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肱骨外上髁炎是由伸腕肌起点反复受到牵拉刺激,引起部分组织撕裂、局部滑膜增厚或慢性损伤性肌筋膜炎等所致,临床较为常见。笔者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桡侧腕短伸肌起点松解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间采用桡侧腕短伸肌起点松解治疗的24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Nirschl/Pettrone级差系统作为疗效评价指标,采集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样本数据,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手术前后VAS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VAS均值由术前7.05(5.7~8.5)降低至术后的1.07(0.3~2.4),P<0.001;Nirschl/Pettrone级差分析显示治疗效果满意者共19例(79.1%).结论 桡侧腕短伸肌起点松解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有效方法,正确应用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及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用A型肉毒毒素对70例偏侧面肌痉挛及12例眼睑痉挛患者行面部肌肉局部多点注射,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70例偏侧面肌痉挛者,完全缓解25例(35.7%),明显缓解45例(64.3%);12例眼睑痉挛患者,完全缓解4例(33.3%),明显缓解7例(58.3%),无效1例(8.4%)。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可有效控制局部肌张力过高,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是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4.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及眼睑痉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和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对168例面肌及12例眼睑痉挛患者进行眼面部痉挛肌肉局部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80例面肌及眼睑痉挛患者,完全缓解率67.8%、明显缓解率22.8%、部分缓解率9.4%,总有效率达100%;起效时间1~7d,疗效持续时间在面肌痉挛和眼睑痉挛分别为(14.6±4.7)和(13.4±5.4)周。局部不良反应轻微、短暂,无全身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治疗面肌及眼睑痉挛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牟新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241-241
目的 用腰椎前屈和后伸的受限来区分急性腰扭伤的病因是肌性的还是骨性的.方法 用关节矫正手法和肌肉按摩手法分组治疗.结果 一个疗程的治疗A组有效率达98.2%,B组有效率达90.9%.结论 前屈受限是肌性的,后伸受限是骨性的,而临床治疗则需肌和骨并重.  相似文献   

6.
杨胜波  薛黔  李季蓉 《贵州医药》2005,29(2):99-101
目的探究家兔不同形态肌肉的肌梭分布。方法肌构筑法和HE染色法。结果家兔胸大肌为一扇形的阔肌,肌重11.21g,肌梭密度为12.98个/g,但各部位的肌梭密度不同,横行纤维中部最高(21.68个/g),斜行纤维以远端为高;跖肌是一羽肌,肌重3.94g,肌梭密度为16.94个/g,内侧部近端最高(47.71个/g),外侧部以中部密度最高(19.77个/g);趾长伸肌为长肌,肌重2.20g,肌梭密度26.24个/g,其肌腹中部密度最高(44.76个/g)。结论不同形态肌的肌肉的梭分布与肌纤维排列有关;不同形态的肌肉或同一块肌肉,肌梭分布不均匀;小肌较大肌、伸肌较屈肌有更高的肌梭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来我科诊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VQTM肌电图电位仪对患者行肌电图检查。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椎旁肌异常103例;双下肢肌肉异常32例;无患者出现F波异常;42例患者出现双胫神经H反射;21例患者在胫前肌、腓肠肌、趾短伸肌和椎旁肌静息时出现大量自发电位。结论肌电图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旁肌的异常率相对较高,与患者下肢肌肉的检测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肌肉肌腱转位术实现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晚期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使用联合肌腱转位术来实现功能重建,男26例,女10例;年龄15~57岁,平均27.4岁;左侧16例,右侧17例,双侧3例。根据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和恢复情况,分期分别行斜方肌移位重建肩关节功能,尺侧腕屈肌腱移位或背阔肌移位重建屈肘关节功能,旋前圆肌腱移位重建伸腕功能,屈腕肌腱转位重建伸指功能。术后一年,对肩外展功能、屈肘功能和伸腕伸指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全部肩外展重建患者肩外展肌力Ⅲ级以上,全部屈肘功能重建患者屈肘肌力Ⅲ级以上,11例伸腕伸指功能达到优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1%。结论分期分类行联合肌腱转位术是实现晚期臂丛神经损伤的功能重建的优良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高频超声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1例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声像图资料,发现患侧胸锁乳突肌表现为:①均匀增厚9例(22.0%),平均厚度8.3mm,肌纤维排列规则,回声均匀;②局部增厚15例(36.6%),均位于中下段,平均厚度11.6mm,局部增厚的肌纤维排列紊乱,回声不均匀;③形成肌性假瘤17例(41.5%),肌肉中下段出现实质性非均质性稍强回声团,内部结构紊乱,边缘可测及少许点线状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分析肌电图(EMG)诊断臂丛神经节前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 检测48例患者的三角肌、肱二头肌、伸指总肌、小指展肌、拇短展肌及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应用EMG仪测定支配肌肉的EMG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对运动单位电位进行研究,并观察肌肉的自发电活动,同时测定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计算出神经传导速度和潜伏期.结果 48例患者中,不完全损伤30例,完全损伤18例;根以下受损33例,根性受损15例.结论 EMG诊断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定位、定性分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在血友病髂腰肌出血误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血友病髂腰肌出血患者资料17例,全部病例均行1次或多次CT检查,对比这些患者的初步诊断与CT诊断间的差异,通过CT表现及临床表现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结果17例患者经CT检查,均确定髂腰肌血肿的诊断,6例与初步诊断不符,占35%。初步诊断误诊为髋关节出血2例,腹腔出血1例,阑尾炎1例;臀部肌肉出血1例,大腿肌肉出血1例。