧视态度;8.6%的调查对象最近1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6.9%,其影响因素有艾滋病知识得分(OR=1.60,95%CI:1.10~2.30)、月收入(OR=0.31,95%CI:0.12~0.85),是否接受艾滋病宣传材料(OR=2.89,95%CI:1.16~7.16),最近1年51.7%的调查对象在商业性行为中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城市"流入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歧视态度普遍存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对流动人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铁路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应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实施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00名男性铁路建设工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铁路建筑工人的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8.1%,不同年龄及不同教育水平的建设工人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同;与固定性伴及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报刊、网络。结论需结合铁路建设工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暗娼人群艾滋病(AIDS)干预效果,为暗娼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凭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展工作人员对凭祥市83家高危娱乐场所的暗娼人群进行艾滋病综合干预,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暗娼人群艾滋病总的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3.20%上升到干预后的54.95%;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6.70%上升到干预后的85.35%;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53.88%上升到干预后的64.84%,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13.11%下降到干预后的6.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凭祥市娱乐场所艾滋病综合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商业性行为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不断开展综合干预,遏制艾滋病蔓延。  相似文献   

7.
南充市顺庆区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艾滋病行为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南充市顺庆区的女性性工作者(CSW)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情况,为制定和评估AIDS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统一调查问卷,于干预前对娱乐场所内的CSW进行基线调查,并进行以健康教育、安全套推广、同伴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干预,干预结束后再次对CSW进行调查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艾滋病传播途径、日常生活工作是否会传播艾滋病、共用针具能否传播艾滋病、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等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从干预前44.33%、63.92%、74.23%、70.10%提高到干预后的84.76%、83.81%、88.57%、91.43%,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套使用情况,从不使用、最近1次使用率在干预前分别为9.28%、67.01%,干预后分别为1.90%、83.81%,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近1周、1月及每次都使用率干预前分别为49.48%、43.30%、38.14%,干预后其提高元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娱乐场所内的CSW开展预防艾滋病的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CSW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但需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服务才能有效改变性服务小姐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南充市高坪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探讨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为今后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了解综合干预后吸毒人群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变化,并采集静脉血做HIV抗体检测。结果综合干预后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均有明显变化,对8个问题总回答正确率由干预前的55.19%上升到91.81%;对3种传播途径的正确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8.50%上升到93.30%;对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2.75%上升到87.25%;共用针具注射吸毒由干预前的49.67%下降到8.43%;商业性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由干预前的3.23%上升到38.49%。结论吸毒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显著,提高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了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流动人口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状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大传染病防治示范区抽取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2009年UNGASS指标知晓率为60.9%,单项知识中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性生活中每次都用安全套的仅占8.9%,安全套使用受多种因素影响。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后,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掌握有所提高,但正确态度、安全性行为比例仍不高,今后需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佛山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佛山市选择建筑工人、工厂工人、餐饮宾馆服务行业服务人员以及劳务市场寻工人员等4类流动人口,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流动人口一般特征,流动史,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态度,艾滋病防治需求及可能影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知晓率的影响因素。血清学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 98.69%的流动人口听说过艾滋病,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5.61%,艾滋病防治知识最主要通过电视节目获得。流动人口近一年临时性行为发生率为40.84%,在近1年与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20%和31.78%。10.30%调查对象近1年曾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患病后84.19%能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HIV抗体阳性率为0.12%。5.23%的非婚性行为者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调查对象中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佛山市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有歧视态度比例较高,该人群中依然存在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对流动人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对干预对象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3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在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方面的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53.1%提高到干预后的78.2%;在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方面,采取"避免接触"、"同情,但避而远之"两种态度者,比教育前分别下降了7.4和6.6个百分点;在安全套的认识和使用方面,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36.8%提高到干预后的59.5%。结论通过AIDS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防治AIDS的相关知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铜陵市建筑工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以及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铜陵市10个建筑工地近500名建筑工人,采取强化干预培训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并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强化干预前后工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态度和行为状况。