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提高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2 000例罹患不同疾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 000例)和对照组(1 000例),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操作中采用常规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 .结果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留置针堵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进穿刺和封管方法 ,可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和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D Intima-IITM密闭式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留置针)穿刺效果的最佳验证流程。方法:选择采用留置针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A组)采用留置针生产商推荐的穿刺流程(套管推送入血管后完全撤出针管,再观察输液效果);观察组(B组)采用改良的穿刺流程(即套管推送入血管后撤出部分针管,观察输液效果后再决定是否退出针管),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操作时间、留置针损耗量、针刺伤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时间及留置针损耗、操作者针刺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留置针穿刺效果验证流程可减少留置针损耗、降低针刺伤,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新护士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满意度。方法选择对照组2008年8月门急诊输液患儿(年龄1个月~3岁)97例,由新护士按常规操作,进行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的统计。观察组先对新护士系统培训穿刺2个月后,统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家长满意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系统培训新护士对小儿头皮静脉的穿刺,包括技术、心理素质训练,注意家长、患儿的心理状态,注意创造良好的穿刺环境,是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进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提高内科病房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成功率及满意度.方法将60例需要静脉穿刺留置针置管的患者按穿刺入选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取一个穿刺护士和另一人共同操作植入静脉留置针;对照组病人采取一个护士按常规方法单独操作植入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置管方法的效果,同时采用自制的问卷比较两组患者对各自的置管方式的满意度.结果两人配合送管的一次成功率为93.33%,病人满意度为96.66%,一人操作的一次成功率为66.66%,病人的满意度为73.33%,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入选的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两人配合进行穿刺方法一次成功率高,病人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注射室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有效对策。方法:制定管理目标;采取护理小组长负责制、交叉统计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分组进行竞赛;加强培训;改变班次,保证每个低年资护士有同等的机会得到锻炼。通过3个月对策的实施,比较实施前后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病人对护士静脉穿刺满意度有无差异,是否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结果:对策实施3个月后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由实施前86%上升至96%,注射室病人对护士静脉穿刺满意度由实施前90%上升至95%,对比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结论:采取的对策切实有效,能显著提高注射室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进穿刺方法对中心静脉置管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术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接受置管的人次先后顺序,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常规组共106人次,改进组共117人次,常规组按照标准方法和流程实施[1],改进组按照穿刺针在血管内潜行方法穿刺,比较两组的操作准备时间(t1)、操作时间(t2)、穿刺置管成功率(n1)、引导丝置入失败率(n2)、引导丝变形率(n3)、术后局部血肿形成率(n4)。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改进组n1显著提高(P<0.05),t2显著缩短(P<0.05),n2、n3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t1、n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穿刺针在血管内潜行的改进法,提高了穿刺置管成功率,节约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操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 PDCA 管理法持续改进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 PDCA 管理法进行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改进对策研讨并组织有效实施和效果评价,通过6个月的整改,比较改进前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发生护患争议和转院事件例次情况。结果改进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提高,因穿刺发生护患争议和因穿刺技术因素导致转院事件例次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DCA 管理法用于儿科护士穿刺技术质量持续改进中,能有效的提高儿科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体表定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体表定位法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的应用,提高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将100例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新生儿采用两种不同穿刺定位方法比较.结果 体表定位法操作简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经统计学检验P<0.01,降低了并发症、节省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成立静脉输液专业小组,通过分析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年轻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减少干扰因素,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提高,病人对护士的技术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通过成立静脉输液专业小组可以提高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  相似文献   

10.
饶广惠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258-258
目的:通过分析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的原因,找出对策,提高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笔者结合自身13年的护理工作经历,统计2000~2010年全院护士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将其分为低年资组和高年资组两个组别。低年资组为毕业1~2年并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累计人数97人;高年资组为取得护士执业证书连续工作满3年及以上的的护士。累计人数103人。每月对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收集统计。结果:低年资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为89.97%,高年资组的成功率为98,56%。低年资组静脉穿刺成功率低于高年资组。结论: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低是多种因素的结果,通过认真总结分析可以帮助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作用,为新生儿提供最舒服的护理,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8月住院的需要输液的新生儿180例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采用加拿大安大略儿童医院制定的新生儿疼痛评估表(NIPS)对两组新生儿在静脉输液中所致疼痛及输液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干预组在穿刺前lmin至穿刺后5min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在穿刺时及穿刺后5min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以缓解新生儿的疼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幼儿静脉穿刺的影响,探讨幼儿静脉穿刺时的心理干预特点.方法:对本室500例首次接受输液的幼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专人操作,干预组根据患儿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幼儿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结论:心理干预能消除幼儿紧张、恐惧情绪引起的儿茶酚胺分泌致周围血管收缩,减少幼儿静脉穿刺困难的因素,还可以激励幼儿学会自控,配合护士操作,从而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技术的改进方法.方法 370例患者随机分成A、B组接受静脉穿刺,A组采用不用止血带快速穿刺法,B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及疼痛的程度.结果 不用止血带实施的快速静脉穿刺与常规穿刺相比,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采取不用止血带快速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技术的改进方法。方法370例患者随机分战A、B组接受静脉穿刺,A组采用不用止血带快速穿刺法,B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及疼痛的程度。结果不用止血带实施的快速静脉穿刺与常规穿刺相比,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取不用止血带快速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对幼儿静脉穿刺的影响 ,探讨幼儿静脉穿刺时的心理干预特点。方法 :对本室 5 0 0例首次接受输液的幼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由专人操作 ,干预组根据患儿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幼儿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结论 :心理干预能消除幼儿紧张、恐惧情绪引起的儿茶酚胺分泌致周围血管收缩 ,减少幼儿静脉穿刺困难的因素 ,还可以激励幼儿学会自控 ,配合护士操作 ,从而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低年资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2岁以下需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患儿237例.现有护士11名,工作5年以上高年资护士36.4%,工作5年以下低年资护士63.6%.分为两组,每个月对两组护士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收集统计.结果:低年资组护士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82.13%,高年资组98.52%.结论:低年资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较低,要从多方面努力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股静脉穿刺方法在NICU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0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股静脉留置针穿刺由两人协作边抽回血边穿刺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对2组不同方法置留置针的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比传统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轻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动态微光条件下静脉输液技术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解放军63600部队医院接受输液培训的护理人员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微光条件常规静脉输液培训方案,研究组采用动态微光条件下的静脉输液培训方案。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满意度。结果:培训前,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培训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静脉穿刺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动态微光条件下静脉输液技术培训效果显著,可提升不良环境下静脉输液成功率,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迟秀梅  张宇  周晶 《吉林医学》2010,31(29):5167-5168
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传统组(60例)和改进组(60例),传统组采用见回血后将针芯退出再送入静脉的方法,改进组在操作中采用见回血后固定针芯,推送导管再抽出针芯的方法。结果:改进组穿刺成功率显著大于传统组(P<0.01)。结论:改进的方法可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MRI检查中的应用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我院核磁共振室200例接受MRI检查的患者(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200例接受MRI检查的患者均实施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对其实施信封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100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0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4.00%、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和一次穿刺成功率(84.00%),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接受MRI检查的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操作并结合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