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储霞飞  黄强  袁丽  谢放  胡传来 《安徽医药》2020,41(11):1261-1264
目的 探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给予的最佳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行PD的8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行肠内营养开始的时间,分为<24 h组(术后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24 h~组(术后24~48 h内给予肠内营养)及48 h~组(术后48 h后开始肠内营养),比较术前、术后第3天和第7天各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及胃肠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先下降后上升,且≤24 h组患者术后第3天和第7天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其他组(P<0.05)。<24 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短于24 h~组及48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胰瘘、胆漏、胃排空延迟、腹腔出血及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术后最佳肠内营养时间为术后24 h内给予。  相似文献   

2.
张爱国 《安徽医药》2016,37(3):336-338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每组30例。术前与术后24小时检测肺功能各项指标并记录并发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LC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较术前变化幅度小于OC组,两组患者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H值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较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子宫疾患患者的疗效和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接受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手术治疗的115例子宫疾患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43)和开腹组(n=72),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开腹组采用传统的经腹式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阴道残端并发症与术后性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住院总费用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阴道残端肉芽增生发生率为7.9%,低于开腹组的29.7%,且术后性交痛和性交不适较开腹组也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较传统开腹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临床效果更好,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更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改善止血带加压下行双侧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包头市第四医院收治的择期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双侧TKA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于术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6 kU/d,1次/d,直至术后7 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止血带加压前静脉滴入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并于术后24、48、72 h分别静脉滴入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分别在手术前24 h以及术后6、24、48、72 h抽取上肢外周静脉血,检测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术后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6 h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与术前24 h比较明显减小(P < 0.05),术后72 h治疗组PT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纤维蛋白原(FIB)在术后24~72 h比术前24 h明显增加(P < 0.05);两组D-二聚体在术后6~72 h较术前24 h明显增加(P < 0.05),其中术后24、48 h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48、72 h两组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和全血低切相对指数与术前24 h比较明显增加(P < 0.05),术后24 h全血高切相对指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24~72 h全血低切相对指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6~72 h两组血浆黏度较术前24 h明显增加(P < 0.05),其中在术后24~48 h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6~72 h两组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术前24 h(P < 0.05),其中术后24~48 h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行双侧TKA的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改善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液流变学,减缓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下硬膜外盐酸吗啡注射液复合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用于胸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行胸腔镜手术10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进行ERAS干预。对照组患者硬膜外盐酸吗啡注射液体复合注射用帕瑞昔布钠,治疗组患者硬膜外盐酸吗啡注射液复合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镇痛至术后72 h。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炎症反应、镇痛泵使用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4、24、48、72 h两组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4、24、48、72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IL-6、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吗啡累积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AS下硬膜外盐酸吗啡注射液复合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对胸腔镜手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能够改善炎症反应,降低镇痛泵按压次数和吗啡累积使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肖莉  郭凤芹 《安徽医药》2020,41(11):1330-1332
目的 比较半导体激光与高频电刀治疗牙龈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合肥市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牙龈瘤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高频电刀组(对照组)与半导体激光组(观察组),每组32例。分别收集术前、术后第7、14天的龈沟液(GCF),比较 GCF 量及 GCF 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2、24、48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值大小及患者术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7、14天GCF含量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GCF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随后又逐渐下降,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GCF含量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和时间对GCF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TGF-β1、IL-1β水平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式和时间对TGF-β1和IL-1β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推移有下降趋势,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式和时间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可减轻牙龈瘤术后炎症反应和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平消胶囊对接受他莫西芬内分泌治疗的Luminal A型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增厚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4例Luminal A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他莫昔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平消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病理改变情况,以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并对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IGF-1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第6、12、24个月,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逐渐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t=3.311, 4.018, 6.406; P<0.05)。治疗第24个月,观察组患者子宫萎缩内膜、子宫增生或分泌期内膜、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子宫内膜息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0.730, 13.974, 6.335, 6.546; P<0.05)。治疗第6、12、24个月,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血清IGF-1水平呈正相关(r=0.488, 0.464, 0.336; 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204, 3.646, 6.802; P<0.05)。结论 平消胶囊可有效抑制接受他莫西芬内分泌治疗的LuminalA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增厚及不良病理改变,并降低血清IGF-1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IHN)阻滞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2013~2015年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90例,年龄35~75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TAP组、IHN组和对照组(CTR组),每组30例。TAP组和IHN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TAP阻滞或IHN阻滞,再经静脉麻醉后手术,CTR组直接采用静脉全麻后手术,记录手术相关情况。观察和记录术后12、24、48小时 VAS评分、术后48小时总体镇痛满意度、术后镇痛剂使用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AP组和IHN组的12小时和24小时VAS评分低于CTR组(P < 0.05),而48小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总体镇痛评分高于CTR组(P < 0.05)。TAP组和IHN组术后12、24、48小时VAS评分,术后48小时总体镇痛满意度和镇痛剂使用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和IHN阻滞对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均有满意的镇痛效果,二者的镇痛效果相似,在临床应用中均可选择。  相似文献   

9.
