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长双  张肖肖  路明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4,(10):1729-1730,1733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河南省2012年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河南省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2 835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24.32/10万,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6.96/10万和31.18/10万。河南省18个省辖市均有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焦作市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44.80/10万。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集中在春季4-6月(8 835例,38.69%)和冬季1月和12月(3 738例,16.37%)。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0岁(19 349例,84.73%),病例男女比为1.98︰1,患者主要为学生(12 570例,55.05%)。结论河南省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于2011年,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在提高全省麻腮风疫苗接种率的同时,应重点关注与外省接壤的高发地区。在3~10岁中小学高危人群中建立更加敏感的监测预警系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治病情蔓延。  相似文献   

2.
申剑波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19-1620,1622
目的通过了解西双版纳州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西双版纳州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 32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1.29/10万,男女病例报告性别比为1.27∶1;4—7月、10—1月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3~10岁儿童(63.20%),职业分布以学生(50.51%)、散居儿童(19.11%)和幼托儿童(15.71%)为主;7年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7起,病例272例(11.68%),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小学。结论该州应加大防控力度,进一步完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的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河南省共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8 74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79/10万;92.47%的病例集中在2~15岁人群,以学生最多,男女发病比为1.99∶1;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每年的3-7月和11月-次年1月多发。结论 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处较低水平,但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趋势和三间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 54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3.99/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发病高峰期为10月-次年1月(498例,占比32.25%),4-7月(638例,占比41.32%)出现发病小高峰。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64∶1,15岁及以下人群报告1 238例(占比80.18%),其中5~9岁组报告发病数492例(占比31.87%)。报告发病数最多的人群为学生,共报告847例(占比54.87%);其次为幼托儿童,共报告369例(占比23.89%)。结论 2011-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主要以散发病例为主,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河南省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6485例,发病率为17.53/10万;90.80%的病例集中在2-15岁人群,以学生最多,男女发病比为1.78:1;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每年的3-7月和次年1月多发。结论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处较低水平,但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该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深圳市宝安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10 680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2.59/10万;全年每月均有发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5—7月和12—1月为发病高峰,男女病例报告发病率性别比为1.84∶1;病例主要发生在3~15岁(75.92%)年龄段,学生和儿童为高发人群;沙井、观澜2个街道发病率较高。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应针对高发季节、人群和地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5-2011年锦江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锦江区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锦江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90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91/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2005年为24.70/10万,2006年为25.68/10万,2007年为27.78/10万,2008年为29.44/10万,2009年23.61/10万,2010年为33.54/10万,2011年为56.92/10万,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4~7月及10~12月为发病高峰,累计发病627例,占总发病数的69.59%。发病年龄以小于15岁为主(85.24%),其中,3~14岁儿童发病最多(733例),占总发病数的81.35%。发病人群以学生(57.60%)和托幼儿童(24.20%)为主。男性564例,女性337例,男女性别比为1.67∶1。结论 2005-2011年锦江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年龄组和易感人群的保护,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近年来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州市2005-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0 621例,8年平均发病率为55.92/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5-7月(39.82%),呈单峰高发;发病人群以0~14岁儿童和青少年为主(81.47%),18月龄婴幼儿病例占1.22%,3-9岁儿童高发,5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782.78/10万);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76︰1,0~14岁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5岁及以上人群男女发病率无差异;发病人群职业主要为学生和幼托儿童;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发生在小学。结论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一直较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和暴发疫情的规范处置,提高重点人群的腮腺炎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甘肃省陇西县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陇西县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陇西县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春季、夏初及秋冬季节为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4~15岁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结论应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腮腺炎监测和传染病管理,尤其是要重视学校的疫情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4-2009年广元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4-2009年广元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订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广元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 343例,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41.75/10万下降至2009年的12.31/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12/10万。3~6月和10月至翌年1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5~15岁儿童或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1.06%。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18.75%由流行性腮腺炎引起,9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农村中小学校。结论 2004-2009年广元市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人群主要是15岁以下儿童,暴发疫情主要是在农村学校。  相似文献   

