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炎性细胞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尽管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证实IRA滑膜细胞及滑膜组织中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通过作用于多种细胞并相互调节,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促进了RA的发生和发展。而其中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15、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和白细胞介素-17等在RA滑膜病变中起核心作用。研究这些炎性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在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RA的发病机制,并为研制治疗RA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8-10
目的探讨NLRP3炎性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4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1)以及凋亡斑点样蛋白(PYCARD)mRNA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的NLRP3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CASP1以及PYCARD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P3炎性体各个基因mRNA表达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当中表达异常,表明NLRP3炎性体在炎症反应中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疾病,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期生命。因此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进展,使风湿病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RA免疫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型与各种炎性指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不同证型与各种炎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确诊的RA活动期患者103例,先按中医分型标准辨证分型,再分别检测ERS、CRP、RF、IgM、CD4+、CD8+、CD4+/CD8+值以及血清IL-1β、IL-6水平,研究其中医证型的分布及与各种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03例患者中风湿热痹型43例,风寒湿痹型26例,痰瘀痹阻型19例,肝肾亏虚型15例。风湿热痹型的ERS、CRP、血清IL-1β、IL-6的水平与风寒湿痹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后者的上述指标与痰瘀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风湿热痹型和风寒湿痹型的IgM、CD4+、CD4+/CD8+值与痰瘀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比较显著升高(P<0.05),而其CD8+值比较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活动期RA以风湿热痹型和风寒湿痹型占多数;风湿热痹型RA的炎症程度最高,风寒湿痹型的炎症程度次之,而痰瘀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的炎症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寒、热证候分类的客观基础,研究中医四诊信息与RA细胞因子、临床炎性指标、临床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RA女性患者70例,按RA证候问卷表采集患者各项证候信息,参照相应标准进行寒、热证候判断,活动性判断。同时,取患者晨起空腹血样,检测细胞因子、临床炎性指标和临床免疫学检查指标。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为主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在控制RA活动性的基础上,分析各客观指标在寒、热证候之间的差异。结果:除C反应蛋白(CRP)外,早期女性RA寒热证候患者细胞因子(IL-8、TNF-α、IL-10),临床炎性检查指标(ESR),及各免疫学指标(IgA、IgM、IgG、RF、C3)的值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RA患者寒热证候之间CRP有显著性差异,寒证的CRP低于热证,提示CRP可以作为RA寒热证候分类的微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 收集102例RA患者和206例对照人群的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EB抗体VCA-IgG、EA-IgG 和EBNA1-IgG,同时用实时定量PCR法(RT-PCR)检测血清中游离的EBV-DNA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RA患者VCA-IgG、EA-IgG 和EBNA1-IgG的阳性率为91.2%、70.6%和96.1%,血清游离EBV-DNA阳性率为44.1%,与之相应的对照组则分别为12.1%、9.70%、90.8%,血清游离EBV-DNA阳性率为6.8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EBV感染和RA相关,三种抗体和血清游离EBV-DNA的联合测定可更好地作为RA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1/TH2的平衡状态与IL-2、IFN-γ、IL-12、TNF-β、IL-4、IL-5、IL-6、IL-10、TNF-α和IL-8的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30名RA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分别进行TH1/TH2和IL-2、IFN-γ、IL-12、TNF—β、IL-4、IL-5、IL-6、IL-10、TNF-α和IL-8检测。结果IFN-γ(120.69±39.66)pg/ml和TNF-β(22.59±13.99)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5(336.42±255.54)pg/ml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几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TNF—β和IL-5对揭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有一定的帮助,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并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急性期反应物及病情活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反映RA病情活动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活动期RA患者33例及非活动期RA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外周血中TNF-α、IL-6、IL-8、CRP和ESR水平,对血清中细胞因子及RA病情活动相关指标,包括ESR、CRP、休息时疼痛关节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以及握力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中TNF-α、IL-6和IL-8水平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与急性期反应物CRP、ESR及关节肿胀、疼痛活动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参与了RA的病理损伤过程,其血清水平与RA病情活动正相关.可以作为是RA活动的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液学改变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2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为48%,血小板增多的发生率为39.5%。关节肿胀、疼痛程度、RF、ESR、CRP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与血小板呈正相关。贫血越重,血小板越高,患者的双手骨破坏越重。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程度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与血小板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惠丽  郭君 《吉林医学》2006,27(3):334-336
类风湿关节炎(rhemnatoid arthritis,RA)是以多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导致滑膜纤维母细胞增生,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以往的研究证实:RA患者体内有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即类风湿因子(rheumaoid factor,RF)存在,故认为RA的发病与变性lgG诱导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12.
