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源性硫化氢(Hzs)对于吸烟诱导的COPD大鼠模型中小气道纤维化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吸烟组、吸烟+Hzs组和吸烟+炔丙基甘氨酸(PPG)组,采用被动烟雾吸入法,共吸烟4个月,从第3个月起,每日吸烟前给予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硫氢化钠(NaHS)(14μmol/kg)或PPG(37.5mg/kg),取肺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对小气道胶原沉积采用半定量分析,并进行小气道病理评分。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胱硫醚-γ-裂解酶(CGL)、I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吸烟组小气道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1),NaHS干预后较吸烟组评分降低(P〈0.05)。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天狼星红染色切片,吸烟组和吸烟+PPG组较正常组小气道周围胶原沉积显著增多(P〈0.01),吸烟+H2S组较吸烟组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组相比,吸烟组大鼠肺组织I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增多(P〈0.05),NariS干预后I型胶原蛋白含量较单纯吸烟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内源性H2S参与吸烟诱导的COPD大鼠小气道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外源性给予H2S对小气道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对低氧肺损伤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率(AF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低氧大鼠暴露于10%的氧浓度,分别于24 h和48 h测定AFC、总肺水量(TLW)。苯肾上腺素分别与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α2受体阻滞剂育亨宾、β1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β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钠通道阻断剂氨氯吡咪及Na+-K+-ATP酶阻断剂哇巴因混合后灌注到低氧48 h大鼠的肺泡腔内,测定AFC的变化。结果大鼠暴露于10%的氧浓度24 h后AFC(17.09±2.36)%/h与正常大鼠AFC(16.85±2.87)%/h比较没有明显变化;48 h时AFC(8.41±2.67)%/h明显降低。苯肾上腺素能明显增加低氧大鼠AFC。苯肾上腺素增加低氧大鼠AFC的作用能够被哌唑嗪、阿替洛尔、ICI-118551、氨氯吡咪和哇巴因抑制。结论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通过调节Na+-K+-ATP酶及钠通道的活性增加低氧肺损伤大鼠肺泡液体清除能力,促进肺水肿液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肺组织β2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2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β2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肺组织的β2受体mRNA的表达下调(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肺组织β2受体mRNA的表达下降,可能是糖尿病肺功能受损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别应用选择性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drenoceptor,β3-AR)阻断剂及激动剂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β3-AR是否在CHF进展中介导心肌纤维化。方法:9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2 CHF组:腹腔注射ISO+0.9%氯化钠;3β3-AR激动剂干预心衰组(BRL组):腹腔注射ISO+尾静脉注射BRL37344;4β3-AR抑制剂干预心衰组(SR组):腹腔注射ISO+SR59230A。干预结束后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病理学变化,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等。结果:1模型组大鼠在12周后心功能明显下降,出现心肌重构,CHF模型成功建立。2BRL组大鼠较CHF组LVSP、±dp/dtmax降低,LVEDP、LVW/BW升高(P0.05或P0.01),心肌出现明显变性及纤维化改变,CVF升高(P0.05),心肌Hyp含量升高(P0.05);SR组较CHF组HR、LVEDP下降(P0.05或P0.01),LVSP显著升高(P0.05)。结论:1腹腔注射ISO可成功复制CHF大鼠模型。2β3-AR激动后可促进心肌纤维化,提示β3-AR可能通过介导心肌重构参与CHF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脏κ阿片受体对心肌Cx43基因和其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3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进行实验分组。大鼠麻醉后,经股静脉分别给于κ阿片受体和β肾上腺素受体的激动剂或阻断剂。30 min后,剪取左心室心肌组织,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Cx43 mRNA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x43总蛋白和磷酸化的Cx43蛋白(P-Cx43)的表达。结果: 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可使Cx43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而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Cx43 mRNA的表达(P<0.05)。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和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均可明显抑制异丙肾上腺素的上述作用。异丙肾上腺素可使P-Cx43的表达降低;而普萘洛尔和U50,488H则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所致P-Cx43表达的降低。上述U50,488H的作用均可被κ阿片受体选择性阻断剂Nor-BNI所阻断。结论: κ阿片受体可通过影响β肾上腺素受体进而调节Cx43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姜黄素干预对COPD大鼠IL-1β和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姜黄素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香烟烟熏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并按照分组情况对大鼠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计数BALF中的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HE染色观察大鼠气道炎症及肺气肿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模型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姜黄素干预组大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较COPD模型组降低(P<0.05).