11.
2004-2007年吉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吉林省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腮腺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吉林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07年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吉林省2004-2007年腮腺炎总发病率在4.31/10万~15.89/10万之间;4-6月为发病高峰期;2004-2007年〈15岁儿童发病率为76.17%~84.27%,其中4~9岁儿童发病率为27.04%~41.02%。结论应制定控制腮腺炎规划和免疫策略,重点对儿童采取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含其成分的联合疫苗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江西省2004 - 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西省2004 - 2018年报告的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 - 2018年江西省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120 40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05/10万,其中2011年和2012年为高发年份,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2.17/10万和32.03/10万。报告暴发疫情33起且均为学校内暴发。4 - 7月(65 646例,占54.52%)、11月 - 次年1月(23 841例,占19.80%)为发病高峰。90.58%病例集中在<15岁人群,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231.68/10万);男性发病率(23.12/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12.65/10万)。景德镇市、萍乡市、鹰潭市的年均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4.00/10万、28.99/10万、24.48/10万。结论 2004 - 2018年江西省腮腺炎病例以学生为主,应重点做好学校腮腺炎防控。建议为学龄前儿童实施第2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接种,并持续保证高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4-2016年贵州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04-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中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6年贵州省报告腮腺炎病例133 88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21/10万,2013-2016年疫情较前明显下降。每年发病的季节趋势呈规律的双峰分布,发病高峰为4-7月及11月-次年1月。铜仁市、遵义市、黔东南州年均发病率较高。贵州省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年龄为5~9岁,年均发病率为206.3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2004-2016年贵州省累计报告腮腺炎暴发疫情319起,均为小学或幼儿园内暴发。结论 为进一步降低腮腺炎流行强度,贵州省应为学龄儿童增加第1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免疫,以有针对性地降低腮腺炎高发人群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2年山东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方法对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山东省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4408例,发病率为25.33/10万,发病率与2011年相比上升了90.17%,发病构成占2012年丙类传染病的14.72%,在山东省i1种丙类传染病中居第3位。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在夏初和秋冬季是发病高峰;年龄分布以3--14岁为主,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以学生和儿童为主。结论当前流行性腮腺炎仍然是严重危害山东省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建议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08-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高危聚集区,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提供科学建议。  方法  基于中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河南省2008-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三间分布特征。采用ArcGIS 10.7软件进行三维趋势分析和结果可视化呈现,应用SaTScan 9.4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  结果  河南省2008-2019年累计报告223 499例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9.68/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5~10岁儿童和青少年,占病例总数的50.61%;每年的3-7月及11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三维趋势分析显示,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且东部略高于西部;时空扫描统计结果显示:共识别到6个时空聚集区,主要聚集区位于北部安阳地区,包含4个县区,聚集时间为2008-2013年。  结论  2008-2019年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呈平稳的波动趋势,且存在明显季节性规律,5~10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为其主要发病人群,2008-2019年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存在时空聚集性,主要聚集区呈动态变化,近两年东南部地区出现聚集区,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分析平塘县2004-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4年11年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729例,年均发病率为20.88/10万,以5月、10月为高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4.54%和15.77%;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10岁,占总病例数的85.32%;职业以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7.23%,其次是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总病例数的9.33%和8.78%;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起。结论 提高疫情监测敏感性,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开展重点人群疫苗预防接种,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是有效控制学校及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国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为预防和控制流腮提供参考。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中,2010~2012年流腮报告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10~2012年流腮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2.3963/10万、33.8863/10万、35.5897/10万,4~7月和11月~次年1月为两个发病高峰,高发年龄为5~7岁,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63:1,近2年发病集中在西部地区。结论针对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完善含流腮成分疫苗的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健  廖学舟 《职业与健康》2012,28(6):727-728
目的了解鄂州市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鄂州市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鄂州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68例,年均发病率为19.05/10万,其中2008、2009和2010年分别报告病例396例、59例和113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0.08/10万、5.93/10万和11.32/10万。流行性腮腺炎具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发病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幼托儿童和学生,共报告病例511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9.96%;其中,7~14岁组发病最多,共报告发病329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57.92%。结论幼托机构和学校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的重点单位。  相似文献   

19.
杨兴万  张旭  秦政 《现代预防医学》2015,(18):3280-3282
摘要:目的 了解务川自治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3年务川自治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52例,年均发病率为21.42/10万,发病以2007-2009年为流行高峰,共计发病496例,占总病例数的65.96%。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5~9岁组为高发年龄段,占总病例数的62.23%,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77∶1。发病以学生(71.94%)为主,其次是散居儿童(16.49%)和托幼儿童(11.57%)。结论 务川县流行性腮腺炎以学生、托幼机构儿童发病为主,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防控的重点场所。应加大免疫规划工作力度,提高麻腮风(麻腮)疫苗接种率,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