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氧与人舌鳞状细胞癌SCC-6细胞中HIF-1α、VEGF表达的相关性,曲古抑菌素A(TSA)对其表达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舌鳞状细胞癌SCC-6细胞,经不同作用时间去铁胺处理,模拟低氧条件培养后,RT-PCR检测HIF-1α、VEGF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模拟低氧条件下,不同浓度、时间梯度TSA处理SCC-6细胞后,分别检测HIF-1α、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①低氧下SCC-6细胞HIF-1α蛋白表达增加,但其mRNA的表达不受影响;作为HIF-1α下游基因的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随HIF-1α蛋白表达增加而增加;②低氧下,TSA可抑制HIF-1α的蛋白表达及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但HIF-1α的mRNA表达不受影响;③HIF-1α的调节在蛋白水平。结论:体外条件下,模拟低氧可诱导舌鳞状细胞癌SCC-6细胞中HIF-1α蛋白、其下游基因VEG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TSA可抑制HIF-1α的蛋白表达,进而抑制其下游基因VEGF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并且呈量效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RNA干扰沉默法尼基转移酶(FTase),探讨沉默FTase对舌鳞状细胞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针对FTase设计并构建3条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和SCC-4细胞(实验组),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不转染s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FTase、HRAS的mRNA表达,根据FTase mRNA的表达量,选取沉默效率最高的FTase-siRNA转染组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实验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FTase、HRAS、p65、p-p65(S53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FTase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HRAS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p65(S536)、MMP-9、HIF-1α、VEGF蛋白表达下降(P<0.05),p65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结论 体外沉默舌鳞状细胞癌细胞FTase,可以抑制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为FTase可能作为舌癌治疗的分子靶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微小RNA-498 (miR-498)以及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 (BMI-1)的表达水平。使用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qRT-PCR、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SCC-15细胞增殖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以及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与BMI-1表达上调,miR-498表达下调(P<0.05)。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或过表达miR-498后SCC-15细胞的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目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下调,miR-498和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抑制miR-498表达可减弱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上调BMI-1表达可减弱过表达miR-498对...  相似文献   

4.
刘阳  张昊  余伟  胡图强  汤伟伟 《口腔医学研究》2021,37(11):1042-1047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及SCC-15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处理CAL-27及SCC-15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其增殖活性,根据结果计算不同作用时间细胞抑制率为50%时对应的药物浓度(IC50);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大黄素对两种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黄素对细胞中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和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大黄素对细胞中MMP-2和MMP-9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均可抑制CAL-27和SCC-15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且呈时间-浓度依耐性;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可明显降低两种细胞划痕的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P<0.05),具有浓度依耐性;与对照组相比,经大黄素处理的两种细胞中MMP-2和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大黄素在体外可以显著抑制人O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可能与下调MMP-2、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癌症易感性候选基因9(lncRNA CASC9)对口腔鳞癌(OSCC)CAL-2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lncRNA CASC9敲低的CAL-27细胞,并在lncRNA CASC9敲低细胞系中进行microRNA-125a-3p(miR-125a-3p)的回复。检测细胞中lncRNA CASC9、miR-125a-3p和VEGF mRNA水平,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以及细胞中VEGF蛋白表达。结果:敲低lncRNA CASC9表达后,CAL-27细胞增殖活性、迁移与侵袭能力、VEGF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miR-125a-3p水平升高(P<0.05)。敲低lncRNA CASC9可显著抑制细胞在体内移植瘤生长和血管生成(P<0.05)。