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宾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256-257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4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随机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神经科专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采用康复治疗,同时辅以高压氧、针灸治疗。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洼田俊夫饮水实验评分平均(3.28±0.67),对照组平均为(3.31±0.7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治疗半月以后观察组洼田俊夫饮水试验(1.49±0.37)级低于对照组的(2.31±0.39)级(P〈0.05)。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28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30例、无效8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P〈0.05)。结论 脑卒中并发假性球麻痹患者积极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是针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比较合理的临床管理及治疗策略,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球麻痹是常见的咽喉肌和舌肌麻痹综合征,临床上将支配其运动神经的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本文针对老年患者假性球麻痹的护理做了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介绍87例脑血管病伴有假性球麻痹症状患者,通过加强吞咽困难患者的喂食护理,吞咽功能训练及饮食护理,保证了患者的营养,防止了电解质紊乱,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麦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884-188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管理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并发假性球麻痹病例,并对所筛选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57例患者中并发假性球麻痹病例55例(35.0%),其中出血性卒中26例(26/55,47.3%),包括基底节区出血6例(6/26,23.0%),小脑出血12例(12/26,46.2%)及脑干出血8例(8/26,30.8%);缺血性卒中29例(29/55,52.7%),其中皮质梗死9例(9/29,31.0%),脑干梗死13例(13/29,44.8%),小脑梗死7(7/29,24.2%);多发病灶32例(32/55,58.2%),单一病灶23例(23/55,41.8%).55例假性球麻痹患者中,显效41例(42/55,76.4%),有效11例(11/55,20.0%),无效2例(2/55,3.6%).结论 采取综合的管理措施及适合的内科治疗可能是针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合理的临床管理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而假性球麻痹便是其中的一种,其主要的症状是吞咽会呈现一定的困难。轻度患者只有在吞咽不顺时才会出现误吸的现象,而重度患者普遍要依靠鼻饲、静脉营养或者胃造漏管、水电解质等辅助才能持续治疗。所以为了有效的防治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降低病残率,唯有对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较正规的早期康复训练。就目前来说,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方面康复训练是效果最明显的一种方法,故笔者将最近几年治疗该病的经验总结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主要表现有吞咽障碍、饮水呛咳等症状,目前国内外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为“关窍”病变,其基本病机为风、火、痰、瘀之邪上蒙脑窍,中医针刺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祖国医学基于机体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原则灵活选用相关针刺治疗措施,具有操作便捷、手段多样、安全有效等优点。笔者通过检索近些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相关文献,从头体针、颈项针、舌咽针、其他针刺疗法多个方面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60例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吞咽功能恢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疗效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效果,降低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3例颈椎骨折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的护理,从插管、心理护理、吞咽功能训练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是急性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原因。假性球麻痹导致病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生命。本文总结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的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致假性球麻痹病人的吞咽功能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引起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原因。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表现为病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常引发吸人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因此,提高对假性球麻痹患者的护理水平,最大程度的促进其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我科2000-06~2002-06收治了60例脑梗死致假性球麻痹患者,对其进行了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早期康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分析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临床预防与护理。方法 38例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对其进行吞咽障碍的评估,实施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患者吞咽功能明显提高,无并发症发生,营养状况改善。其中29例恢复自主进食,7例仍需喂饭,2例带鼻饲管出院继续鼻饲。结论早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还可促进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黄光祥 《海峡药学》2012,24(6):129-130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假性球麻痹致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62例老年脑卒中球麻痹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及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的控制有效率为83.87%,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老年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很高,采取对症治疗与神经系统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假性球麻痹是神经系统疾病常遇到的临床症状。引起假性球麻痹的病因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尤其是反复发作的双侧脑血管病。其它病因还有脑炎、颅内肿瘤或颅外伤等。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及语言障碍、吞咽咀嚼困难及饮水呛,病人出现假性球麻痹直接影响病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吞咽训练指导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意义。方法 8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患者给予吞咽训练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1级26例, 2级7例, 3级5例, 4级1例, 5级1例;对照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1级18例,2级5例, 3级10例, 4级2例, 5级5例。试验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训练指导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头部运动区配合颈项针刺在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间的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及针灸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用药,针灸组采用药物治疗加头部运动区配合颈项针刺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针灸组的临床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加以头部运动区配合颈项针刺治疗后显著改善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序贯性综合治疗方案在急性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患者临床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性综合治疗组(40例)和常规内科治疗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序贯性综合治疗组显效31例(77.5%),有效8例(20.0%),无效1例(2.5%) 常规内科治疗组显效29例(72.5%),有效9例(22.5%),无效2例(5.0%).序贯性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内科治疗组(x2=18.648,P〈0.05).结论 早期针灸及功能训练结合后期高压氧治疗的序贯性综合治疗方案在改善急性脑梗死卒中合并球麻痹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肯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人性化护理对中风后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8例中风后球麻痹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及一般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及一般内科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在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SDS评分和治疗后2组吞咽障碍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SDS标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后2组患者的SDS标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吞咽障碍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中风后球麻痹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妇发生误吸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加强对围生期孕妇误吸的认识。方法对本组130例围生期孕妇经过进行健康指导,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少量多餐饮食方式、必要时给予合适的体位,抬高床头、及时清洁口腔内分泌物及时疏通大便及预防肠胀气等护理,观察患者发生误吸的情况。结果130例围生期孕妇中仅有2例因误吸出现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54%。且均为30岁以上孕妇组。发生短暂呼吸衰竭1例,发生率为0.78%,经吸氧能很快纠正。结论围生期孕妇应采取认真积极、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误吸高危因素,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16.0%~60.4%[1]。临床护理中往往只重视脑卒中患者的症状护理,忽视改善吞咽困难,忽视饮食误吸的护理,致使许多脑卒中患者病情得以有效控制,但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窒息、呼吸循环衰竭的教训屡见不鲜,我们在近2年内实践中找出一套预防  相似文献   

20.
假性球麻痹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第 9,10对脑神经 )从延髓发出 ,有共同的起始核 ,又有密切的周围通路 ,临床上常同时受累 ,出现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等软腭、咽喉肌麻痹的症状 ,称为延髓麻痹(bulbarpalsy)。如球麻痹的位置在一侧或双侧舌咽、迷走神经运动核、神经根或神经干 ,称为真性球麻痹 ,如由于双侧额叶运动皮质或皮质延髓束受损伤引起的球麻痹症状 ,则称为假性球麻痹 (PBP) [1 ] 。后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多为脑血管病所致 ,球麻痹症状出现较急称为急性假性球麻痹 ,患者常为中老年人。吞咽功能受损 ,往往危及生命。因此 ,球麻痹为十分严重的神经疾病 ,1995年 2月~ 2 0 0 1年 1月 ,我院收治PBP患者 16例 ,笔者对其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PBP患者 16例 ,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49~ 71岁。有脑卒中病史 (包括脑梗死及脑出血 ) 12例 ,原发性高血压10例 ,心脏病、高脂血症各 2例 ,糖尿病 1例 ,嗜烟者 11例 ,酗酒者 (平均每天饮白酒 10 0g以上 ) 6例。1.2 临床表现 有 5例为完全性PBP ,即除吞咽构音困难外表现为双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