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临床上对毁损肢体用游离皮瓣技术援赦肢体.方法:我院近2年来对14例 毁损伤下肢采用游离皮瓣技术保肢的患者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无感觉、无功能的肢体就是整生物,应早截肢安装假肢.既减少患者多次重建手术而功能不如戴假肢的痛苦,又减轻了付费方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方法:观察及研究103例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103例老年糖尿病足通过骨科一般防治及截肢手术,总有效率达77.7%。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足早期应积极采取措施,以预防为主;中后期以中药换药、切开引流、皮瓣转移及截肢手术为主,术后应积极稳定残端,康复训练,尽早安装假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及研究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50例糖尿病足通过一般防治及截肢手术,总有效率达77.7%。结论对糖尿病足早期应积极采取措施,以预防为主;中后期以中药换药、切开引流、皮瓣转移及截肢手术为主,术后应积极稳定残端,康复训练,尽早安装假肢。  相似文献   

4.
截肢是为了挽救生命。当患者突然丧失身体的一部分时,便会产生巨大心理压力,如紧张、恐惧、绝望、否认、自卑心理,针对这种反应,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护理对策。做好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为以后安装假肢创造条件。2002年12月~2009年7月在我科接受截肢手术的老年病例42例,本文对截肢病人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情况做回顾性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查麻风病肢体溃疡、癌变患者截肢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麻风病足底、小腿、腕部复杂性溃疡和癌变者46例进行常规截肢手术与5例保守治疗效果对比。结果:46例麻风病肢体溃疡、癌变患者截肢手术成功率为100%;5年存活率为89%。而5例保守治疗患者5年存活率为0。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基础上,对麻风病肢体慢性溃疡,特别是难以控制的溃疡感染,肢体严重坏,无功能的肢休,溃疡癌变者[5],及凝有溃疡癌变者,尽早实施截肢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配合安装假肢,以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双侧下肢创伤性截肢合并全身多发创伤成功救治分析。方法该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1月7日及2016年3月3日在该院就诊的双下肢创伤性截止病患,对病患的治疗全程进行回顾、分析及反思。结果就该次实验结果来看,两位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较为轻微,对患者身体康复影响较小,所有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下肢创伤性截肢合并全身多发创伤的患者,经过多次手术,康复训练、心理指导、安装假肢训练等治疗,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截肢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肢是指通过手术切除失去生存能力、没有生理功能、危害人体生命的部分或全部肢体,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随着肢体的缺如,体形外观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躯体相应的生理功能障碍和心理失衡反应,而且术后有可能引起并发症的发生,这不仅影响手术成功,而且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在临床护理中,为达到预期的疗效,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指导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是关键的环节.我院2004年7月-2007年7月对19例肢体截肢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均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截肢是指通过手术切除失去生存能力、没有生理功能、危害人体生命的部分或全部肢体,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随着肢体的缺如,体形外观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躯体相应的生理功能障碍和心理失衡反应,而且术后有可能引起并发症的发生,这不仅影响手术成功,而且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在临床护理中,为达到预期的疗效,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指导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是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缪阳娟  李琴 《光明中医》2012,27(7):1452-1453
截肢术是指经骨或关节将肢体截除的外科手段.截肢的目的是将已失去生存能力、危害健康和没有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而截肢的目标则是切除病变肢体部分及重建具有生理功能的残端,对肢体无法修复的损伤或病变施行截肢手术.截肢给病人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打击,让病人十分痛苦,难以接受,截肢病人预后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从精神、生理及体能上如何进行护理,因此做好截肢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为了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期,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同时,针对心理反应及时采取应对机制,使患者尽快恢复心理健康[1].现将我科近年截肢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病人长期康复中的干预作用,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择我科病房2013年-2014年1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10例,对照组9例,出院前均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和义肢的使用等对病人或家属培训间假肢的正确穿戴、日常护理等。试验组实施居家护理,包括定期电话随访,指导患者日常生活,假肢的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残肢的日常护理、康复锻炼方法、心理干预和自我护理的方法等;对照组进行定期门诊复查。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心理、日常生活能力、残肢的护理、对假肢的使用日常维护及康复锻炼方法的掌握情况。结果通过居家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传授护理技术及应对措施,达到维护患者健康的目的,对缓解病情及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结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病人出院后实施居家护理,能使病人更好的掌握康复锻炼的方法、假肢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杜薇 《中医正骨》2008,20(8):76-76
糖尿病致足坏疽是糖尿病晚期血管闭塞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大面积坏疽和严重感染具有致命性危险,而截肢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自2005年12月至2007年6月,我院先后收治7例糖尿病足部坏疽患者,均作截肢处理,经正确评估手术前后护理问题,制定护理程序,重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肢体残端护理及残肢功能锻炼,为患者康复提供了保证。现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截肢是通过手术切除失去生存能力、没有生理功能、危害人体生命的部分或全部肢体,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我科从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共进行12例截肢手术,我们通过对截肢术后患者在做好临床护理和基础护理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精神支持及功能锻炼等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一例部分足截肢后应用新型半足假肢,结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治疗经过,总结新型半足假肢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案例介绍了一例大腿截肢者康复流程及使用假肢后回归社会、重返工作岗位的康复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案例介绍了一例髋离断截肢者康复流程、假肢安装及安装后的训练方法,并探讨了髋离断假肢安装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冯曼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8):815-815
截肢是指当疾病或损伤造成肢体失去生命状态时,为了考虑全身的健康状况,由医务人员施行截去该病变肢体的手术。截肢虽是一种破坏性手术,但同时也是一种建设性手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由十几年前的1%增长至目前的2.5%,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而糖尿病的并发症尤为突出。我科收治1名糖尿病足坏疽引发戡肢的病人,现将自己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断指再植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指体通过骨科与显微外科手术重建其血液循环使指体获得再生的手术。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由于操作不慎等原因发生指断离伤比较常见,而且大多数是年轻人,并因手部的功能极为复杂,假肢难以代替,否则患者将不同程度失去劳动能力,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故手指离断伤应尽早行再植手术。本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各类断指患者102例,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十余年来,通过对中风患者的康复训练护理,认为中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同时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和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脑血管偏瘫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促进患肢功能恢复,进行心理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加快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地降低致残率。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介入,有效地降低了肢体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截肢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肢患者术后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长期被不良心理所困扰,可影响躯体疾病康复,因而护士特别是责任护士需帮助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我院1998-2004年对30例患者行上下肢截肢术,通过心理护理并配合药物及康复训练等治疗,患者均身心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