组织病理学显示COPD模型组大鼠小气道周围大量炎症细胞聚集、肺泡腔扩张,姜黄素干预可减轻小气道周围炎症细胞聚集及肺泡腔扩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模型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升高,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干预后COPD大鼠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下降,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COPD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COPD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IL-17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β_2肾上腺素受体(β_2受体)mRNA表达水平及β_2受体对细胞受体后信号3',5'-环化一磷酸腺苷酸(cAMP)含量和cAMP依赖蛋白激酶(PKA)活性作用的动态变化.方法:Wistar大鼠48只制备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梗死后2周组、4周组、8周组,另制备假手术模型为假手术组.分离心肌细胞.每毫升细胞悬液作为一份样品,按给药不同随机分为7类:①空白对照;②沙丁胺醇;③沙丁胺醇+百日咳毒素;④异丙肾上腺素;⑤异丙肾上腺素+ICI118,551(β_2受体拮抗剂);⑥异丙肾上腺素+阿替洛尔;⑦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每类10份样品,测定cAMP含量和PKA活性.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测定β_2受体、β_1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心肌梗死后β_1受体mRNA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0.05),β_2受体mRNA水平在β受体中所占比例由19%升高至3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比较,在假手术组和梗死后2周组、梗死后4周组、梗死后8周组心肌细胞,沙丁胺醇可使cAMP含量分别升高98.1%、133.6%、147.7%和150.7%(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异丙肾上腺素比较,ICI118,551仅在梗死后8周组心肌细胞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升高cAMP含量的作用(P<0.05);阿替洛尔在假手术组和梗死后2周组、梗死后4周组细胞可抑制此作用(P<0.05);普萘洛尔在4组均可抑制此作用(P<0.05).ICI118,551仅在梗死后8周组心肌细胞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升高依赖蛋白激酶活性的作用达55.80%(P<0.05);阿替洛尔仅在假手术组和梗死后2周组心肌细胞可抑制此作用,分别为44.76%、34.59%(P均<0.05);普萘洛尔在假手术组、梗死后2周组、梗死后4周组、梗死后8周组心肌细胞均可抑制此作用,分别为49.60%、40.82%、40.64%、46.84(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梗死后β_2受体mRNA水平在β受体中所占比例升高.β_2受体激动显著升高心肌细胞cAMP含量和cAMP依赖蛋白激酶活性(P<0.05),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作用较正常心肌细胞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素通过非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途径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原代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利用β-甘油磷酸钠联合丙酮酸钠制备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模型.细胞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予常规培养基)、钙化组(予钙化培养基)、钙化+ AngⅡ受体阻断剂组(予钙化培养基,再予氯沙坦10-6 mol/L和PD123,31910-5 mol/L分别阻断AngⅡ受体AT1、AT2)、钙化+肾素(10-10、10-9和10-8 mmol/L)组(于钙化培养基中,先加入氯沙坦10-6 mol/L和PD123,319 10-5 mol/L,再分别予10-10、10-9和10-8 mmol/L肾素).用Von Kossa染色鉴定钙化细胞,测定各组细胞中钙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判断钙化程度.用RT-PCR检测成骨细胞标志物核结合因子α1(Cbfα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Cbfα1蛋白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钙化组钙含量、ALP活性显著增加,Cbfα1和TGF-β1 mRNA及Cbfα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钙化组相比,钙化+AngⅡ受体阻断剂组对钙化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与钙化+ AngⅡ受体阻断剂组相比,钙化+肾素(10-10、10-9和10-8 mmol/L)组呈剂量依赖地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含量、ALP活性,以及Cbfα1和TGF-β1 mRNA及Cbfα1蛋白表达(P<0.05).结论 肾素可通过非AngⅡ途径作用促进β-甘油磷酸钠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其作用可能与TGF-β1、Cbfα1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吸烟和戒烟对2型糖尿病大鼠IKK-β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6周龄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7只)、糖尿病对照组(DC,7只)、糖尿病吸烟组(DS,14只)、糖尿病戒烟组(SC,14只).糖尿病吸烟组分为吸烟8周组(DS8,7只)和12周组(DS12,7只),糖尿病戒烟组分为吸烟8周戒烟组(SC8,7只)和吸烟12周戒烟组(SC12,7只).吸烟组进行8周或12周被动吸烟,戒烟组在8周或12周的被动吸烟后停止吸烟4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IKK-β磷酸化的程度.结果 与NC组比较,DC组IKK-β磷酸化程度增强(0.16±0.05 vs 0.30±0.08,P<0.01);与DC组和SC8组比较,DS8组IKK-β磷酸化程度有增强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0±0.08,0.36±0.10 vs 0.40±0.09,P>0.05);DS12组IKK-β磷酸化程度明显增强,显著高于DC组和SC12组(0.74±0.11 vs 0.30±0.08,0.35±0.07,P<0.01).结论 随吸烟时间延长2型糖尿病大鼠IKK-β磷酸化程度增强,戒烟后IKK-β磷酸化程度减弱,提示IKK-β磷酸化水平与吸烟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选择性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β_3-AR)阻断剂SR59230A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取14只分为对照组(Nor-C)和用药组(Nor-T),每组7只。