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采用CDFI(彩色血流显像)和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脾肾分流术(SRS)、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CDV)及联合手术(SRS PCDV)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以评价不同术式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为三组1组脾肾分流术(SRS)24例;2组脾切除加PCDV(断流组)26例;3组联合手术组行脾切除加近端脾肾分流术(SRS PCDV)30例,应用CDFI和彩色多普勒检测技术分别检测手术前后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①SRS组术后较术前门静脉血流量(PVF)减少(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断流组术后较术前PVF减少(9±6)%.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RS PCDV组术后PVF减少(35±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SRS PCDV组术后的PVF介于断流组与SRS组之间,且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评价门静脉高压症的三种术式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脾肾分流术(SRS)、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CDV)及SRS PCDV术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43例患者随机分为SRS组(11例)、PCDV组(20例)和SRS PCDV组(12例).手术前后运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门静脉血流量(PVF)及术中动态测量自由门静脉压(FPP). 结果 分流组术后PVF及FPP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断流组术后PVF减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FPP降低有显著性(P<0.05).SRS PCDV组术后PVF减少和FPP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间PVF和FPP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分流 断流联合术(SRS PCDV)即能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又能维持门静脉血流向肝灌注,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及对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①将病人随机分为脾肾静脉分流(SRS)组、贲门周围血管高断(PCDV)组和SRS PCDV组。②术前1周和术后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血流方向、门静脉侧枝循环和血栓形成的情况,术中动态测量自由门静脉压(FPP)。③手术方法:SRS组,脾切除、脾肾静脉吻合;PCDV组,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高断;SRS PCDV组,脾切除、脾肾静脉吻合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结果:断流术可直接阻断脾胃区反常血流,但术后门静脉高压瘀血状态依然存在。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但肝脏血流受到严重影响。断流术加分流术组术后的PVF、FPP介于断流组和分流组之间,仍为正常高值。结论;SRS PCDV在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中是合理的,而互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肠系膜下静脉分流加断流术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CDFI)观测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参数和手术中动态测定门静脉的压力,对24例门脉高压症肠系膜下静脉肾静脉分流加断流术(联合组)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并与35例行脾切除加PCDV(断流组)及10例行脾切除加近端脾肾分流术SRS(分流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联合组术后的门静脉血流量(PVF)介于断流组与脾肾分流组之间,自由门静脉压(FPP)亦介于断流组与脾肾分流组之间;分流加断流组FPP的下降与PVF的减少成正相关r=0.7017,P<0.005.(2)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参数在术后半年之内进一步降低,半年之后即保持相对稳定。结论肠系膜下静脉肾静脉分流加断流术能适量地降低门静脉血流和压力;术后门静脉血流向肝内灌注良好,门静脉系统的瘀血状态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根据门静脉高压症病人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法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前瞻性的选择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视入院前出血次数、量,再出血倾向及彩色多普勒、MRI检查门静脉系和下腔静脉系血管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有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CDV)、脾肾分流术(SRS)、肠腔分流术(MCS)、脾腔分流术(SCS),测定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结果 分流组手术后门静脉压力与PCDV手术后压力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而分流组中不同术式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提出了门静脉高压症个体化治疗概念。还探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断流联合部分脾切除及网膜包残脾、肾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2003~2007年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手术治疗的70例病人,其中40例选择断流联合脾部分切除及网膜包残脾、肾术(A组),30例选择断流联合全脾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d及术后2个月患者门静脉血流量(PVF).观察术后2个月血中IgM水平、术后出血、肝性脑病、腹腔感染及门脉血栓发生率等情况.随访5年后,再出血率、门脉高压胃病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后1d、术后2个月PVF均较术前减低(P<0.05),但B组较A组低(P<0.05).术后2个月,两组PVF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血中IgM水平高于B组(P<0.05),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随访5年较B组发生再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流联合部分脾切除术及网膜包残脾、肾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复发出血率低,又可维持脾脏的免疫功能,并有部分自发性分流,兼有分流术及断流术的特点,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7.
