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内镜下肝胆手术后胆漏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经内镜诊治的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病例,视病情决定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或胆管结石取出术,最终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结果患者经内镜处理后腹痛得到缓解,患者的引流量显著减少,在1~3周内漏口闭合并拔除鼻胆管。结论内镜诊治肝胆手术后胆漏方便、快捷、少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21例迟发性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患者实施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行开腹手术后,3例患者术中证实胆囊床迷走胆管漏,缝合漏口,3例患者证实肝总管侧壁漏,行肝总管侧壁修补和T管引流,其余患者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后均治愈;随访1~3年均无复发,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腹腔镜术后出现胆汁漏的疗效。方法确认腹腔镜胆系手术后并发胆汁漏患者22例,分别应用ENBD和开腹探查手术,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与开腹手术相比,ENBD治疗组在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上均明显减少,83%病例于术后3d体温下降至正常,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结论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可通过微创方式引流胆汁,减少进一步腹腔感染,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是治疗腹腔镜术后胆汁漏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内镜诊治价值。【方法】对30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使用内镜逆行胰胆道造影(ERCP)、乳头切开、取石、狭窄段扩张、放置鼻胆管或内支架引流等诊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共行53次ERCP。狭窄24例,其中鼻胆管引流17例,内支架引流5例,放置鼻胆管失败2例。胆漏1例使用鼻胆管引流。狭窄合并结石1例,内镜乳头切开、取石、引流。胆泥3例。其中2例合并狭窄,行网篮取出胆泥合并鼻胆管引流。1例未完成诊断。其治愈率为63%。所有病例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经内镜诊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内镜诊治价值。[方法]对30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使用内镜逆行胰胆道造影(ERCP)、乳头切开、取石、狭窄段扩张、放置鼻胆管或内支架引流等诊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共行53次ERCP。狭窄24例,其中鼻胆管引流17例,内支架引流5例,放置鼻胆管失败2例。胆漏1例使用鼻胆管引流。狭窄合并结石1例,内镜乳头切开、取石、引流。胆泥3例,其中2例合并狭窄,行网篮取出胆泥合并鼻胆管引流。1例未完成诊断。其治愈率为63%。所有病例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经内镜诊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研究目的:肝脓肿和囊肿与肝内胆管相通是严重胆漏罕见的原因。外科治疗胆瘘的并发症与病死率均很高。该是一项内镜治疗此型胆瘘的前瞻性研究。患与方法:26例侵入肝内胆管的肝脓肿或囊肿患纳入该研究。胆瘘由黄疸和(或)经皮引流管中出现胆汁而疑诊,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确诊。一旦经胆管造影确定肝脓肿或囊肿与肝内胆管间形成通路,患即接受乳头肌切开术和胆管支架或鼻胆管引流术。标准方法置入鼻胆管引流管或胆管支架(均为7Fr)。经胆管造影证实胆漏停止及瘘管闭合即拔除鼻胆管引流管。支架在4~6周后拔除。结果:共计525例患有5年以上肝脓肿或囊肿史,其中26例肝脓肿(n=20;16例阿米巴性,4例脓性)或包虫囊肿(n=6)与肝内胆管(有肝内胆管22例,左肝内胆管4例)间形成交通。治疗或经括约肌切开放置鼻胆管引流(n=20),或经括约肌切开放置胆管支架(n=6)。  相似文献   

7.
内镜在术后胆漏治疗中的作用(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目的探讨内镜在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15例经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证实术后出现胆漏的患者进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EST)、鼻胆管引流(ENBD)、胆管内支架引流(ERBD)等治疗。结果本组胆漏患者均行EST,11例行ENBD,2例合并胆管狭窄的先行ENBD再行ERBD,4例行ERBD,1例胆总管横断伤转开腹手术。经内镜治疗的患者胆漏均愈合,平均时间为15d。结论内镜治疗术后胆漏具有微创、愈合快、并发症少的优势,是术后胆漏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术后胆漏的经验。方法:对6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的术后胆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术后胆漏患者中5例愈合,占83%。胆漏愈合时间为18~29d,平均23d。结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是治疗术后胆漏的安全有效的非手术疗法。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术后胆漏@张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对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ERCP和腹腔置管引流治疗的24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效果.结果 24例胆漏患者中,肝内胆管漏6例,胆总管漏8例,胆囊管残端漏10例,所有患者均先行腹腔置管引流术再行ERCP,其中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10例,行胆管内支架引流术(ERBD)8例,行ERBD+ENBD术6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胆总管取石4例,2例治疗失败,包括1例ERBD,1例ENBD,转外科手术.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胆漏有效率为95.8%(23/24),胆漏愈合时间为6~57 d,胆囊管残端漏有效治愈率最高,为100%,愈合时间最短,为5~11 d;胆总管漏愈合率为87.5%(7/8),肝内胆管漏愈合率83.3%(5/6);ERBD+ENBD术患者胆漏全部治愈.结论 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漏安全有效,治愈率高,尤其对于胆囊管残端漏效果更好,根据胆管漏口位置及漏口大小行ENBD或ERBD,必要时可行ENBD+ERBD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医源性胆漏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医源性胆漏患者24例。结果 24例均经ERCP明确胆漏诊断,其中23例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术后。所有患者腹腔引流管胆汁引流量均明显减少或消失,腹痛腹胀症状缓解,黄疽消退,局部腹膜炎体征消失,血常规、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经鼻胆管造影证实胆漏愈合。1例虽然胆漏治愈,但因为腹腔引流不通畅,引起腹腔感染,最后发生肠瘘,行开腹手术治愈。结论 ERCP、ENBD为医源性胆漏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手段,联合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中的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总结10例因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而行ERCP诊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0例共行ERCP 13次(其中3例行6次检查),发现胆漏2例,胆总管结石2例,十二指肠乳头肌功能失调1例,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其中伴胆泥3例,胆管结石1例).十二指肠乳头肌功能失调的诊断是基于供受胆管均扩张同时存在肝酶异常,且经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后肝酶恢复正常.内镜治疗包括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4例,探条扩张3例,气囊扩张2例;放置胆道支架5例.内镜治疗的成功率为92.31%(12/13).