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父母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的父母100例(脑瘫组)及同期在该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未患有脑瘫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健康儿童的父母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匹配条件为与匹配的病例同性别、患儿年龄相差不超过6个月的父母,患儿采用1:2匹配设计,若符合条件对照多于2个,随机抽取2个合格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①脑瘫组父母与对照组父母在年龄、学历、就业、患儿胎次、是否早产等项目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瘫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57.62分,标准化得分指标为48.00%;对照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63.81分,标准化得分指标为53.20%。2组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营养行为、压力处置行为、社会支持行为及自我实现行为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发现:有7个变项能有效地预测脑瘫患儿父母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其中自觉自我效能为最强的预测因子。结论:脑瘫组父母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低于对照组父母,表明其健康生活促进方式差于对照组父母,脑瘫患儿父母的身心健康应该引起医学界和教育界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壹脑瘫患儿父母健康概念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制订脑瘫惠儿父母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概念量表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对178例脑瘫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的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脑瘫患儿父母健康概念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分剐为103.22(25.38)VS57.62(18.69),均呈中低水平,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47,p〈0.0001)。结论:脑瘫忠儿父母健康概念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状况不理想,因此护士应加强脑瘫患儿父母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脑瘫患儿生活方式与家长相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对150例确诊脑瘫的患儿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掌握脑瘫患儿护理知识处于一般水平的家长占51.3%,较差水平的占8.7%,只有40%的家长护理知识水平较好,脑瘫惠儿的生活方式86%处于一般和较差水平。家长相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与患儿生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脑瘫患儿家长如具备较好的与疾病护理相关的知识水平,就会采纳有利于患儿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主要是由孕期内的发育缺陷或者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一旦确诊,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脑瘫患儿康复的关键。受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是所有脑瘫患儿都有条件长期接受医疗机构康复治疗,因此家庭康复训练逐渐成为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新热点[1-2]。笔者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对改善脑瘫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严重脑瘫儿童的功能障碍可长期存在甚至伴随终生,给患儿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影响。作业疗法可以改善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及认知能力,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为其适应生活学习,实现生活自理、自立提供条件。本文综述近年在脑瘫训练中常用的几种作业治疗形式,包括小组式、游戏式、音乐式及配合家庭训练式等,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蒙医护理遵循蒙医理论中小儿脑瘫的病机,从饮食、生活起居、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对患者进行精细化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简述蒙医对小儿脑瘫的认识,从整体突出蒙医对该病护理的优点,为进一步研究蒙医护理小儿脑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以非进行性运动障碍为主,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大脑功能失常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缺陷.脑瘫患儿由于生活无法自理,给家庭生活带来沉重负担.国内曾有过统计,脑瘫的发病率约在1.8~4.0%,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发病率也相当高,因此,对于脑瘫患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使其中一部分轻度患儿能够恢复日常活动,直到生活自理,达到或接近正常同龄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脑瘫是一种在儿童早期出现的永久性运动障碍性疾病,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传统的西医治疗脑瘫仍然是一个终身的多维过程,主要是通过克服发育性功能障碍和学习生活技能以适应新的挑战,通过此方式延长患儿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但其始终无法修复或逆转脑瘫所导致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近年来,针灸治疗脑瘫方法趋向多样化发展,特别是在改善脑瘫患儿症状方面、患儿身体及心理状态取得了许多新突破。对其机理研究逐步深入,更加明确了疗效的可靠性。针灸治疗脑瘫有效率,治愈率的报道有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回顾了收录在中文核心,CA、CSCD期刊中近五年来针灸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相关文献,通过探讨针灸治疗脑性瘫痪的机制,并希望提供更多的可行的治疗方案,未来可以更广泛的应用于脑瘫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以非进行性运动障碍为主,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大脑功能失常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缺陷。脑瘫患儿由于生活无法自理,给家庭生活带来沉重负担。