双重栓塞术对肝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以多普勒彩色血流显象(CDFI)为主,综合门脉压力直接测定法,对14例肝动脉门静脉双栓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表明:①门静脉、脾静脉及门静脉左支血流均于双栓后1周达高峰,6周时降至栓前水平,门静脉血流增加主要来源于脾静脉血流增加,以供应未栓塞侧肝脏代偿需要;②充血指数及门静脉压力证实一定时期内双栓不会导致门脉压力持续升高;③从门脉角度观察,双栓和肝动脉栓塞术(TAE)前后的血流变化基本相似,压力增高为一过性代偿生理改变,不会导致渐进性门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观测门静脉系统血流和术中门静脉测压,对22例门脉高压症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 术组术后的门静脉血流量介于断流组与脾肾分流组之间,自由门静脉压亦介于断流组与脾肾分流组之间;本组门静脉压的下降与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正相关(r=0.7067,P〈0.005)。结论 该术后门静脉血流肝内灌注良好,门静脉瘀血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观测门静脉系统血流和术中门静脉测压 ,对 2 2例门脉高压症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 本组术后的门静脉血流量介于断流组与脾肾分流组之间 ,自由门静脉压亦介于断流组与脾肾分流组之间 ;本组门静脉压的下降与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呈正相关 (r =0 70 6 7,P 0 0 0 5 )。结论 该术后门静脉血流肝内灌注良好 ,门静脉瘀血状态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吻合器断流术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02年7月-2009年7月对3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患者分别行传统断流术(A组)及吻合器断流组(B组),其中A组12例,B组26例,分别于切脾前、后、断流术后测定自由门静脉压力(free portal venous pressures,FPP)。术后3~6个月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了解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直径(portal vein diameter,PVD)、门静脉流速(portal vein velocity,PVV)、门静脉血流量(portal venous flow,PVF),随访术后再出血情况。结果:A、B两组切脾后门静脉压力较切脾前下降,A组术后FPP为(2.32±0.19)kPa,较切脾后上升,B组术后FPP进一步下降为(1.80±0.15)kPa,较切脾后下降(P〈0.05),B组术后FPP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彩超示:B组术后PVD、PVV、PVF均较A组显著减少(P〈0.05);B组术后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显著改善。术后无1例发生再出血。结论:吻合器断流术降低门静脉压力效果较持久,能显著改善食管静脉曲张,并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同时不会加剧门脉高压性胃病,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EVB的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门奇断流术和肠腔侧侧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燕  张弥平  谭岩 《吉林医学》2002,23(4):203-204
目的:探讨门奇断流术和肠腔侧侧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先进的实验方法,吲哚氰绿负荷实验对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行门奇断流术和肠腔侧侧分流术,进行手术前、后肝血流量、KICG、FPP、胃壁压的测定。结果:门奇断流手术前、后肝血流量、KICG、FPP无明显变化,胃壁压手术后较手术前有所增高,平均增高8.7%;肠腔侧侧分流手术前、后肝血流量、KIOG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平均降低17%。结论:门奇断流术对肝血流量和肝机能无明显影响;肠腔侧侧分流术对肝血流量和肝机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并不很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 (断流术 )对门静脉高压症肝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多普勒分别检测 2 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量 (PVF)、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 (SMVF)、脾静脉血流量 (SVF)的变化 ,采用水柱法测量自由静脉压力 (FPP)的变化。结果 PVF由术前的 (84 9± 2 4 1)ml/min减少至术后 (6 70± 132 )ml/min ;SMVF由术前的 (44 8± 112 )ml/min增加至术后 (5 91± 4 8)ml/min。FPP由术前的 (3 37± 0 6 3)kPa降至术后 (3 0 0± 0 73)kPa。结论 断流术有效地缓解了门静脉系统的高动力循环状态。但断流术后门静脉入肝血流更加减少 ,可能对肝功能不利  相似文献   

13.
