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2—2014年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4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对抗真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4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真菌药物的总销售金额及构成比逐年上升。深部抗真菌药的用药金额远大于浅部抗真菌药,其中三唑类用药金额最大,其次是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金额排序中三唑类药物排在前列,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稳居第1、2位。浅表抗真菌药以特比萘芬为主,销售金额逐年下降。抗真菌药的DDDs排序中,深部抗真菌药中三唑类伊曲康唑排在前列,浅部抗真菌药克霉唑、硝呋太尔制霉素排名也居于前列。结论南京地区医院2012—2014年抗真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呈增长趋势,应加强对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评价工作,从而促进抗真菌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8—2010年南京地区抗真菌药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南京地区31家入网医院的抗真菌药数据进行汇总并排序分析。结果:3年来,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用药总金额逐年增加,三唑类代表药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稳居用药金额排序前3位。抗真菌药市场以进口药为主。抗深部真菌药中三唑类的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以及抗浅部真菌药中的特比萘芬和制霉菌素居DDDs排序前列。结论:2008—2010年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用药金额呈增长趋势,临床疗效和是否为医保药品影响该类药物使用率。  相似文献   

3.
林慧  蒋俊毅  秦利荣  肖大伟 《中国药房》2014,(38):3562-3566
目的:评价南京地区抗真菌药利用情况,为临床抗真菌药的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09-2012年抗真菌药的消耗量、总零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4年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用量及用药总金额呈上升趋势,占抗感染药的比重缓慢升高,年增长率起伏明显,最高达59.41%;2009-2011年用药总金额排前4位均为氟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净和特比萘芬,2012年伏立康唑用量激增,跃居首位;占销售金额85%左右的抗真菌药为唑类和棘白菌素类;DDDs排前3位的是伊曲康唑注射剂和口服剂、咪康唑外用剂型、特比萘芬口服剂型,多数抗真菌药的DDDs在增长,提示细菌耐药的情况可能有所变化;抗侵袭性真菌药多为新型广谱品种,DDDs最高的是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DDC居前列的包括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结论:要谨慎对待包括深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在内的抗真菌药的早期经验性治疗;临床需要注意剂型选择以及控制费用,紧密结合国内外治疗规范和指导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秦海艳  罗璨  东良 《中国药房》2013,(30):2815-2818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医院抗真菌药的利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及排序法,对南京地区33家医院2009-2011年抗真菌药的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医院抗真菌药销售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三唑类深部抗真菌药的销售金额构成比最大,年均增长率达14.66%,其中棘白霉素类药年均增长率最大(18.67%)。抗真菌药以进口品种为主,DDDs排序靠前的为三唑类药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以及浅部抗真菌药特比萘芬。结论:该地区医院抗真菌药销售金额呈增长趋势,三唑类增长较为明显,提示临床应防范其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2009~2014年武汉地区抗真菌药物用药的变化及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武汉地区34家医院2009~2014年抗真菌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及排序比,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4年武汉地区抗真菌药物总销售金额逐年增长,深部抗真菌药物总DDDs在2009~2012年以6%、19%、7%的涨幅上升,2012~2014年以6%、4%的幅度下降.结论 武汉地区抗真菌药物应用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深部抗真菌药物应用结构相对稳定,使用基本合理,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是抗深部真菌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6.
于小兵  贺悦  沈云章 《海峡药学》2010,22(2):152-154
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法,对我所2004年~2008年口服抗真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抗真菌药各年总的年用药金额和DDDs值略有波动,近4年国产伊曲康唑年用药金额和DDDs值排序均第一,近3年进口特比萘芬DDDs值有所下降,每年氟康唑总DDDs值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7.
蔡俊  刘慧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5):1244-1250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南京地区2014—2016年38家医院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南京地区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11.84%,药物选择主要集中在三唑类;其中伏立康唑注射剂的销售金额、伊曲康唑口服制剂的DDDs、卡泊芬净注射剂的DDC连续3年居首位;另外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出现新的变化;三级医院抗真菌药的用药金额占比最高;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的选择以进口药和国产药为主。结论 南京地区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的使用量逐年攀升,药物消费市场结构较为稳定;加强管理,促进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2010~2012年长江流域抗MRSA药物应用状况及趋势。该类药物用药总金额逐年上升,其中糖肽类药物使用金额所占比重最大;通用名金额排序中万古霉素超越替考拉宁,位列第一;DDDs排序位于前列的有糖肽类和利奈唑胺。  相似文献   

9.
