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贵州毛南族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贵州毛南族部分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平塘县471名毛南族(男性237人,女性234人)的卷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耳耵聍、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和小指弯曲9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贵州毛南族卷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耳耵聍、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和小指弯曲显性性状出现率分别为91.3%、56.5%、24.6%、60.5%、25.1%、43.9%、31.2%、13.0%、96.8%。其中,男性分别为89.5%、57.4%、38.4%、57.0%、25.7%、43.0%、39.2%、9.7%、97.9%,女性分别为93.2%、55.6%、64.1%、24.4%、44.9%、23.1%、16.2%、95.7%。结论:贵州毛南族9个遗传性状的性别分布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且彼此相关性极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贵州汉族部分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684名汉族人群(男性186人,女性498人)的卷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耳耵聍5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贵州汉族卷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耳耵聍显性性状出现率分别为67.5%、18.0%、37.1%、60.4%、30.8%。其中,男性分别为68.8%、23.1%、38.7%、64.5%、33.9%,女性分别为67.1%、55.6%、16.1%、36.5%、58.89%、29.7%。叠舌率存在性别间差异(P〈0.05),卷舌与叠舌、耵聍与前额发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贵州汉族5项遗传性状的性别间差异不明显,且彼此相关性极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州仫佬族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342名仫佬族(男性156,女性186)的叠舌、卷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等5项群体遗传学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贵州仫佬族叠舌、卷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的显性性状出现率分别为24.6%、31.0%、38.0%、65.8%、12.9%.其中,男性分别为31.4%、25.0%、60.9%、62.2%、10.9%,女性分别为18.8%、36%、18.8%、68.8%、14.5%.结论:贵州仫佬族叠舌、卷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等5项群体遗传学特征分布存在性别差异,且特征间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4.
人类有许多成对的体质特征性状,如前额发际、蒙古褶等均属于孟德尔式遗传,是人类群体遗传学的重要指标,国内已有不少这方面的报道[1-3]。为此我们调查了河南省汉族大学生的12对遗传性状,旨为中国汉族人群的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资料。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按照知情同意原则,调查了新乡医学院2008级和2007级的部分学生,均为河南籍汉族学生,男224例,女362例,年龄在18~23岁之间,无残疾。1.2调查方法遵循随机抽样原则,采用群体遗传学公认的方法和标准[4],对河南汉族大学生人群前额发际、发式、发旋方向、眼睑、蒙古褶、眼裂、达尔文结、耵聍、拇指类型、小指弯曲、翻舌和卷舌12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χ2检验、U检验以及各特征间相关分析等统计学处理。2结果12对遗传性状的出现频率及其性别间差异的检验结果,男女间前额发际、眼睑、眼裂和翻舌4对性状的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12~8·150,P<0.05),其他性状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河南汉族12对性状的出现率及性别间差异分析(U检验)遗传性状男/出现率女/出现率合计/出现率性...  相似文献   

5.
宁夏回、汉族12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宁夏回、汉族12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宁夏回、汉族前额发际、发式、鼻孔、鼻尖、眼睑、蒙古褶、达尔文结、耳垂、卷舌、拇指类型、环食指长和小指弯曲等12对遗传性状,计算各指标的基因频率.结果 宁夏回、汉族钩形鼻尖基因频率分别为0.0847和0.0390,双眼睑基因频率分别为0.5145和0.4221,有蒙古褶基因频率分别为0.3240和0.4317.男、女性三角形发际的出现率分别为38.62%和27.27%,双眼睑出现率分别为65.66%和77.33%,食指长的出现率分别为8.25%和16.81%.结论 宁夏回族钩形鼻尖、双眼睑基因频率高于宁夏汉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宁夏回族有蒙古褶的基因频率低于宁夏汉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显性基因频率在回、汉族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三角形发际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女性双眼睑、食指长的出现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其余性状的出现率在男、女性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学习群体遗传性状出现率分布及其特征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公认的方法,调查了530人(汉族412人、少数民族118人)8对群体遗传学性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计算出各遗传性状的出现率,并将其与文献数据进行比较。性别间差异的统计学处理采用U检验,各特征间相关关系分析等使用χ2检验进行。结果贵州某地区卫校汉族学生前额发际、眼睑、唇厚、下颏类型、睫毛、耵聍、门齿类型、发质8对遗传性状显性出现率分别为33.50%、77.20%、14.10%、65.00%、61.20%、20.90%、88.30%、18.90%;少数民族学生则分别为25.40%、76.30%、16.90%、62.70%、62.70%、22.00%、88.10%、25.40%。结论①贵州某地区卫校学生发质存在性别差异(P<0.05),汉族学生性别间前额发际、眼睑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少数民族学生性别间下颏类型、耵聍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8项群体遗传学特征间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7.
贵州4个民族群体3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布依族、苗族、水族和白裤瑶眼部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公认的方法,对贵州布依族、苗族、水族和白裤瑶眼色、眼裂开度和眼裂方向3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并计算出各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被调查者年龄18—55岁,三代均为同一民族。结果:贵州布依族、苗族、水族和白裤瑶眼色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0376、0.0493、0.0488和0.0110,眼裂开度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6763、0.7048、0.8139和0.6769,眼裂方向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0816、0.1441、0.1969和0.0575。结论:眼裂方向性状的民族间差异较大,眼色、眼裂开度则较小。  相似文献   

8.