分断联合术与断流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分断联合术(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食管曲线脉破裂出血(EVB)的效果。方法:回顾总结1978/2000入院的220例EV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分断联合术(n=120)和断流术(n=100),通过疗效观察和对其中部分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DC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术中自由门静脉压(FPP)动态测量,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对比研究。结果:分断联合术后近期无出血,再出血率为8.95,术后肝性脑病为5.1%,术后5,10和15a生存率分别为83.4%,64.5%和54.5%,其术后近期出血率,远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和临床疗效均好于继流组,分断联合术后FPP和PVF降低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分断联合术保留了断流和分流术二者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具有止血效果确切,再出血率低,肝性脑病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合理而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肠腔侧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口径肠腔侧侧分流术(MCS-S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方法 将MCS-SS的吻合口径控制在6~8mm,并观察了自由门静脉压(FPP)、吻合口分流率(PSSa)、门静脉向肝血流灌注(PVF)及动脉血酮体比值(AKBR)等指标。结果 分流术后PVF、AKBR、FPP等均显著下降,但小口径组降幅明显小于对照组,PSSa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止血效果较对照组却无显著差别。结论 小口径MC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内门-体分流(IPSS)在大鼠肝缺St/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作右侧颈动脉、颈静脉插管,开腹后,经回结肠静脉作门静脉插管,分别用以输血、输液、给药、留样、检测等。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对照组):术中只分离肝周围韧带,不作肝门阻断及再灌注。I/R组:进行45min的部分肝门阻断及60min的再灌注。待I/R组再灌注60min后,2组于相同时点经门静脉输注D-山梨醇(10mmol/L,0.2ml/min),同时取颈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血各1ml待测山梨醇浓度。电磁血流量计测定门静脉血流量(PVF)、肝动脉血流量(HAF)。根据颈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的山梨醇浓度及PVF、HAF,计算肝山梨醇摄取率、功能性肝血流量(FHBF)和肝内门-体分流量(IHS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肝山梨醇摄取率和FHBF减少,IHSF增加(P〈0.01)。结论肝I/R过程中,IPSS开放、FHBF减少可能与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胃转流与自体有核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现州   《中国医学工程》2010,(2):40-41,4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经胃转流术(GBP)与自体骨髓单个有核细胞胰内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5岁以下有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入选条件为胰岛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阶段。根据患者的肥胖指数选择转流术时空肠输出襻的长度和输入襻的长度,对术后12个月恢复未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再行自体骨髓单个有核细胞胰内移植,补充胃转流术不足的效果。结果 112例在胃转流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分别76例(67.86%)、89例(79.46%)和98例(87.50%);对12个月以后未达临床治愈标准的14例(12.5%)患者,行自体骨髓单个有核细胞胰内移植6个月后9例(8.0%)达到临床治愈标准,5例(4.5%)有明显治疗效果。结论 GBP与自体骨髓单个有核细胞胰内移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有效率100%,可治愈率87.50%。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在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部分门静脉结扎(PVL)法制备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大鼠模型,以硝酸还原酶和比色法检测正常组,假手术(SO)组及PVL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门静脉血浆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及NOS抑制剂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门静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SO组各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NO,NOS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显性差异,PVL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NO,NOS,门静脉压力(PVP),门静脉阻力(PVR)明显升高(P<0.05),平均动脉压(MAP),内脏血管阻力(SVR)明显降低(P<0.05),门静脉血流量(PVF)无显性差异,且血浆NO水平与PVP,PVF,SVR,MAP呈显相关性,NAME能使门静脉高压大鼠PVP,PVR显下降(P<0.05),使SVR,MAP显上升(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存在高动力循环状态;NO参与了PVL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模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估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3例分流断流联合术与235例采用其他手术方式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总结分析。结果:分流组、分流断流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断流组(P<0.05)。断流组远期再出血率显著高于分流组及分流断流联合组(P<0.05)。断流组无肝性脑病发生,分流组、分流断流联合组发生率分别为12.8%、11.4%。分流断流联合术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手术并发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等与分流术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l,3,5年生存率三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