汪贻娟  王金玲 《安徽医药》2019,40(6):693-696
目的 探讨Teach-back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庐江县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Teach-back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48小时疼痛程度,围手术期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24小时、48小时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前24小时、术后48小时及术后96 h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假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ch-back健康教育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朱明东  王文艳  卫兵  刘浏  詹磊 《安徽医药》2017,38(7):880-882
目的 采用中文版女性性功能调查问卷(CVFSFI)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前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5年1~12月因妇科非恶性肿瘤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和手术后6个月CVFSFI问卷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共7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完成了术前和术后CVFSFI问卷调查。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6个月的性生活质量总评分为(75.06±11.41)分,低于术前的性生活质量总评分(83.44±3.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在性欲、性唤起、阴道润滑、性高潮、性交痛项目的评分亦低于术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婚龄、子女数、户口类型、学历及月收入水平等因素与患者手术前后CVFSFI问卷评分的变化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6个月的性生活质量较术前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小板(PLT)及清蛋白等血清标志物在需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中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从而为临床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7例确诊为NEC(Bell分期II以上)的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是否经过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n=26)与非手术组(n=41),对两组患儿保守治疗前和保守治疗后(24~48 h)外周静脉血的PCT、CRP、PLT、清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保守治疗后,手术组与非手术组CRP、PC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手术组PLT、清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后,手术组PCT、CRP水平高于非手术组(P<0.05),PLT水平低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后的CRP、PCT水平对NEC外科手术具有预测价值,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7.685 mg/L、14.675 m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68.3%和73.1%、82.9%。结论 PCT、CRP等血清标志物对NEC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具有指导价值,CRP、PCT水平明显升高、PLT及清蛋白水平明显较前降低提示NEC患儿可能需要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泊酚、异氟醚对颅内肿瘤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补体C3(complement C3,C3)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并探讨丙泊酚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颅内肿瘤手术患者106例,年龄35~60岁,体质量39~82 kg,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的分级为Ⅰ或Ⅱ级颅内肿瘤患者,按性别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各53例。丙泊酚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3~6 mg.L-1,异氟醚组使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异氟醚持续吸入,两组术中均按需静脉给予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并于手术结束前5 min分别停止丙泊酚输注和异氟醚吸入。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术后0、24、48 h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CRP、C3和IL-6的含量。结果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患者血清中CRP、C3和IL-6的含量术后均呈上升趋势,各指标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术后0~48 h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CRP及IL-6的含量均较麻醉诱导前时明显升高(P<0.05);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C3的含量术后24、48 h均较诱导前时明显升高(P<0.05),术后0 h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其差别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丙泊酚组与异氟醚组比较,CRP、C3和IL-6的含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 h时,丙泊酚组与异氟醚组比较,C3和IL-6的含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丙泊酚组CRP含量明显低于异氟醚组(P<0.01);术后24、48 h,丙泊酚组与异氟醚组比较,CRP、C3和IL-6的含量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比异氟醚吸入可更好地降低颅内肿瘤患者术后炎症水平,这可能也是丙泊酚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在妊高症(PIH)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宿迁市中医院自2013年6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PIH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硫酸镁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使用硫酸镁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硝苯地平,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使用循环酶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和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cy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且随着PIH的分级增高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cy和CRP水平均明显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重度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Hcy和CRP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单独使用硫酸镁治疗,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韩俊  赵静  张立群 《安徽医药》2019,40(2):156-160
