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该院自2010年8月—2012年7月收治肠套叠患儿44例,对其分别用凸阵探头普通频率检查和线阵高频探头检查,观察套入部肠系膜血管、肠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统计并对比分析高频超声与普通频率超声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44例患儿中肠壁血流正常42例,肠壁血流减少1例,肠壁未见血流1例,对其分别应用灌肠复位及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表现出典型的肠套叠图像特征,且两种检查结果相比较,高频超声图像更为清晰。结论高频超声显示病变较普通频率更为清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帮助判断套叠肠管的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高频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用高频超声检查发现,后经临床治疗复查,以及术后诊断证实的130例小儿肠套叠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中,单纯性肠套叠70例,肠套叠伴肠炎9例,肠套叠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9例,肠套叠伴阑尾炎5例,肠套叠伴肠梗阻17例.小儿肠套叠超声特征性改变呈“同心圆征”或“套筒征”.结论 小儿腹壁较薄,高频彩超可直观清晰地显示小儿腹腔内部层次结构,包括肠壁的结构,肠管的蠕动、大血管及肠系膜上的肿大淋巴结.并能及时发现阑尾炎、淋巴结、肠梗阻等病变.高频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可作为筛查及诊断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频彩超的显像诊断,并经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和手术证实的小儿肠套89例。【结果】 89例小儿肠套叠,超声检出86例,超声检出率为96.6%,漏诊2例,误诊1例。2例B超提示肠坏死可能,手术后均证实。【结论】高频超声结合CDFI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检出率高的特点,同时能间接提示肠坏死可能,为复位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应是目前早期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肠套叠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邻近的肠系膜进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肠套叠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肠套叠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约占95%,继发性肠套叠多数发生在较大的儿童,约占5%。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应用高频与低频超声探头诊断小儿肠套叠15例,本文就高频与低频超声探头诊断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影像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顾芹 《临床医学工程》2013,20(3):268-269
目的 分析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图像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经超声诊断为肠套叠的92例患儿的超声表现,检查套块内血流情况.结果 89例低频超声有明确的肠套叠征象,92例高频超声均见明确肠套叠征象.低频结合高频检查诊断准确率98.91%.85例肠套叠包块内见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检查小儿肠套叠简单无创,准确率高,可作为早期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明月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172-2173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在幼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误诊的原因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1月62例肠套叠患儿,分为高频超声组和低频超声组,比较两种方法对幼儿肠套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高频超声对较小肠段外径可充分识别,明显提高对肠管的识别度,高频超声阳性率为70.91%,较低频组高20.97%。结论:在幼儿肠套叠超声检查中高频超声比低频超声分辨率高、诊断率高,在临床中加大对肠套叠特征改变的认识度,全面检查腹部器官,减低干扰因素,可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7.
于飞  夏禹 《现代保健》2010,(4):153-154
目的探讨高频及低频二维超声对肠套叠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在90例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术及手术证实为肠套叠患者的超声检查中,通过高低频探头相结合的方法,将超声诊断和X线空气灌肠复位术及手术后诊断结果对照。结果肠套叠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结论超声在肠套叠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鉴别临床表现与肠套叠相似的急性外科、妇科疾患,能及时、准确地为临床地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是目前各级医疗单位,尤其基层医疗单位急腹症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小肠套叠诊断及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32例小肠套叠进行检查,测量包块大小及套叠鞘部的长度。27例在高频B超引导下进行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结果 32例小儿小肠套叠中,肠套叠包块最大外径23mm(均值16mm),套叠鞘部最大长度15 mm(均值12mm)。实行灌肠复位患儿全部获得成功。结论 高频超声显像可基本明确小儿小肠套叠的诊断,并可在超声引导下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对小儿暂时性小肠套叠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90例经临床证实为肠套叠,经空气灌肠未见肠套叠征象患儿的临床表现、超声特点及其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90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42例,呕吐33例,大便隐血6例,腹泻40例,哭闹41例,其表现可独立存在或合并存在.超声表现:套叠长度为1.5~3.7(2.7±03)cm,直径为1.0~2.2(1.7±0.2)cm,外层肠壁的厚度为0.28~0.45(0.34±0.08)cm.结论 小儿暂时性小肠套叠超声表现为同心圆直径较小、套入长度较短、无肠壁水肿,因其均具有自发复位的特性,临床上可采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经腹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及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92例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比较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经腹超声单独诊断及两者联合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小肿块(直径≤20 mm)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76例患者乳腺小肿块的二维超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小肿块大多边缘光滑,内部均匀低回声,后方无衰减,纵横比<1,血流分级多为0~Ⅰ级,RI值<0.70。恶性小肿块大多边缘毛糙,内部不均质低回声,微钙化,部分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血流分级多为Ⅱ~Ⅲ级,RI值>0.70,部分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良性小肿块和恶性小肿块在边缘毛糙、微钙化、纵横比、血流分级和RI值>0.70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小肿块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华山 《医疗装备》2011,24(4):36-3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应用于观察阑尾炎解剖位置的意义。