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昼夜温差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搜集马鞍山市气象部门和马鞍山市花山区卫生局提供的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每日的死亡数量和气象数据,包括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相对湿度.使用泊松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控制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季节性和长期趋势,分析昼夜温差对死亡影响的滞后效应以及累积效应.结果 马鞍山市花山区2008-2012年间的因病死亡总数为8 111例(去除意外死亡数),其中男性5 193 (64%)例,大于65岁的5 742(71%)例.该期间最高平均温度为34.5℃,最低平均温度为-3.9℃.昼夜温差的变化范围为l℃~ 25℃.昼夜温差每增加5℃能够显著性增加人群4%的死亡发生风险(RR=1.04,95% CI:1.02 ~ 1.07).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之间,男性和老人(≥65岁)更容易受到昼夜温差的影响.昼夜温差每增加5℃导致男性和老人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5(95% CI:1.02 ~1.09);1.05(95% CI:1.02~1.08).结论 较大的昼夜温差能够显著性的增加死亡风险,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男性和老人的死亡风险更容易受到昼夜温差的影响.当昼夜温差较大时,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防止其带来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昼夜温差与精神分裂症每日入院人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铜陵市2014-2016三年间的精神分裂症每日入院资料及同期气象、污染物数据,联合应用泊松广义线性回归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控制相对湿度、污染物、季节性、星期几效应和长期趋势,分析昼夜温差对精神分裂症每日入院的影响。结果 本地区昼夜温差达到10.2℃(P75)时,会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入院数(RR=1.058,95%CI:1.030~1.088,P=0.026),且风险会随昼夜温差的持续增加而不断升高,此效应在暴露当天即出现,危险效应一直持续到第15天。经性别、年龄以及职业分层后的结果显示,男性和年龄在20~岁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昼夜温差的影响。在较大的昼夜温差时,农民入院的风险高于其他职业群体。结论 高昼夜温差能增加精神分裂症入院,并存在0~15 d的滞后效应。因此在昼夜温差较大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降低风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2006-2009年广州市气温与居民死亡人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时间序列资料,控制时间的长期趋势(季节)、星期几效应、空气污染、其他气象因素等的混杂后,分析广州市日平均气温与每日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广州市日平均气温与每日总死亡人数呈"U"形.广州市最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9.7℃,高于19.7 ℃时,平均气温每升高1 ℃,每日总死亡的风险增加3.0%(RR=1.030,95%CI:1.011~1.050);当日平均气温不超过19.7 ℃时,平均气温每升高1 ℃,每日总死亡的风险减少3.3%(RR=0.967,95%CI:0.936~0.997),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减少3.6%(RR=0.964,95%CI:0.935~0.994).结论 广州市日平均气温与居民每日死亡人数有关系,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气温相关死亡的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daily mortality from June 1, 2006 to December 31, 2009 in Guangzhou. Methods Time series approach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rates of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daily mortality. We fitted generalized additive Poisson regression using non-parametric smooth functions to control for the long-term time trend, day of week, air pollution and other weather variables. Results A slight sloping U-lik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otal mortality and temperature was found, with an optimum average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with lowest mortality risk) value of 19.7 ℃ in Guangzhou. For temperature above the optimum value, the relative risk of total mortality increased by 3.0% (RR=1.030,95%CI: 1.011-1.050) for each increase of degree in Celsius. For average temperature below the optimum value, the relative risk of total mortality and diseases of circulatory system had a 3.3%(RR=0.967,95%CI: 0.936-0.997 ) decrease and a 3.6% ( RR= 0.964,95%CI:0.935-0.994 ) increase,for each degree of Celsius increase,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had an impact on the daily mortality in Guangzhou. Countermeasures needed to be taken to reduce the temperature related mortality.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城市日温差对居民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中国66个县/区日温差与居民日死亡数的关系,利用Meta分析方法整合不同县/区的结果。在调整季节、年龄、性别和死亡地影响后,以累计超额危险度(CER)为指标,分析极端日温差对死亡的影响。结果 研究共收集1 260 913例死亡信息,北部、中部和南部县/区的日均死亡人数分别为6.1、9.7和10.7人,日温差均值为11.1、8.0及8.2℃。在全国范围内,日温差与居民死亡存在非线性关系,其暴露-反应曲线呈J形,即极高日温差存在显著死亡风险(最大CER=3.6%,95% CI:1.9%~5.3%),而极低日温差的死亡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极高日温差对人群的死亡风险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对中部县/区人群的影响(CER=5.1%,95% CI:2.4%~7.9%)大于南部(CER=4.5%,95% CI:1.7%~7.3%),在冬春季的效应高于夏秋季;老年人(≥75岁)为极高日温差的脆弱人群。结论 极端日温差对人群的死亡风险存在时空异质性,不同县/区的极高日温差均对居民死亡风险造成影响。对中部的影响高于南部和北部,冬春季的影响强于夏秋季,对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影响最大,应因时因地制定政策保护脆弱人群。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评价2004-2008年广州市大气污染短期暴露与居民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主要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与每日死亡率相关性进行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年龄、性别、时间、星期几效应和气象因素,发现PM10、NO2和SO2这3种大气污染物暴露与超额死亡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广州市3种大气污染物在过去48 h的暴露浓度每上升10 μg/m3所对应的总死亡的超额风险分别为0.94%(0.79~ 1.09)、1.55%(1.31 ~ 1.78)和1.09%(0.91 ~ 1.27).