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环鸟苷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7年6月至2002年6月应用无环鸟苷(acyclovir,ACV)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HBAg-iR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并采用单独应用ACV、HBAg-iRNA作对照,结果显示联合应用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我院1994年9月至1996年6月应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iR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观察其疗效和副反应,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并观察85例住院病人,男80例,女5例,年龄16~48岁(平均254岁),病程1~5年(平均2.5年)。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北京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治疗前HB-sAg、HBeAg、抗HBc及HBV-DNA均阳性,伴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抗HDV及抗HCV均阴性。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抗乙肝iRNA组)40例,其中轻度26例,中度12例,重度2例;对照组45例,其中轻度30例,中度13例,重度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 相似文献
4.
王晓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3):161-16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与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和HBeAg转阴率、HBV-DNA、ALT复常率;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用药中和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等指标和治疗前比较,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等指标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全部患者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尿常规和肾功能均正常,无不适症状出现。结论拉米夫定与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肯定,可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主要对临床表现,肝功及血清忆胃标志等进行观察,治疗组48例,设对照组50例。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2mg隔日肌注,第二个月每周2次,第三个月每周1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免疫调节剂,治疗组中治疗前血清谷丙围氨酶(ALT)升高者,至疗程结束时80.0%降至正常(P〈0.01)HBsAg阴转率33.3%(P〈0.05),HBeAg 相似文献
6.
7.
国产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3年4月~1994年3月,我们采用国产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并与同期应用聚肌胞治疗组作对照比较,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病例选择与分组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共选择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所有观察病人均经血清学方法证实,病程皆在半年以上。按住院和就诊顺序先后半随机分别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7.37岁,慢性迁延型肝炎38例,慢性活动型肝炎12例;对照组46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9.16岁,慢性过延型… 相似文献
8.
用抗乙型肝炎(下称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肝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44.0±s2.2a),剂量3mg,im、qod连用1mo,后改为3mg,im,biw连用2mo,并与灭澳灵治疗59例(剂量3片,tid连用3mo)作比较。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与88%,无显著性差异(P>0.05);HBsAg,HBeAg和抗HBc阴转率各为38%,14%,65%和40%,55%,2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主要对临床表现、肝功及血清乙肝标志等进行观察。治疗组48例,设对照组50例。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2mg,隔日肌注,第二个月每周2次,第三个月每周1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免疫调节剂。治疗组中治疗前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者,至疗程结束时800%降至正常(P<001),HBsAg阴转率333%(P<005),HBeAg阴转率714%(P<001),HBV-DNA阴转率537%(P<005),其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较满意的药物。治疗组未见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笔者采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加阿昔洛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一般资料:自1996年起选择乙型肝类病毒复制阳性(HBsAg、HBeAg,抗-HBC)持续1年以上,血清ALT高于正常1倍(赖氏法),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所有病例符合l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人均系住院治疗.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2岁,病史1~5年.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2.5岁,病史5月~3年.分组方法为单用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共3组,每组20例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iRNA)及阿昔洛韦(ACV)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8例,取得了较理想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治疗组: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68例,男49例,女19例;年龄17岁~49岁,平均39.7岁,其中轻度慢乙肝11例,中度慢乙肝57例。对照组:慢乙肝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龄18岁~46岁,平均40.5岁;其中轻度慢乙肝8例,中度慢乙肝36例。两组患者的诊断,分型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5年开始,应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乙型肝炎,经临床观察,效果比较满意.现将收治的病例中病案完整的50例作为治疗组与同期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的50例病人对照比较,结果报道如下.1病例选择本文病例均系199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所有患者HBsAg、HBeAg、抗-HBc阳性两次以上.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6~65岁,平均39.8岁,转氨酶高者36例.对照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9~70岁,平均35.5岁,转氨酶高者39例。2治疗方法治疗组: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4mg/次肌注,第一个月每周3次,第二、三个月,每… 相似文献
13.
14.
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6年2月应用阿昔洛韦加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164例慢性乙型肝炎均为我院传染科住院及门诊患者。其中男126例,女38例。年龄16~64岁,病程7月~12年,全部病例血清HBsAg、HBeAg、抗-HBc、HBV-DNA均阳性。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80例。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型及肝功能等方面均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阿昔洛韦片每天15mg/kg分4次口服,疗程60天;抗乙肝免疫核糖核… 相似文献
15.
22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加乙肝苗治疗3个月,结果痊愈8例(12.44%),基本治愈33例(14.67%),好转145例(64.44%),总有效率为91.55%。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慢性乙型肝炎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加胸腺肽治疗,简称Ⅰ组;单独使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简称Ⅱ组;用一般护肝药物治疗,简称Ⅲ组。结果:HBVDNA阴转率分别是68%、52%和18%;HBeAg阴转率分别是66%、48%和22%;ALT复常率分别是88%、86%和85%;三组间ALT复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和Ⅱ组的HBVDNA及HBeAg阴转率均明显高于Ⅲ组(P<0.01),Ⅰ组与Ⅱ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是有效抗乙肝病毒制剂,加用胸腺肽后疗效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B-Ⅰ)引起的角膜感染,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已占角膜病致盲的首位。HSK病情迁延,易反复发作,终使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单独用一种抗病毒药易产生耐药性且复发率较高,大量研究已表明HSK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细胞免疫在HSK的发病中发挥主 相似文献
19.
20.
<正> 病毒性肝炎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本文观察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1RNA)与聚肌胞(PIC)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的方法,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993至1994年我科治疗的慢性乙肝40例,分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进行观察.其中治疗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0—46岁.对照组;男17例,女3例,年龄18—44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