其余大鼠应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制备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模型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心衰组(HF-C,8只)和心衰用药组(HF-T,9只)。Nor-T组与HF-T组给予2 mmol/L的SR59230A 0.3 ml尾静脉注射,Nor-C组与HF-C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后,留取左心室心肌组织,测定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β_3-AR蛋白表达以及cGMP水平。结果Nor-T组与Nor-C组比较,大鼠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及左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_(min))绝对值显著增高(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P_(ES))有上升趋势,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P_(ED))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常数(Tc)显著缩短(P<0.05)。HF-T组较HF-C组dp/dt_(max)、dp/dt_(min)绝对值及P_(ES)显著升高(P<0.05或<0.01);而P_(ED)、Tc则明显减低(P<0.05)。HF-C组与Nor-C组比较,eNOS mRNA及β_3-A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Nor-T组与Nor-C组、HF-T组与HF-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C组较Nor-C组心肌cGMP水平显著增加(P<0.01);Nor-T组与HF-T组cGMP水平分别低于Nor-C组与HF-C组(P<0.05或<0.01)。结论①β_3-AR阻断剂SR59230A可以改善大鼠心功能,尤其以心衰大鼠为著;②心衰时β_3-AR、eNOS表达增加,心肌cGMP水平增高;③β_3-AR阻断剂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cGMP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董文  江兴堂  邓丽平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4):1057-1060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系统在油酸性急性肺损伤(ALI)时变化的作用机制及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干预作用,为临床治疗ALI开辟新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即油酸致ALI组(OA组)、异丙肾上腺素治疗组(ISO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观察4 h后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阻断剂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痴呆组和阻断剂组,每组8只。大鼠脑室注射凝聚肽Aβ_(25-35)5建立痴呆大鼠模型,阻断剂组1周后行阻断剂脑室注射,另2组等量注射人工脑脊液4周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测试1周后取材行病理观察,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痴呆组大鼠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平台象限滞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痴呆组比较,阻断剂组大鼠上述指标明显提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痴呆组大鼠海马CA1区可见大量的凋亡锥体细胞,阳性锥体细胞数、总面积、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升高(P0.05);与痴呆组比较,阻断剂组大鼠海马CA1区可见明显的阳性细胞和核固缩,但其阳性染色锥体细胞数、总面积、平均A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阻断剂可明显抑制痴呆引起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凋亡,提示其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参与痴呆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肺脏α_(1A)-肾上腺素受体(α_(1A)-AR)和β_1、β_2肾上腺素受体(β-AR)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10只)、假手术组(B组,10只)、心力衰竭模型对照组(C组,9只)、阳性药物对照组(D组,9只)、麝香保心丸小剂量组(E组,9只)和麝香保心丸大剂量组(F组,9只)。超声心动图检测用药前后大鼠心功能,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α_(1A)-AR和β_1-AR、β_2-A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用药前,A组与B组大鼠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E、F组大鼠LVEF明显降低(P<0.01)。用药后与C组比较,F组大鼠LVEF明显改善;与B组比较,C组大鼠α_(1A)-AR、β_1-AR蛋白明显降低,β_2-AR蛋白明显升高;与C组比较,D、E、F组大鼠α_(1A)-AR、β_1-AR、β_2-AR蛋白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功能,肾上腺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有利于维持心力衰竭时肺脏的通气/血流比值,进而对心力衰竭起到有益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对腹主动脉结扎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β_1-AR)心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腹主动脉缩窄(COA)组;COA+比索洛尔组;假手术组;假手术+比索洛尔组。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室插管法评估心功能,ELISA_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RIA 法检测心肌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通过 RT-PCR 检测心肌β_1-AR、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1(β-ARK1)和 Gi 蛋白 mRNA 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β_1-AR 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COA 组大鼠心功能恶化,血浆 NE 水平明显升高,β_1-AR mRNA 表达减少、β-ARK1和 Gi 蛋白 mRNA 表达增加,β_1-AR 的蛋白水平表达减少,AC 活性明显下降;比索洛尔明显改善大鼠心功能[射血分数:COA+比索洛尔组:(66.7±8.4)%比 COA 组:(43.3±7.7)%,P<0.05],降低血浆 NE 水平[COA+比索洛尔组:(570.2±41.2)pg/mL 比 COA 组:(908.24±75.10)pg/mL,P<0.05],增高...  相似文献   

15.
