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丽萍 《吉林医学》2011,32(15):3147-314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简称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操作实用性及优越性。方法:对98例肿瘤患者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结果: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成功率为97%,置管时间89~290 d,平均127 d。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能够极大地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延长了置管时间,降低了治疗成本,宜广泛用于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2.
尹育华  张金艳  龚翠平  周江 《河北医学》2012,18(9):1306-1308
目的:探讨75%酒精湿敷对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肿瘤放化疗科PICC置管期间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50例患者采用75%酒精湿敷治疗.结果:50例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消失,治愈率100%,PICC置管完好保留,避免了非预期性拔管.结论:75%酒精湿敷治疗PICC置管引发机械性静脉炎疗效肯定,且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李青  陈影  樊雪茹  王海燕 《海南医学》2012,23(13):152-153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并发症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160例肿瘤患者实施PICC置管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并给予护理。结果共发生并发症57例,其中机械性静脉炎21例,导管堵塞4例,局部过敏反应12例,导管移位5例,导管脱出3例,穿刺点感染3例,导管异位9例。结论严格按照PICC操作流程、及时处理并发症可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置管时间、保证静脉治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B超引导改良穿刺法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方法: 将199例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PICC常规置管化疗(常规组)85例,B超引导改良穿刺法PICC化疗(观察组)114例。观察2组首次置管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并评价患者置管后舒适度。结果: 常规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置管后舒适度和首次穿刺成功率低于观察组(P<0.01)。结论: B超引导改良穿刺法PICC置管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是肿瘤化疗的理想置管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肿瘤患者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在抑制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的同时反复穿刺给药可致使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除此之外,肿瘤属于消耗性疾病,肿瘤患者血管条件普遍较差,盲穿置管成功率较低~([1])。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40例盲穿置管肿瘤患者与40例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操作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肿瘤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情况,以及化学治疗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而论证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操作PICC置管优越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穿刺置管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患者计划外拔管,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不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影响治疗效果。目的:探讨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32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在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的科学护理及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后的及时处理,保证导管的使用安全。结果:在护理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操作,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后,有效避免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充分发挥PICC导管的优越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针对机械性静脉炎产生原因,我院设立PICC静脉通路专科门诊、实行标准化 操作、获得护理体会.结果 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与置管条件、操作者及患者均有关系,最主要因素是过程维护是否恰当,我院设立PICC专科门诊实行标准化操作 后、PICC使用面更广、机械性静脉炎发生降低.结论 专业化操作、标准化流程以及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前后,给予病人规范化护理与预防措施,并行健康 教育,可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改善患者愈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PICC置管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减少PICC置管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7年3月,158例接受PICC置管术化疗的患者,对PICC置管术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进行观察。结果:14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8.86%(14/158)。结论:为避免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引起的静脉炎,应早发现,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肘上置管与肘下置管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96例,分肘上置管肘下置管两组比较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肘上通过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植入PICC导管比肘下植入PICC导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和微插管鞘进行上臂PICC置管,因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降低、使用维护方便、患者带管舒适美观,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粉无菌手套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行PICC置管的首次化疗患者126例,将置管时未使用无粉手套者6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无粉手套者6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程度:0级56例,2级2例,3级2例,4级6例;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程度:0级56例,3级2例,4级2例。两组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u=-2.017,P=0.04)结论使用无粉无菌手套可有效减少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韩春花  康建华  范菁 《当代医学》2016,(30):159-160
目的:研究药酒联合热敷在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患者中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A组采用单纯热敷治疗,对照B组采用单纯药酒湿敷治疗,观察组采用药酒+热敷治疗,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A组与对照B组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A组与对照B组(P<0.05);3组患者在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中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管第1天,对照A组、对照B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的第2、3天,3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置管患者采用药酒联合热敷能够有效预防机械性静脉炎,降低PICC置管所带来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隧道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与常规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8例肿瘤化疗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观察组采用隧道式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比较2组操作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操作中出血量),带管期间并发症(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操作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前PWB、SWB、EWB、FWB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PWB、SWB、EWB、FWB评分均大幅度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隧道式PICC置管操作情况良好,可有效降低并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合理使用并保护患者静脉,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可行性,保证肿瘤患者化疗准确、及时进行.方法 在行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后,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对导管进行换药、冲管、封管、输液.结果 112例患者成功置管,除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完成化疗.结论 PICC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治疗信心,便于护理,适合肿瘤患者,可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66-169
目的 探讨隧道式PICC置管方法与传统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76例PICC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静脉置管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静脉置管方法,研究结局包括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渗血程度与量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导管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技术,隧道式PICC置管术可有效降低置管后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及导管脱出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方法取我科PICC置管术肿瘤患者58例,随机分研究组(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9例,评估两组临床指标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时间较晚,平均置管时间较长,患者满意度评分高,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PICC置管术肿瘤患者采用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延缓其静脉炎发生时间,延长患者的平均置管时间,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吴玉红  刘洁颖  吴玉艳 《吉林医学》2010,31(20):3260-3261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社区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在行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后,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对导管进行换药、冲管、封管、输液。为12例PICC置管患者建立了家庭病房进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导管保留时间为28~210d,机械性静脉炎2例,因堵塞拔管1例,9例顺利结束全治疗过程,2例经过特殊护理也完成了治疗任务。结论:在社区医疗中开展PICC置管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满足了部分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杨莉 《中国医学创新》2009,6(23):131-132
目的 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护静脉,避免化疗药物和高浓度营养液对血管的化学性或机械性损伤.方法 采用经外周血管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32例血液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长期的临床效果.结果 置管成功率96.88%;置管留置时间5~265 d,平均置管留置时间102 d;全部病例无置管所致的感染、气胸、血胸和局部血栓等并发症.结论 PICC置管成功率高,可长期使用,且简便,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于患者外周静脉实施PICC(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肿瘤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护理过程中为其实施PICC置管术,并对64例患者实施PICC前后的感染情况以及置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4例患者实施PICC前的置管有效率,远远低于实施PICC后的置管有效率;置管无效率以及感染发生率,均高于实施后的置管无效率和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PICC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置管有效率,减少感染现象和置管不良现象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860例肿瘤患者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护理效果。方法护理包括置管前护理、置管中护理、置管后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结果本组860例均成功完成PICC置管术,置管期间共发生7例并发症,其中血栓4例,机械性静脉炎1例,导管感染1例,导管拔出困难1例。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PICC置管护理流程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PICC穿刺置管操作简便,穿刺成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长,且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维护简便,能有效减轻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100例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按照标准的PICC置管程序和维护程序进行操作,操作中严格全程遵循无菌原则.结果 一次性置管成功93例;6例因穿刺后置入受阻,改在对侧静脉重穿刺置入;1例未成功.导管留置时间最短5d,最长151d,平均留置62.5d.穿刺部位出血3例,静脉炎3例,导管堵塞5例,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 按照标准化的规范化的PICC置管程序和维护程序,能有效的减少肿瘤患者在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