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半肝血流阻断技术用于肝硬化肝癌的肝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因肝癌行肝切除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应用Pringle法第一肝门阻断入肝血流44例(A组)、半肝血流阻断76例(B组)、半肝血流阻断加选择性肝静脉控制85例(C组).比较3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3,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43.7、415.8、324.5 m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96,P<0.001);在术后3 d和6 d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水平比较,B组和C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 半肝血流阻断可防止健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肝外控制肝静脉,可显著减少肝切除术中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在肝切除术中连续性半肝血流阻断(hemihepatic inflow occlusion,HH)与间歇性全肝血流阻断(total hepatic inflow occlusion,T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80例肝肿瘤患者分为HH组(40例)和TH组(40例).术中施行肝切除时,HH组患者采用连续阻断血流的方式,TH组患者采用阻断血流20 min、复流5 min的阻断方式.测量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肝断面面积,术后1、3、7 d测定肝功能,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HH组比TH组的肝总缺血时间长,分别为[(42±13)min,(31±13)min,P=0.00],HH组的手术时间(236±49)min比TH组(204±38)min的时间长(P=0.02).两组患者断肝出血量分别为(500±269)ml与(416±23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术后第1天ALT与AST升高水平比较,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677 ±572)IU/L,(577±327)IU/L,P=0.12;AST:(591±468)IU/L,(512±301)IU/L,P=0.66)].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分别为22.5%和20.0%,P=0.35).结论 在肝切除中,连续性半肝血流阻断与间歇性全肝血流阻断同样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和全肝血流阻断下行肝叶切除手术后的肝功能变化。方法 病人分为两组 :半肝血流阻断组 (HLO ,n =2 8) ;全肝血流阻断组 (TLO ,n =3 5 )。测定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 1、2、3和 5d的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胆碱脂酶、sGPT水平及体温和心率变化。结果 与TLO组比较 ,HLO组入肝血流阻断平均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5 ) ;术后sGPT及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全肝组 (P <0 .0 5 )。术后 1~ 3d的体温及心率也明显低于TLO(P <0 .0 5 )。结论 半肝血流阻断下行肝叶切除手术具有阻断时间长 ,肝功能损害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半肝血流完全阻断切肝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 探讨选择性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切肝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治疗科2006-2007年100例因原发性肝癌行不超过半肝的规则性肝切除病人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选择性半肝血流完全阻断切肝术(A组),余65例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切肝术(B组),比较两组病人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肝切除体积、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及输血病人平均输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在A组肝血流阻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和两组肝切除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A组术后第3、7d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而A组术后第1、3、7d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半肝血流完全阻断切肝术能显著减少肝切除过程中的出血量并减轻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
肝癌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合理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24例肝癌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血流阻断方法分为:A组(51例),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B组(38例),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C组(24例),选择性出、人肝血流阻断法;D组(11例),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比较四组患者手术时间、肝脏缺血时间、术中出血及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指标. 结果 术前基本情况比较四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C组和D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A组和B组(P<0.05).四组在肝缺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术后谷氨酸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A组术后总胆红素恢复情况与B组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肝切除术中每一种肝血流阻断方法都有其应用价值.阻断方法的合理选择由肿瘤大小、位置、术前肝功能状况、潜在肝病、心脑血管状态等因素综合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术者手术经验及权衡利弊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在合并肝硬化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肝段切除手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法的更佳选择。方法总结分析合并肝硬化原发性肝癌32例,观察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对手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及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均成功切除肝癌,18例肝门部血流阻断(Pringle法)下的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1例死亡;而14例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无上述情况出现,术后肝功能及腹腔血性引流及康复情况与前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肝硬化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只要注意术前肝功能状况,确定合理的入肝血流阻断及手术方案,手术仍为安全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硬化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硬化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将2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行半肝切除的病人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HVC,n=14)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n=12)。