下调miR-125a-3p表达可减弱lncRNA CASC9敲低对CAL-2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对体内移植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lncRNA CASC9可能通过调节miR-125a-3p/VEGF促进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IL-24基因转染口腔鳞癌细胞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对CXCL12/CXCR4信号轴的影响。方法:培养OSCC细胞株,分为联合处理组、IL-24转染组、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转染后培养48 h,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液中IL-24表达,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IL-24、CXCL12和CXCR4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联合处理组和IL-24转染组细胞上清液中IL-24水平均显著高于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联合处理组迁移数和侵袭数均低于IL-24转染组、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且IL-24转染组和抑制剂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联合处理组和IL-24转染组细胞中IL-24 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联合处理组和IL-24转染组细胞中CXCL12和CXCR4 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上调IL-24可有效抑制OSCC细胞迁移及侵袭,可能与特异性抑制CXCL12/CXCR4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OD2在雷帕霉素(Rap)诱导下上调舌鳞癌SCC-15细胞自噬对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NOD2表达载体转染SCC-15细胞上调NOD2表达,NOD2-shRNA载体转染SCC-15细胞,抑制NOD2表达;应用Rap诱导SCC-15细胞正常组、NOD2上调组和抑制组的细胞自噬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记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变化;MTT法检测NOD2对自噬诱导后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NOD2对自噬诱导后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Rap诱导NOD2上调组细胞中LC3-II和Beclin-1表达显著增强(P<0.05)、诱导NOD2抑制组细胞中LC3-II和Beclin-1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Rap诱导NOD2上调组细胞生长明显抑制(P<0.05),迁移速率减慢;诱导NOD2抑制组细胞增殖加快(P<0.05),迁移速率增快。结论:NOD2可上调舌鳞癌SCC-15细胞自噬抑制其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氧对人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 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以期为OLP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OLP角质形成细胞;使用密闭培养箱模拟缺氧环境,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两组细胞分别培养12、24、36及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的方法监测缺氧各时点细胞增殖状况,并确定进一步实验干预时间点,每组实验均重复3次;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HIF-1α、VEGF、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VEGF、MMP-9与HIF-1α的相关性.结果 24、36、48 h缺氧组OLP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力(A值)(分别为0.340±0.002、0.415±0.006、0.546±0.006)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常氧组(分别为0.431 ±0.001、0.620±0.004、1.022±0.005),P<0.01; 24、36、48 h缺氧组VEGF(2.087±0.291、3.189±0.573、5.402±0.563)及MMP-9(2.936±0.500、4.083±0.300、6.374±0.858)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HIF-1α (0.414±0.093、0.751±0.056、0.875±0.040)、VEGF (0.393±0.046、0.557±0.078、0.767±0.045)及MMP-9 (0.250±0.053、0.384±0.038、0.611 ±0.092)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HIF-1α与VEGF(r =0.905,P=0.000)及MMP-9(r =0.881,P=0.000)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缺氧在一定时间内可抑制OLP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上调细胞中HIF-1α蛋白、VEGF及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缺氧环境下HIF-1α可能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参与OLP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在乏氧环境下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1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分2组分别在20%O2,5%CO2,75%N2(对照组)和1%O2,5%CO2、94%N2(乏氧组)的37℃培养箱中培养24h和48h.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乏氧组HIF-1α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乏氧24h与48h VEGF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细胞化学细胞爬片结果显示,乏氧组HIF-1α染色阳性,大量HIF-1α蛋白在胞核积聚,且表达量随乏氧时间增加而增加,而常氧组未观察到HIF-1α的表达;VEGF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乏氧组VEGF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常氧48h后,VEGF呈微弱阳性表达.