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9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RCT研究设计,93例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47例及药物组46例;电针组取穴中髎、会阳,每次30 min,隔日1次;药物组口服盐酸特拉唑嗪(马沙尼)2 mg,每晚1次;治疗4周,疗效指标为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泌尿症状困扰积分(B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和前列腺体积;并记录24 h憋尿困难次数及夜尿次数。 结果 91例患者完成试验,两组均可降低I- PSS评分、提高Qmax、减少PVR、改善BS评分、减少24 h憋尿困难次数及夜尿次数(P<0.01)。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观察指标差值的组间比较:I-PSS评分电针组(6.52±0.41)优于药物组( 2.69±0.36,P<0.01);Qmax(mL/s)电针组(4.71±0.70)提高优于药物组( 1.75±0.55,P=0.001);PVR(mL)电针组(44.79±9.73 )减少优于药物组( 16.97±4.75,P=0.012)。 结论 电针中髎、会阳穴可显著改善轻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困难症状,增加最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疗效优于盐酸特拉唑嗪。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肾俞、会阳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电针双侧肾俞穴、会阳穴治疗。对照组30例,予盐酸特拉唑嗪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VR)、24h憋尿困难次数和前列腺体积的变化情况及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夜尿次数、Qmax、PVR、24h憋尿困难次数及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肾俞穴、会阳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BPH患者症状,增加Qmax,减少膀胱残余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夜间尿频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电针肾俞、会阳穴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及夜间多尿指数(NPi)变化,并着重观察其对夜尿次数的影响。结果 48例患者治疗后I-PSS、QOL、PVR、夜尿次数及NPi均减少,其中I-PSS、QOL、PVR、夜尿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肾俞、会阳穴可有效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夜间尿频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不同深度电针次髎、中髎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进针60~75 mm)和对照组(进针25~40 mm),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VR)等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IPSS、QOL评分、PV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Qmax较治疗前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IPSS、QOL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均能有效改善BPH症状,电针深刺次髎、中髎穴在改善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常规针刺,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桂附地黄丸联合坦洛新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肾阳虚证)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将116例BPH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西药组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次,1次/晚;观察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桂附地黄丸,6 g/次,2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肾阳虚证、排尿症状对生活质量(QOL)评分;测量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和平均尿流率(Qave);采用B超检测前列腺大小和质量;记录夜尿次数,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66%,西药组为76.78%,观察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PSS,肾阳虚证和QOL评分均比西药组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PVR少于西药组(P0.01),观察组Qmax和Qave高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大小和前列腺质量均比治疗前减少,并西药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夜尿次数少于西药组(P0.01)。结论:桂附地黄丸联合坦洛新治疗BPH(肾阳虚证)患者,能改善下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了BPH临床进展的高危因素,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热敏灸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大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联合电针八髎穴组、热敏灸组和药物治疗组,对比观察3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残余尿量、尿流率变化情况,同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治疗后热敏灸联合电针八髎穴组的显效率高于热敏灸组和药物治疗组(P <0.05),但3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热敏灸联合电针八髎穴组I-PSS评分、残余尿量,与热敏灸组和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3组间的QOL指数、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电针八髎穴可明显改善良性前列腺增大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电针中极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中极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276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138例)和药物组(138例).电针组采用电针中极穴,药物组采用口服前列康片,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2组患者疗效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积分、生活质量指数(L)积分和夜尿次数、尿线现状、小腹症状、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变化.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6.4%,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6.2%,电针组优于药物组(P<0.01);在改善患者I-PSS积分、L积分和夜尿次数、尿线现状、小腹症状、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变化等方面,2组均有效,并且电针组均优于药物组.结论:电针中极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电针中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穴位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中髎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穴位特异性,观察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穴位组)和对照组(非穴组),穴位组电针双侧中髎穴,非穴组电针双侧中髎穴向外侧平开2寸处。观察疗后4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存质量评分(QOL)的变化情况及患者针刺过程中的耐受性、安全性、依从性。结果:疗前及治疗后,穴位组I-PSS及QOL评分差异显著(P<0.01),非穴组I-P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QOL评分差异显著(P<0.01);治疗4周后穴位组与非穴组I-PSS及QOL评分差异显著(P<0.01);穴位组电针痛度评分VAS均值:2.523 8±1.013 96,非穴组VAS均值:2.114 7±1.425 73,表明患者电针疼痛耐受性良好;除两例患者发生皮下血肿,2~3天后血肿消失,其他无不良反应;治疗期间40例患者按照疗程计划针刺,依从性良好,无脱落。结论:电针中髎穴可显著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症状和生存质量,初步研究表明中髎穴对前列腺增生症有特异治疗效应,电针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疏密波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针刺组、西药组各22例。电针组针刺关元、曲骨、中极、横骨并通以疏密波;针刺组针刺穴位同电针组,不予通电流;西药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3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电针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针刺组的63.64%和西药组的77.27%(P0.05);电针组I-PSS评分、Qmax、QOL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与针刺组和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疏密波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可明显减轻前列腺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增大尿流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芪甲通淋化瘀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非那雄胺口服,5 mg/次,1次/d。观察组以芪甲通淋化瘀方为基础方进行辨证治疗,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2组均以连续用药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服药期间禁烟酒。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及前列腺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评分、Qmax、前列腺体积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甲通淋化瘀方治疗BPH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最大尿流量,缩小前列腺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