孙岩芳 《首都医药》2011,(22):43-44
目的评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抗真菌药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统计并计算2006~2010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的抗真菌药物的用药金额、构成比、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限定日费用(DDDc),分析用药情况。结果抗真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5年来,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的销售金额位列前茅;氟康唑的应用数量最多,五年来,DDDs排序中均占首位。结论掌握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对于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的用量趋势及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的效果。方法:利用该院药品管理系统,检索2010~2012年住院患者使用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的出库数据,采用用药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排序法统计分析药物利用趋势。结果:2010~2012年抗深部真菌感染药总用药金额逐年增加,但年增长率由53.3%降至2.2%,累计DDDs年增长率则由68.6%变为-11.8%,用药金额和累计DDDs的减少以口服制剂为主。结论: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中,该院在保证治疗性用药充足的情况下合理控制了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用药量快速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的利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本地区34家医院2013~2015年抗真菌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2015年抗真菌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增长率最高达41.13%;三唑类药物的销售金额连续三年居首位,占所有抗真菌药销售金额的60%以上;2013~2015年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居销售金额的前4位;克霉唑外用剂型、伊曲康唑口服剂型保持DDDs的前2位;临床使用量较大的抗真菌药集中于唑类和烯丙胺类;DDC值居前三位的是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伏立康唑注射液。结论:2013~2015年抗真菌药的临床使用量持续攀升,侵袭性真菌感染是高危致命因素,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是临床治疗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王璐璐  刘慧 《中国药师》2014,(12):2104-2107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口服降糖药的应用近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长江流域医药情报研究所提供的南京地区2011-2013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该地区34家医院近三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销售金额排名前三位的药物是阿卡波糖、格列美脲、二甲双胍,DDDs排名前三位的药物是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总销售金额和总DDDs均呈逐年增长趋势,销售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值在0.3-2.0之间。结论:2011-2013年南京地区口服降糖药需求量逐年增加,口服降糖药使用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建议治疗时根据药物的特点进行选择,以改善糖尿病的代谢异常和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钱珊珊  秦利荣  戴惠珍 《中国药房》2014,(22):2029-2031
目的:了解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使用状况及趋势。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0-2012年的双膦酸盐类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膦酸盐类药物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加,销售金额平均增幅达25.5%,DDDs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DDC处于稳中略降的态势。双膦酸盐氯屈膦酸由于口服方便、价格便宜,市场占有率依然较高,2012年销售金额占10.65%。临床安全性和疗效方面更佳的第三代双膦酸盐占据了主要市场,以唑来膦酸(2012年销售金额占63.81%)和阿仑膦酸钠(2012年销售金额占12.59%)为主。结论: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吸收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第二代和第三代双膦酸盐已经占据了主要市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0~2012年抗精神障碍基本药物应用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统计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0~2012年抗精神障碍基本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等,分析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结果: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0~2012年抗精神障碍基本药物销售金额总体呈上涨趋势。2011年及2012年的增长率分别为7.31%、8.27%。大部分抗精神障碍基本药物日均费用(DDC)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结论: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人数逐年上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及完善为精神障碍患者积极参与治疗精神障碍疾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军人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及合理性。方法:对2007-2012年门诊处方药的类别、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2012年本院军人门诊处方用药总金额和处方平均金额均逐年增长,中成药和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排在前2位,人均处方用药品种数从2.73增加到3.03。2010-2012年排名前20位药品的用药金额和DDDs逐年上升,DDDs前4位的药品为头孢克洛缓释片、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和炎热清片等。结论:本院军人门诊处方用药金额的上升基本是合理的,与引进的新品种的广泛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2007-2010年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7-2010年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日均费用进行排序,对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进行分析。结果:本院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逐年提高,钙通道阻滞剂(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2008-2010年的用药金额最高。用药金额和DDDs最高的均为氨氯地平。结论:本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长效抗高血压药是目前抗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