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暴露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关联显著,对老年人和女性的影响更为显著.结论 广州市主要大气污染短期暴露与居民的超额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大气污染急性暴露对居民每日脑卒中死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 ,在控制死亡的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 ,分析了上海市某区 2 0 0 1年 1月 1日~ 12月 31日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脑卒中死亡的关系。结果 大气PM10 ,SO2 和NO2 4 8h平均浓度每增加 10 μg m3 ,居民因脑卒中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 1 0 0 8(95 %CI 1 0 0 0~ 1 0 16 ) ,1 0 17(95 %CI 0 998~ 1 0 36 )和 1 0 2 9(95 %CI1 0 0 1~ 1 0 5 7)。结论 上海市某区目前的PM10 和NO2 水平对居民脑卒中死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正元  李建清  徐晓燕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505-1507
目的对1977—2008年常熟市胃癌死亡趋势进行趋势分析。方法观察原始序列图特点、序列的随机性和平稳性,确定适宜的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1977—2008年常熟市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模型为Xt=42.7471-0.7910t,系数呈显著性,估计2011年该市的胃癌死亡率15.85/10万。结论常熟市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可用直线模型预测该市的胃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大气污染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北京市大气污染对城区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短期影响。方法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2003年1月1日—12月31日北京市城区居民死亡统计资料,从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获得同期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从北京市气象局获得气象监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了长期趋势、短期趋势、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市城区研究期间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与居民每日死亡数的关系。结果大气SO2、NO2和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危险性分别增加0.4%(0.1%~0.8%),1.3%(0.2%~2.4%)和0.4%(0.2%~0.6%)。PM10效应在1日后达到最大,并基本呈线性无阈值。结论目前北京市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存在短期影响能增加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北京市朝阳区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居民每日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9月的北京市朝阳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每日死亡人数数据源于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收集北京市日均SO2、NO2、PM10浓度和日均气温、相对湿度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分析SO2、NO2以及PM10与每日死亡的关系,并且控制日均气温、相对湿度的影响。结果大气SO2、NO2、PM10浓度每增加10μg/m3,分别导致朝阳区居民上述疾病每日死亡增加0.47%(95%CI:0.03%~0.91%),0.55%(95%CI:-0.02%~1.12%)和0.25%(95%CI:0.08%~0.42%)。结论北京市朝阳区大气SO2、PM10浓度可以对该区居民上述疾病每日死亡造成影响,NO2浓度对居民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主要大气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急性暴露对上海市城区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死亡的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市城区2001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大气SO2和NO2浓度与居民每日死亡数的关系.结果 大气SO2浓度每增加10μg/m3,上海市城区居民总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道疾病死亡数分别增加1.25%(95%CI:0.85%~1.65%)、1.45%(95%CI:0.86%~2.04%)和1.71%(95%CI:0.72%~2.71%);大气NO2浓度每增加10 μg/m3,居民总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道疾病死亡数则分别增加1.04%(95%CI:0.72%~1.35%),1.05%(95%CI:0.59%~1.51%)和1.43%(95%CI:0.65%~2.21%).结论 目前的上海市城区大气中SO2和NO2浓度对居民死亡确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3—2010年武汉市江岸区大气污染物的短期暴露对人群脑卒中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武汉市江岸区CDC自2003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脑卒中死亡监测资料和同期环境监测中心大气污染物数据,应用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评价大气污染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SO2和NO2与人群脑卒中死亡的关系。结果2003—2010年PM10、SO2和NO2日均浓度分别为(115.0±60.0)、(50.2±33.7)和(57.6±25.3)μg/m3,脑卒中总死亡人数为9204例,其中女性4495例,≥65岁人群占7628例。PM10、SO2和NO2滞后1 d的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脑卒中死亡率分别增加0.67%(95%CI:0.25%~1.10%)、0.87%(95%CI:0.13%~1.63%)和2.07%(95%CI:1.08%~3.07%)。在调整了其他污染物后的多污染物模型中,仅NO2与脑卒中死亡仍存在统计学关联(β=2.07,95%CI:1.08~3.07,P<0.001)。其中,调整了PM10、SO2、PM10+SO2后,NO2浓度每升高10μg/m3,在滞后1 d的情况下,人群脑卒中死亡率分别增加1.77%(95%CI:0.54%~3.01%)、2.27%(95%CI:0.98%~3.57%)和2.00%(95%CI:0.59%~3.43%)。对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的分层分析发现,大气污染对女性和≥65岁人群脑卒中死亡的影响较大[滞后1 d时,PM10、SO2、NO2对女性脑卒中死亡率增加的β(95%CI)值分别为0.97%(0.37%~1.57%)、1.73%(0.69%~2.78%)、2.98%(1.59%~4.39%),对年龄≥65岁老人的死亡率增加的β(95%CI)值分别为0.94%(0.47%~1.42%)、1.06%(0.23%~1.90%)、2.50%(1.40%~3.62%)]。结论大气污染物的短期暴露与人群脑卒中死亡有关,且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的敏感性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湖州市儿童支气管肺炎的分布情况,探索相邻两日温差对儿童支气管肺炎的影响,为发现易感人群,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DLNM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 - linear model)去探究相邻两日温差对儿童支气管肺炎的非线性滞后效应。