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临床与中药剂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学术界提出“剂型”这一术语,始于五十年代初期。“剂型”一词中,“剂”即方剂,“型”即标准规格。“剂型”是具有标准规格的方剂。任何一个中药的有效方剂或药物,在用于临床治疗之前,一定要制成一定的剂型。总的说来,将中药制成剂型的基本目的不外乎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适应中药本身性质的要求以及为了方便服用、运输、贮藏等几个方面。一、中医临床与中药剂型关系密切中医临床和中药剂型,二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中医不管治疗任何疾病,都离不开一定的中药剂型;而中药剂型离开了为中医临床服务这个目的,则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辛凯旋  丁文强  何煜 《中草药》2003,34(7):684-68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之一 ,并以其医药密切结合的理论体系 ,独特的治疗手段和显著的疗效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但其治疗手段仍沿用古老的方式 ,剂型制备繁琐 ,口感不佳、汤剂为主 ,难以被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所接受 ,因此中药剂型改革迫在眉睫。建国以来 ,中药剂型改革一直沿着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剂型的方向发展。中药改成上述西药剂型以后 ,显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总体上难以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脱离了中医理论轨道。1 以往中药剂型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 “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制剂”的盲目性 :剂型改革工…  相似文献   

3.
对中药和西药的毒性问题,一些人有这样的看法:中药毒性小,西药毒性大。近些年,有的药品和保健品的广告宣称:本品由纯中药制成,无任何毒副作用。言外之意,只有西药,才有毒性。以上看法,并不能说毫无根据。的确,人们在请中医诊治疾病,服用中药后,较少见到毒副作用。但在清西医诊治,应用西药后,  相似文献   

4.
中药制粒工艺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制剂生产过程中,无论是西药制剂还是中药制剂,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制粒过程,所谓制粒就是将原料(中药为浸膏)与一定比例的赋形剂相混合,用水或乙醇等作为润湿剂制成所需目数的颗粒,在有些剂型中如片剂、胶囊剂等。颗粒是一个中间体。而在有些剂型中如颗粒剂,它就是一个最终的产品。所以制粒工序或制粒工艺在制  相似文献   

5.
中药煮散即把药材粉碎加工制成粗颗粒,按照剂量要求和服用次数,与水共煮,去渣取汁服用。煮散与汤剂相比,具有节省药材,便于服用等优点。该法历史悠久,唐宋盛行,现在的一些常用方剂如四物汤、四君子汤、银翘散等在原方中都是煮散,延续至今。经过剂型改革,煮散又有...  相似文献   

6.
样品前处理对中药冲剂质量分析的影响上海中医药大学李琴韵,范广平,胡蓓莉(200032)关键词:样品前处理,中药质量分析中药的质量分析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药冲剂是目前常用的剂型,因其服用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更为人们所乐于接受。为保证冲剂的质...  相似文献   

7.
中药饮片改革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药饮片改为单煎后制备成其他剂型,如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是在中药汤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药汤剂系中药传统剂型之一,是中医临床应用历史最长,最广泛的剂型。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社会对现代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所愿意接受的是那些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疗效快捷的药物,而中医目前临床常用的由中药饮片组方,经中药房调配后交给患者自己煎煮服用的用药方法,已与现代高标准的医疗要求,高效率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不相适应。特别是年青人已越来越不愿意接受由中药饮片组方的煎剂,而…  相似文献   

8.
膏方,又称膏剂、膏滋药、煎膏剂,是中药常用剂型之一。内服膏剂,是将饮片再三煎熬,去渣浓缩,加冰糖或蜂蜜收膏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可长期服用。它在祛除疾病、改善体质、补益虚赢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用。  相似文献   

9.
<正> 中西药结合是由中西医结合而提出来的。结合是手段,关键是创造祖国的新医学新药学。近十几年来,中西药结合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第一种是中药剂型内加入部分西药;第二种是用植化提取方法改变剂型;第三种是用植化方法来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制成新剂型。根据这几种形式,都不能说是中西药结合,也不能说创造了新医药学。因为这几种形式都脱离了中医中药的基础理论。拿第一种形式来看,所谓西药基本上是合成药物,这类合成药物是由我国中药剂型之一“炼丹术”发展衍变而来的。炼丹术的制  相似文献   