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HVC组术后3天和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且下降程度也较后者明显。Pringle组有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Pringle组病人术后并发腹水显著高于HVC组。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比第一肝门阻断更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提带配合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64例肝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行肝提带配合半肝血流阻断(实验组n=24)和半肝血流阻断法(对照组,n=40)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205.1±55.4)min,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214.3±54.6)min,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失血总量(497.3±63.0)ml,无需输血治疗;实验组平均失血总量(203.0±39.4)ml,无需输血治疗;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3 d实验组ALT浓度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2.2±109.2)U/L vs.(434.8±215.7)U/L和(124.8±67.8)U/L vs.(241.6±132.6)U/L(P〈0.05),术后第1 d实验组TBI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2±17.8)μmol/L vs.(55.7±34.1)μmol/L(P〈0.05)。结论肝提带配合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肝癌肝切除患者资料,根据术中血流阻断方法分为A组(51例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B组(38例行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C组(24例行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D组(1 1例行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比较4组患者手术时间、肝脏缺血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术后肝功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结果:各组间术前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各组在肝缺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C组和D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均P<0.05),但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A组和B组(均P<0.05);A组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与水平升高较为明显,前者与其余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后者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合理选择须由肿瘤大小、位置,术前肝功能状况、潜在肝病、心脑血管状态等因素综合决定,而最重要的是依靠术者的经验与判断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预先区域性血流阻断在肝脏肿瘤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28例肝肿瘤患者采用预先区域性血流阻断技术行肿瘤切除(阻断组),24例采用常规肝肿瘤切除患者(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均为A级.阻断组术中采用血流阻断针在B超配合下将阻断带置人肿瘤周围肝实质中阻断肿瘤的血流,对照组采用第一肝门阻断法切除肿瘤.结果 阻断组出血量、麻醉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340±92)ml,(98.4±25.0)min,(10.2±2.3)d;对照组为(620±124)ml,(135.8±47.5)min,(16.5±5.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9.222,9.328,5.875,均P<0.01).术后第2天阻断组和对照组ALT分别为(378.4±35.2)U/L,(539.2±115)U/L(t=7.012,P<0.01),TBIL(37.5±11.2)mmol/L,(51.8±29)mmol/L(t=8.818,P<0.01),PT(17.4±2.4)sec,(20.4±2.8)see(t=4.16,P<0.01).术后第7天阻断组和对照组ALT分别为(57.1±15.5)U/L,(98.1±21.2)U/L,TBIL(25.4±4)mmol/L,(46.3±13)mmol/L.PT(13.2±4.2)sec,(15.7±2.2)sec,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8.039,8.085,2.621,均P<0.01).结论 预先区域性肝血流阻断术能较好控制肝癌术中出血有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半肝血流阻断行肝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肝切除半肝血流阻断技术进行改进,预防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对37例行肝切除患者采用肝门解剖半肝血流阻断技术。结果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肝门解剖半肝血流阻断方法,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少,是防止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肝切除半肝血流阻断技术进行改进,预防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对37例行肝切除患者采用肝门解剖半肝血流阻断技术。结果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肝门解剖半肝血流阻断方法,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少,是防止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对肝脏解剖的深入认识及切除方法的不断改进,肝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降低[1-2]。然而,出血仍是其最常见的术中并发症,尤其在肿瘤侵及主干血管或多肝叶联合切除时,可伴有难以预料的致命性大出血,给术者带来极大困难。术中大量输血又将产生诸多问题,如肿瘤复发率增高、免疫排斥反应、传染性疾病传播等[3-4]。因此,各种不同的应对策略广泛运用于肝切除术中,以血流阻断技术为核心,同时运用先进的肝切除器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精准肝脏切除术中运用区域肝蒂阻断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8例采用肝蒂横断式技术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解剖性肝段切除46例,占全部手术的79%(46/58),非解剖性肝切除12例;包括左外叶切除(II+III段)11例,左半肝切除(II+III+IV段)4例,右前叶切除(V+VIII段)1例,右后叶切除(VI+VII段)10例,右半肝切除(V+VI+VII+VIII段)14例,中肝切除(IV+V+VIII段)6例,局部切除12例。