结论 CT检查可以明确血友病髂腰肌出血的诊断、排外其他髂腰肌病变鉴别,可与周边其他肌肉或脏器出血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中晚期的手术方式,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患者行肌肉神经减压松解术、屈肌起点滑移术、肌腱延长术、肌腱移位术。结果 15例手术者,术后获得3~24个月的随访。评定结果:优6例,良4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为66.7%。结论在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中晚期积极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手部功能的改善是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婴幼儿不同接种部位的接种后反应情况观察,为婴幼儿选择安全理想的预防接种部位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5-6月期间将我院岗贝预防接种门诊1032名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2岁以下婴幼儿随机分为3组,接种部位分别采用股外侧肌、三角肌及臀肌.观察3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股外侧肌、三角肌及臀肌肌肉注射30min内局部反应率分别为2.1%(7例)、1.1%(4例)、1.5%(5例);30分钟至72 h内局部反应率分别为9.6%(32例)、8.7%(32例)及10.9%(36例);发热率分别为4.2%(14例)、3.3%(12例)及2.7%(9例).3组局部反应发生率和发热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34,1.96,P>0.05).结论 选用臀肌、三角肌及股外侧肌肌肉注射法接种疫苗都是安全的,但2岁以下婴幼儿的理想接种部位还是股外侧肌中部肌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尺侧腕伸肌一拇短伸肌位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采用尺侧腕伸肌一拇短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治疗腕部正中神经损伤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单纯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的优良率达100%;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的优良率为66.67%。结论尺侧腕伸肌一拇短伸肌位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治疗腕部正中神经损伤或合并尺神经损伤具有操作方便、疗效理想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硅凝胶假体胸大肌下置入隆乳术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硅凝胶假体胸大肌下置入隆乳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让患者取立位,根据假体半径大小,以乳头为中心标记出圆形剥离范围,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加局部麻醉,取腋窝皱襞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胸大肌外缘,按标记范围钝性剥离胸大肌下间隙,用生理盐水将假体清洗后从切口置入,弹力绷带塑形固定。结果满意54例,满意率96.43%;发生血肿2例,占3.57%;假体移位3例,占5.36%;包膜挛缩硬化5例,占8.93%。结论硅凝胶假体胸大肌下置入隆乳术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及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用A型肉毒毒素对38例偏侧面肌痉挛及6例眼睑痉挛患者行面部肌肉局部多点注射,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38例偏侧面肌痉挛者,完全缓解12例(32%),明显缓解26例(68%);6例眼睑痉挛患者,2例完全缓解,3例明显缓解,1例无效。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可有效控制局部肌张力过高,缓解局部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17.
心脏起搏器628例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自1984年4月至1999年12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628例(为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与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568例(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学的比较。结果对照组628例术后并发囊袋血肿17例(2.70%),囊袋破溃3例(0.47%),电极导线脱位2例(0.32%),感染3例(0.47%),起搏器综合征6例(0.95%),导线断裂2例(0.32%),局部肌肉、膈肌刺激2例(0.32%),脑梗死2例(0.32%);研究组568例术后并发囊袋血肿9例(1.58%),囊袋破溃1例(0.17%),电极导线脱位0例(0.00%),感染1例(0.17%),起搏器综合征3例(0.52%),导线断裂0例,局部肌肉、膈肌刺激0例(各占0.00%),脑梗死0例(0.00%)。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一步了解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发病机理及预防措施、处理原则,注意重视术前准备、适应的选择及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中规范操作,做到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李青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99-100
目的 探讨老年期神经肌肉病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老年期神经肌肉病216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86 例,占39.81%,Eaton-Lambert综合征41例,占18.98%,周围神经病89例,占41.20%.结论 老年期神经肌肉病临床症状的多样性,无典型的阳性体征,易造成误诊误治.肌电图EMG 检查对本病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但仍存在部分病例不能够明确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能够为老年期神经肌肉病诊断提供确诊依据,肌肉、周围神经与皮肤活检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对老年期神经肌肉病诊断能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臀大肌是臀部中最大的一块肌肉,覆盖臀部大部分区域,它呈菱形四边形,位于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起点是髂骨翼外面、骶、尾骨及骶结节韧带的背面,肌束斜向下外方,以一厚腱板越过髋关节的后方,终点是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臀大肌主要作用是使大腿后伸并外旋大腿,同时固定骨盆和躯干。近固定时,使髋关节伸展和外旋;臀大肌上部肌纤维收缩可使髋关节外展,下部  相似文献   

20.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系指小腿筋膜间隙组织压增加,血流灌注障碍,致使其内包含的肌肉、神经发生急性缺血而引起的综合征。小腿骨筋膜室分为四室,即:1.前室;包含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足母)长伸肌、第3腓骨肌、胫前血管及腓深神经等;2.外室;包含腓骨长、短肌及腓浅神经等;3.后浅室:包含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等;4.后深室;包含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足母)长屈肌及胫后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