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正确、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胆道并发症首选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剑波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2):998-1001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价值。方法胆道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63例,经过ERCP检查明确病因后,对胆管结石者行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或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取石;对乳头炎性狭窄者行EST或EPBD治疗;对乳头旁憩室压迫肝胰壶腹者行EPBD治疗;对乳头肿瘤和胆管肿瘤者行内镜胆管内支架引流(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或内镜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ose-bile drainage,ENBD);胆管中段狭窄行ERBD;对术后胆瘘者行ENBD治疗。结果61例(96.82%)ERCP成功;未发现胆管内异常3例;胆总管内结石34例,31例内镜下取石成功;乳头炎性狭窄5例,经EST或EPBD治疗1次成功;胆管中段狭窄7例,均行ERBD成功;3例乳头肿瘤和3例胆管肿瘤患者经ERBD或ENBD后黄疸明显减退;胆囊切除术后胆瘘2例,行ENBD后治愈,避免再次手术。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5%。结论ERCP能明确胆道术后的并发症并能有效地进行相应的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3.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宇敏  徐淑晖 《中外医疗》2009,28(4):130-130
目的通过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后患者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方法对ERCP术后行ENBD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和临床观察。结果患者无一例发生化脓性胆管炎、胰腺炎,达到了手术治疗的目的。结论我科于2000年2月至2006年2月通过内镜鼻胆管引流治疗胰胆疾病共23例,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熊锐  孙权 《医学新知杂志》2007,17(6):353-354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内镜在胆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术后胆漏患者结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采取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球囊扩张或胆道内置支架、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内镜治疗后3~5d腹部症状好转,并最终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治疗可作为术后胆漏早期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楠  邹波  徐成新 《四川医学》2009,30(6):858-860
目的探讨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2002年1月-2008年4月)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34例,LC术后胆漏行鼻胆管引流(ENBD)13例,胆管狭窄行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4例。结果3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经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其中有2例经2次操作取净结石。13例胆漏患者经鼻胆管引流6-11d后,胆漏均闭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胆管狭窄患者经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治愈。结论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漏及胆管狭窄的有效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鞍区手术后颅底多层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例12例,其中颅咽管瘤4例,鞍区脑膜瘤3例,巨大垂体瘤5例,均行内镜下经鼻蝶扩大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采用多层重建技术进行颅底重建。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及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和张力性气颅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经鼻蝶鞍区手术后颅底多层重建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韦硕  范月超  杨帆 《浙江医学》2018,(13):1486-1488
目的比较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59例垂体瘤患者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其中神经内镜下手术33例(内镜组),显微镜下手术26例(显微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肿瘤全切除率、肿瘤复发率等。结果与内镜组比较,显微镜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肿瘤复发率均较高,肿瘤全切除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在现阶段有各自的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疾病类型及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在今后垂体瘤临床治疗过程中,内镜治疗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内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在肝移植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肝移植后出现胆道并发症患者分别采用治疗性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机械碎石、液电碎石、鼻胆/胆肠引流)、经T管胆道镜、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以及联合ERCP-胆道镜技术等方法。结果51例患者中,胆管狭窄治疗成功率70.5%(31/44),胆管结石异物取净率79.3%(23/29),胆漏治愈率100%(2/2)。并发症发生率为5.9%(3/51),均为急性胰腺炎。结论内镜下治疗肝移植后胆管并发症安全有效,应当首选。单纯胆汁引流不是最关键的内镜治疗目的,最大限度地清除胆道系统内的异物(结石及管壁铸型坏死物)是内镜治疗的首要目标。不提倡在没有清除胆道内异物的情况下单纯进行胆汁外引流。应当根据具体病人的不同阶段适时合理选择具体内镜技术、提高内镜操作技巧,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镜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施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1例患者实施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并对其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41例均成功进行诊治,其中留置鼻胆管进行负压引流15例,安置胆道内支架3例,行EST治疗12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ERCP更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术前、术中、术后积极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395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21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切口漏胆13例,其中4例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自愈,9例联合内镜乳头切开和鼻胆管引流治愈。术后T管早期滑脱4例和常规拔T管4例均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经再次手术置T管和腹腔引流管治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管切口漏胆、术后T管早期滑脱和T管瘘道形成不全是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保持或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和胆管引流是治疗胆漏的主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