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脑梗塞(CI)和脑出血(CH)病人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R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索(Endothelin, ET)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和释放的一种血管活性多肽,是迄今为止体内作用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的缩血管物质。ET参与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等病理过程。有关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观察国内报道不多,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正常人:35人。选自本院健康体检合格者,皆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试验正常。 (二)脑梗组:51人。均为临床上明确诊断的住院患者(包括CT等证实)。 二、方法: (一)血样的采集:用含10%EDTA-Na_260μl和1OOKIU抑肽酶的抗凝管中,4℃离心,取血浆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来临床经CT确诊的60例脑梗塞患者以及60例正常人血浆和脑脊液(CSF)分别进行了内皮素(ET)放射免疫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内皮素 (ET)是强烈缩血管物质 ,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主要原因[1 ]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 ,其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 ,至今仍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研究证实 ,脑出血后在血肿周围有一明显的缺血区域 ,且缺血组织面积是血肿面积的数倍 ,提出在血肿周围存在进行脑组织缺血坏死和水肿的半暗带[2 ] 。脑出血后体内内皮素水平及有无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临床观察较少。我们对 32例脑出血后病人血中内皮素水平的检测及分析。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脑出血患者 32例 (经CT证实 ) ,出血量 10~5 0ml,10例为壳核…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ET-1)水平。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正常人:35人(男20,女15)。选自本院健康体检合格的正常人。均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试验正常。年龄20~31岁,平均26.5岁。 (二)病人组:34人(男28,女6)。均为我院明确诊断的住院患者(包括CT扫描等检查),年龄50~77 岁,平均66.4岁。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素(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具有强烈缩血管作用的活性多肽,在高血压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合并脑梗塞时血浆ET含量的变化,探讨其病理生理学意义。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高血压病组:根据1978年WHO关于高血压病诊断及分期标准选择我院住院及门诊的EH患者75例(男32例,女43例),年龄33~76(平均50.44±10.12)岁,病程0.5~35(平均8.28±7.20)年,其中31例患者行脑CT检查,15例确诊有腔隙性脑梗塞。脑梗塞诊断根据1986年第二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二)对照组:107例(男60,女47)均为体检健康者及献血员,年龄22~61(平均38.12±7.64)岁。  相似文献   

7.
脑梗塞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部分伴有糖尿病,少数病人无并发症,内皮素的含量随着并发症的不同有何变化?本文就此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正常对照组32例(男19,女13)来自本院健康体检者,年龄54~68岁,平均62±5.4岁,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肝、肾功能正常。 (二)病例组:全部病人均系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病在1周内,经CT及/或MRI检查结合临床确诊。分为三组:脑梗塞并发高血压组32例(男17,女15),年龄52~74岁,平均64±6.7岁;伴发糖尿病组30例(男18,女12),年龄54~72岁,平均61±4.7岁;无并发症组28例(男16,女12),年龄61~75岁,平均63±7.2岁。按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轻度缺损82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了 38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 - 1(ET- 1)水平 ,探讨其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病变范围的关系。资料和方法一、对象 :38例 (男 2 0 ,女 18)细菌性肺炎患者选自 1998年 10月~ 1999年 4月西安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住院病人 ,年龄 2 1~ 78岁 (平均 5 1 3岁 )。以临床表现、胸片及经抗生素治疗痊愈为诊断标准。组间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均排除慢性肝、肾疾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二、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晨 7时空腹肘静脉采血…  相似文献   

9.
我们测定了63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观察肝硬化时血浆ET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肝硬化组:63例(男43,女20),年龄32~78岁,平均52岁。其中无腹水41例,有腹水22例。均经肝功、B超、CT等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无心血管疾病,血清BUN、Cr属正常范围,无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0.
脑梗塞是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脑梗塞与内皮素(Endothelin)关系已有较多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45例脑梗塞患者血浆SOD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血、缺氧、酸中毒。为此,本文观察了42例窒息新生儿血浆内皮素(ET-1)水平的变化,以探讨ET-1在新生儿窒息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对象;分正常对照组和患儿组。正常对照20名(男8,女12),平均出生日龄4.5天,均为健康足月新生儿。患儿组42例(男22,女20),平均出生日龄4天。均为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全部符合重度窒息诊断标准(1分钟Apgar评分<3分)。其中15例作头颅CT检查,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所有测试对象在产后或入院后24小时内从股静脉采血2ml,置预冷试管中(含10%EDTA-Na_230μl,抑肽酶400IU)混匀,立即离心(4℃,3000转/分,10分钟)。分离所获血浆置-30℃保存,一月内测定完毕。ET-1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 三、方法:ET-1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按说明书操作。批内CV3.8%,批间CV6.2%,回收率97.2%~101.3%,数据用(?)±S表示,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探讨老年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本文用RIA法对126例老年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等患者进行了血浆ET含量测定,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老年疾病组:126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确诊患者(男78例,女48例),年龄51~82岁,其中冠心病37冽,高血压29例,脑梗塞33例,糖尿病27例。 二、正常对照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52~68岁:选自本院健康体检合格者。 三、方法:受检者晨空腹采静脉血3ml,置于含有30μl10%EDTA-Na_2和600IU抑肽酶的试中,混匀,40℃3000rpm离心10分钟,取血浆-20℃保存待用。ET试剂盒由美国Dupont公司提供,按说明书操作。 结果 测定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6.
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是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首先由Yangisawa以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提取得到的缩血管物质.以后在人的内皮细胞和血液中也发现了该物质,目前已知有三种内皮素,分别叫做ET-1,ET-2和ET-3,对心血管系统可能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的意义的是ET-1,  相似文献   

17.
18.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内皮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内皮素(ET)的含量,了解其在脑出血病变过程中的作用,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9.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95例冠心病患者及36例正常人血浆ET水平,以探讨ET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95例(男66,女29),冠心病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37~91岁。按1979年WHO确定的冠心病标准诊断。心绞痛型59例(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急性心肌梗塞36例。对照组为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1~46岁。无高血压和肾脏疾病史。 二、方法:ET放免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操作按说明书。 三、统计方法:结果以(?)±S表示,用t检验判定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胃镜检查确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实验组,检测其血浆ET浓度,与正常人血浆ET含量作比较,以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消化性溃疡患者97例(男81,女16),平均年龄38.8±16.6岁。其中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38例,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期18例,溃疡合并出血25例。以上病例均由内镜确诊。正常对照组46例(男31,女15),平均年龄39.7±13.1岁,查体健康人群,无溃疡病史,排除消化系统疾病及肝、心、脑、肾、肺疾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