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评估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多层螺旋CT扫描并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SPN 40例,应用计算机辅助检查或诊断(CAD)分析软件的多平面重建(MPR)、表面投影显示(SSD)、感兴趣体积(VOI)法等三维重建技术对SPN的基本征象进行分析,鉴别其良恶性,胸部CT常规扫描与CAD在SPN影像征象显示率。结果 1 CAD较胸部CT常规扫描,在显示SPN形态特征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 40例SPN中,恶性结节28例,良性结节12例。胸部CT常规扫描对SPN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5%、53.6%、66.7%、78.9%、38.1%;CAD相应值分别为80.0%、82.1%、75.0%、88.5%、64.3%,均高于胸部CT常规扫描。结论较胸部CT常规扫描,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对评估SPN良恶性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86例孤立性肺结节(SPN;恶性59例,良性27例)患者的螺旋CT(SCT)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CT征象中深分叶征和棘突或毛刺征多出现于恶性结节,与病理和随访结果对比,该法判断肺小结节性质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6%、76.3%、74.1%、86.5%、58.8%.提示SCT薄层扫描并多层面重建及增强扫描对SPN性质的判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CT(MS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多排CT(Md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诊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2月到2017年3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178例SPN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MD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HRCT检查,记录HRCT征象特征与灌注扫描参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SPN良恶性判定。结果 178例SPN患者中,病理诊断为恶性SPN 38例,良性SPN 140例。恶性SPN患者的毛刺征、空泡征、钙化征、胸膜牵拉征、分叶征等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SPN患者(P 0. 05)。恶性SPN患者的BF、BV、PS值均高于良性SPN(P 0. 05),不同SPN结节患者的MT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D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HRCT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 0%和98. 6%。结论MD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HRCT在SPN诊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征象特征,可以同时实现灌注成像,有利于鉴别诊断SPN良恶性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64排螺旋CT对肺癌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158例经病理证实伴SPN的肺癌患者为对象,按肺癌不同病理类型分为A组(腺癌,112例)、B组(鳞癌,34例)、C组(小细胞癌,12例),均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比较三组SPN平扫及增强各序列(增强30...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血管形态改变,并探讨MSCT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1例直径≤3 cm SPN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层厚为2.5mm螺旋靶扫描,经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方法,重点显示SPN相关的血管形态改变,并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1)41例恶性SPN中SPN-血管关系形态改变如下:Ⅰ型肺血管于SPN边缘被截断,一支或多支末端呈杵状增粗.Ⅱ型显示为血管切迹征.Ⅲ型肺血管延伸进入或穿过SPN.结论采用MSCT薄层螺旋靶扫描,结合MPR、CPR、VR等重组方法能准确显示恶性SPN-血管形态改变,对恶性SPN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疑为肺栓塞的病人使用GELightSpeed16型多层螺旋CT设备行CT平扫和对比剂增强扫描检查,并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影像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三维成像。结果 在18例病人中肺动脉分支栓塞者6例,肺段及段以下动脉栓塞者12例,且可见11支亚段肺动脉栓塞,18例病例中单支肺动脉栓塞者4例,2支及多支栓塞者14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SCTA)的直接征像为中心型充盈缺损、偏心型充盈缺损和完全阻塞。结论 16排螺旋CT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可能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及重组技术对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及临床确诊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128层螺旋CT影像表现,其中14例行增强扫描,并应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处理。结果 14例肠系膜静脉不同程度增粗,10例肠系膜周围脂肪密度增高呈"脂肪浑浊征",7例管腔内高密度影,13例肠壁增厚水肿,5例肠管扩张、积液积气,10例有不同程度腹腔积液;14例增强扫描中12例显示肠系膜上静脉或肠系膜下静脉及门静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呈"靶征",9例肠管管壁强化呈"双环征",3例肠管未强化,2例发生于末梢血管的病变CT未能直接显示血栓,扫描显示了肠管扩张、肠壁增厚、肠壁强化程度减低或肠间小气泡影及门静脉积气等反映继发肠缺血表现的CT征象。结论 128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三维重组技术相结合是诊断肠系膜静脉血栓的一种有效且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血栓的部位及范围,对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门诊SPN患者29例,64排螺旋CT胸部平扫后三维重建,并与常规胸部CT平扫对比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良性结节11例,恶性16例,排除诊断2例。毛刺和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在胸部CT三维重建中均高于普通胸部CT平扫(均P<0.05)。结论:胸部CT三维重建在观察SPN形态学方面优于普通胸部CT平扫,对SPN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结合靶区高分辨率CT (HRCT)及多种重建技术对新发现的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直径<3 cm的新发现SPN患者110例,均先行常规胸部CT扫描,然后以结节为中心对靶区行HRCT扫描,再对靶区进行MPR、SSD等技术重建.根据CT所显示的结节大小、内部结构、边缘征、周围征、强化程度及临床资料作出诊断.结果 影像诊断良性结节22例(其中结核球12例、错构瘤6例、肺囊肿3例、硬化性血管瘤1例),倾向良性结节36例,倾向恶性结节26例,恶性结节(周围型肺癌)26例.经病理及临床确诊恶性结节51例,影像诊断为周围型肺癌及倾向恶性结节49例,符合率96.1%;良性结节59例,影像诊断为良性及倾向良性结节56例,符合率94.9%.结论 多层螺旋CT结合靶区HRCT及多种重建技术能够对新发现的SPN良恶性作出客观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李立 《山东医药》2012,52(32):96-97
目的探讨运用64排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技术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进行MPR、VR三维重建,对MPR图像、VR图像显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5例颌面部外伤病例共有58处骨折,其中VR图像显示骨折52处,不能显示骨折6处,漏诊率10.3%;MPR图像显示全部骨折。结论 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MPR、VR)在颌面外伤病例中可作为首选常规检查,综合运用横断位结合MPR、VR三种方式能大大提高骨折的检出率,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