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40(80~430)min,平均失血量420(50~800)mL,术后并发胆瘘2例,腹腔出血1例,均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区域肝蒂血流阻断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残余肝功能,有利于术后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肿瘤需要进行半叶肝切除术中预先进行患侧肝动脉、门静脉主干和主肝静脉的阻断或结扎后的半肝切除方法.方法 (1)阻断或结扎患侧肝动脉、门静脉和主肝静脉;(2)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前壁与肝实质后,二者之间建立隧道并放置阻断带进行阻断.结果 全组1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预先进行患侧肝动脉、门静脉主干和主肝静脉结扎方法以及利用肝后隧道放置阻断带阻断进行肝切除术可以减少出血、残肝再灌注损伤和防止重要血管损伤出血、医源性肿瘤扩散等发生.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usefulness of the earlobe crease sign as a marker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the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e were interested in evaluating this sign for use in emergency patients. We investigated 530 patients, aged > 40 year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 If the electrocardiogram was abnormal or the patient reported symptoms suggesting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further cardiac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Patients who demonstrated evid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the additional investigations or had a clear histor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ere classified as the abnormal coronary group. Other patients with no history and/or normal investigations were classified as the normal coronary group. The assessment of earlobe crease sign was performed prior to anaesthesia, an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this sign were calculated. We found that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as high regardless of age, except for specificity in patients > 70 years old. The data suggest that the earlobe crease sign may be a useful marker for the pres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mergency operations in which little or no history and investigations are available. However, more work is required to assess the use of this sign in other ethnic group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切除术中的地位。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将38例肝切除术按血流阻断方法分为两组,传统全肝血流阻断组(THVE组)22例,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组(经心包组)16例,分析应用不同血流阻断方法对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两组病人均成功切除肿瘤,两组手术时间、阻断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心包组术后近期肝功能恢复快。结论 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可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清创性肝切除联合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对严重肝外伤手术治疗价值.方法 总结清创性肝切除术联合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治疗严重肝外伤55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肝外伤Ⅲ级20例,Ⅳ级20例,Ⅴ级15例,伴肝周大血管损伤14例,合并其他伤35例.附加手术:肝间断缝合修补术7例,肝周纱布填塞3例,下腔静脉修补术5例,肝静脉修补术5例,肝静脉缝扎术4例,肝固有动脉结扎2例.其余患者开颅清创3例,胆囊切除6例,胆总管T管引流4例,脾切除术5例,胰体尾部切除2例,左肾切除术1例,胸腔闭式引流9例,小肠部分切除或修补4例,胃修补1例.结果 全组救治成功47例.术后并发症19例(34.5%),其中凝血功能障碍1例,腹腔内出血2例,肠梗阻1例,肝、肾功能不全4例,腹腔感染3例,伤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4例,胸腔积液10例,均经治疗痊愈出院.死亡8例(14.5%),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3例,重型颅脑伤1例;重型颅脑伤合并胃、小肠多处破裂1例,感染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 清创性肝切除联合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是严重肝外伤手术救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软坚清脉方对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氧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软坚清脉方对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氧含量变化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软坚清脉方组50例(85肢),丹参对照组40例(71肢),多烯康对照组10例(16肢),分别对患肢多点组织血红蛋白(IHb)、血氧饱和度(IO2)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治疗12周时,软坚清脉方组患肢远端IO2(P<0.05)、IHb(P<0.0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且优于两对照组.丹参对照组则于近端IHb(P<0.01)差异明显;多烯康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软坚清脉方有较明显改善缺血性肢体血氧含量的作用,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无血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14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无血肝切除术的方法及优点。方法膏眭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壁与肝实质间间隙,建立肝后隧道放置二条阻断带,阻断患侧肝静脉、肝短静脉及肝断面的交通血管,并阻断患侧入肝肝动脉及门静脉,在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完成14例肝切除术。结果14例均成功建立肝后隧道并放置阻断带,未发生与此相关的并发症。切肝过程中肝断面基本无出血,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全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的肝切除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避免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止术中气栓发生和医源性肿瘤播散,避免胃肠道、肾脏淤血,有效的保护下腔静脉及健侧肝静脉,极大的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