结论:乏氧可以改变人牙周膜细胞的代谢途径,上调HIF-1α及相关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GF-β1在腺样囊性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浸润过程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以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TGF-β1刺激ACC-2细胞,MTT法检测ACC-2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ACC-2细胞MAPK(P38、JNK、ERK)的活化及MMP-2表达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ACC-2细胞中MMP-2的mRNA表达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GF-β1刺激后,ACC-2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变化(P>0.05),但迁移、侵袭能力增强(均为P<0.01);同时,ACC-2细胞p-ERK1/2、p-P38和MMP-2蛋白表达升高(均为P<0.05),MMP-2 mRNA表达亦升高(P<0.01),但p-JNK1/2蛋白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TGF-β1可增强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活化p-ERK1/2和p-P38,上调MMP-2的表达。TGF-β1/MAPK/MMP-2通路可能参与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侵袭能力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蒋序 《上海口腔医学》2014,23(5):571-574
目的 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 (5-aza-Dc) 对舌癌细胞株SCC-4中抑癌基因RECK基因甲基化水平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5-aza-Dc处理舌癌细胞株SCC-4,72 h后,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SCC-4细胞REC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实时定量 PCR技术检测SCC-4细胞RECK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印迹检测蛋白质表达,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检测侵袭能力。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SP检测未处理组细胞RECK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经5-aza-dC处理后甲基化得到逆转。实时定量 PCR检测显示,不同浓度5-aza-dC处理SCC-4细胞72 h后, 相对mRNA表达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Western 印记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浓度5-aza-dC组的RECK蛋白表达相对水平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SCC-4细胞的侵袭力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降低。结论 5-aza-dC可逆转舌癌SCC-4细胞中RECK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并恢复RECK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降低其体外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人口腔鳞癌细胞SCC-4和SCC-25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0.1、0.3、1、3、10、30μmol/L)薯蓣皂苷处理SCC-4和SCC-25细胞24、48、72 h后,CCK-8法检测薯蓣皂苷对SCC-4和SCC-25细胞存活的影响,根据IC50值筛选出后续实验浓度(0、1、2、4μmol/L);EdU检测薯蓣皂苷对SCC-4和SCC-2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薯蓣皂苷对SCC-4和SCC-25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薯蓣皂苷处理48 h后,细胞中Noxa、Cleaved-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细胞中Noxa 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薯蓣皂苷可抑制口腔鳞癌细胞SCC-4和SCC-25的增殖,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P<0.05)。同时,实验组(1、2、4μmol/L)薯蓣皂苷干预48 h后可促进SCC-4和SCC-25细胞的凋亡(P<0.05),并上调细胞中Noxa、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水平,且SCC-4和SCC-2...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测低氧环境对体外培养大鼠颏舌肌成肌细胞分化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低氧引起颏舌肌损伤的机制以及HIF-1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环境氧浓度不同,将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颏舌肌成肌细胞分为正常氧浓度组(NC)(21%)和低氧组(HG)(1%),分别诱导分化0 d、1 d、3 d、6 d。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生肌调节因子(MyoD)、肌源性决定因子(myogenin)、肌球蛋白重链(MHC)以及HIF-1α的mRNA及蛋白表达;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成肌细胞分化的形态变化。结果:在颏舌肌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两种氧状态下HIF-1αmRNA表达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蛋白表达逐渐上调;低氧对MyoD、myogenin、MHC的mRNA(P<0.05)和蛋白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致肌管形成延迟;低氧使HIF-1αmRNA(P<0.05)和蛋白显著上调。结论:低氧环境可能是通过上调HIF-1α表达抑制大鼠颏舌肌成肌细胞的分化,从而抑制颏舌肌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体外缺氧培养条件下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探讨HIF-1α、VEGF在缺氧条件下对舌鳞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及相互联系。方法:CoCl2化学缺氧法模拟肿瘤缺氧环境,MTT法检测细胞生长能力。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不同缺氧状态下HIF-1α和VEGF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MTT发现CoCl2诱导的缺氧对细胞的生长起抑制作用。低氧条件下,Tca8113细胞HIF-1αmRNA水平稳定,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结论:CoCl2诱导的缺氧使Tca8113细胞HIF-1α在蛋白水平表达升高,并通过转录激活VEGF的表达,调控舌鳞癌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5.