国内曾有过统计,脑瘫的发病率约在1.8—4.0%,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发病率也相当高,因此,对于脑瘫患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使其中一部分轻度患儿能够恢复日常活动,直到生活自理,达到或接近正常同龄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小儿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目前,小儿脑瘫是小儿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多伴有精神发育迟缓、视听障碍、癫痫、行为异常等并发损害。为减少并发症及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就要做好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脑瘫综合治疗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脑瘫是引起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我国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8%~6.0%[2],脑瘫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按脑瘫的临床表现,类似中医五迟、五软病证,多由于禀赋不足,调护失养所致.脑瘫为儿科难治之症,病情复杂,中医治疗脑瘫的方法主要有:针灸、按摩、药物等,这些方法可联合运用,临床上还有结合两药、康复训练综合治疗的报道,取得了一定疗效,以下对这些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林馨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1):700-700
流涎症是脑性瘫痪患儿常见的并发症,约占脑瘫的25%-35%,严重的影响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笔者3302年8月至2006年6月,共对笼例脑瘫合并流涎症的患儿,采取针灸、按摩、口舌操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点穴加吞咽训练治疗脑瘫流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涎症是脑性瘫痪患儿常见的并发症,约占脑瘫的25%-35%,严重的影响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笔者2005年8月--2008年6月,共对35例脑瘫合并流涎症的患儿,采取点穴按摩,配合吞咽训练,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脑瘫患儿中应用康复网络下康复训练和个性化辅具适配,探究分析其对脑瘫患儿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于该时间段中从该院选取100例脑瘫患儿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康复网络下康复训练应用到对照组中,将康复网络下康复训练与个性化辅具适配联合应用于观察组中,对两组患儿的脑瘫粗大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儿童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两组患儿的脑瘫粗大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儿童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为70%,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瘫患儿中应用康复网络下康复训练和个性化辅具适配的效果显著,促进了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以及改善了患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并且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的疗效。方法: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脑瘫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引导式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观察组认知、言语、运动、自理与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有较好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因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导致儿童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在脑瘫康复治疗过程中,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以其操作简便、疗效独特而引起国内外脑瘫康复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小儿脑瘫治疗中,对患儿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并对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对45例脑瘫患儿进行家庭护理,同时对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其效果。结果: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显著;心理干预后,脑瘫患儿父母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脑瘫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培训患儿父母康复护理技能,把护理工作渗透到患儿家庭生活,并对患儿父母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以消除其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8.
脑瘫—正常双生子卵型鉴定与病证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一对脑瘫—正常双生子的卵型鉴定与全面病因病证调查作基础,为集约地筛选形成脑瘫的主效基因作铺垫。方法:对脑瘫—正常双生子分别采用性状相似评分、指纹特征比较、血型、胎盘膜隔数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等5种方法鉴别卵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生活能力(ADL)、双生子四诊调查表、肾虚辨证因子、脑瘫脾肾两虚调查表等5个量表全面地评定病证特征。结果:脑瘫儿大双和正常儿小双为单卵双生子,大双GMFM和ADL评分分别为26、51·5;肾虚量表评分中脑瘫儿大双35分,正常儿小双7分;脾肾两虚量表大双肾虚评分为11分,脾虚分为14分,正常小双均为0分。讨论:对双生子卵型鉴定方法进行了全面应用分析,前瞻性的分析了以脑瘫—正常双生子为对象进行脑瘫证候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儿童终止康复治疗的原因。方法:收集71例脑瘫患儿的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中途放弃康复治疗的患儿父母或同其共同生活的其他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进行放弃治疗原因的主观问卷调查。结果:脑瘫患儿的轻重度和年龄大小对他们中途放弃康复治疗并无影响,但是外地脑瘫患儿中途放弃康复治疗较明显。而主观问卷调查中中途放弃康复治疗的原因主要为离家远、患儿上学等。结论:针对脑瘫患儿中途放弃康复治疗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研究文献的归纳和梳理发现,目前小儿脑瘫的康复及其评价研究主要以脑瘫认知、康复方法、康复评价为视野。本文提出了家庭康复、医院康复和福利机构康复三种康复模式。不同康复模式由于其康复资源环境的差别,故在康复的社会条件、经济支持以及生活和护理的人员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三种康复模式的理论探讨对脑瘫患儿康复效果及其成本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