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单纯髋臼后壁骨折伴股骨头骨折属于Pipkin骨折Ⅳ型,多由高速强大暴力导致,是较严重的涉关节损伤,我院自2000年至2007年收治此类患者6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髋臼后壁骨折内固定方法和疗效。方法:40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按分型选择髋关节后侧Kocher-Langenbeck切口入路,行切开复位可吸收镙钉或髋臼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进行D,Aubigne-Postel临床功能评定和X线片评定。结果:术后40例全部随访(平均17个月),D,Aubigne—Postel临床功能评定优10例,良17例,可7例,差6例。X线片评定优19例,优良11例,良6例,差4例。经Bivariate过程相关检验,临床结果与X线片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r=0.533。结论:临床效果与X线片结果相关性不大,但复位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髋臼后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998 ~2010年共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47例,年龄17 ~62岁,平均41岁.术后复位质量及手术和X线随访疗效均按Matta标准评定.异位骨化采用Brooker分级法评估.结果 本组47例至少获得24个月随访,解剖复位者29例,满意复位者13例,不满意复位5例.根据评定标准,手术疗效优25例,良11例,可6例,差5例;其中7例异位骨化.BrookerⅠ级4例,Ⅱ级3例;4例发生骨性关节炎;无感染、股骨头坏死或下肢深静脉和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髋臼后壁骨折者采用X线摄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等检查能获得早期诊断,早期切开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患者,行急诊闭合复位髋关节脱位、股骨髁上牵引、择期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2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1~3年,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髋臼后壁骨折若骨折解剖复位,固定稳定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髋臼后壁骨折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臼后壁骨折21例报告Areportof2lcasesofposteriorwallfractureoftheacetabulm张峡,赵慧毅,梅芳瑞(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630037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其中后壁骨折约占1/3[1]。自19...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14年11月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后壁骨折24例 ;用改良的 Merle d'Aubigné和 Postel评分系统评价临床效果 ,用 Matta放射学标准评价影像学结果[1].结果:24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2年,X线摄片示骨折愈合时间12 -18周 ;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4例发生异位骨化 ;临床疗效根据改良的Merle d' Aubigné和Postel评分髋关节功能:优18例 ,良3例 ,可2例 ,差1例 ;优良率为87.5% ;按 Matta的放射学评价标准评分:优19例 ,良2例 ,可3例 ,优良率为87.5%.结论:骨折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是获得满意疗效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碗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25例,应用重建钢板或碗臼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临床结果优19例,良6例,无一例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髋臼后壁骨折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髋臼后壁骨折常合并髋关节后脱位,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主张积极切开复位钢板镙丝钉内固定手术治疗〔1〕。可吸收内固定物,近年来国内外也应用于骨科的桡骨小头、内外踝骨折等非承重松质骨内固定。我院从1998年11月以来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3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例1,男,28岁。因车祸致伤,伤后3周入住我科。经X线及CT检查见:左髋臼后壁骨折,折块移位;关节间隙内可见游离碎骨块。于伤后4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行Kocker-Langenbeck(K-L)切口。术中见髋臼后壁骨折块3cm×2cm×1.5cm,移位1cm,已有纤维结缔组织连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可吸收螺钉在髋臼后壁骨折中应用的治疗经验。方法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髋臼后壁骨折17例。结果切开复位内固定后经3个月以上随访,全部病例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愈合良好,患髋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应用本方法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减少二次手术、节约经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手术治疗的36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6±1.3)h,术中平均失血量为(584±178)mL,随访1~2年后,采用X线片检查患者骨折移位程度,对复位满意(移位≤3 mm)的有31例,不满意复位(>3 mm)的有5例。参照Matta评分标准:优20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30/36)。有4例患者发生骨性关节炎,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后得以控制。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再脱位现象。结论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重点在于术前实施精确的影像学诊断,手术中进行解剖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治疗21例髓臼后壁骨折就其治疗方法、手术入路、适应症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1994-2001年,共收治此类损伤21例,其中11例合并有股骨头后脱位,4例有骨盆骨折,2例合并有坐骨神经损伤,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结果 共随访16例,最长36个月,最短6个月。疗效优良率87.5%。结论 Langenbenck-kock手术入路是治疗髓臼后壁骨折的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效果。方法总结15例髋臼后壁骨折行外后侧入路,复位后选用弧形钢板,加压螺钉,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1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7例,良5例,差3例。结论髋臼后壁骨折联合应用三个方向X片和CT扫描早期确诊,尽早予以解剖复位,牢固固定,骨折愈合后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髋臼后壁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60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年龄、骨折粉碎程度、受伤原因、受伤部位、手术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情况等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45岁以下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45岁以上患者(p<0.05)。受伤2周内手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2周后手术患者(P<0.05)。解剖复位患者优良率高于非解剖复位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位质量、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为影响髋臼后壁骨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髋臼骨折预后可能与复位质量、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体位 ,切口及两种固定材料的效果。方法 对 2 8例髋臼后壁骨折采用侧卧 45°-6 0°位 ,改良后外侧切口。金属螺钉固定 18例 ,可吸收螺钉 (棒 )固定 10例。结果 本组 2 8例均获随访 ,时间 6个月至 5年 ,平均 2年 3个月 ,按Ceunnat标准评定疗效 ,优良者为 2 6例 ,2例陈旧性骨折疗效为差。结论 髋臼骨折的CT扫描至关重要 ,对后壁骨折块 >40 %者是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 ,采用改良的后外侧切口手术剥离不大 ,出血少 ,能充分显露骨折部位及直视下固定 ,采用可吸收螺钉 (棒 )与金属螺钉固定比较 ,两者均达到固定的效果 ,但前者可免去第 2次手术 ,又无金属内固定物留在体内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