10.
胶囊是药厂和医院制剂常用的一种剂型。它是把中药、西药细粉或颗粒制剂,按一定含量装入空胶囊,通过口服在肠胃崩解吸收发挥药效。具有用量准确,疗效可靠,服用方便,应用灵活等多种特点。 对药房一些贵重量少、易挥发或毒性大、处理和服用都很麻烦的中药来说,装入胶囊给患者发药最为  相似文献   

11.
许多中成药因其服用及携带方便,用途广泛等,颇受人们青睐,成为家庭必备药品。然而,很多人对中成药(尤其是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的认识还不够,在用药前没有意识去看药品说明书,随意剂量,甚至自行搭配药品,缺乏正确使用中成药的概念,从而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  相似文献   

12.
药物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与药效关系,又称量效关系。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中药药理实验教学和临床应用中,中药的药效并非像西药那样,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中药的剂量大小与药理作用不一定呈正比例关系,影响剂量与药效关系的因素很多。如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以及连续服用情况等,中药因其自身特点使它的量效关系有异于谣药,并且其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也较西药复杂。  相似文献   

13.
沃瑜 《家庭中医药》2007,14(3):15-16
通常,人们在服用中药后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觉,也就是说毒副反应不大。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中药没有毒,或者中药的毒性比西药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与西药不合理配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中西药物的配伍还没有经典方剂可循。临床中药与西药配伍应用时,特别应予注意,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中成药和西药能不能一起服用?应该说大多数是可以的。有些制剂本身就含有中药和西药两种成分。如大黄与苏打配伍。制成复方制剂大黄苏打片,对健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有协同作用;大黄与碳酸镁配伍。制成大黄镁散。既用于小儿腹泻、消化不良,又可治肠炎、痢疾,而且经临床证明。两药同用,作用增强,分开单用。则疗效差。再如中成药急肝宁(含大黄等中药)与西药654—2合用。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不论治愈率和治愈时间。都较一般保肝治疗为优。然而,不是所有的中成药都能和西药同用。现列举几种中成药与西药的不合理配伍。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西药尽管属于不同的体系,但其治病的目的是一样的。一种疾病常非仅一种药可治,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中医用西药、西医用中药,乃至中西药联合运用.已为医者、患者所接受。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安全.西药见效迅速,两者并用,双重保险,从而形成了中西合壁的用药模式。常见给药途径有中西药物同时服用法(多为中、西药物协同作用或为减少西药胃肠反应时同时服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和走向现代化,人们呼唤着高效便捷,速效量小,长效精细,服用方便的多种剂型的中药制剂.笔者拟对中药剂型创新的现状和发展思路略谈浅见.  相似文献   

17.
药酒贮藏过程中产生沉淀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日渐增强,药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受欢迎的保健品之一。 药酒是我国传统中药剂型,因在疏风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且服用方便,所以一直是广大患者乐于接受的剂型。但大部分药酒在放置一段时间后,易产生沉淀,致使药酒主要质量指标之一的澄明度不合格。  相似文献   

18.
徐红  王兆荣 《光明中医》2008,23(1):95-96
由于西药的副作用或毒副反应逐渐被人们认识和了解,中药越来越倍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不少人认为中药及其制剂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安全可靠,甚至有人把中药滋补类药品作为保健品常年服用,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本文就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中药的有毒无毒做一浅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中药制剂中,是没有糖浆这个剂型的,目前生产的中药糖浆如:养血安神糖浆、宁嗽露等都是汲取了西药糖浆剂的制造方法,再根据中药的特点结合中药生产的传统方法加以改进而制成的。但由于所含的成份比较复杂,目前的生产工艺也不够完善合理,因此在质量上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为  相似文献   

20.
免煎中药饮片是指采用中药制剂的方法 ,将中药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 ,按一定方法和比例制成的颗粒剂或散剂 ,单味定量包装 ,服用时不需病人煎煮 ,按方组合 ,即服即冲 ,将中药的汤剂转变为一种快捷、简单、方便的剂型。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医院开展免煎中药饮片的研制问题谈谈看法 ,供同仁们参考。1 医院免煎中药饮片研制的意义1.1 有利于中药剂型的创新和发展随着全球“回归自然”热潮的兴起 ,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 ,天然药物必将成为 2 1世纪最受欢迎的药物之一。而中药给人的感觉是 ,有“粗、大、黑”的外表 ,疗效慢 ,药性缓和 ,只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