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连明  张玉  杜明 《山东医药》2003,43(1):47-48
为探讨低分子肝素 (L MWH)治疗无 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疗效 ,1999~ 2 0 0 2年 ,我们对 5 4例 ACS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 1例 ,女 2 3例 ;年龄 3 8~ 79岁 ,平均(63± 9.7)岁。 5 4例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中的 1+ 3或 2 +3 :1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初发劳累型和恶化劳累型心绞痛伴有一次以上静息心绞痛 ,入院前 2 4小时有一次以上心绞痛发作。 2诊断或疑为非 Q波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功酶≥正常上限 2倍。 3发作时心电图缺血性 ST段下降≥ 1mm。除外急性 Q波心肌梗死 ,心电图示 ST段抬高及…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按ST段抬高与否,分为ST段抬高及非ST段抬高的ACS.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非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大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是否具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合并心电图上相邻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且于脑卒中后3个月~6个月内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电图演变、心肌血清标记物检测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急性脑卒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ST段抬高组和非急性心肌梗死的ST段抬高组,进行组间临床特征的分析比较。结果46例急性脑卒中伴ST段抬高的患者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12例,心肌梗死组合并心房颤动、糖尿病、既往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史、纤维蛋白原水平、心肌型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心肌梗死组(P<0.05或0.01)。心肌梗死组多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幅度多≥0.2 mV,多呈动态演变且伴R波的进行性降低。而非心肌梗死组的ST段抬高多不具有上述特点。结论急性脑卒中所伴发的心电图ST段抬高患者中约30%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严密观察心电图演变及血清心肌标记物水平可资早期鉴别。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Q波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性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他们的主要发病机制都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如果形成急性闭塞性血栓则主要造成ST段抬高的Q波性AMI,如果血栓为非闭塞性或虽为闭塞性,但其远端已有侧支循环形成,多造成非Q波性AMI或不稳定性心绞痛,统称为无ST段抬高的ACS.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率在ST段抬高的AMI、无ST段抬高的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分别占90%、20%~40%和10%左右.对于ST段抬高的AMI直接急诊介入治疗明显优于溶栓治疗的疗效已成定论.对于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是否常规急诊介入治疗,其疗效是否优于内科药物治疗,目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与急性冠状脉缺血相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心电图ST段的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ST段抬高型即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又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按ST段抬高与否,分为ST段抬高及非ST段抬高的ACS。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非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大类。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魏敏  王美红  朱训刚 《山东医药》2013,53(29):100-101
冠状动脉综合征(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一组危重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为冠脉内皮下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常呈缺血性T波改变,可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前者主要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大多有坏死性Q波;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表现为ST段下移和缺血性T波.2006年3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心电图呈缺血性T波的非冠状动脉综合征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VR导联ST段抬高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7例心电图改变为ST段压低≥0.1 mV伴aVR导联ST段抬高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ST段压低≥0.1 mV但不伴aVR导联ST段抬高者作为对照组,追踪观察2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结果临床确诊为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观察组为7例(25.9%),对照组为1例(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R导联ST段抬高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临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价值.方法:70岁以上老年ACS患者50例,对持续性胸痛伴(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AMI 2例,UA2例)行急诊PCI;对非ST段抬高ACS患者经规范内科治疗病情平稳1周后行PCI.结果:对70支罪犯血管进行PTCA术后置入81枚支架.49例患者随访8~24个月无心绞痛发作;1例术后2个月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经支架内再支架置入术后随访5个月无心绞痛发作.结论:对老年ACS患者及时进行PCI可获得良好效果,临床安全程度高.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规范化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 1.传统诊断标准 通常定义为:出现异常Q波(Q波时限≥30ms或40ms,Q波深度≥1/4R)伴ST段抬高,强调ST段抬高的形态(如弓背向上型)及动态演变,其对急性心梗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cTnT)与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37例ACS患者,男性32例,女性5例,年龄36~84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查并收集cTnT等数据.采用S...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ECG)胸前导联T波倒置常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提示前壁严重缺血。而急性肺栓塞(APE)时也常出现T波倒置,且高危APE病人可出现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因此与ACS鉴别困难。本研究比较APE和ACS病人胸前导联T波倒置的ECG表现。方法与结果:比较40例APE和87例ACS序贯病人的临床特征和ECG结果。纳入标准:(1)排除使ECG ST段改变的其他情况;(2)无明显的心肺疾病史;(3)入院时ECG相邻2个或2个以上胸前导联(V1~V4)T波倒置≥1.0mm。除外标准:入院ECG相邻2个胸前导联新出现ST段抬高≥2.0mm或Q波型心肌梗死的病人。有APE临…  相似文献   

13.