20003059吸烟及运动对老年人肺功能的影响/王萍…//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一2。()0,19(2)一144一145 15。名肺功能值1997年较此年前均有下降,吸烟组(32例)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弥散功能随年龄增长下降的速度比预计值快。与不吸烟组(60名)比较,各指标1984年差异无显著性,1997年差异有极显著J性。吸烟组FEVI年平均下降80 nll,而不吸烟组下降46 ml。戒烟组(58例)与不吸烟组无显著差异。示戒烟可延缓肺功能的下降,长期戒烟,小气道功能有所恢复。长期适量运动,通过调动心肺功能的潜力,有利于保持和改善肺功能。表2参2(梁一伍)20003060 80例革兰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Rho激酶抑制剂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Iso模型组、法舒地尔(fasudil,Fas)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卡托普利(captopril,Cap)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皮下注射Iso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给药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体重(BW)、心脏重量(HW),计算心脏重量指数(HW/BW);测定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压力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等指标;取心肌组织作病理学检测;RT-PCR测定心肌组织RhoA、Rho激酶mRNA表达.结果 Iso模型组大鼠HW/BW增大;LVEDP增加,而LVSP、±dp/dtmax下降;心肌细胞直径增大、胶原纤维增生;左心室组织RhoA、Rho激酶mRNA表达上调.使用Fas和Cap干预,上述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肾上腺素β受体兴奋所诱导的心肌肥厚伴有Rho激酶信号通路的激活,Rho激酶抑制剂可改善Iso所致心肌肥厚动物模型的心功能和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大鼠心房纤维化的模型,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心房纤维化和缝隙连接蛋白(Cx)40重构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防治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A)、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组(B)、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阿托伐他汀组(C).8周后处死,Masson染色法测大鼠心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β_1肾上腺素受体(β_1-AR)激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选择原代培养的Wistar大鼠胸主动脉VSMC并分7组:5%FBS组(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NE)刺激组(A组)、NE+β_1-AR阻断剂组(B组)、异丙肾上腺素(ISO)刺激组(C组)、ISO+β_1-AR阻断剂组(D组)、NE+蛋白激酶A阻断剂组(E组),NE+蛋白激酶抑制剂组(F组)。各组不同条件持续培养24 h后,以细胞划片法观察各组VSMC迁移距离的变化。另选VSMC加入10~(-4)~10~(-7)mol/L浓度NE刺激,观察其对细胞迁移效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C组VSMC迁移距离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D组迁移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NE浓度增加,VSMC迁移距离逐渐缩短,NE对于VSMC迁移的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F组VSMC相对迁移距离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β_1-AR激动可抑制VSMC迁移,此过程不依赖蛋白激酶A的激活。  相似文献   

19.
523例老年人肺功能测定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523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肺功能测定,其中健康组109例,健康吸烟组109例,慢性支气管炎组67例,肺气肿组196例,肺心病组41例。结果显示,健康老年人的肺功能随年龄增加而减低,长期吸烟不仅损害肺通气功能,亦损害小气道功能。而慢支和肺气肿患者随肺气肿程度的加重肺功能损害愈明显。故对COPD患者应定期测定肺功能,了解肺功能损害程度,采取措施,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IL-16、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在正常吸烟者和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表达的意义.方法 将周围型肺癌Ⅰ期~Ⅲa期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10例)、吸烟肺功能正常组(13例)、吸烟COPD稳定期组(10例),取3组患者的肺组织,观察肺腺泡肌型动脉(MA)的病理改变,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IL-16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IL-16和CD_3~+T细胞、CD_4~+T细胞、CD_8~+T细胞以及CXCR3在MA表达水平;相关分析MA IL-16、CXCR3表达水平与临床和肺功能主要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吸烟COPD稳定期组肺组织匀浆IL-16水平较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吸烟肺功能正常组显著升高,吸烟肺功能正常组较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升高;(2)吸烟肺功能正常组、吸烟COPD稳定期组较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IL-16、CXCR3在MA表达范围和程度均增高,且吸烟COPD稳定期组与吸烟肺功能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关分析:吸烟COPD稳定期组MA IL-16表达水平与CD_3~+T细胞计数、CD_8~+T细胞计数、CXCR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39、0.803、0.696,P<0.05或P<0.01),与吸烟指数、BODE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7、0.704,P值均小于0.05),与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6 min步行距离(6MWD)呈负相关(r分别为-0.803、-0.787,P值均小于0.01);吸烟COPD稳定期组MA CXCR3表达水平与吸烟指数、BODE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0、0.767;P值均小于0.05),与FEV_1、6MWD呈负相关(r分别为-0.778、-0.774;P值均小于0.01).结论 (1)吸烟肺功能正常组和吸烟COPD稳定期组MA IL-16、CXCR3主要在淋巴细胞内表达,其表达水平与CD_+~8T细胞密切相关.提示IL-16通过CXCR3趋化CD_+~8T细胞,参与对COPD肺动脉炎症的调节;(2)肺动脉IL-16、CXCR3的表达与临床及肺功能的主要指标密切相关,提示肺动脉炎症是影响COPD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抑制肺动脉炎症应成为COPD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