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例摘要杨某,男,24岁,未婚,安徽滁州人,技术员。2012年8月25日就诊。患者周身出绿色汗约2个月,而此前1个月与心仪女友分手,情绪不畅,心情压抑伴有焦虑。2个月前因患龟头炎服伊曲康唑胶囊1周,3天后就发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常见皮肤病 ,其治疗方法很多 ,应用中药治疗疗效好 ,且疗程短 ,使用方便 ,无毒副作用。笔者介绍验方五则如下。1 .雄黄粉 2 5g,配 75%酒精 50 ml,混匀装瓶备用。每日 2次用以涂擦患处。多数患者 1周内可愈。2 .冰片 5g,炉甘石 1 0 g,黄连 1 0  相似文献   

3.
1 耳背搔痒案 刘某,男,51岁,2005年3月5日诊.患双侧耳背搔痒症5年余.近5年来,双侧耳部不明原因搔痒,遇热尤甚,经中西药治疗无显效.查双耳局部皮肤正常无溃疡、疮疹.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肝胆郁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柴胡各6g、栀子、生地、丹皮、僵蚕、蝉蜕、赤芍、防风、火麻仁各10g,白鲜皮15g,薄荷(后下)5g,5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药后双侧耳背搔痒顿失,按原方再进5剂,随访至今未发.  相似文献   

4.
笔者用逍遥散治输卵管不通、经期延长、卵巢囊肿等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发热治验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把发热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类型。外感发热又分风寒、风热、风湿,内伤发热又有肝郁、瘀血、气虚、血虚、阴虚之分。笔者临床治愈难治性发热3例,特录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6.
1病案举例徐×,女,36岁,已婚,2010年9月就诊。外阴瘙痒1个月,半个月前外阴红肿疼痛,溃疡,渗出物多,行动不便。在外院接受抗生素静滴加外用药膏局部治疗无效,病情持续加重,遂求诊于中医。妇科检查:右侧小阴唇肿胀,见有一约2.5 cm×1.5 cm大小溃疡面,深约0.5 cm。溃疡面及周围覆有灰黄色渗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81年赴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有幸随着著名老中医魏长春(1897~1987)学习。魏老学验具丰,造诣颇深,组方严谨,疗效卓著,师古不泥,独其匠心,立意新颖,见解独特,在省内外享有盛名。给我启迪良多,领悟体会,案例三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异病同治治验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味羌活汤是一道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的治疗外感热病的方剂。我们在临床中以辨证为主 ,灵活运用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眼睑下垂某男 ,3 5岁 ,矿工。自半年前感觉右眼上睑下垂 ,确诊为 :重症肌无力 ,初用新斯的明治疗症状好转。后又逐渐中重 ,再用新斯的明治疗无效。刻诊 :眼球上动良好 ,视力 :左眼 1 0 ,右眼 0 8。右上睑下垂 ,局部有紧缩感 ,项背部及右肩部肌肉拘急不适按之疼痛 ,时恶风寒 ,口微苦 ;不渴 ,舌质红 ,苔薄白 ,脉沉弦 ,证属外感风寒湿邪 ,壅闭经络 ,渐趋化热。治当疏散风寒 ,祛湿通络兼清郁热。以九味羌活汤加…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腮腺炎为临床常见传染病 ,多发于儿童。笔者单用中药青宝丹加平安散外敷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及效果青宝丹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白及、橘皮、青黛、甘草共研细末组成 ;平安散由牛黄、火硝、月石、冰片、雄黄、朱砂、麝香共研细末组成。将青宝丹以鲜蒲公英或鲜半枝莲调成糊状 ,并掺以平安散少许外敷患部 ,每日 3次。应用本法外敷治疗 ,一般 1日热退肿块消 ,1周内全部症状及体征消失而愈。典型病例王某 ,男性 ,1 0岁。左侧耳下部肿痛 2 4 h伴发热 ,兼见便秘、溲黄、纳差、口干、喜饮。检查见患儿左…  相似文献   

10.
周宝宽  周探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705-1706
<正>荨麻疹之瘙痒最为显著,苦不堪言,往往急诊求治。荨麻疹病因复杂,但不外乎风、寒、湿、热、燥、毒、郁、瘀、虚诸因。笔者以疏风为中心,随证加减,自拟外用诸方治疗荨麻疹,直达病所,作用迅速,解除患者瘙痒之苦,彰显中药外治急症优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口眼斜赵××,女,14岁,因患口眼斜,接受中药及针刺治疗三月余,症状虽然有所缓解,口眼仍有轻度斜,时流眼泪。笔者根据患者病程较长,已是气虚,血行不畅,经脉失养。治宜益气活血,舒筋通络的外治法用:黄芪3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地龙15克防风15克薄荷10克嘱其将上药水煎二次,药液混匀,温度保持在50℃左右,用纱布沾药液热敷患例,每次40分钟,日二次,并配合指穴按摩。患者经治疗15天后,症状基本消失。二、胃痛兰××,女,54岁。患胃痛三年余,经包头市某医院胃镜检测诊为慢性胃炎,后接受中西药物治疗,因  相似文献   

