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进行检查,得到下颌下腺导管和结石及异物声像图,分析其特点,经手术或内镜取石治疗后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观察56例均见结石,下颌下腺主导管结石32例;下颌下腺-腺管交界处结石15例;下颌下腺腺体内结石9例。其中导管扩张51例,不扩张5例,提示手术与超声诊断基本相符。结论超声可以较直观地显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大小和结石在导管中的位置,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颌下腺腺体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颌下腺腺体内结石临床资料。颌下腺腺体内结石好发30~~50岁,男女无性别差异,65.3%发生于导管后段,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查体及颌下腺侧位片确诊。结果:行腺体摘除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刮善,未见复发者。结论:对于早期总者行腺体结石摘除术与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阻断炎症的发展,但对于反复发作、腺体功能消失者实行颌下腺摘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颌下腺涎腺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颌下腺涎腺结石患者,采用下颌横断合片及锥形束CT(CBCT)的方法判定颌下腺结石的位置和形态。结果位于前牙区结石4例,前磨牙区7例,磨牙区8例,磨牙后区10例,腺体内1例。按结石所处位置分为导管前部11例,占36.67%,导管后部结石18例,占60.00%,腺体部1例,占3.33%。术后观察导管结石长径范围为2.0~29.0 mm。结论采用下颌横断合片及CBCT的方法判定颌下腺结石的位置和形态,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临床资料。下颌下腺导管内结石好发30-50岁,男女无性别差异,65.3%发生于导管后段,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查体及下颌横断黯片确诊。结果行导管取石术后,临床阻塞症状明显改善,但有复发者。结论对于早期患者行导管取石术辅助腺体按摩及合理使用催涎剂与抗生素,可以有效阻断炎症的发展,但对于反复发作、腺体功能消失者行下颌下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正>先天性颌下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先天性颌下腺导管口闭锁、颌下腺导管增粗扩张,呈口底囊肿样外观,严重时影响患者吞咽和呼吸。目前,国际上对该病例的报道相对较少,对于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本文报道了1例先天性颌下腺导管扩张症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颌下腺炎、颌下腺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运用高频超声探头对76例颌下腺肿大或伴疼痛的患者行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急性颌下腺炎4例;慢性颌下腺炎72例,其中合并颌下腺导管内或腺体内结石14例;合并患侧颌下腺区淋巴结肿大68例。结论高频超声不仅对颌下腺炎、颌下腺结石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确定结石的数目、大小并定位。同时,能清晰显示患侧淋巴结肿大情况,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7.
颌下腺肿瘤及颌下腺结石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容易诊断,治疗方式虽较多,但只需摘除颌下腺腺即可根治.颌下腺摘除术手术因术野小,并涉及到面神经下颌缘支、颌外动脉及面前静脉,易发生并发症[1].为此,我院自2008年以来对手术进行了改进,采用保留颌外动脉及面前静脉的下颌下腺摘除术并和传统下颌下腺摘除手术进行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特点。方法:采用直接进镜法对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和取石治疗。结果:64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取出结石57例,成功率为89%;中、下段结石患者59例,54例成功地取出结石,成功率为91.5%。几乎所有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肾绞痛12例,均在保守治疗或留置双“J”管后缓解消失。结论:输尿管镜取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尤其是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重要手段。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同时加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提高取石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巨大颌下腺结石较为罕见,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8岁,农民。右侧颌下部肿胀疼痛2年,近半年右侧舌下部溢脓。2年前开始右侧颌下部肿胀疼痛,进食时加重,进食后可逐渐缓解,以后转为持续性右颌下部肿胀疼痛。半年前于当地医院以右侧颌下腺导管结石手术治疗,术中结石断裂,自导管前部仅取出结石一块,其余部分因“位置过深”未能取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 CBCT) 在颌下腺导管结石检查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颌下腺导管
结石病人20 例,采用CBCT 和彩超联合检查,判断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并且对10 例形态较规则
的颌下腺导管结石进行测量,与术前CBCT 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 例病人中CBCT 颌下腺导管结石确
诊率为100%( 20 /20) ,彩超确诊率为80%( 16 /20) 。4 例彩超未查出导管结石的病人,经CBCT 检查发现1 例为
腺体内结石,2 例为泥沙样不成形钙化程度差的结石,1 例导管前端微小结石( <1mm) 。20 例均实施手术取石,
术中、术后证实位置、形态、大小与术前CBCT 检查结果基本吻合。测量10 例形态较规则的颌下腺导管结石测
量值与CBCT 测量值之间误差约在0~ 0.5mm 范围内。结论: CBCT 在颌下腺导管结石的术前检查诊断可靠,形