目的 探讨单侧蛛网膜下腔麻醉与髂筋膜间隙阻滞+骶丛神经阻滞方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阻滞效果、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共1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蛛网膜下腔组和联合阻滞组,每组各76例,其中蛛网膜下腔组采用单侧蛛网膜下腔麻醉方案镇痛,联合阻滞组采用髂筋膜间隙阻滞+骶丛神经阻滞方案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多巴胺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阻滞组阻滞时间均长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体位摆放前1 min、体位摆放即刻及术后24 h VAS评分均低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阻滞组手术切皮即刻和手术开始后30 min VAS评分均高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阻滞组术后24 h 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蛛网膜下腔组,手术切皮即刻和手术结束即刻30 min 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阻滞组多巴胺使用率低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联合阻滞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髂筋膜间隙阻滞+骶丛神经阻滞方案用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可有效提高早期镇痛镇静效果,减少多巴胺使用率,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优于单侧蛛网膜下腔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长春胺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突发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接诊的300例突发神经性耳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1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长春胺缓释胶囊,30 mg/次,2次/d。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听力阈值,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流流变学指标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全血黏度与纤维蛋白原。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33%vs 85.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1、2、4 kHz频率点的听力阈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全血黏度与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春胺联合倍他...  相似文献   

16.
李军尧  刘利波  李力军 《安徽医药》2017,38(8):1008-1011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8(IL-18)水平与早期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收治的AOPP患者(AOPP组)128例,按中毒程度分为轻度组(n=36)、中度组(n=45)和重度组(n=47),选取同期解放军武汉总医院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对象在入院时、入院第1、3及7天时外周血CRP、IL-18水平及肝功能五项指标,采用Pearson分析CRP、IL-18与肝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AOPP组患者外周血CRP和IL-18水平在入院时、入院第1、3及7天时逐渐升高,在第3天时达到最大值,在发病1周后下降,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组患者外周血CRP和IL-18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入院第7天CRP和IL-18水平分别是入院时的4.94和2.96倍。AOPP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蛋白(ALB)和总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组肝功能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18与ALT、AST、TBL呈正相关,而与ALB呈负相关(P<0.05)。结论 AOPP患者外周血CRP、IL-18水平与中毒程度、中毒时间和早期肝损伤密切相关,动态观察外周血CRP和IL-18水平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早期肝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对比他克莫司或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榆林市第二医院就诊的经肾活检诊断为膜性肾病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他克莫司+泼尼松)和对照组(来氟米特+泼尼松)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及血肌酐变化。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各16例,无效8例,临床缓解率80.00%;对照组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3例,无效19例,临床缓解率52.50%。观察组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及24周24 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8周及24周时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白蛋白显著高于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8、24周后血糖、血清肌酐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效果较好,可延缓肾功能恶化,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剂量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肾病(DN)伴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解放军第967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布司他组和别嘌醇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统一接受糖尿病教育,均予以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严格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嘌呤糖尿病饮食等处理,适当运动,非布司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别嘌醇组给予别嘌醇片降尿酸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肌酐清除率(Ccr)、谷丙转氨酶(ALT)、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治疗24周后UA水平与CRP、IL-6、ET-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均无脱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各项生化指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UA、FPG、HbA1c、TC、TG、LDL-C、BUN、Cr、UACR、CRP、IL-6、ET-1均较治疗前均下降,Ccr、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治疗后24周UA、BUN、Cr、UACR、Ccr、CRP、IL-6、ET-1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值,与别嘌醇组差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水平与CRP、IL-6、ET-1呈正相关(r=0.839、0.838、0.836,P<0.05)。结论 小剂量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抑制剂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效果显著,对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反应均有较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62例,根据不同麻醉方式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咪达唑仑麻醉)和观察组(实施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各81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术前(T0)、术后24 h(T1)及48 h(T2)的MoCA评分,T0、术后第1天(T3)、2天(T4)的术后相关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Cor、NE水平及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观察组的MMSE评分、T3、T4时的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