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HR-HPV持续性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225例,根据宫颈病变的不同分为单纯HR-HPV感染组和HR-HPV宫颈癌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妇女作为本次研究的健康对照组。观察3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宫颈分泌物中HR-HPV病毒载量。若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则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PV DNA载量与Th1、Th2细胞因子含量相关性。结果 单纯HR-HPV感染组118例,HR-HPV宫颈癌组107例,健康对照组120例。单纯HR-HPV感染组、HR-HPV宫颈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年龄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血清IL-2、IL-4、IL-6、IL-10、IFN-γ和TNF-α含量在单纯HR-HPV感染组、HR-HPV宫颈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8.237、10.065、5 428...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农村中老年妇女连续4年的宫颈癌普查,探讨防治特定农村中老年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预防宫颈癌的意义。方法选择东营地区自愿参加宫颈癌普查的农村中老年妇女18365例,先进行CIN筛查,然后对筛查出的CIN(包括原位癌)患者予以积极治疗,最后为CIN患者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定期随访治疗。结果2010—2013年,本地区农村妇女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下降(P〈0.05)。结论加大对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的力度,对CIN患者积极治疗和密切随访,是预防及降低农村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CC)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和18以及人端粒酶基因(hTER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CIN和CC患者各30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宫颈正常30例病理标本作为对照.分别采用PCR和TRAP-PCR技术,对所有样本宫颈组织中hTERC和HPV16/18的感染和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利用SPSS17.0软件,运用Logistic分析各组HPV 16/18和hTERC的感染和表达与宫颈病变的关联性.结果 ICC和CIN组HPV-16/18和hTERC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P<0.05),而ICC组HPV16/18和hTERC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CIN组(P<0.05);CINⅢHPV16/18和hTERC阳性感染率极显著高于CINⅡ和CINⅠ组(P<0.05),CINⅡHPV16/18和hTERC阳性感染率极显著高于CIN Ⅰ组(P<0.05);ICC和CINⅢ与HPV16/18和hTERC阳性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正常宫颈组织与HPV16/18和hTERC阳性不存在关联性(P>0.05).结论 HPV16/18感染和hTERC的表达在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CC宫颈组织病变有密切的关联性,两者联合检测是宫颈CIN早期筛查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宫颈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集50例宫颈鳞癌(Ⅰa~Ⅱa期)(SCC)及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标本,并以45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2在上述三组中的表达;检测CD34的表达,计数各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1)Ang-2在SCC中的阳性表达率79.6%,在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6.7%,对照组的表达率7.5%。SCC组Ang-2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IN组及对照组,CIN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SCC组MVD值显著高于CIN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SCC组织中,随分化程度的降低,Ang-2表达的阳性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SCC及CIN组织中,MVD值与Ang-2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0.52)。结论 Ang-2与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参与了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蔡旺  齐茹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407-3408
目的探讨CD44V6、MUC1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各78例,以及同期正常体检者67例,留取正常宫颈组织和病变的宫颈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CD44V6、MUC1的表达。结果正常人宫颈组织CD44V6不表达,上皮内瘤变患者和宫颈癌患者表达程度均显著增加;并且随着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其表达程度显著增加(P<0.05)。MUC1在正常人群少量表达,阳性率为10.4%,上皮内瘤变患者和宫颈癌患者表达程度均显著增加,并且随着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其表达程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CD44V6、MUC1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宫颈癌的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P<0.05或P<0.01)。结论 CD44V6和MUC1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李春  张树友 《山东医药》2009,49(26):40-41
目的探讨survivin和COX-2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宫颈鳞癌、30例CIN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survivin和COX-2。结果survivin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均阴性,CIN中阳性表达率为43.33%、宫颈鳞癌为67.31%;COX-2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CIN为40.00%、宫颈鳞癌为65.38%;不同宫颈组织的smvivin、COX-2阳性表达率相比,P均〈0.05。Sur-vivin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分级有关,P均〈0.05;COX-2的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分级有关,P均〈0.05。结论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COX-2表达增强,其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肌层浸润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贵州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浸润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状态及其亚型分布。