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纯真  卜景芝 《中国病案》2007,8(4):F0003-F0004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试验,对3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IgM抗体。从感染性别、年龄、季节、感染部位进行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男性高于女性,而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女性高于男性。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及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3岁组高于>3岁组。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及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夏秋季高于冬春季。肺炎支原体感染以支气管炎、肺炎为主,衣原体感染以支气管炎为主,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以肺炎为主。结论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男性高于女性,以≤3岁婴幼儿为主,以夏秋季感染为主,以下呼吸道支气管炎、肺炎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培养与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8):2338-234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与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儿童及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比较。方法:应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分别对呼吸内科、儿科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初诊患者同时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与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358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49例、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检出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53例,两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儿科组与内科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与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肺炎支原体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64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除肺部病变外,还可引起多种肺外病变,且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基础上常合并其他病原体的感染。结论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应考虑到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或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免疫反应过度的可能而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0~5岁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支原体抗体滴度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305例0~5岁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患儿临床表现、血清转氨酶、血总胆红素、B超、X线表现、血、尿淀粉酶等,重点研究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分布情况。结果 305例0~5岁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经过正规、系统治疗,均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较未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高,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婴儿、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分布逐渐增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较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高,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患儿年龄越大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患儿8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为诊断和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以发热、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IgM,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混合抗体。透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半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对其中831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患儿分年龄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男女构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儿的季节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惠儿中肺炎支原体肺炎占74.2%。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CRP异常率48.2%与PCT的异常率1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以学龄儿童为主;在诊治时,不能仅局限于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辅助诊断中PCT的临床意义优于CRP。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肺部炎症,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壁.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飞沫传播,侵入上呼吸道,并向气管-支气管和肺蔓延,其致病性在于产生过氧化物损害气道黏膜细胞.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和青年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秋冬季节发病较多.肺炎支原体传染主要发生在急性期咳嗽时的飞沫经呼吸道吸入感染.常伴发咽炎、耳鼓膜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诊疗措施。方法:收集了在我院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的207例小儿临床资料,分析了其临床症状特点、抗体监测结果、X线检查和治疗。结果:207例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监测阳性84例,其中6~8岁年龄组是阳性感染率最高的年龄组;207例中有呼吸道感染症状155例,其中肺炎支原体阳性80例,占呼吸道感染的51·6%;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喘憋为主,以发热为最主要、最多见的症状;结合X线检查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25例;207例中共有121例给予了红霉素静滴治疗,疗程1~2周临床痊愈,有效率达100%,目前无反复发作的病例。结论: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明显上升,典型症状仍以发热、咳嗽多见,肺炎支原体抗体监测对早期诊断有价值,但部分无症状患者出现阳性结果考虑与学龄儿密切接触感染有关,提出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查应在结合临床的特点上再进一步确诊。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肺部炎症,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壁.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飞沫传播,侵入上呼吸道,并向气管-支气管和肺蔓延,其致病性在于产生过氧化物损害气道黏膜细胞.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和青年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秋冬季节发病较多.肺炎支原体传染主要发生在急性期咳嗽时的飞沫经呼吸道吸入感染.常伴发咽炎,耳鼓膜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80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类、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年长儿感染居多,占总感染病例78.33%,婴幼儿感染仅占总感染病例21.67%;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有发病,但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一些;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也存在多样化肺外表现;大环内酯类治疗效果显著;患儿预后好。结论临床儿科医生应高度警惕和重视肺炎支原体感染,尽最大努力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侯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59-2960
<正>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发病有增多趋势,临床表现明显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约占肺炎的20%,常见于5~16岁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婴幼儿也可感染。近十年4岁以下婴幼儿MP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