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胆囊与胆管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者胆囊与胆管胆汁中的细菌分布、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菌群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住院手术的273例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对培养结果阳性胆汁的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3份胆汁标本中149例培养阳性,其中胆囊胆汁17例,培养阳性率为19.8%,胆管胆汁132例,培养阳性率为61.7%。共分离出G^-杆菌127株,G^+球菌74株,真菌0株。引起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及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最低,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及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G^+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及氯霉素耐药最低。结论胆道感染仍以G^-杆菌占主要地位,但G^+球菌感染呈现出明显上升势头。胆管胆汁细菌感染率较胆囊胆汁高,且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外科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外科感染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年1月至201 1年12月外科感染患者送检标本的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结果 3257份临床标本共分离菌株3829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2.4%(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37.6%(以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检出率呈升高趋势.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呈多药耐药性;所有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100%),但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1.9%~7.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5.6% ~61.5%;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波动表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21.1% ~55.8%),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阳性球菌.结论 我院外科临床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因重症急性胰腺炎行引流手术且术后合并胰腺感染患者的细菌学及药敏报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感染的抗生素应用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4月间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患者腹腔引流物标本,对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86例患者中共分离出276株细菌,检出率分别为阴沟肠杆菌(12.3%)、铜绿假单胞菌(10.9%)、金黄色葡萄球菌(9.4%)、其他葡萄球菌(9.4%)、D群链球菌(9.4%)、粪肠球菌(8.7%)、大肠埃希菌(8.7%)、表皮葡萄球菌(6.5%)、肺炎克雷伯菌(4.3%)、屎肠球菌(4.3%)。药敏分析及耐药试验表明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胰腺感染耐药严重,对于革兰阳性球菌,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尚保持了较好的抗菌活性,对于革兰阴性杆菌仅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对其存在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胰腺感染患者,大部分菌株广泛耐药,临床上应依据细菌药物敏感性结果,不断调整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烧伤重症监护病房细菌学调查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调查笔者单位烧伤重症监护病房(ICU)6年来细菌感染及其药物敏感性动态变化。方法对1998—2003年笔者单位烧伤ICU209例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9例患者标本检出感染菌株845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486株占57.51%,革兰阳性(G )菌339株占40.12%。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66.26%,位居第一;G 菌中粪肠球菌占34.51%、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1.2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分离率为72.64%。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各检出菌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笔者单位烧伤ICU细菌感染以G-菌为主,G 菌次之;这些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应重视细菌的药物敏感性,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Zhu LM  Cai D  Lü Y  Chen WH  Wang WF  Zhang YL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4):1501-1504
目的 探讨胆固醇结石中的细菌与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观察胆固醇结石中的细菌在模拟胆汁中的生长活性及其对胆固醇晶体成核时间(NT)的影响。结果 (1)模拟胆汁中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产孢梭菌和艰难梭菌生长旺盛;痤疮丙酸杆菌长势偏弱;脆弱类杆菌生长受抑制。(2)仅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能缩短胆固醇晶体成核时间。(3)加入铜绿假单胞菌或粪肠球菌的胆汁,晶体形成呈现缓慢的阶段性演变过程。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在模拟胆汁中具有促成核活性,而痤疮丙酸杆菌无促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6.
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致病菌谱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谱及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方法 取226例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腹腔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获取菌株52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3株,革兰阳性菌180株,真菌7株.前10位的为大肠埃希菌1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肠球菌59株,铜绿假单胞菌5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23株,鲍曼不动杆菌18株,阴沟肠杆菌17株,奇异变形杆菌15株,摩氏摩根菌15株,粪肠球菌12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中表达超广谱13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分别为102株和17株.甲氧两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60株.结论 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致病菌谱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基本对甲氧西林耐药.  相似文献   

7.
整形外科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整形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Vitek—Aim System法和Kirby—Bauer法,对整形外科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分离得到291株致病菌。位列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较高,可能与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菌株的增多有关,亚胺培南是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百分数超过70%,层析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最有效药物。结论 开展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对整形外科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高现有抗生素的疗效。减缓耐药菌株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外科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Viek-Ams System和Kirby-Bauer法,对外科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对外科3个病房20个月共分离得到2892株致病菌,位列前6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金葡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80%,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的有效药物,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可能与产超广谱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菌株的增多有关。结论 开展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对外科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高现有抗生素的疗效,减缓耐药菌株发生发展的速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临床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感染特点及其药敏。采用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BD 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真菌药敏采用K-B纸片法,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9 116例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896株,阳性检出率为9.8%,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91株,革兰阳性球菌350株,真菌37株,厌氧菌9株以及革兰阳性杆菌9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分别为49.5%和38.5%;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2.6%和20.9%,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18.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4.4%和70.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结论本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不容忽视。临床应高度重视早期血培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整形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Vitek-AmsSystem法和Kirby-Bauer法,对整形外科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分离得到291株致病菌,位列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较高,可能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增多有关,亚胺培南是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百分数超过70%,层析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最有效药物.