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然而药物又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它也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甚至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WHO指出:全球每年死亡5200万人,其中 1/7的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由此可见,如何避免和尽可能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如何有效地合理用药,是摆在药学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上世纪 90年代初美国的 Hepler和Strand教授正式提出了药学服务这一概念:通过提供直接的、有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服务,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2].目前,我国临床药学经过20余年的发展,药学工作已经由单纯的"以药品为中心"逐步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直接面对病人提供药学服务.这种转变要求我们要更加关注临床,关注患者,更多地参与临床用药决策,保证合理、有效、安全、经济地用药,以满足临床药学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考察唐古特大黄主要药效成分与色度的相关性,建立快速评价唐古特大黄质量的色度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LC测定唐古特大黄有效成分的含量,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测定唐古特大黄色度值L*、a*、b*、E*ab,分析其与有效成分的相关性.结果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总蒽醌、游离蒽醌、番泻苷A、番泻苷B的累计... 相似文献
5.
6.
7.
<正> 通过对1260张中药汤剂处方的调查,我们发现所存在的问题以忽视处方中药物的特殊处理最为突出.选择其有代表性的特殊处理药物,以误用率=[误用处方张数/使用处方张数]×100%计算,结果如下:先煎药物(附子、川乌、草乌、石膏、龟板、鳖甲、龙骨、牡蛎、磁石、石决明、鹿角霜)平均误用率为85.7%,后下药物(大黄、木香、肉桂、沉香、砂仁、钩藤、薄荷、藿香、白豆蔻)平均误用率96.8%,包煎药物(车前子、旋复花)平均误用率38.1%,冲服药物(川贝、冰片、鹿茸、朱砂)平均误用率42.2%,烊化药物 相似文献
8.
从泻心汤看大黄的止血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有“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指出心经阴气不足,阳热亢盛,血为热迫而妄行致吐血,衄血,以泻心汤治之。后经临床验证,泻心汤治疗各种出血证疗效肯定,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泻心汤由大黄、黄芩、黄连组成,其效验之处,主要在于大黄一味,其不仅清热凉血以止血,且凉血散血、收敛降逆以止血。 相似文献
9.
10.
大黄为廖科植物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掌叶大黄R. palmatu或唐古特大黄R. tanguticum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是我国用药历史悠久的大宗中药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药材、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抗炎活性,可调节炎症小体的激活,其主要通过调控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免疫应答等细胞过程,以及调控炎症相关蛋白和相关炎症通路等多种途径对心血管、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表现出显著的药理活性,特别是具有较好的抗神经炎症效果。总结了大黄提取物和蒽醌类、鞣质类、二苯乙烯类成分在炎症相关疾病中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大黄的临床应用、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仲景用大黄匠心独具,在《伤寒杂病论》中诸多应用大黄的方剂中,与它药合用,或攻或补,或寒或温,在剂量的应用上可以说煞费苦心,这也体现了仲景独到的组方用药思想.本文以大黄在《伤寒杂病论》各常用方剂中的用量入手探讨仲景的用药配伍特点,对指导临证用药有很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2.
仲景用大黄匠心独具,在《伤寒杂病论》中诸多应用大黄的方剂中,与它药合用,或攻或补,或寒或温,在剂量的应用上可以说煞费苦心,这也体现了仲景独到的组方用药思想。本文以大黄在《伤寒杂病论》各常用方剂中的用量入手探讨仲景的用药配伍特点,对指导临证用药有很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3.
医院中药房加工水泛丸时,由于处方药物的总量和某些特殊药物(如胶类药物、珍珠、牛黄等)的重量一定,要把这些粘性大、用量小、价格又昂贵药物均匀地混合到丸粒中去,并非易事。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现介绍如下。1对某些特殊药物的处理水泛丸... 相似文献
14.
15.
今年4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的通知"(国药监注[2003]121号).其主要内容是:"为保证人体用药安全,解决历史上木通品种的混用问题,我局根据对关木通及其制剂毒副作用的研究情况和结果分析以及相关本草考证,决定取消关木通(马兜铃科)的药品标准.凡生产龙胆泻肝丸(含浓缩丸、水丸)、龙胆泻肝胶囊(含软胶囊)、龙胆泻肝颗粒、龙胆泻肝片的企业务必于2003年4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关木通替换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2002年增补本中收载的木通(木通科),其他国家标准处方中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品种务必于2003年6月30日前替换完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黄中大黄酸、大黄素,附子中去甲乌药碱,以及大黄酸、大黄素与去甲乌药碱分别配伍后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过程。方法:以大黄酸、大黄素、去甲乌药碱的累积转运量及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指标,采用HPLC对大黄酸、大黄素、去甲乌药碱的含量进行检测,考察大黄酸、大黄素、去甲乌药碱在Caco-2细胞上的转运行为,以及大黄素、大黄酸分别配伍去甲乌药碱后转运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去甲乌药碱的Papp均1×10-7cm·s-1,外排与吸收比值接近1.5,配伍大黄酸、大黄素后去甲乌药碱的Papp显著上升(P0.05)。大黄酸、大黄素配伍去甲乌药碱后前二者的Papp显著下降(P0.05)。结论:去甲乌药碱是1个中等吸收的药物,其吸收方式主要为被动转运。大黄中大黄酸、大黄素可促进附子中去甲乌药碱的在肠吸收,而去甲乌药碱却会抑制大黄酸、大黄素的在肠吸收。 相似文献
17.
18.
从《本草纲目》看大黄临床新用常玉阶①孙俊连②①河北张家口市中医研究所附院075000;②张家口医学院中医系075000大黄,又有将军之称,其性寒,味苦,入胃、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通滞去结、活血化瘀、通利二便、荡涤积聚之功。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学(以下简称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起来的医学科学,它保障了我困人民几千年来的健康和繁荣,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信赖。我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努力学习中西医理论,用以指导防治工作,深感中西医结合是很有必要的。今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医从石器时代开始萌芽,到公元前400年左右(相当于战国前后),先有《黄帝内经》的出现,后有《伤寒论》问世,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其理、法、方、药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明、清以来,虽有很大发展,但仍不脱离四诊八纲的基本体系。关于欧洲医学(以下统称西医)由希腊发源传至罗马,逐渐形成一个体系。它在十九世纪以前与中医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临床实践看中医整体观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兆铭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277-278
整体观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把人体与自然、五脏与六腑等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与对待。《内经》中的天人相应思想、脏腑相关思想以及五行学说,都是对中医整体观念的强调和反应。中医整体观为指导临床实践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结合笔者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