王伟庆  王春杰 《心脏杂志》2005,17(5):496-496
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其特点为胸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T波倒置、T波低平或T波假性正常,心电图也可能正常。规范化治疗原则除一般治疗外,治疗重点为抗血栓和抗缺血。对部分患者应早期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溶栓治疗一直存在争议。1997~2002年,对无ST段抬高ACS患者96例使用小剂量尿激酶(UK)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危险分层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激发血栓形成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在这一急性缺血谱中,如为冠状动脉内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即表现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大多数衍变为Q波心肌梗死);如为非闭塞性血栓形成即表现为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大多数衍变为非Q波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再灌注治疗的临床研究已证实,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紧急再灌注治疗[溶栓治疗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明显降低这些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死亡率.然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危险度极不相同,早期进行危险分层,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对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视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这一概念的提出 ,是在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理生理了解取得进展的基础上 ,重新认识了AMI的表现形式而提出的。ACS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征候群 ,有3种不同表现形式 :①ST段抬高的AMI(STEAMI) ,大多数患者最终发生急性Q波心肌梗死 ,少数发生非Q波心肌梗死 (NQMI) ;②非ST段抬高AMI(NSTEAMI) ,多数患者 1 2导联心电图上没有Q波 ,仅少数患者心电图表现有Q波 ;③不稳定型心绞痛 (UA)。虽然ACS的基本病理基础是以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为特点 ,然而 3种形式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却明显不…  相似文献   

16.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是指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和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 (NQMI)。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对非ST段抬高的ACS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 ,对它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本文对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非ST段抬高的ACS的进展进行综述。一、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非ST段抬高的ACS1 直接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非ST段抬高的ACS :指在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发病早期 (2 4~ 4 8h)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若无禁忌证 ,同时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性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而导致的心脏急性严重缺血综合征.按2002年美国ACC/AHA有关ACS的治疗指南[1].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抬高,可将ACS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前者主要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大多为Q-MI,少数为N-QMI);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大多为N-QMI,少数为Q-MI)及猝死型冠心病.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心电图示正常、ST段压低≥0.5mm、T波倒置和既往左柬支传导阻滞(LBBB)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讨ACS患者的住院和4年死亡率及ST段压低≥0.5mm的预后意义。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因静息性心绞痛住入冠心监护病房的ACS患者。平均年龄64±12岁。选择对象时已剔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MI)、新LBBB和非心源性胸痛患者。患者入院后24h内测定4次肌酸激酶。记录心电图。入院18h内发生下述2项者判为住院后MI:①典型缺血性胸痛≥30min;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60岁老年糖尿病(DM)合并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同期行急诊介入治疗的≥60岁DM合并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63例(DM组)与≥60岁非DM合并非ST段抬高ACS患者77例(对照组),确诊后2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病变,术中仅对"罪犯"病变介入干预.残余狭窄≤20%,前向血流TIMI 3级为手术成功标准;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为随访终点.结果DM组PTCA 支架植入71枚,对照组PTCA 支架植入71枚,直接植入支架8枚,手术成功率(93.7%对97.4%,P>0.05);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率(88.9%对94.8%,P>0.05);无急性闭塞和死亡病例.相同方式随访DM组47例及对照组59例2~14个月,平均(8.6±3.5)个月,心绞痛复发率(48.9%对32.2%,P>0.05);无致死性AMI及心脏性猝死发生;对DM组29例、对照组33例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罪犯"病变的再狭窄率(31.0%对21.2%,P>0.05);DM组再狭窄者6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例再次支架植入,2例继续接受药物治疗,1例因心功能恶化于介入治疗后3个月死亡;非DM组2例接受CABG,4例再次PTCA,其中3例再次植入支架,1例接受药物治疗.结论在人力和设备有保障的心脏介入中心,对老年DM合并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手术安全、有效;随访期内,DM组再狭窄率及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比对照组略高;急诊介入干预"罪犯"病变是老年DM合并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可选择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由于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的一系列现象[1]。ACS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ACS,其中非ST段抬高型ACS可根据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主要是肌钙蛋白cTn)的水平及临床表现,分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 ST segment elevation,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