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抗bFGF自身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抗bFGF自身抗体的存在状况。方法:通过对封闭条件、酶标板类型及抗原用量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抗bFGF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采用建立的最佳检测条件对395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了bFGF自身抗体IgG和IgM的检测。结果: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慢性肾炎、皮肌炎(DM)、不明原因发热(FOU)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PT)等患者血清中检测到了高滴度的抗bFGF的IgG、IgM自身抗体,各组的平均值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广泛存在着bFGF的自身抗体,对bFGF自身抗体的调查研究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的探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患者血清中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自身抗体水平及对患者的诊断价值,回顾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AID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抗bFGF抗体IgM和IgG水平。结果显示80例AID患者经过检测血清中抗bFGF自身抗体均得到确诊,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SLE、RA及慢性肾炎,分别占28.75%、22.50%和18.75%;观察组bFGF水平高于对照组(t=7.572,P0.05);观察组中SLE、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bFGF IgM抗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RA、皮肌炎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抗bFGF IgG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A、慢性肾炎、皮肌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抗bFGF IgM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AID患者血清中存在bFGF自身抗体水平升高现象,加强抗bFGF自身抗体水平测定有助于AID的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ANA(抗核抗体)和抗ds-DNA抗体(双链DNA抗体)在AID患者中的相关性及敏感性。方法: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D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入组患者的ENA、ANA、抗ds-DNA抗体表达情况。比较男性、女性的自身抗体阳性情况差异,并探讨不同荧光模式的ANA对应的ENA各项阳性情况以及ANA表达与ENA、抗ds-DNA表达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80例,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113例。女性患者的ANA(χ2=12.23,P0.01)、抗ds-DNA阳性率(χ2=5.906,P=0.015)均显著高于男性。nRNP、ss-A阳性标本中的颗粒型ANA比例最高,而Scl-70阳性标本中均质型ANA比例最高;ANA阳性标本的ENA阳性率(χ2=6.406,P=0.011)、抗ds-DNA阳性率(χ2=43.49,P0.01)显著高于ANA阴性的标本。结论:男性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女性,颗粒型在ANA核型中占据比较高的比率,抗ds-DNA和ENA的阳性检出率与ANA阳性率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自身抗原失去免疫耐受而发生的一类异质性疾病。近年来,抗体药物已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选择。单克隆抗体因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穿透实体组织而应用受限,而纳米抗体是目前已知的具有完整抗原识别能力的最小抗体片段,具有易于改造、穿透力强、能够靶向更加隐蔽的表位等特点,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重点阐述纳米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银屑病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展望纳米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抗核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的自身免疫应答失控,反应过度造成机体的正常结构成分被相应的抗体或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作用后引起器质性病变及功能性障碍的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血循环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抗核抗体(ANA)、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dsDNA)、抗核抗原(抗ENA)三项联检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对19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的血清进行了ANA、抗dsDNA、抗ENA的检测,并对这些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疾病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功能亢进综合征(甲亢)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现今认为它是典型的器官特异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但确切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自身抗体有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或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以及抗甲状腺激素抗体(THAA)等。THAA通常指抗甲状腺素(T_4)抗体(T_4Ab)和抗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_3)抗体(T_3Ab),国内报道较少,只有个例报道。我们于1992年6月~1995年12月对甲亢患者T_3Ab、T_4Ab进行了一些放免分析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和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ies spectrum,ANAs)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诊断上的应用方案及价值,从而降低现症及潜在AID患者的漏检率。方法对1 231份本院门诊和住院疑似AID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和免疫印迹法(immumoblottest,IBT)检测ANA和ANAs,对其中IIF-ANA1∶100(-)/IBT-ANAs(+)标本分别进行1∶10及1∶32稀释后采用IIF检测ANA,最后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31份血清标本中ANA阳性414份,占33.63%,ANAs阳性429份,占34.85%。按不同检测方案进行分组,发现同时检测IIF-ANA与IBT-ANAs的方案对确诊/疑似AID病人检出率最高(43.05%),分别与应用IIF-ANA进行AID的初筛的方案、仅检测IBT-ANAs的方案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12,P<0.05,χ2=17.42,P<0.05)。对116份(9.42%)IIF-ANA 1∶100(-)/IBT-ANAs(+)的标本分别进行1∶32及1∶10稀释后再采用IIF检测ANA,发现其中103份标本ANA荧光结果≥1∶32,10份标本ANA荧光结果<1∶32而≥1∶10,3份标本ANA荧光结果<1∶10;将标本增加1∶32和1∶10稀释度可将AID确诊/疑似病例检出率分别提高8.37%(χ2=20.84,P<0.05)与9.18%(χ2=24.70,P<0.05),但二者之间相比则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5)。