结果 研究时间段内,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总发病数为17 658人,相邻两日温差每增加一个四分位间距(IQR = 2.5℃)时,各人群在滞后前3 d效应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滞后4~8 d则有统计学意义,且除了3岁以上人群的最大滞后天数为滞后第5 d外(RR = 1.128,95%CI:1.055~1.206),其余滞后效应的最大值均为滞后第6 d,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78(95%CI:1.037~1.212)、1.054(95%CI:1.006~1.105)、1.108(95%CI:1.054~1.165)、1.067(95%CI:1.023~1.112),表明相邻两日温差对儿童支气管肺炎有明显滞后效应,且女童和3岁以上儿童更易受相邻两日温差的影响。结论 相邻两日温差对儿童支气管肺炎影响有明显滞后效应,当相邻两日温差发生巨大变化时,应加强对女童和3岁以上儿童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天津市大气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与城区居民每日死亡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天津市城区2005-2007年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以及每日死因别死亡人数,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控制长期和季节趋势、气温和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的影响,探讨SO2和NO2日平均浓度与每日死因别死亡间的相关性,分析PM10及模型参数对其相对危险度估计的影响.结果 大气SO2和NO2与人群每日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间显著相关,与呼吸系统疾病间无显著关联.SO2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分别增加0.56%(0.23%~0.89%)和0.49%(0.06%~0.93%);NO2浓度每升高10 μg/m3,人群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分别增加0.94%(0.17%~1.70%)和1.29%(0.29%~2.30%).结论 天津市大气SO2和NO2污染与城区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汕头市某三甲医院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y,RTI)病例的预测模型,并对该医院接收RTI病例数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为RTI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汕头市某三甲医院2002年10月~2012年5月RTI病例,以每月发生例数进行整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和Stata12.1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通过建模流程最终拟合的模型为ARIMA(1,2,2),经Box-Ljung检验所有Q统计量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残差序列的白噪声检验结果亦显示模型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且观察值均在拟合值的可信区间内,说明所建模型拟合度较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该医院接收RTI病例数在未来两年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地预测RTI的发生和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预防和控制RTI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西安市大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影响.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2004-2008年西安主要大气污染物(PM10、NO2和SO2)与每日死亡率相关性进行泊松回归分析,并控制年龄、性别、时间、“星期几效应”和气象因素的影响.结果 研究地区大气PM10、NO2和SO2暴露与超额死亡风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M10、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大气气态污染物SO_2、NO_2、O_(3-8 h)和CO浓度与居民每日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石家庄市2013—2016年每日死亡人数、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气态污染物浓度对死亡的影响,并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大气SO_2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0.46%(0.02%,0.90%)和0.75%(0.07%,1.42%); NO_2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1.00%(0.26%,1.74%)和1.30%(0.16%,2.44%); O_(3-8 h)和CO对死亡风险存在正向影响,但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表明,SO_2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要高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NO_2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要高于男性,对65岁及以上人群的影响明显高于(0~64)岁人群,但两者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石家庄市大气气态污染物中SO_2和NO_2污染较为严重,其浓度的升高会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建议政府和民众在防护颗粒物污染的同时,也要关注气态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加强对女性的防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石家庄市大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8 h和CO浓度与居民每日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石家庄市2013—2016年每日死亡人数、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气态污染物浓度对死亡的影响,并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大气SO2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非意外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北京市朝阳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_2)、二氧化氮(NO_2)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2004年至2008年期间的北京市朝阳区每日死亡数据源于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收集北京市朝阳区日均SO_2、NO_2、PM10浓度和日均气温、相对湿度数据.使用广义相加模型(g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昼夜温差对乌鲁木齐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市2019—2021年心脑血管疾病日住院量数据,同期气象及污染物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linear model, DLNM),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及其它因素,分析昼夜温差与心脑血管疾病住院量的关系。结果 乌鲁木齐市昼夜温差越大,滞后时间越长,对心脑血管疾病住院风险越高,当达到最大昼夜温差21.0℃时滞后效应显著增加,危险效应在暴露当天即出现,一直持续到第20 d,其中在滞后13d时RR最大为1.266(95%CI:1.129~1.421)。在极高的昼夜温差下,冷季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的风险高于暖季。经性别、年龄分层分析后的结果显示,男性和年龄≥65岁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昼夜温差的影响。结论 极高的昼夜温差是乌鲁木齐市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的潜在诱因。男性与≥65岁人群更易受到昼夜温差的影响,在冷季更应重点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极高昼夜温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