结果干预前共收集问卷309份,干预后收集问卷487份,对照干预前后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6.3%提高到83.9%(P〈0.05),对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干预前后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建筑工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地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并改善他们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态度。下一步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降低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和推广安全套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北京后海地区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制定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202名后海地区酒吧从业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识掌握不全面,有些知识点知晓率较低。对传播途径的总知晓率(76.3%)高于非传播途径的总知晓率(61.8%);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人虽然在态度上表示同情理解的居多,但多数人表示遇上艾滋病病人时会对他们避而远之,态度与知识知晓存在正相关;该人群高危行为发生率高,2.7%的人有过吸毒史。对51.8%有过性生活的人的调查发现,其中发生过婚前性行为的占75.1%,已婚的发生婚外性行为的比例为39.2%;对于安全套的使用,近半年中每次都用的占23.0%,经常使用的占20.5%,最近一次性生活使用的占47.8%。结论应根据调查现状中的薄弱点进行艾滋病的防治健康教育,减少高危行为,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南昌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的KAP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南昌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性行为的变化情况,为制定和评估AIDS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统一调查问卷,于干预前对娱乐场所内的145名服务小姐进行基线调查,并对她们进行以健康教育、安全套推广、改善求医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干预,干预结束后再次对106名服务小姐进行调查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服务小姐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明显上升,在与非固定性伴性行为中,最近1次安全套的使用率由干预前的86.90%上升到干预后的97.17%(P<0.05);最近1 w和最近1个月每次都用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由86.21%、84.83%上升为94.34%(P<0.05)、92.45%(P<0.05)。在个人求医态度方面,自己购药比例和去私人诊所就诊比例下降,去公立医院就诊比例上升。结论通过对娱乐场所内服务小姐开展预防艾滋病的综合干预,能有效地降低这些高危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取得良好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对干预对象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3个月后通过末线问卷调查,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在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方面的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53.1%提高到干预后的78.2%;在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方面,采取"避免接触"、"同情,但避而远之"两种态度者,比教育前分别下降了7.4和6.6个百分点;在安全套的认识和使用方面,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36.8%提高到干预后的59.5%.结论:通过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防治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干预模式和干预效果。方法组织干预人员到娱乐场所进行宣传教育和干预,干预数次后随机抽取部分小姐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与安全套使用率调查。结果 2009—2011年干预覆盖率分别为74.0%、73.9%和79.3%。干预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3.2%、76.7%和87.8%,艾滋病防控措施知晓率72.8%、73.0%和81.0%;安全套有时使用率55.9%、62.9%和54.4%,每次使用率36.2%、30.3%和14.6%,从不使用率7.8%、6.7%和36.0%。结论调查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逐年升高,但安全套使用行为改变不大,建议从法律层面保证特殊场所安全套百分百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在性病门诊推广艾滋病性病干预模式在提高性病患者相关知识及安全套使用率方面的作用。方法由经过培训的接诊医生对所有入选的性病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关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其干预前后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安全套的使用情况。结果2003例性病患者参与了本项研究调查,调查发现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在不同的文化程度、年龄上有明显差异。对其中1000例性病患者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其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从37.80%提高到63.00%,且在婚外性行为中的使用率高达89.34%。结论在性病门诊推广艾滋病性病干预模式显著提高了性病患者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及安全套的使用率,对预防艾滋病性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施工工人及周边居民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评价健康教育这种干预方式的有效性,为以后对流动人口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积累经验。方法对襄阳市某地区施工基地的工人及周边居民开展有关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干预前及干预后半年对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比较调查对象在干预前后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态度变化情况,通过卡方检验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健康宣传教育,显著提高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特别是艾滋病的传染源(干预前66.87%,干预后的80.27%)、传播途径(干预前43.40%,干预后59.64%)等方面,同时改变了其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例如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同居的比率(干预前的49.69%,干预后68.22%)等,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健康宣传教育,显著提高了施工工人及周边居民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减少了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赵静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212-2214
目的了解武城县娱乐场所女性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方法对武城县性服务场所进行基线调查,发放宣传材料并由被调查者填写调查问卷。干预前共调查性服务人员163人,收回有效问卷155人;3个月后进行干预后的效果调查,共调查205人,收回有效问卷167人。结果干预后被调查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在干预前为67.10%,干预后高达9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今后在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宣传工作,消除错误认识,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开展促进安全套使用的艾滋病预防活动可以提高其使用率,有效降低HIV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宣传教育和推广使用安全套等行为干预,降低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比例。方法对全区娱乐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采取宣传教育和安全套推广等干预手段,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结果干预后,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艾滋病也有了重新认识,安全套使用率大幅提高。结论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高危行为干预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