梁伟  宋笃焜  劳建英 《河北医学》2009,15(3):272-275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heumatoid arthritis,RA)在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IL—1、IL-6、IFN-γ、TNF-α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3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清和35名RA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分别进行IL-1、IL-6、IFN-1和TNF—α检测。结果:RA患者治疗前血清中L-1、IL-6、IFN-γ、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而RA患者治疗后血清中L-1、IL-6、IFN-γ、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与RA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在RA患者活动期及治疗后和缓解期对其进行血清IL—1、IL-6、IFN-γ、TNF-仪等指标的检测,对观察病情、及早进行复发治疗具有重要的监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攀   《中国医学工程》2013,(8):52-52,5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动脉硬化(atherosclerosis,A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198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RA分类标准的患者156例,另选取体检健康人员156例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对其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PFG)、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及颈动脉内膜厚度(IM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A组FPG、TC及LDL明显高于对照组,但HD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RA活动性加强,差别越来越明显。与对照组相比,RA组炎性标志物CRP、ESR及RF水平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的病程、活动性与其AS的进展呈正相关,即炎性指标越高,AS危险性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取RA患者65例和体检健康者6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25(OH)D水平,RA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用Pearson分析25(OH)D与这...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关节炎(rhematoid arthritis,RA)是以侵蚀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致残性疾病. 主要特征为滑膜炎及关节的骨破坏,最终发展为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导致患者的社会和心理功能产生很大波动. 抑郁症 ( de-pression)是一种心境障碍,是遗传、心理、环境、生物等多因素导致的疾...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有显著升高的心血管死亡事件,其中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密切相关,炎症在类风湿关节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着重讨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理基础如传统危险因素、免疫细胞、自身抗体和细胞因子等,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系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项血清中细胞因子及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019年在本院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患者59例作为RA组,并以在我院接受定期体检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4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人细胞因子蛋白芯片检测其中5例RA组及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样本,选取4种差异表达细胞因子LIMPII、ROBO3、Periostin、IGFBP-4及可溶性受体蛋白2B4、Tie-2,于另外54例RA组及41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样本中,对其六者血清水平进行 ELISA验证。Spearman 相关分析检测细胞因子及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蛋白与临床指标(包括: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评分(DAS28)及健康评估问卷(HAQ))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2B4、LIMPII、Tie-2、ROBO3、Periostin和IGFBP-4在RA血清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同时,RA血清中LIMPII、ROBO3和Periostin血清水平与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疾病活动评分及健康评估问卷等反映疾病活动程度评价指标正相关(P<0.01)。血清2B4、LIMPⅡ、Periostin、ROBO3、IGFBP-4和Tie-2表达水平均对RA的诊断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2B4曲线下面积为最大(AUC:0.861,P<0.001),其次依顺序LIMPII、ROBO3、Periostin、Tie-2、 和IGFBP-4。结论 血清LIMPII、ROBO3和Periostin的表达水平可反映RA的疾病活动度,此外血清2B4、LIMPⅡ、Periostin、ROBO3、IGFBP-4和Tie-2可能作为RA的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细胞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的关系阐述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施剑峰  沈波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4):11-13,10
炎性小体(inflammasome)是细胞内的一类蛋白复合体,调控IL-1β和IL-18的产生,在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like receptor family,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炎性小体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种炎性小体。近年发现NLRP3炎性小体的异常激活及调控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对NLRP3炎性小体的研究有望为RA的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控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代谢综合征(MS)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凝结的状态。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特征之一,且与类风湿关节炎(RA)关系密切。衔接MS和RA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炎症。脂肪细胞因子可能在RA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而抑制RA患者的促炎细胞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