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高龄组(>65岁)120例,低龄组(≤65岁)136例,两组除给予冠心病AMI常规治疗药物外,均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高龄组与低龄组比较冠脉再通率(53.3与57.4%),4周内死亡率(8.3%与5.9%),出血发生率(6.7%与5.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岁(>65岁)AMI是一种安全、有益且有效的治疗措施,不应把年龄列为溶栓禁忌,应为高龄AMI患者积极创造溶栓机会.  相似文献   

2.
3.
溶栓治疗31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AMI患者按年龄分为2组,其中≥70岁组31例,<70岁组3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尿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70岁组预后良好者26例(83.87%),死亡5例(16.13%);<70岁组预后良好者29例(87.88%),死亡4例(12.12%).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70岁高龄AMI病人对溶栓治疗仍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所入选的≥70岁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溶栓组(28例)和常规组(50例),对比溶栓治疗再通组和未同组、溶栓组与常规组的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及病死率的差异性。结果实施溶栓治疗的患者,再通率为67.86%,再通组的病死率为5.26%,未通组为55.5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衰、严重心律失常无显著差异(P>0.05);溶栓组与常规组比较,病死率、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7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增加不利影响,溶栓再通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溶栓治疗同样适用于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院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了静脉溶栓治疗 1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5例均为本院住院和急诊留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 65~75岁,平均 71 5岁。经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综合分析除年龄外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安全性及对发生心脏破裂的影响。方法 以发生AMI在24h以内收入院的75岁以上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在发病6h以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t-PA18例,UK10例,SK3例)作为溶栓组。其余的55例未进行溶栓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了两组间临床症状、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特别对发生心脏破裂的情况进行了研讨。结果 在医院内的死亡率,溶栓组为35.5%,对照组为43.6%,溶栓组比对照组约减少20%。死亡原因,由于泵衰竭所致的死亡率,溶栓组为12.9%(4例),对照组为27.3%(15例),溶栓组比对照组减少52.7%。心脏破裂所致的死亡率,溶栓组为19.4%(6例),对照组为5.5%(3例),溶栓组为对照组的3.5倍。在溶栓组发生心脏破裂的6例中4例发生在AMI的12h以内,2例发生在溶栓过程中。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可以降低高龄初发AMI病人由于泵衰竭所致的住院死亡率,但需注意早期发生心脏破裂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寿命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高龄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本文就高龄AMI患者溶栓治疗和非溶栓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共收治高龄AMI患者44例,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70岁,既往无心肌梗死急性病史。18例为拒绝溶栓或发病至住院时间≥12者(未溶栓组);26例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溶栓组),其中14例用尿激酶150万u溶栓(溶栓A组),12例用尿激酶100万U溶栓(溶栓B组),三组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李秀霞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1):118-118
在适应范围内进行静脉溶栓是近些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本文通过对65岁以上老年AMI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以探讨老年AMI静脉溶栓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予以2.5 mg/次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皮下注射0.4 ml/次低分子肝素,2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150万U/次尿激酶,行静脉滴注,于12 h后予以7500 U/次低分子肝素钙,行皮下注射,2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5 d,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10%)明显优于对照组(68.97%),且冠状动脉再通率(62.07%)显著高于对照组(2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方法、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出血、心律失常发生、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在心电图梗死性Q波及血清CK、CK—MB变化,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心电图ST段变化,心功能状态等方面差异显著。结论在无其他溶栓禁忌症情况下,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减少病死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秀珍 《安徽医药》2007,11(1):83-8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 97例CCU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内溶栓治疗手段,在溶栓前后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 采用综合护理手段可以有效的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结论 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应该采用综合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对临床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后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应用溶栓治疗,为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及时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正确及有效的护理是溶栓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龄(≥75岁)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9例高龄(≥75岁)AMI患者随机分成溶栓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溶栓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加口服阿斯匹林,对照组除不用UK外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血管再通率溶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2.5%及12.0%,P<0.05);溶栓明显改善了高龄AMI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61.3%及50.8%,P<0.05);溶栓显著降低了高龄A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36.0%对12.5%,P<0.05),降幅为23.5%;溶栓组未见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无禁忌症的高龄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增加其血管再通率,改善心功能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疗法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 8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组 40例 ,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加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常规治疗组 42例 ,除不用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钙外 ,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 结果  血管再通率溶栓组为6 5 %(2 6 / 40 ) ,常规治疗组为 14.3%(6 / 42 ) ,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溶栓组未见严重出血等并发症。住院 4周内病死率为 5 %。而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为 2 3.8%(10 / 42 ) ,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 <0 .0 5 )。 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冠脉再通率 ,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是可行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冠脉再通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本组45例患者中10例再通,2例未通,再通率为83.3%,并发症少。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大地降低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而快速、准确、有效实施的临床观察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8年4月至2003年4月应用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U/30min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0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均为住院患者,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IVCT)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对本院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IVCT)治疗,给予患者尿激酶150万~2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完成,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主要观察的指标有冠脉再通率、病死率以及心功能等。结果 45例中29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64.44%,胸痛缓解消失37例,死亡2例,死亡率4.44%例,心功能较治疗前有较大改善。45例中有10例(22.2%)出现轻度出血,未见重度出血及低血压或过敏反应。结论静脉溶栓是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能够缩小梗死面积,减少死亡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黄体钢 《天津医药》1998,26(3):185-188
心电图(ECG)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可分为两方面,一是作为病人入选的重要条件或标准,二是用来评估溶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有较大的进展,其中溶栓疗法为主要进展之一.溶栓疗法能挽救一部分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维护心脏功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及改善预后[1],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普及,并被公认为AMI早期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2].溶栓疗法可分为静脉溶栓和冠状动脉内溶栓两种[3],且两种溶栓效果接近[4],因前者简单易行,更适合基层医院应用,已被大多数医院做为常规治疗手段.本文仅就静脉溶栓疗法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的急性缺血性坏死改变,是内科常见的一种急性疾病,死亡率高。近年来,在基层医院,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实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它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使溶栓药物浓度达到峰值,从而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