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全世界现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及其死亡率高已成为医疗保健的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之一。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现代治疗模式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培鑫  张英杰 《临床荟萃》2009,24(12):1094-1096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随着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治疗上力图达到短期内缓解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有效清除液体,降低病死率、逆转心脏重构等目标。脑钠肽(BNP)主要来源于心室,在心室负荷过重或扩张时增加,BNP不仅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也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瓣膜功能和右心室功能。心力衰竭时由于心室壁张力升高,引起BNP的合成和分泌增多。  相似文献   

3.
申茹 《临床医学》2010,30(3):102-103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由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发病率的上升,心衰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疗已从短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在正性肌力药物中,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老年患者入院的首要原因.尽管目前有许多治疗方案可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及再入院率,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但在现实世界中对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仍然不尽如人意,其发病率、死亡率及再入院率仍然较高.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许多国家施行心力衰竭疾病管理项目(disease management program,DMP)以对心力衰竭疾病进行干预,绝大多数的随机对照研究均显示心力衰竭疾病管理是有效的,主要为降低死亡率、再入院率,减少费用支出以及潜在的生存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复杂,发病率高,预后不良。心力衰竭患者5年内死亡率高达40%~60%。心衰的生存率甚至低于许多恶性肿瘤。慢性心力衰竭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重要问题之一。心力衰竭治疗目标是增加心输出量,减低心脏负荷,改善或消除淤血,缓解症状,防止心脏重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现将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365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发病诱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闫红英 《天津护理》2011,19(2):90-9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以及对心肌梗死有效治疗方法的提高,使更多的冠心病患者存活时间延长,伴随而来的是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目前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已成为老年人住院及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正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美国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有490万心力衰竭患者,并且每年有40万~70万新患者,人群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约为1.5% ~2.0%,而65岁以上人群可达6% ~ 10%.在过去40年中,由于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心力衰竭是主要心血管病中发病率显著增加的惟一的病症,我国对35~74岁城乡居民共15518人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心力衰竭死亡率均高于同期心血管病住院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患者常面临很多问题,如疾病知识水平较低、短期内较高的再住院率与病死率,这些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还占据了大量医疗资源,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目前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在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心力衰竭(CHF)也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由于长期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众多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死亡率极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慢性心衰的发病率逐年  相似文献   

10.
正心力衰竭是导致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临床中,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率及再次住院率都较前显著的升高。心衰是各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2]。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并不能满足于住院时的病情控制,对于慢性病,长期控制及预防才是最  相似文献   

1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终末期心功能失代偿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据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心力衰竭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但死亡率却占40%,可见预后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导致心脏输出量降低,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也是各种心血管病常见的死亡原因。目前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尚缺乏特效措施,仍以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3.
何静  杨丽莎  刘青 《护理研究》2012,26(12):1105-1106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养生又称为"摄生""道生""保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就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现将我院中医养生指导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疾病认知水平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心脏供血不能满足机体组织器官代谢需要而引起的各种心脏疾病的共同通路和最终结局。CHF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及预后差的特点,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伴有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的变化[1]。相关统计资料[2]表明,目前约有10%的老年人在经受心力衰竭的困扰。一项最新的多国联合研究[3]表明,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出现新发心电图检查的异常。  相似文献   

15.
<正>心力衰竭是心脏各种结构性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当发生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时,通常以静脉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治疗,以恢复患者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并缓解症状。传统的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米力农)是通过升高细胞内钙离子及环磷酸腺苷水平发挥强心作用,长期应用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影响心肌舒张,诱发心律失常,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因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日趋上升,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原因之一,且预后较差,经研究表明心衰5年存活率,男性25%,女性38%,严重心衰病人存活期不到1年,并且费用昂贵。心衰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衰已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治疗心衰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17.
心力衰竭在我国发病率高,生存率低,常出现在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方案的确立和完善以及相关介入手术的进展,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结构和功能异常得以明显缓解,预后也得以明显改善,即发生了左室逆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verse remodeling,LVRR)。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美国统计资料显示,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为1.5%~2%,而65岁以上人群可达6%~10%;50~89岁人群中,年龄每增加10岁,其患病率升高1倍。  相似文献   

19.
杨靖  胡琼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1):76-77,66
心衰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严重心力衰竭1年死亡率达到40%-50%,轻到中度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是15%-25%。在心脏病患者中,有一半最终死于心衰。国外资料显示,大多数心脏疾病发病率都在下降,但心衰发病率却持续升高,尽管药物治疗取得了进步,但心衰的死亡率一直在增加。据统计在过去10年中,美国心衰患者增加了58%,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高,预后差,病程又长,需反复住院及长期治疗,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社会活动减少,故不少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但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诊治过程中,临床医生对此大多认识不足,往往特别关注躯体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