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30例CIN(CIN组)、33例宫颈浸润癌患者(宫颈癌组)、60例自愿接受宫颈HPV感染筛查的妇女(对照组)进行HPV分型检测,所有受检者均来自贵州地区。结果 CIN组HPV阳性13例(43.33%),宫颈癌组19例(57.58%),对照组5例(8.33%)。CIN组、宫颈癌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CIN组共检出7种亚型HPV,均为高危型(HR-HPV),无多型HPV感染(M-HPV)。其中HPV16 7例,HPV31、52各2例,HPV18、33、53、58各1例。宫颈癌组检出5种亚型,亦均为HR-HPV,M-HPV3例。其中HPV16 11例,HPV534例,HPV58 3例,HPV18、59各1例。对照组检出7种亚型,HR-HPV中的HPV16、18、31、39、53、58和低危型HPV的HPV6各1例;M-HPV 1例。CIN组、宫颈癌组HPV16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HR-HPV感染与CIN(OR=8.412,95%CI为2.62~26.99)和宫颈浸润癌(OR=14.929,95%CI为4.74~46.98)紧密相关,且主要与HPV16感染有关(CIN:OR=17.957,95%CI为2.09~154.15;宫颈浸润癌:OR=29.500,95%CI为3.60~242.07),P均〈0.05。结论贵州地区CIN和宫颈浸润癌与HR-HPV感染密切相关,HPV16为主要感染亚型。  相似文献   

8.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组女性生殖道的癌前病变,其主要病因为HPV感染,对宫颈癌的规范化的筛查及对癌前病变的早期治疗可有效降低其恶变率及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共同参与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经历宫颈上皮增生鳞化、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宫颈浸润癌等不同阶段.p16、ki-67作为癌基因,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参与细胞增殖与分裂,促进肿瘤生成.本文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p16、ki-67在宫颈鳞癌及CIN中的表达,旨在探讨二者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敬敬  田永杰 《山东医药》2010,(15):101-101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常可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根据Richar的定义,CINⅠ相当于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相当于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相当于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或宫颈上皮内肿瘤和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99.7%以上的宫颈癌组织中可检测HPV,由高危型HPV感染引起的CIN易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无免疫功能低下的肺隐球菌病(PC)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20例无免疫功能低下的PC患者(PC组)血清中IL-12、γ-干扰素(IFN-γ)和IL-4的浓度,并与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离PC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重组人IL-12 (rhIL-12)刺激48 h后收集上清液,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的浓度.结果 (1)无免疫功能低下的PC患者血清IFN-γ的浓度为(14.5±2.7) n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8±9.8)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0,P<0.01),PC组和对照组血清IL-12浓度分别为(2.5±0.5)和(2.5±0.6) ng/L,血清IL-4浓度分别为(6.9±1.3)和(7.3±1.5) n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35和0.2136,均P>0.05).(2)PC组与对照组PBMC上清液中IFN-γ浓度分别为(55.7 ±13.6)和(51.1±17.5) ng/L,IL-4分别为(5.1±0.7)和(5.0±0.6)n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979和0.0325,均P>0.05).(3)经rhIL-12刺激后,PC组和对照组PBMC上清液中IFN-γ的浓度均有明显增高,为(4.3±0.5)和(7.9±1.1)倍,PC组增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P<0.01);而IL-4的浓度两组分别增加了(0.9±0.4)和(1.3±0.4)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40,P>0.05).结论 无免疫功能低下的PC患者血清Th1类因子(IFN-γ)下降,Th2类因子(IL-4)无明显变化;Th1细胞对IL-12的反应性和敏感性下降可能是血清Th1类因子(IFN-γ)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Th1/Th2 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50例肺癌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Th1/Th2 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组患者的IL-4、IL-6及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2及IFN-γ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病理组织类型IL-2和IFN-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NF-α、IL-4和IL-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1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同分期的肺癌患者的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Th1/Th2 细胞因子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核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和前炎性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结核患者细胞因子变化规律和调控机制,以帮助临床鉴别诊断.方法对54例结核患者、18例肺癌患者和12例健康人血清、肺泡灌洗液、胸水及脑脊液等多种标本的各种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结核患者血清白介素(IL)-12、IL-18等Th1细胞因子及IL-10、IL-4等Th2细胞因子水平均较高.各种细胞因子在脑脊液中含量均较低;干扰素γ(IFN-γ)在胸水渗出液中含量很高.前炎性因子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结核患者中水平较高.IL-10与TNF-α的比值在结核和肿瘤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细胞因子检测有助于结核病和肺癌患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1型辅助性T细胞/2型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变化在斑块活化和进展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ACS患者6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同时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4例及正常对照22例。