12.
水肿之证,有阴水、阳水之分;水肿之治,有发汗、利水、攻逐、健脾、温肾等法则之异。临床所见:单一证型者少,阳虚寒邪外本并见;寒湿内盛阳衰血亏并存;湿郁困脾郁久化热等等,虚实寒热错综复杂者多。笔者用温阳利水,发汗散寒;温阳利水益气养血;燥湿健脾解郁清热并施之法,取效尚佳,兹整理治验三则如下:案一:田×,男,60岁,1978—4—15初诊。  相似文献   

13.
王石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1):697-697
四逆散为《伤寒论》方,原书主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等.近年来,笔者用其治疗肝经痛证取得显著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外治糖尿病足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 ,是因神经病变、缺血、感染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欠佳 ,且截肢率高 ,我们 1999年 2月~ 2 0 0 2年 2月对 2 0例糖尿病足采用中药外洗并结合局部外敷生肌散 ,收到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2 0例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40岁 ;有糖尿病史 5浕~ 12浕 ;糖尿病足病程 1个月~ 10个月 ;发病时空腹血糖最低 10 3mmol/L ,最高 17 6mmol/L。1 2 病例选择 按WTO糖尿病诊断标准 ,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足诊断参照Wagn…  相似文献   

15.
近来年,随着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中药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疗效较为确切的药物和外治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胁痛治验2则     
吕东升 《国医论坛》2012,27(3):32-33
笔者临床曾治两案胁痛,一被诊为慢性胆囊炎,一被诊为胆结石,两案初起以清热消炎、利胆排石治之,病不愈症反加,玩味病历,有人误吾正者,有自偏自纠者,对临床有所启发,兹以报道,与同道共勉.  相似文献   

17.
1 肝脾不和之暴泻 患者李某,女性,42岁,2006年3月18日下午就诊.2日前因家庭琐事生气,加之晚饭饮食生冷,夜晚又频频起床而感寒,尔后相继出现畏寒、嗳气、腹泻,自服速效伤风胶囊、泻利停后不见好转而邀余往诊.刻诊:头痛、发热,T37.8℃,全身不适.  相似文献   

18.
1 肾虚不孕 赖某,女,24岁,2007年12月10日初诊.婚后3年未孕,婚前与男友同居2年多无受孕刮宫史.经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曾间断服中药无效求治于我.询其病史,平常易感冒,经行前后无定期,经量少,色晦暗,腰膝酸软,精神疲倦,食欲尚可,小便清长,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综观全症,考虑患者平素体虚,肾气不足,冲任失词,治当补肾益精,调理冲任,自拟方治之:黄芪30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2克,熟地15克,杜仲15克,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阿胶15克(烊化),甘草4克,水煎服,阿胶烊化兑服,二日一剂,一日三次,每次150毫升温服.  相似文献   

19.
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唐容川认为,大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笔者临证每以此为指导而施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多发性骨髓炎 张某,男性, 12岁,学生,于 2001年 2月 10日来我院就诊.患儿 50d前因外伤引起右上肢及双下肢肿痛,伴高热,经当地医院治疗月余,发热不退.经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炎,作双下肢及右上肢 3处切开引流;用抗生素加地塞米松等治疗 2周,高热仍不退.请中医会诊.见患者面色白光白 (血红蛋白 72g/L),高热、下午尤甚,体温 39℃以上,盗汗,不思饮食,舌黯红,质胖嫩,脉细弦数.此为病久气阴两伤,毒热留恋.治宜益气养阴,解毒清热活血.处方:生地 24g,石斛、生黄芪各 20g,太子参、生白芍各 15g,丹皮、当归各 12g,生牡蛎、败酱草、蒲公英各 30g,乳香、没药各 5g,陈皮 10g,甘草 6g. 3剂.二诊:服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下午发热渐退,体温 37.8~ 38℃,盗汗明显减少,饮食增加,上方续服 2剂.三诊:盗汗已止,精神较好,饮食大增,下午体温仍在 37.7℃左右.上方去生牡蛎,生地、黄芪改为 30g,加地骨皮 15g,银柴胡 12g. 8剂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