态的观察、结石定位及大小的测量比较精准,对临床治疗能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介入放射取石网篮在唾液腺结石取石中的作用和取石的适应症。方法 30个唾液腺结石患者,年龄范围21~69岁,利用取石网篮在荧光屏的引导下进行唾液腺结石的治疗。结果 22例患者结石完全消除,占73.33%,6例患者部分结石被取出,占20%。2例结石未能取出,占6.67%,最常见的失败原因是结石粘附在腺管壁上。结论介入放射学辅以体外碎石技术提供一种有助于去除结石的方法 ,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网篮取石具有并发症少、微创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取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再次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再次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手术治疗44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经T型管造影检查证实残留结石共6例,其中右肝管内结石4例,左肝管内结石2例.手术结束后的8周时临床大夫在胆道镜下清理结石5例,1例左肝管内结石因左肝管明显狭窄而无法取出.结论临床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最佳的手术时机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罗利辉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2):1114-1115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护理特点。方法采用直接进镜法对13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进行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和取石治疗及护理。结果136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取出结石132例,成功率为90%136例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肾绞痛10例,均在保守治疗或留置双“J”管后缓解消失。结论输尿管镜取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重要手段,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同时加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提高取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护理特点。方法:采用直接进镜法对3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进行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和取石治疗及护理。结果:36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取出结石32例,成功率为90%;36例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肾绞痛5例,均在保守治疗或留置双“J”管后缓解消失。结论:输尿管镜取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重要手段,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同时加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提高取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8例颌下腺摘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改进颌下腺摘除的传统术式。方法 :在患者站立平视的状态下确定手术切口 ,切口设计在颌下区最隐蔽处。将颌下腺导管内插入探针或细软型塑料导管 ,深约 3~ 5cm。术中在游离颌下腺时 ,通过触摸可判断颌下腺导管的位置。凡未穿颌下腺的颌外动脉、面前静脉只结扎腺支 ,将动、静脉与腺体分离 ,予以保留。结果 :2 8例颌下腺摘除术中 ,18例颌外动脉、2 6例面前静脉予以保留。人体正常结构的完整性也得到保存。结论 :改进的颌下腺摘除术式优于传统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涎腺结石治疗中,若涎腺导管扩张术或切开术不能去除结石,常常需要完整的切除腺体。目前超声定位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以其确切的疗效和低风险已成功应用于涎腺结石的治疗。我碎石中心在2007—2009年应用B超定位电磁式碎石机治疗涎腺结石2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其中颌下腺导管结石16例,双侧9例,单侧7例;腮腺导管结石9例,双侧2例,单侧7例。年龄12~69岁,平均年龄(45.2±3.4)岁。颌下腺导管结石直径≤10 mm,腮腺导管结石直径≤12 mm。病程2个月~15年。临床均表现为颌下区及腮腺区胀满且反复发作,尤以进食(特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涎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4-2010年间收治的52例慢性阻塞性涎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26例,西医组采用基础保守治疗,中西医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两组治疗30d后比较成功率、复发率、全身局部炎症情况、唾液总流率、B超腺体检查结果。结果:52例患者中腮腺结石15例,腮腺分支导管阻塞者2例;下颌下腺结石34例,下颌下腺分支导管阻塞1例,其治疗结果为西医组中首次治疗成功者21例(80.8%),复发者3例(11.5%),1例行腺体摘除;中西医结合组首次治疗成功24例(92.3%),1例治疗效果不佳后行直接切开导管取石,患者无复发现象;患者于治疗后肿胀,疼痛症状有明显缓解,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涎腺炎具有明显效果,患者疼痛减轻显著,复发率低,提高了慢性阻塞性涎腺患者治愈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颌下腺导管结石及其所引起的颌下腺炎,临床上较为常见。口外医生为避免颌下切口摘除颌下腺作了大量工作。Nahlieli等用微型内窥镜(Mini-endoscopes)对96例颌下腺结石检查及镜下取石,成功率达82%,其术前无特殊准备,术后无并发症。常规手术切口在体表,影响美观。Smith,Elahi等提出经口内摘除颌下腺的方法,既达到了切除颌下腺的目的,又不影响美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手术后出现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2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2例中,10例接受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死亡5例,存活7例。结论心脏外科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起病隐匿,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改良颌下腺摘除术应用于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7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研究组29例。研究组行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颌下腺摘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予以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效果颇佳,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