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拔牙病例的疗效。方法 :对20例年龄在14~25岁的骨性Ⅱ类Ⅰ分类病例 ,采用上颌拔除第一双尖牙 ,下颌拔除第二双尖牙 ,依据直丝弓技术矫治原则和顺序进行矫治。结果 :20例患者平均矫治时间为16 4个月 ,矫治后均达到了理想的侧貌外形 ,磨牙关系由Ⅱ类改变为Ⅰ类。前牙覆盖覆牙合正常 ,咬牙合关系良好。ANB角由平均5 4°±1 1°改变为3 1°±1 2°,Z角由60 3°±2 4°改变为74 2°±2 2°,AO -BO距离由6 6±2 1mm改变为3 0±1 0mm。结论 :临床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拔牙病例 ,是行之有效的 ,且具有操作简单 ,缩短疗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3.
4.
5.
6.
目的:采用MBT滑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骨性前牙反,研究颌面部硬组织变化,以丰富骨性前牙反非手术矫治的方法。方法:选择骨性前牙反无牙列拥挤病例7例,男2例,女5例,平均年龄13.8岁。使用3M MBT矫治器进行矫治。每位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利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上下前牙建立了正常覆覆盖关系,上后牙近中前移,磨牙呈类咬合关系,牙列齐,无间隙。治疗后上下前牙均出现代偿性移动,A点前移,ANB角减小0.81°,矫治减少了上下颌骨前后向生长差异,但矫治后ANB角仍为负值,矫治并未使颌骨前后向生长型发生质的变化。结论:本研究显示MBT矫治技术主要是通过牙齿的代偿性移动,并增加上颌骨向前生长,可以有效、快速地矫治骨性前牙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作者对40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矫治,治疗组以平面导板和斜面导板结合上颌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意在寻求一种简便、有效而快速的矫治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的方法,结果完成矫治的平均时间为9·8个月。对照组应用常规标准方丝弓矫治,完成矫治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Roth直丝弓矫治器联合颌外牵引治疗处于生长发育期Ⅱ类错颌畸形的效果,以期得到对发育期Ⅱ类错颌畸形简捷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对18例处于生长发育期Ⅱ类错颌畸形用Roth直丝弓矫治器联合颌外牵引治疗。每位患者治疗前拍摄头颅侧位、曲面断层及手腕骨X线片。对治疗前后的①SNA,②SNB,③ANB,④OP-SN,⑤Ar-Po(下颌长度),⑥FMA进行测量,并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SNA、ANB、OP-SN等在治疗后减小差异有显着性;SNB、Ar-Po增大,差异有显着性。结论该方法有效地抑制了上颌骨向前的生长发育,明显促进了下颌的向前生长,OP平面的逆时针旋转为下颌的向前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Roth直丝弓矫治器联合颌外牵引是不拔牙矫治发育期Ⅱ类错颌畸形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拔牙病例的疗效.方法:对20例年龄在14~25岁的骨性Ⅱ类Ⅰ分类病例,采用上颌拔除第一双尖牙,下颌拔除第二双尖牙,依据直丝弓技术矫治原则和顺序进行矫治.结果:20例患者平均矫治时间为16.4个月,矫治后均达到了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关系由Ⅱ类改变为Ⅰ类.前牙覆盖覆(牙合)正常,咬牙合关系良好.ANB角由平均5.4°±1.1°改变为3.1°±1.2°,Z角由60.3°±2.4°改变为74.2°±2.2°,AO-BO距离由6.6±2.1mm改变为3.0±1.0mm.结论:临床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拔牙病例,是行之有效的,且具有操作简单,缩短疗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探讨MBT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2例成年人安氏Ⅱ类1分类并开牙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8例,观察组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效,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明显(P<0.05);观察组SNA、ANB、LI-MP、MP-SN治疗后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1-SN、U1-L1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开牙台7 mm,治疗后OB 2 mm,恢复正常覆牙合覆盖,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临床操作简单,牙齿定位准确,可简化矫治程序和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MBT矫治技术不仅继承了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共同特征,并在精确定位牙齿、合理使用矫治力、简化治疗过程等方面有独特的优点。作者选择11例拔牙病例,应用MBT托槽系统进行矫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OPA-K直丝弓矫治器减数治疗安氏Ⅲ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就诊的安氏Ⅲ类错患者17例,应用OPA-K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减数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凹面型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磨牙为中性,完全近中关系,前牙覆盖、覆关系正常,尖牙呈中性关系,牙齿尖窝关系良好。矫治时间17~30个月,平均23.24个月。X线头影测量治疗后SNA、ANB、U1–NA及SN–MP增大,SNB、L1–NB及U1-L1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OPA-K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拔牙与不拔牙组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选择143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病例,其中拔牙组94例,不拔牙组49例,应用PAR指数对矫治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例矫治后各项PAR评估项目及PAR总分均比矫治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拔牙组的PAR总分差及权重PAR总分差均显著小于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矫治方法改善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患者经正畸治疗后,牙关系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拔牙组的牙关系改变较大。 相似文献
14.
15.
安氏Ⅱ类错(he)畸形是比较常见的一类错(he)畸形,往往要求拔除第一双尖牙取得间隙,使前牙舌移,解决前突的问题,因此对支抗的要求比较高。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口外唇弓、头帽及颈带作用…加强支抗,但口外唇弓需患者自己在家里戴用,所以对患者的良好合作没有把握,因此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固定横腭弓以帮助磨牙的支抗控制,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61-163
目的研究分析上下颌扩弓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进行上下颌扩弓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结束的患者,矫治前后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模型测量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矫治后,上下颌牙弓宽度和牙弓周长增加,差值最大为前磨牙区,其次是磨牙区,然后是尖牙区,上颌最大增加量为(4.51±1.8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后上下颌牙弓长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后,颌骨方面SNB、ANB及MP-SN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FH等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方面U1-SN、U1-NA、覆盖减小,L1-MP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下颌扩弓联合固定矫治技术可以有效减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中牙弓不匹配等不稳定状况,改善了患者的颌面部美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对称拔牙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的疗效、适应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安氏Ⅱ类亚类错患者采用不对称拔牙模式进行矫治,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结果:1∠1-FH减少12.04°,∠1-MP减小1.07°;2上、下唇突度分别减小2.62mm和1.04mm。上述测量项目矫治前、后的均值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对称拔牙模式适用于下切牙唇倾度和下唇突度较小的牙源性安氏类亚类错患者。 相似文献
18.
Tweed Merrifield直接力技术简单、易行、应用前景好。它是用于正畸支抗控制的临床医生所运用的最现代的矫治技术 [1],使方丝弓矫治器的应用简单化 ,只需4~5组弓丝。笔者近年利用Tweed Merrifield矫正技术矫正了23例AngleII错牙合患者 ,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 1研究对象选择1998年8月—2001年8月23例恒牙期患者 ,男8例 ,女15例 ,年龄11~24岁 ,平均17 5岁 ,前牙覆牙合II~III度 ,覆盖5~12mm ,上下牙列拥挤II~III度 ,软组织侧貌均为II类。1 2矫治方法 (1)牙列预备、牙列矫正、牙列调整和牙列恢复。采用0 056cm×0 071cm系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应用微型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1类错[牙合]。方法16例安氏Ⅱ1类错年龄15~21岁,通过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16例患者治疗后,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未发生显著性移动(P〉0.05),切牙在前后向发生显著性移动(P〈0.01)。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1类错[牙合]起到强支抗效能,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非依赖性强制抗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