范迎  徐国昌  席焕久  任甫  温有锋  杨雷  陈志国 《重庆医学》2013,42(7):788-789,792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五项舌运动类型(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的分布情况,为人类学群体遗传学积累资料。方法对河南汉族400例(男200例,女200例)正常人五项舌运动类型进行调查,使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河南汉族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构成比分别为48.0%、8.75%、34.0%、67.25%、6.75%。其中尖舌、三叶舌2项舌运动类型的构成比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其他族群比较,河南汉族叠舌、翻舌构成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尖舌构成比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卷舌、三叶舌构成比处于较低水平;(3)叠舌与翻舌、卷舌与三叶舌这两对性状特征间有相关性。结论河南汉族的舌运动类型与独龙族、四川资阳汉族、广东化州汉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贵州畲族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分布特点,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采用遗传学界公认的方法对320名贵州畲族利眼、扣手、利手、利足、叠臂、叠腿和起步类型等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进行活体观察,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畲族利眼、扣手、利手、利足、叠臂、叠腿和起步类型的右型出现率分别为51.9%、65.3%、93.1%、55.9%、50.9%、71.3%、44.7%;除利足和叠臂外,其它5种特征间出现率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利手与叠腿、利足与起步类型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其它特征间关系不明显。结论:贵州畲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多为右型,特征出现率男女间差异多不显著,特征间相关性极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眼部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对684名贵州汉族(男性186人,女性498人)睫毛、眼色、眼裂开度、眼裂方向的群体遗传学特征进行活体观察,并对其关联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贵州汉族人群睫毛、眼色、眼裂开度、眼裂方向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429 9、0.155 6、0.474 6、0.440 5、0.317 4、0.413 5。其中,男性分别为0.437 0、0.096 1、0.466 1、0.487 2、0.277 5、0.308 6,女性分别为0.428 2、0.178 4、0.477、0.424 7、0.332 2、0.458 7。眼色存在性别差异(P〈0.01)。眼裂开度与睫毛、眼裂方向,眼色与眼裂方向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关联性(P〈0.05或P〈0.01)。结论:贵州汉族眼部遗传性状的性别分布差异不明显,且部分性状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贵州汉族部分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对684名贵州汉族(男性186人,女性498人)睫毛、眼色、眼裂开度、眼裂方向4项群体遗传学特征进行活体观察。结果:贵州汉族长睫毛、黑眼色、宽眼裂、水平型眼裂方向的出现率分别为67.5%、71.3%、72.4%、68.7%。其中,男性分别为68.3%、18.3%、71.5%、73.7%,女性分别为67.3%、32.5%、72.7%、66.9%。结论:贵州汉族4项遗传特征的性别分布存在差异,且彼此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贵州省荔波县布依族、水族人群ABO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方法分别对贵州省荔波县布依族(726人)、水族(163人)3代以内无血缘关系的个体采用玻片快速凝集法进行ABO血型检测。结果荔波县布依族、水族群体ABO血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布依族ABO血型的表型分布特征为O>B>A>AB ,基因频率均为r>q>p (r=0.6769、q=0.1767、P=0.1464),民族指数小于1(0.842);水族ABO血型的表型分布特征为O> A>B> AB ,基因频率为r> p> q(r=0.5226、q=0.1040、P=0.1647),民族指数大于1(1.529)。结论贵州省荔波县布依族、水族的ABO血型分布与贵州省其他地区同一民族群体的分布规律一致。遗传距离分析提示ABO 血型分布存地区性和民族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白裤瑶部分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402名白裤瑶(男性202人,女性200人)的发质、达尔文结节、门齿类型、唇厚、下颏类型、通贯纹和指甲类型7项遗传特征进行活体观察。结果:白裤瑶硬发质、达尔文结节、铲形门齿、厚唇、下颏前突、通贯纹、长形指甲出现率分别为84.7%、74.4%、15.2%、84.3%、77.6%、25.6%、48.8%。其中,男性分别为92.1%、66.8%、15.8%、90.6%、76.2%、33.7%、43.1%,女性分别为77.5%、82.0%、14.5%、78.0%、79.0%、17.5%、55.5%。结论:白裤瑶7项遗传特征的性别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且彼此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豫医卷毛大鼠和SD大鼠皮肤组织学的差异。方法:挑选豫医卷毛大鼠封闭群1d龄、12d龄、18d龄、4月龄、24月龄同窝大鼠与SD大鼠各2只,颈椎脱臼法处死,取背部中央皮肤,制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与SD大鼠相比,豫医卷毛大鼠皮肤毛囊弯曲,排列紊乱,皮肤其他结构与SD大鼠无区别。结论:突变基因影响了大鼠毛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贵州省布依、苗、水族健康人血清中Gm因子的分布,参考文献按Gm单倍型频率计算四川、云南、广西、贵州汉、壮、侗、白、布依、苗、水族十个群体的遗传距离,绘制系统树,以Gm作为遗传标记,用数值分类法探讨这些民族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贵州水、布依、苗族人群HLA-A、B,C抗原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居住在贵州的水、布依、苗族人群的HLA-A、B、C抗原分布进行了调查。首次报告少数民族中SH6、CSH2抗原的基因频率。对具有显著的连锁不平衡单倍型进行了比较。计算了水、布依、苗、壮、侗、瑶、汉族七个群体的遗传距离并绘制了七个民族的系统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