吴琴  武曦  吕俊  蔡俊  张纲 《口腔医学》2018,38(3):197-201
目的 探讨microRNA-223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charides, P.g-LPS)诱导牙龈成纤维细胞(gingival fibroblasts,GFs)炎症过程中对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方法 采用慢病毒转染、干扰GFs中的microRNA-223的表达,在最适P.g-LPS刺激浓度(800 μg/L)分别刺激过表达、抑制以及正常表达microRNA-223的GFs,采用实时聚合酶联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其蛋白水平的变化。 结果 LPS刺激GFs产生炎症反应时,细胞内microRNA-223以及相关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上调。当细胞内microRNA-223上调时,促炎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会上调(P<0.001);当细胞内microRNA-223下调时,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蛋白水平会显著下降(P<0.001)。 结论 当GFs受P.gingivalis-LPS刺激发生炎症时,microRNA-223的表达量增多,上调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进一步加重组织细胞的炎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SNHG) 22调控微小RNA (miR)-27b-3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52例OS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体外培养人正常口腔角质细胞HOK和3种人OSCC细胞(CAL-27、SCC-25和HSC-3),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HOK细胞和3种OSCC细胞中SNHG22、miR-27b-3p表达情况。对SCC-25细胞进行转染并将其分为Ctrl组(未进行转染)、si-SNHG22组、si-NC组、miR-27b-3p inhibitor组、inhibitor-NC组、si-SNHG22+inhibitor-NC组和si-SNHG22+miR-27b-3p inhibitor组,检测各组SCC-25细胞增殖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增殖指数(PI)];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SCC-25细胞侵袭情况;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SCC-25细胞迁移情况;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SNHG22与mi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放射诱导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DNA损伤特点,及其对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方法:4Gy的X-ray照射OSCC细胞(HSC3和CAL27)后,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DNA损伤标志γH2AX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RT-PCR检测若干糖酵解相关酶m R NA水平。结果:放射诱导OSCC细胞γH 2AX蛋白表达在0.5h后迅速上调,24h-48h恢复至正常水平,60h后再次上调;OSCC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时间依赖性的抑制(P<0.05);糖酵解相关酶GLUT1、GLUT3、HK2、PK-M2和LDH A基因水平上调(P<0.05)。结论:放射诱导OSCC细胞发生DNA损伤,并促进糖酵解。  相似文献   

18.
口腔鳞状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树突状细胞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分化发育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OSCC组81例及对照组24例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DC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VEGF质量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57例OSCC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观察血清与原发灶VEGF的相关性以及与DC的关系.通过体外实验,将CD-14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nd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诱导为DC过程中加入VEGF165,观察其对DC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325.70±117.54)ng/L]相比,OSCC患者血清VEGF质量浓度[(764.33±263.64)ng/L]显著升高(P<0.01),而DC/PBMC比值和DC计数显著降低(P<0.01).且外周血DC与血清VEGF质量浓度呈负相关(P<0.01).OSCC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血清VEGF呈正相关(P<0.01),与外周血DC含量呈负相关(P<0.01).体外研究则显示VEGF165使DC表面分子CD-1a、CD-40、CD-80、CD-86、CD-83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HLA)-DR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下降,而吞噬能力增强(P<0.05).结论 OSCC过量分泌的VEGF可能是抑制DC分化发育及成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639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舌鳞状细胞癌(T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TGF-β1刺激上皮型SCC9、CAL27细胞,诱导形成相对应的间质型细胞SCC9 TGF-β1、CAL27 TGF-β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Western blot检测EMT的标记物,通过芯片检测得到一组差异性表达的mi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芯片检测结果。选取发生EMT的TSCC细胞中低表达的miR-639为研究对象,通过脂质体介导分别将miR-639的反义核苷酸(miR-639 ASO)和miR-639的拟似物(miR-639mimics)转染上皮型和相对应的间质型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前后两株细胞中miR-639的表达变化,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差异。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miR-639的表达明显上调或下调,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中miR-639的表达无明显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miR-639 ASO后上皮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显著升高(P<0.05),并且可以诱导细胞发生EMT;转染miR-639 mimics后诱导所形成的间质型TSC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同时可逆转EMT。结论miR-639 mimics对TGF-β1所诱导形成的的间质型TSCC细胞具有调控作用,转染miR-639 mimics可逆转EMT并能有效地抑制间质型细胞SCC9 TGF-β1的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TGF-β1/ERKl/2/MMP-2)通路在腺样囊性癌(ACC)侵袭和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ERK通路抑制剂UO126处理ACC-2细胞.MTT检测ACC-2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m blot蛋白印迹检测ACC-2细胞中ERKI/2的活化及MMP-2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CC-2细胞中MMP-2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及UO126干预后,ACC-2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TGF-β1刺激可增强ACC-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增加ACC-2细胞p-ERKI/2和MMP-2蛋白以及MMP-2 mRNA的表达.而UO126阻断ERK磷酸化后,抑制了TGF-β1刺激的增强作用,ACC-2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降低,MMP-2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下降.结论 TGF-β1/ERKl/2/MMP-2通路参与了人唾液腺ACC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调节.TGF-β1可通过上调ERK1/2,继而上调MMP-2,促进人唾液腺AC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ERKl/2可能成为人唾液腺ACC侵袭防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