结论 IIF-ANA可应用于大范围AID病人初筛以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及实验室工作量压力。但是仅检测IIF-ANA或IBT-ANAs均可导致临床上患有AID或潜在的AID病人的漏检。联合检测IIF-ANA和IBT-ANAs,尤其是对临床高度怀疑AID、且ANA荧光结果≥1:32的标本进行IBT-ANAs的检测可显著提高检出率,从而降低现症及潜在AID患者的漏检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ANA与ENA自身抗体的临床检测结果疾病诊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断并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1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定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对象,定为对照组。应用胶体金法检测研究和对照组对象的ANA和ENA自身抗体的阳性情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ANA和ENA阳性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男女阳性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NA阳性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和干燥综合征的值较高。ENA阳性率在硬皮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值较高。结论 ANA和ENA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有较大关系,检测患者的ANA和ENA阳性率水平对于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准确率有显著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 疟原虫感染宿主,刺激宿主产生特异性抗疟原虫抗体。同时,疟原虫以非特异性机制直接或间接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从而导致免疫抑制,多克隆性的淋巴细胞激活及自身免疫现象,抗疟原虫抗体及自身抗体,如抗DNA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造成宿主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其中某些抗体与宿主在感染疟原虫时的贫血有关。本文报道ELISA法检测恶性疟患者的抗红细胞抗体。  相似文献   

10.
张洋  李永哲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12):1400-1403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近年来它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蛋白质组学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重点综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认为,机体免疫发生障碍是一些慢性进行性肝病的发病基础,在这种病人的血清中有多种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就是有力的证据。本文应用IIF(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对一组肝病患者血清进行多种自身抗体的检测,探讨其在各类肝病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体内出现的抗核抗体可与多种体细胞折胞核发生反应已有较多研究,但其是否可以与卵细胞核发生反应的研究尚少见报道。以鸡卵核为抗原建立了酶联免疫法,检验相应抗体。结果表明;体细胞ANA阳性组卵核ANA的阳性率为83.3%,体细胞ANA阴性组卵核ANA的阳性率为23.3%,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而证实ANA亦可与卵细胞胞核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3.
TCR DNA疫苗是一种治疗性基因疫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中可以选择性抑制或杀伤致病性T细胞克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文献中关于TCR、TCR DNA疫苗的特点及其在自身免疫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抗双链DNA(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清中重要的标志性抗体之一,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本文采用国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评价其在SLE病人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联合间接免疫荧光发检测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体)。结果 SLE组、其他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抗双链DNA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体)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为88.5%,特异性为96.6%;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体)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为89.6%,特异性为97.7%。结论两种实验方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有利于诊断和治疗SLE。  相似文献   

16.
TPO/TPO抗体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受遗传背景、免疫系统和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特别是甲状腺细胞上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peroxidase,TPO)不仅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也是诱发AITD的重要自身抗原,TPO和TPO自身抗体(TPOAb)介导AITD的发生。为此,本文就TPO和TPOAb与AITD发病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抗子宫内膜抗体(Antiendometrial Antibody,EMAB)是一种以子宫内膜为靶抗原并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的自身抗体.为探讨EMAB测定在不孕症及自然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我们进行了病例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8.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是正常人天然自身抗体的一部分。本研究用一组角蛋白对正常人血清中的IgG 类抗角蛋白抗体进行了免疫印迹分析。21 份正常人血清均可识别至少一种角蛋白成分, 可区分出14 种反应性模式。3 份合并血清的反应性模式高度均一。结果表明, 血清抗角蛋白抗体普遍存在, 但在人群中呈高度异质性; 不同个体血清可互补。角蛋白 抗角蛋白系统可能是天然自身抗体研究的一个理想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19.
TCR DNA疫苗是一种治疗性基因疫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中可以选择性抑制或杀伤致病性T细胞克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文献中关于TCR、TCR DNA疫苗的特点及其在自身免疫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患者自身抗体分布,并对比分析伴或不伴自身抗体阳性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NMOSD患者自身免疫相关抗体阳性情况,包括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荧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