方法:采用PHILIPS5000型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检查138例阑尾炎患者,并与术中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高频超声的阑尾解剖位置诊断与术中诊断符合率高,占90.6%(125/138)。不同位置阑尾显示情况如下:回肠前位52例(37.7%)、盆位32例(23.2%)、盲肠后位23例(16.7%)、回肠后位15例(10.9%)、盲肠下位及盲肠外位16例(11.6%)。结论:高频超声的解剖学诊断可以为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及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海丽  辛明志  李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658-365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图像和能量多普勒血流表现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1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对其乳腺癌高频声像图与能量多普勒血流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乳腺癌的高频声像图表现及能量多普勒血流具有明显特点,脉冲多普勒频谱阻力指数(RI)>0.7。结论:使用高频二维超声结合能量多普勒的血流特点可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肿块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分析肿块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钙化形态、纵横比、血流分级、阻力指数等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26例患者共174个乳腺肿块中,超声检出163个,检出率为93.7%,良性肿块108个,超声诊断正确99个,准确率为91.7%,恶性肿块66个,超声诊断正确57个,准确率为86.4%。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能提高乳腺肿块诊断准确率,并对良恶性肿块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超声高频探头加压动态观察132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并经抗炎治疗后随访复查。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典型声像图特征为脐周多个椭圆型低回声结节(淋巴肿大),经治疗后1~2周复查,淋巴结〈5mm或不显示。结论高频超声对于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在外周神经卡压或损伤临床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3月在秦皇岛军工医院收治的外周神经卡压或损伤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超声组、肌电图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康复训练等治疗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超声组患者在高频超声指导下完成,肌电图组患者在肌电图指导下完成,联合组患者在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指导下完成,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运动电位潜伏期(CMAP)及波幅等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超声组、肌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CMAP水平明显低于超声组、肌电图组,MCV及波幅水平明显高于超声组、肌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肌电图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CMAP、MCV及波幅水平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指导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有效辅助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准确定位病灶,有利于促进外周神经卡压或损伤患者受损神经的修复,提高其治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各指标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疾病患者(56例良性,50例恶性)进行术前彩超检查,分析比较两组间高频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病灶内血流Adler分级、阻力指数(RI)、峰值流速(PSV)的差异。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超声指标诊断恶性乳腺肿瘤的临床价值。结果良恶性乳腺肿瘤在形状、边界、纵横径比、内部回声、沙砾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显示乳腺癌内的血流较良性肿块明显丰富(P0.05),乳腺癌的血管分布异常、频谱多普勒显示肿块内动脉血流PSV、RI显著高于良性肿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Adler分级(AUC=0.935)、边界(AUC=0.905)对于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其约登指数分别为0.844、0.81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臭氧治疗肩周炎的价值。方法将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臭氧治疗组和传统理疗组,每组50人;根据超声图像将肩周炎分为炎症型、钙化(纤维化)型和破裂(撕裂)型,评价治疗不同时间两种治疗方法对各型肩周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炎症型肩周炎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其余两种类型肩周炎,臭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理疗组(P〈0.05)。结论臭氧治疗肩周炎有效,对纤维钙化、慢性损伤等类型肩周炎较传统理疗法具有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定量评估陕西地区正常儿童双侧颈部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管壁弹性各项参数的大致范围,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和儿童期干预提供正常参考数据。方法 对150例正常儿童志愿者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及超声射频信号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获取双侧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 、顺应性指标(膨胀系数DC、顺应系数CC)及僵硬度指标(反射波增强指数AIX、α系数、β系数、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确定各项参数儿童期的大致范围。结果 1)陕西地区7~15岁正常儿童IMT(441.483±85.126)μm,DC(0.077±0.030)mm2/kPa,CC(2.290±0.952)mm2/kPa,AIX(-2.804±2.449),α系数(1.453±0.519),β系数(3.002±1.050),PWV(3.650±0.558) m/s;2)颈动脉左右侧之间、不同性别间颈动脉各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应用射频超声技术可准确提供陕西地区正常儿童期颈部动脉IMT厚度及血管弹性总体参数,为儿童干预预防动脉硬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在胸壁闭合伤中对肋骨、肋软骨、胸骨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x线平片均显示为正常的胸部闭合性伤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并动态观察愈合过程。结果高频超声诊断骨折102处,部分昆示软组织增厚肿胀或血肿形成液性暗区。结论高频超声能准确清晰显示胸壁骨折的部位、骨折分离、错位的程度以及软组织损伤和血肿情况,是诊断肋软骨骨折及胸壁软组织损伤的首选方法,同时可作为肋骨及胸骨骨折的补充诊断方法,且能动态观察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