测定血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和IL-10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ACS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而Th2细胞因子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依据冠脉斑块形态分为两型,Ⅱ型斑块患者血清中的Th1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Ⅰ型斑块患者;Ⅱ型斑块患者Th2细胞因子显著低于Ⅰ型斑块患者。结论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失衡与ACS的发生密切相关,对斑块的活化和进展有一定的量化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肺结核患者的Th1/Th2细胞因子失衡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是否存在Th1/Th2反应失衡 ,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对 10 0名健康对照和 12 4例未经治疗的菌阳肺结核患者检测血清IgE、IL 4和IFN γ ,比较两组间差异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后痰菌阴转情况及初复治的关系。结果 肺结核组血清IgE(1.0 4 8± 0 .4 96 )、IL 4 (0 .4 39± 0 .16 0 )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分别为 0 .86 7± 0 .2 89和 0 .4 2 1±0 0 2 4 ) ,而血清IFN γ(0 .2 13± 0 .0 17)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0 .2 2 4± 0 .0 0 5 )。病灶范围大或有空洞形成的患者血清IL 4显著高于病灶范围小的患者 ,复治患者IL 4和IFN γ显著低于初治患者。抗结核治疗 2个月后痰菌未转阴组与痰菌阴转组相比 ,前者治疗前血清IL 4较高而IFN γ较低。结论 未经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存在Th1反应减弱 ,Th2反应增强 ,其中病灶范围大或有空洞形成的患者更为显著。而且Th1反应较弱者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HBV感染孕妇替比夫定治疗前后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免疫机制。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孕妇54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ALT水平分为免疫活化组(n=18)和免疫耐受组(n=36),于妊娠中晚期给予替比夫定600 mg/d,常规检测治疗前、分娩前血清ALT、TBil、HBV DNA水平及HBV标志物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6)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以Bivariate分析两变量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相关性。结果替比夫定治疗后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P<0.01),ALT、TBil水平均无显著变化,无HBeAg血清学转换。相较于健康人群,2组在治疗前和分娩前均表现为IL-2(健康人群<4 pg/ml)和IFNγ(健康人群<15 pg/ml)高表达,而 IL-4(健康人群<10 pg/ml)和IL-6(健康人群<5 pg/ml)低表达。治疗前和分娩前的IL-2、IFNγ、IL-4和IL-6水平在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前较治疗前,免疫活化组IL-4水平有升高(P=0.014),但均未超出正常上限;IL-2、IFNγ和IL-6水平无显著变化(P=0.182、0.259、0.710);免疫耐受组IL-2、IFNγ、IL-4和IL-6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651、0.839、0.650、0.542)。结论 HBV感染孕妇妊娠中晚期血清Th1型细胞因子高表达、Th2型细胞因子低表达;替比夫定短期治疗对孕妇Th1/Th2平衡影响较小,其参与阻断HBV母婴传播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康艾注射液治疗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Th2细胞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10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h1、Th2细胞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h1/Th2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Th1、Th2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Th1/Th2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Th1/Th2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IL-10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FN-γ治疗后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艾注射液可以促使代偿期肝硬化患者Th1/Th2平衡向Th1优势漂移,从而促进炎症吸收,促进病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8.
19.
小儿肾母细胞瘤Th1/Th2类细胞因子的漂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常儿及肾母细胞瘤患儿肿瘤组织,手术前后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观察肾母细胞瘤患儿手术前后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漂移情况,结果显示肾母细胞瘤患儿外周血,肿瘤组织均出现明显的Th2类细胞因子偏移趋势,手术和化疗可促进Th1/Th2平衡向Th1漂移,肾母细胞瘤患者体内Th2类细胞因子的强势表达,可能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Th1/Th2平衡漂移是观察机体抗肿瘤免疫动态变化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液炎性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名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来该院接受检查的9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分为不同亚组:鳞癌组(74例)和腺癌组(20例);肿瘤直径<4 cm组(70例)和≥4 cm组(24例);术后病理分期ⅠA~ⅠB2期组(63例)和ⅠB3~ⅢC2期组(31例)。比较各组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血小板(PL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以及预后营养指数(PNI)。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组的ALB、PNI水平更低,CAR、NLR和PLR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LR与NLR呈正相关(r=0.654,P=0.000),PNI与PLR和NLR呈负相关(r=-0.352,P=0.000;r=-0.250,P=0.000)。腺癌组PLR水平显著高于鳞癌组(P<0.05)。与肿瘤直径<4 cm组相比,≥4 cm组PLT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A~ⅠB2期组相比,ⅠB3~ⅢC2期组的PLR、PLT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CAR、NLR和PLR水平上升,这可能有助于宫颈癌的鉴别诊断。PLR对评估宫颈癌病理分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