结论开展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对整形外科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高现有抗生素的疗效,减缓耐药菌株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胆道感染细菌的变迁及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目的:了解近10年胆汁中感染细菌群变化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将1988年6月至1998年7月100例胆汁培养阳性的120株需氧菌及其对抗生互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株细菌中包含着34种菌种,其中动力细菌占60%,无动力细菌占20.8%。在21例混合感染的病人中7例感染绿脓杆菌。庆大霉素对常见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增加,头孢菌素的第3代抗菌效果较好,但也有一定耐药率。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对胆道感染各菌种有高度敏感性,对绿脓杆菌也有71.4%以上的有效率。结论:与80年代初期比较,胆道感染菌种在增加,菌群在变迁,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耐药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引起胆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40例胆道感染病人术中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240份胆汁标本中130份培养阳性,培养阳性率为54.2%。共分离出细菌15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5株,革兰阳性球菌55株。引起胆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6.7%)、大肠埃希菌(18.7%)、肠球菌(14.6%)和克雷伯菌(10.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及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耐药率较低。结论胆道感染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位居首位;阿米卡星可作为治疗胆道感染的首选用药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时胆汁中致病菌菌群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培养阳性的264例胆汁标本323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3株细菌中包含了52种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94%,革兰阳性球菌占406%。排列前6位的细菌依次为肠球菌220%,大肠埃希菌195%,克雷白菌属118%,葡萄球菌属108%,假单孢菌属87%,肠杆菌属84%。59例混合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各占12例和10例。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普遍下降,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保持相当高的敏感率。阿米卡星对细菌敏感性也较高,尤其对铜绿假单孢菌有效率仍达687%。结论胆道感染致病菌菌群不断在改变,细菌数量和种类在增加,其对药物敏感性普遍下降;治疗胆道感染应动态监测菌群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胆道感染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处理不及时可引发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了解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细菌的种类及药敏情况对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分析胆道疾病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途径获取胆汁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期为临床胆道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其抗生素敏感情况。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196例胆道感染患者进行胆汁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情况分析。结果从164例患者的胆汁中共分离171株需氧菌,总阳性率为83.67%(164/196)。171株中革兰阴性菌112株,占65.50%;革兰阳性菌59株,占34.50%。革兰阴性菌的主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35.00%)、肠球菌(27.49%)、肺炎克雷白菌(10.00%)和铜绿假单胞菌(4.00%)。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仍比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低于1.8%、3.5%、11.1%;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耐药率分别为低于6.1%、0。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检出率依然较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0。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可作为治疗胆道感染的首选用药。当革兰阳性菌如肠球菌或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致病菌时,应根据胆汁培养结果选用窄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通外科行胆囊穿刺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引流的223例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41例,女性82例,年龄67.3岁(范围:28~93岁)。每例患者抽取胆汁3~5 ml,送至检验科细菌培养室,对胆汁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前、后两组,前组(n=124)的收治时间为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后组(n=99)的收治时间为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常见细菌的耐药率变化趋势。采用WHO细菌监测网提供的WHONET软件对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不同时间段耐药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本研究包括急性胆管炎患者14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76例,共培养出病原菌37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8株(26.1%),革兰阴性菌269株(71.5%),真菌9株(2.4%)。革兰阳性菌中前3位为屎肠球菌(49.0%,48/98)、粪肠球菌(20.4%,20/98)、铅黄肠球菌(7.1%,7/98);革兰阴性菌中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33.5%,90/269)、肺炎克雷伯菌(13.8%,37/269)、铜绿假单胞菌(13.0%,35/269)、鲍曼不动杆菌(12.6%,34/269)、阴沟肠杆菌(4.8%,13/269)。2009年至2019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革兰阳性菌(前组∶后组为25.3%∶28.2%)与革兰阴性菌(前组∶后组为74.7%∶71.8%)的比例无明显变化。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85.7%,84/98)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33.5%,90/269)为主。前组中鲍曼不动杆菌占革兰阴性菌比例为7.8%(11/142),后组为18.1%(23/127),比例较前5年上升10.3%;铜绿假单胞菌在前组中比例为16.9%(24/142),后组为8.7%(11/127),比例下降8.2%;其余菌株变化不显著。常见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前组:0/15~4/13,后组:55.0%~70.0%;χ2=3.996~16.942,P=0.000~0.046);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总体较高,但在前、后两组中的耐药率无较大变化;铜绿单胞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升有降;大肠埃希菌的总体耐药率较平稳,呈轻度上升趋势。结论急性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2009年至2019年各种革兰阴性菌的构成比无明显变化,但耐药率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是最主要病原菌,感染比例无明显变化,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比例大幅上升,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比例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胆总管探查术中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胆道外科感染的常见细菌及其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胆总管探查术中抽取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406例胆汁标本中有265例呈阳性,阳性率为65.3%.革兰氏阴性细菌148株(55.8%),革兰氏阳性细菌117株(44.2%).对胆道细菌敏感的药物有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丁胺卡那和环丙沙星.结论 胆道感染菌群在变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控制胆道外科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The sensitivity to antibiotics of the various bacterium strains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bile samples of 373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and/or biliary duct infection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tibiotic therapy applied to 325 instances was recorded. The antibiograms suggested an increased resistance mainly of the intestinal bacteria isolated from the bile samples. An increase in the ratio of polyresistant strains was observed. Gentamycin, neomycin, polymixin and kanamycin were the most potent in vitro. Parenterally administered chloramphenicol and oxytetracycline acted favourable in most cases of biliary infection. This therapy was successful even against pathogens resistant in vitro to chloramphenicol and oxytetracycline. The higher efficacy of aimed antibiotic therapy compared to randomly applied treatment is stressed and confirmed by numerical data.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ERCP鼻胆管胆汁的微生物检测及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的112例病人ERCP后临床无感染征象时行鼻胆管胆汁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在123次鼻胆管胆汁微生物培养中52次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42.3%,其中细菌10种,真菌3种。所有胆汁培养共检出细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种42株,革兰阳性菌4种11株,真菌3种5株。胆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敏感性最高,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等抗生素较不敏感,对头孢唑林均不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仍较敏感,对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替加环素高度敏感,但对苯唑西林等青霉素和克林霉素、红霉素等敏感性不高。结论:临床无感染症状病人的鼻胆管胆汁具有较高的细菌感染率。本研究对于ERCP后胆道感染复发病人早期使用抗生素,控制病情进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